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有的孩子在园表现出的破坏性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老师要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的纠正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不能性急,我们要帮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学会自尊、自律。针对新新损坏同伴图书的行为,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在园的时机,激发其情感。
1、讲明道理。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带来不好的效应。这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损坏别人的图书是不对的,你应该……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损坏东西是不对的道理。
2、倾听幼儿的心理感受。看到孩子对同伴出现不良的行为时,老师不应批评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地引导他说出原由及自己内心的感受。此刻新新最需要的是将自己的烦躁、不安说出来,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谅解他。老师微笑的眼神,轻松的语调一定能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他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不良行为。
3、恰当评价每个幼儿。每个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适当的表扬可以巩固优点,强化正确行为。为了引导孩子良好的行为,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设置“小星星评比栏”,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表扬,有爱学习的金星,有爱护玩具的绿星,有进餐好的蓝星,有爱劳动的黄星……细致全面的评价使幼儿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要引导幼儿懂得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样才能使幼儿自觉产生良好情感。如果幼儿只从表面上懂得了粗浅的道理,还不易理解和接受。老师只有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激发起幼儿的情感,让幼儿真正明确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008年7月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