师生心理效应探析
16年前 [08-03 13:54 周日]
师生心理效应探析
·李景华·
加籍华裔心理学家江绍伦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可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然而人们发现,在迄今为止的绝大部分教学中,这种师生双方的关系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之上的。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中只存在一群被叫做"学生"的年少者和一些被称为"教师"的年长者,他们的关系就是受教者和施教者的关系,此外别无其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并不是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而只是看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机器;教师也没有把自己看作"人",而只是当成负责传输某种知识指令的中心台。人性在这里仿佛被丧失了、遗忘了,剩下的只是物的属性和功能。这种单向性的、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关系,"天然"包含着极权主义或称专制主义的因素。因此,教师总是带着社会赋予自己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借口,心安理得地压制、强迫、役使学生;许多被剥夺了自主性、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对教师抱有反感甚至怨恨,师生关系时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当然,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认为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是永恒的、不可侵犯的。近些年来,一些投身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强调,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认为教育教学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以及他们内心的丰富世界,而不是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教学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任何教学改革归根到底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其实质是学生观的更新,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是否帮助他们发展个性、发挥潜能、实现价值,这显然是教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在笔者看来,其中重视和研究师生的心理效应,已历史地摆在每个政治教师的面前。所谓师生的心理效应,在这里主要是指师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错学生之所错,乐学生之所乐。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课堂才能步入一个相容而和谐的世界,教学才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活动。
一、爱学生之所爱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英俊的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并十分欣赏和迷恋"她",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无限深情的爱终于使这个象牙制品的"少女"活了起来。这当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然而这个神话中却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只要我们的学生是正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热爱、关心和帮助,那么他们就会有所发展,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在教育过程中,爱始终激励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爱令智生,屡见不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见《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第6期)热爱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不能把学生仅仅看做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符号,而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完整的人来看待。魏书生老师说得好:"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决不会回答我爱你,"魏老师的话说得很实在,也很有哲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唯有爱才有力量,才能换回真诚。例如,在进行高二《思想政治》"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一课教学时,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其中持"自私是人的本性"观点的人最多,约占全班的半数以上。对此,教师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没有简单地加以压制和否定,而是进行充分的辩论。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辩论方一员的身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问题给以平和的讲解。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思想问题,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正确的观点能为学生接受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阐述的观点都应认真倾听,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激烈,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教师要注意及时肯定学生经过努力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应给差生以更多的偏爱,尽可能多地给差生提供和设计一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有上进的机遇和希望。这种偏爱作用,既传授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其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想学生之所想
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了解的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怪现象:问一些学生感觉最难学的学科是哪一门,答曰"政治",若问最易学的学科是哪一门,回答还是"政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这些学生认为政治茫无头绪,犹如徒手攀崖,无从落脚,不像数理化那样有那么多的公式或定理可循,因而以为难学;或认为教材明白如话,读就懂,满足于一知半解,因而以为易学。无论哪一种心理,最后导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一一不想学。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克服这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消除对学生思维潜能发挥的抑制因素,其关键就在于了解学生心理。
想学生之所想,教师与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矛盾、困惑、冲突越贴近,与他们心中的"热点"越贴近,教学的吸引力就越大。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强把马拉到水边,但你不能强使马喝水。"这就是说,只有学生想学,才会真正学好,学习既是一种行为参与,也是一种情感心理体验。
为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或者把学生的位置换到自己的位置上来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将如何分析教材和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学生,我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困惑点?如果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怎样调节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学习频率,明了"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真味。例如:在讲人生观问题之前,教师可搞一些问卷调查,摸清学生在个人与社会、公与私、奉献与索取、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存在哪些问题,课上再结合教材上的观点,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授。这样教学就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又如:在讲"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问题时,学生思想认识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还行,领导现代化建设就不一定行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首先从正面论述,运用大量数字和具体事例,对我国解放前后的情况进行纵横比较,以此说明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而且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后再提出问题:"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呢?"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 身为政治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的了解与关心。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要努力创造条件深入到学生思想深处,关心和理解学生,为学生认识社会、观察世界,提供更全面的认识角度、认识空间,努力架设师生间的思想之桥,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实现和谐的统一,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三、错学生之所错
