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原创)

15年前 [06-11 07:44 周四]

案例一:孩子两岁了,在孩子一岁零八个月时,出现打小朋友的现象,打不赢就咬其他小孩的手。妈妈每次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可是过会就忘记了,只要是和小朋友玩就抢玩具,并打其他孩子,为此妈妈特别痛苦。

案例二:洋洋现在二岁了,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如她的意,比如说她要干什么妈妈不同意的话,她就会说讨厌妈妈,说着还不解气过来就给妈妈一巴掌,对爸爸和别人也是这样,在外面玩她也是,一点不如意就会打别的小朋友,这让妈妈很苦恼,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喜欢打人,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父母经常吵嘴、打架,孩子受耳濡目染的影响所致;有的是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打人,觉得有趣,于是进行模仿所致;还有的是因为父母怕孩子吃亏而教孩子“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种错误教育所致……无论出自什么原因,家长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请观察您的孩子“打人”行为是否有针对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1、 2岁多的小孩模仿性极强,被别的小孩打或父母打,所以模仿人也动手打人,并成“习惯”。

2、 看到相对于自己比是属于弱者的人,被打后不会还手,对自己没有威吓,所以打喜欢的小朋友。

3、  孩子打人,可能是在吸引妈咪的注意力。孩子的表现来看,她是在用攻击行为来争取妈咪的注意力。因为,妈咪跟她分离得太久了。隔代抚养最大的一个弊端是,3岁前的孩子正处在亲子关系依恋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是建立爱和信任的安全感的重要时刻,而家中最重要角色的妈咪的缺位,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爷爷奶奶的爱是无法代替父母的爱的。潜意识担心妈咪突然离开的孩子,可能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来吸引妈咪的注意。

4、 孩子个性比较冲动,易兴奋,而容易动手。

5、 孩子缺乏自信或交往的能力而动手。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任性妄为,如果孩子的打人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那可能会养成孩子攻击性性格。当发现孩子爱打人,家长应该怎么办?

方法1:父母克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在孩子大发脾气时,父母应该让自己也静下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不要对孩子大吼,更不要体罚。研究证明,孩子不但模仿令人满意的行为,而且模仿不恰当的行为,体罚只会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当孩子激烈地发脾气的时候,同他说理是无用的,转过身不理会这些持续的发脾气,或者走开不听,这样有助于你恰当对待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冷静下来,应该告诉他为什么这种行为不可接受。

方法2:说服为主,赏罚结合。

看到孩子动手打人,父母可先严厉地告诉孩子“不许这样做”,并且严格而尽可能温和地约束他,最好伸出手臂紧紧地把他抱住,这样他就发作不了。再耐心细致地讲明道理,“有事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打是没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 也可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孩子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领孩子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问。再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如果孩子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其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对于孩子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成人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孩子明白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有错就改大人才喜欢。

方法3:借助外力,改变孩子恶习。

孩子的“忘性”大,父母要经常、反复提醒孩子。父母可将此情况和班上老师沟通,求得老师配合;也可与被打的小朋友家长联系,请小朋友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并能勇敢地对他说“不许打人”,让他感到对方不是弱者,必要时可双方“隔离”一段时间,即让小朋友不跟他玩,让他体验失去朋友的心情。有意识创设机会,让孩子为其他小朋友做好事,增进彼此的友谊,只要有进步就表扬。

方法4:优化孩子的交际环境。

让孩子看到好的榜样。如果孩子与一个“小霸王”在一起,应尽快叫孩子脱离这种关系,以消除不利因素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可让孩子接触表现温和行为的孩子,并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当他看见因这种行为而获得奖励的时候,就会产生效果。要教会孩子新的行为方式,给他机会观察别人如何实施要求做到的行为。

方法5:树立孩子自信,减少攻击性。

帮助孩子变得自信。有时候,孩子采取攻击行为以应对各种挫折和羞辱。如果能帮助孩子变得更舒适和自信,他就会更少攻击性。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成人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怕繁琐,相信孩子就一定会改掉好打人的毛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