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幼儿区域活动感悟(心得体会)
16年前 [08-11 01:33 周一]原创:了解幼儿、分区准备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既有共同的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体差异。集体活动虽然满足了儿童一般年龄特征的需要,却很难满足幼儿各自不同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提供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数学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操作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
作为教师,一方面应从小班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出发、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探索。而投放与儿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材料必须首先观、了解、解决幼儿,以观察、了解、解读幼儿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求。设计与幼儿发展水平与需求相适应的材料,才有可能引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引发幼儿对材料操作探索的欲望。
另一方面要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绝大多数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现成的多样化的教玩具,那么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操作材料。而收集材料是需要老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的。1、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枝、芦苇杆、冰棍棒、吸管等。2、巧用废旧物品,如筷子、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等。幼儿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以往的教学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的高控制、高指挥下进行,为让幼儿拥有真正的自主,我们让幼儿自主地决定“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决定操作的材料、方式及内容。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操作,不仅解放了手脚和头脑,而且让幼儿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首先应学会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活动情况,灵活地执行自己预定的活动计划,机动地调整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程序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积极性的提高。
岳义娟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