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对孩子的爱也有深浅之分吗?是!难道对孩子的爱也有高下之分吗?是!你对孩子爱的程度 你对教育的认识=你正在为孩子做什么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
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二 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智慧三 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智慧四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抵抗惰性和软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智慧五 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智慧六 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智慧七 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较有心计、企图心强,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获得快乐会很容易,也不用担心他会钻牛角尖,但是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智慧八 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
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
对于孩子,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知晓,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负担会让我们一身轻松、满怀信心。期望错了最要命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对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个方面,即:
1.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对孩子的期望,
3.对亲子关系的期望,
4.孩子的自我期望的引导。
先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给孩子找份工作,给孩子买栋房子(农村则是给孩子盖房子),帮助孩子完婚,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认为当爹当妈的责任总算尽到了;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一个高的起点,于是用自己打拼半生所得积蓄,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选择好的幼儿园和学校就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给孩子请家教老师,更有甚者辞掉公职,陪读陪学;极少数的父母认为,做父母不在于能给孩子多少条件,而在于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小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心良苦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价值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种期望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企图为孩子准备一切、照顾一切的家长,不过是培养一个可怜的寄生虫,总有一天,当自己不能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将面临极大的困境。那些总是催逼孩子,总是监管孩子的父母,往往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还要在那里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真没办法。而真正的希望在于第三种,可惜现在这种人还占极少数。
至于对孩子的期望,不同的父母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自己所有的人生遗憾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比如“大学梦”,比如自己羡慕的某种职业和身份,总之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一定要让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孩子去做,或者期望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于是从商的人,就希望孩子富有商业头脑,从政的人,就希望孩子善于迎合,从文的人,就希望孩子有很高的审美情趣。极少数的父母,把孩子看作另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这样的父母很少去苛求孩子,所以不会像前两种父母那样累,而孩子却更快乐,发展也往往更好。
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反映了父母们的伦理观。有的父母过分看重自己作为“家长”的尊严,以孩子听话、顺从为荣,假如孩子忤逆自己意愿,便不能忍受,只要出现在孩子面前,就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穿梭于自己的成人世界,不屑于与孩子待在一起,或者不愿意把与孩子相处作为自己生活计划的一部分;少数的父母能够从小和孩子亲密无间,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上天的赐予的、一个生命中重要的伙伴相处,互为师友,和孩子一起来面对生活,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双赢的亲子关系。
最后,如何引导孩子的自我期望呢?请允许我用我的一个咨询案例来向大家说明。
2004年11月21日 咨询人:母亲
母亲是药剂科的医师,丈夫是某公司的执行总监。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读一年级,非要当第一名,因为他在幼儿园始终就是第一名,而现在他在班里是第二名。他接受不了,妒忌心很强的他,甚至对考第一的孩子产生了敌对心理。这位母亲很着急,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也出现了不能容忍失败和差距的现象。她很担忧地问我怎么办……
(摘自 孟迁咨询记录)我觉得,一个人有要强之心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样的人对自己期望高、勤奋,最有可能取得骄人的发展。但是过犹不及,这个孩子现在的心理已经存在了阻碍它自身发展的因素。这个案例存在两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如何对待强者。
先说第一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决不应该以别人为坐标。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当然也不是比别人差,而是根本就不该随便和别人比。我们的责任是,孩子能够做什么,我们就帮助孩子做到什么,孩子的自我期望应该是,自己能够做什么,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什么。
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跟这位母亲讲了一个极端的比喻,如果班里的孩子都是白痴,那全班第一有什么荣耀?假如全班都是天才,那全班最末又有什么丢脸?
所以,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同样,比别人差并不低贱,低贱的是自己没有长进。
当一个人有意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自己的进程,因为如果他有缺点,而对手这方面的不足更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容忍;假如他有优点,可是对方在这方面的优点比他强许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优点不值一提,自轻自贱。这个逻辑是这样,如果你打篮球没有乔丹好,那你还打什么篮球,如果你做软件比不上比尔·盖茨,那你做软件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危险的逻辑,这是一种对自己很大的干扰。有这样心理的人,他的目光只盯住自己身边,而没有看得更高、更远、更广;他的脚步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不是与自己的天性步调一致,而是不时地对照别人。
所以,最佳的状态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致力于运用自我并谋求自我超越。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强者。
我们必须接受差距,除了极为稀少的天才,大多数人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甚至是比自己强许多的人。
如何对待那些优于自己的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善如流还是妒火中烧?把那个人假想为良师益友,还是自己获胜的障碍?其实,即便是竞争对手,他也能给自己带来教益,而且对手从反面给自己的帮助往往是朋友和其他人所不能给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假如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赶上人家,别人的长处自己很难学得来,那就由衷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佩,这至少也表示了自己也是一心向善的,这也是一个进步者应有的姿态。
不以强者为妒,而以强者为友。对待别人的优秀和卓越,我们在给予由衷地赞叹的同时,也要加紧自我发展的脚步。这是我给那位母亲的最后一个建议。
借鉴的智慧
满腔羡慕和一声叹息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叫牛缺的学问家到邯郸去拜见赵君,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他们把他的衣服、车、马全抢走了。但是牛缺离开时,还是高高兴兴的,看不出一点痛苦和忧愁。强盗们感到奇怪,忍不住回来问他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他说:“君子不因为身外之物而损伤自己。”强盗说:“太贤明了!”