"错误"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和肯定的地方,但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错误却是成功的前奏。因此,我们不应回避或掩盖错误。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四个人的讲话录音:
(1)未犯错误能力超凡的人;
(2)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即谈话快结束时,笨拙地把一杯咖啡洒在自己的身上,其错误在录音里用声音表现出来;
(3)犯了错误能力平庸的人;
(4)未犯错误能力平庸的人。
结果发现: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犯了同样错误能力平庸的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居第二;平庸无错的人处于第三。应该说,洒咖啡的简单动作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力,但它却使一个完美的人多了一个惹人喜爱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错误效应"。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一门最复杂、最多样化的艺术。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讲的每一句话、传递的每一条信息,都必须是正确的。然而,教学的艺术性又要求教师上课要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心理等许多变项来灵活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错学生之所错,故意布设陷阱,诱使学生"上当""中计",从而使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上当""中计"后幡然醒悟。这种"醒悟"境界,常常是正面培养所无法达到的,在"醒悟"中,学生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时有意把矛盾的主要方面讲成主要矛盾,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这样,学生既分清了两个易混概念,又从心里感到高兴,满足了需要。事实正是如此,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在分析现实问题时,我有时也有意出错,把所有的物价上涨都视作通货膨胀,引起学生争论,尔后再给予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愉悦。可见,这种训练方法运用恰当,不但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反而会显示出一种教学艺术技巧,从而起到特殊作用:可以激疑促思,体现民主;唤起注意,集中精力;活跃课堂,调节气氛;引起重视,加深印象。
但使用时必须注意:第一,要有一定的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抓好时机。第二,最好偶一为之,不宜常用,更不能滥用。第三,一定要使学生识破"错误",并知道这是教师在错学生之所错,而不是教师真的"错误"。
四、乐学生之所乐
教学的永恒主题是让每一学生轻松愉快地占有前人的文明成果,并以此作为他们创造新的历史的起点。而历史的文明成果在教学中首先以科学知识的形态出现。令人不安的是,科学知识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出现了"知识爆炸",这在教学方式未曾改进的情况下,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负担加重到一定程度,科学知识就会走到它的反面,由帮助人的力量变为压迫人的可咒的东西。知识的飞速增长要求提高学习效率,而专制教学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无限度地强化机械训练,它在学习效率和强迫压制之间建立了一种虚假的因果联系,似乎越讲提高效率,就越要实行灌输的、强制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是这样向学生宣传的:"学习是很痛苦的,所以要求你们刻苦学习。"学生进学校读书,不是作为享受者来分享历史文明的成果,而是作为命里注定的罹难者来接受苦役,学生本能地逃避这种苦役,而教师则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千方百计地监督、强迫学生学习,并认为这完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将来好。
然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负担果真是矛盾的吗?难道就没有办法使学生充分享用人类巨大的文明成果、摆脱不幸的苦役、重新获得自由欢乐的天性吗?难道学习不可能是愉快的审美享受吗?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对乐学发出第一声呼唤的,应当首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如《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乐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当时已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以乐教引发乐学,在融洽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受到新的挑战,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从中涌现出了一批教改实验家。例如:苏霍姆林斯基通过长达30年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那些看似悖论,其实充满着教育辩证法的真理:"儿童只有乐中学,他才能学习。""只有不用全部时间来学习,才能顺利地学习。"这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学习之外,有充分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学习本身也成为他发展个性的一种活动,并从中能感受到自豪和乐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才会好。又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乔治·格扎诺夫创立的"乐学法",它将学习和音乐(唱歌)、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采用这种方法,可提高教学效率五倍左右。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国许多勇于改革的教育者,努力拆除学生身上的藩篱,力图把学习变为学生精神游戏的乐园。他们改布置作业为推荐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习题;在学习进度上鼓励超前自学,对学生的已有潜力进行"挑战",促进他们向"最近发展区"跃进;增加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对教学细节进行精心的艺术加工,使课堂活动兴趣盎然、美不胜收;解放学生的"下半日",创设广泛的"智力背景",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时间从事多样化的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懂得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做过一些乐学尝试:有时结合教学内容唱首歌,放放音乐,拨动学生情弦;有时当分析到教学内容的动人之处,便配上最佳手势,激发学生情感;有时结合教学内容说说名人轶事,熏陶学生心灵;有时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得到真正的享受。这样,教师就会教得舒畅,学生也学得愉快。一位考入大学的学生来信说:你上的政治课是一支营养剂,是一首动听的乐曲。我从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动过程,不应该只是讲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更需要在师生认识思维活动中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必须走进学生心中,倾听学生的呼声,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辩证地处理好师生情感,艺术化地使教学双方感情畅通交流,产生和谐的心理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由"不重视""不想学"的情感转移并沉浸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感氛围中,真正领悟学习的内涵,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