一会儿,强盗们互相议论说:“以他的贤明去见赵君,如果说到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对我们不利,不如杀了他。”于是追上去杀了牛缺。
别人听到这个故事,互相告诫:碰到强盗,不要像牛缺那样。不久,一个燕国人到秦国去,路上又遇到了强盗。想起别人的劝告,便和强盗尽力争夺,一会儿就寡不敌众被强盗抢走了东西,他又追上去低声下气地请求要回财物,强盗恼怒地说:“我们让你活下来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却还不停地追我们,我们的行踪将要因你而暴露了!既然已经当了强盗,就没什么仁慈了!”于是,便又杀了他。
故事二:春秋时候,鲁国一个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学问,一个喜好兵法。喜好学问的儿子用学问去游说齐侯,齐侯任用他,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用兵法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让他做军官。两个儿子都得到了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富足而且荣耀。施氏的邻居孟氏非常羡慕,便请教施氏谋取功名的方法,施氏便把两个儿子的情况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用学问去游说秦王,秦王很生气地说:“当今各国都是弱肉强食,如果用仁义治国,必然灭亡。”于是对他施以宫刑。另一个儿子用兵法去游说卫侯,卫侯说:“我国是弱国,被夹在大国之间,大国我就服从,小国我就安抚,这才是求平安之道,如果逞强动武,我国很快就会灭亡。如果让你全身而归,你到别国,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祸患。”于是对他处以刖型。
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十分恼火,便斥责施氏。施氏说:“合于时势的昌盛,违背时势的灭亡。你的儿子所学的与我们相同,结果却与我们相反,这是违背时势的缘故,而不是行为本身的荒谬。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对的,也没有永远错的。过去用的,现在或许要抛弃;现在抛弃的,将来可能要用到。用或不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啊。”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家庭教育浪潮的兴起及广大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经验的借鉴。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什么,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什么,当父母们渴望孩子考学成功时,便出现了《轻轻松松上×××》、《我家出了个××博士》、《×××女孩》、《×××男孩》;当父母们渴望孩子摆脱平庸时,市场上又出现了《天才与俗物》……面对这些教育“神话”,大家怦然心动;为了孩子,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书籍,可是读后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教益。一般来说,他们都对书中成功事例极度羡慕,并因此对作者提出的观点完全认同;但是,在随后的实践中,他们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现实有着巨大差距,很多经验根本无法运用,所以最后只能以一声叹息结束。许多家长不禁焦虑地问:为什么那么好的经验我就用不上?究竟什么样的经验才适合我的孩子呢?
家长的焦虑疑惑充分说明,机械地照搬、模仿不仅不能给我们真正的帮助,还会让我们陷入新的困境,情况因此变得更糟。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对待学习和借鉴本身。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对“教育神话”的追问借鉴中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借鉴者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讨论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主要谈两点。
一、成功者的经验等于成功的原因吗
市面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本书———《我家走出四个博士》,书的作者是李振霞教授。我有幸听过一场李教授的报告。我发现她的四个孩子不仅学历高,而且都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人,而李教授所说的“父母和孩子实现双赢”,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对李教授的经验进行分析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客观地讲,李教授的教育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于此同时我发现,李教授的经验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尽管她的事实是那么有力。比如说,她建议父母在家庭内部创造学习的氛围,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
就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就任何一个非学习型的家庭来讲,建立学习型氛围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半文盲状态的商贩、农民、工人家庭里,父母怎么能创造出像李教授家那样的学习氛围呢?
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不同的促进或破坏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的孩子成功了,我们就建议大家创造学习氛围;那么,假如一个商贩家庭的孩子成功了,而且孩子的确从父母早出晚归的奔波中受到了激励,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建议家长都起早卖菜呢?又比如说,李教授建议给孩子讲故事,她说从小就给孩子讲杨家将、董存瑞的故事,后来她的一个孩子就舍身从水中救人。但是,她给孩子讲董存瑞的时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几个孩子能听得进去董存瑞的故事呢?
李教授教育的成功应该说不容置疑,可是李教授介绍的成功经验却问题百出,这很矛盾吗?NO!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一个人身体好决不能就由此推论他是健康专家。李教授自身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她能指导别人获得成功,“当别人的教练”;李教授的自认为的“经验”并不一定等于她真正成功的原因,更为准确地说,成功者所认为的经验并不等于成功的经验,前者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而后者是规律本身,两者往往相去甚远,还有可能毫不相关。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由一种原因促成的,而是一种结果多种原因,即一果多因。人们在梳理成功的原因时,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且还要分辨出各种因素在促成结果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经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进一步说,一个成功者能否把握他自己的成功过程,是一个问号。
由此看来,我们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不应轻易地接受,还要开动脑筋、睁开眼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二、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吗
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借鉴吗?非也。有些成功属于特例,并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有些成功的途径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两种情况在钢琴王子郎朗身上就有一个集中的体现。
《爸爸的心就这么高》曾是书市上的一本惹人注目的畅销书,书中讲述了钢琴天才郎朗的奋斗经历和他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郎朗的确是钢琴演奏领域的一个奇才,他继承了父亲争强好胜的天性、极高的天分和开朗的性格。在他们的成功经验里,父亲的苛刻要求、细心关照、全力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忽略,足以证明这本书对读者并不是特别地负责任。
首先,郎朗的天分绝对是万里挑一,爸爸的心就这么高的前提是孩子的天分就这么高,我们应该注意到,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以孩子超人的天资为基础的。郎朗的事迹,实际上是一个特例,已经超出通常情况的范围了,并没有太多的借鉴价值。如果不明确地声明这些,就很容易对家长形成误导。
其次,书中提到的父亲对孩子实施的体罚方式并不值得提倡。郎朗的父亲对孩子的体罚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且曾经一度逼孩子走向悲剧的边缘,这是十分不足取的。
再次,贯穿全书的强烈的功利意识也是应该批判的。书中,朗朗的全家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在进行一种赌博般的孤注一掷,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艺术是他们的手段,孩子获奖成为全家人的最高期望。我们不难想到,孩子成功了,全家人当然会高兴得热泪盈眶,然而,失败了呢?获奖和出人头地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种功利心将会成全这些少数人(天分高且机遇好的人)而伤害其他的多数人。我认为这首先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如果说李教授的事例说明“一果多因”的道理,那么,郎朗的例子应该给我们带来“多因一果”的启示。我们要达到一个结果,方式、方法和途径都是多样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说,要获得财富,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但是,买彩票也可能有发财的机会,赌徒也可以腰缠万贯。难道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通过后面这两种途径致富吗?
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失败结局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有些人自己很努力,选择也很正确,但是依然失败了,为什么呢?也许只是背运而已。比如,一个老练的渔夫,有很高超的技术,也选对了捕鱼的路线,但是天气突变,他很可能空手而归。相反,一个懒惰的农夫,也能在树桩前捡到一只因慌不择路而撞死的兔子。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它们可能影响我们做事的结果,难道我们会因此而舍弃勤奋去守株待兔吗?
在家庭教育中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有借鉴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没有借鉴的价值。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别人的结果对我们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要从别人做事情的方式和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危险的捷径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学数学只要知道得数就行,学政治只要知道标准答案就行,这些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有些成年人在单位里也是这样,他们最希望领导告诉他们工作该如何做,却害怕领导让他“看着办”,这些人是很难当上领导的,他们也算不上好的下属。
与之非常相似的是,许多家长都曾经问过我,有没有现成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案。其实,我们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家长的这种期待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这种“捷径心理”和学生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传递,人格的传递是与家长自身的人格特征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人格,面对这么复杂而巨大的差异,我们最佳的、也是惟一的选择,就是因人制宜。这种人格传递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的程度,是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程度远远不能比拟的。我们怎么可能提出一个现成的、完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案呢?难道人世间会有包治百病的药吗?
那么,在捷径心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一方面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是艰苦的,惰性心理使人们不愿进行思考。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要是能直接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或者结果,那就太好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心理上也存在惯性,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和执行别人的命令,而不是自己去思考、发挥和随机应变。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思考和判断的立足点,同时他们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第13节:做好父母这件事(7)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怀有的捷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受误导,在时间和经济等方面蒙受损失;另一种结果就是致使家长不立足于自己的现实、不会开发和运用自己的智慧。
所以,也许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需要经常对自己说:开动脑筋,相信自己!
借鉴的智慧面对十道数学题只做对了一道的女儿,周弘没有指责,也没有叹息。相反,周弘却惊呼:“你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然都会做!”
而卡尔·威特却从来也不放过孩子的缺点和失误,对孩子的出色表现他总是很保守地予以肯定,更极力避免客人当着孩子的面对孩子加以称赞。
为什么同样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周弘和卡尔·威特这两位家长身上会出现如此明显甚至是有些对立的差异?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呢?
我们需要向成功的经验学习,但也要知道,别人的经验也可能把我们蒙蔽。我们必须对于自己学习的对象进行充分分析,要看到经验产生和适用的条件是什么,也要清楚,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教育策略和方法的不同。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周弘对女儿采取的是“赏识”教育。无可否认,赏识教育的兴起和流行,是教育界的一个进步,它让人们更重视鼓励与赞扬的作用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周弘的女儿是一个残疾儿童,而周弘那种夸张的称赞,对微小的进步所表现出的巨大惊喜,都是针对一个内心极为脆弱的残疾女童而言的,这是正确的。而如果教育对象是普通的儿童,家长就不需要表现出这么激烈和夸张的赏识,那样会使孩子很难受。因为谁也不想受到夸张式的称赞,一旦称赞本身被认为与事实不符,称赞就不再是称赞,而成了哄骗。在我的家庭教育咨询中,就有不止一个父母对我说过这样的情况———“当我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孩子却对我说:‘别跟我来这个!’”
而卡尔·威特的情况则与之相反。虽然小威特降生时也被人们看成是弱智儿童,但是经过老威特的精心教育,几年后他已经变成了名震一方的“神童”。大家对小威特的赞誉已经够多的了,假如老威特再不严格要求小威特的话,那么小威特就会很容易变得轻狂骄傲。
应该说,无论是周弘的家庭还是卡尔·威特的家庭,都不是普通的家庭,所以他们采取的教育方式也都不寻常。我们的孩子并非残疾,也不是天才,所以我们既不需要夸张的赞扬,也不应该求全责备。我们要靠赏识来唤起孩子的信心,也要靠严格的要求来使我们的孩子不断进步。究竟应该如何做,需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此外,家长们在借鉴成功教育经验时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通病,就是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家庭中的显性教育是指家长直接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方面,比如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隐性教育则是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长的个人修养、文化素质、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人际关系等。事实上,隐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很多时候,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比显性教育更为重要的作用。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家长都很羡慕刘亦婷的父母对她的成功教育,然而,除了羡慕和认同感外,家长们得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虽然讲了不少事例和经验,但是对于刘亦婷成功的背景和基本的成功要素却没有充分阐述。比如,刘亦婷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外祖母是幼儿园园长,父亲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等等。这些家庭背景都为刘亦婷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怎么能只看到刘亦婷的成功,而忽略这些背景呢?
再比如上边说到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卡尔·威特本人是博士和牧师,知识渊博,善于说教是他的特点,而这些都是普通家长所不具备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180年前的德国和今天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我们在学习他的教育经验时,也都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
成功无法复制,因为任何成功都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成功和成功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我们在理解教育原理和接受别人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既要知道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又要知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家长在借鉴别人经验的时候,并没有理解分析别人的经验,并不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如何取得的,所以他们也不能真正地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受益。相反,片面、僵化的效仿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情况也会因此而变得更糟糕。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
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的事,占其行为的20%;而按照我们的行为做的事,要占到其行为的80%。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能太随便地做人和做事。另一方面,教育的启蒙也是人生的启蒙。先反观我们自身,然后,去思考教育需要加强些什么、避免些什么,教育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此,我将一些对人生的观察记录在这里,与有缘的家长朋友共勉。
一、平庸每个人都曾经对自己的人生有过十分美好的设想,总是有某些时刻,人们发现自己是那么可爱、可塑甚至不同凡响。遗憾的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感觉越来越弱,30岁的人已经有了顾忌,不再那么轻易地“口出狂言”;40岁的人很少再寻求什么突破;到了50岁,人们会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在他们看来“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些话不过是说说罢了。挫折、压力,以及众多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渐渐地削减了人们的锐气和雄心……
那些最终安于现状的人们,其人生状态究竟是“成熟地脚踏实地”,还是“人生的搁浅和停滞”呢?
二、权威老师说的!
书上说的!
大夫说的!
专家说的!
毛主席说的!
……
人们大多不喜欢思考,人的思考能力也相差悬殊,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热爱思考会提高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低会面临更多一无所获的结果。所以,属于前一种情况的人越来越爱思考,而后一种情况的人会越来越回避思考,由此形成循环。绞尽脑汁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的。所以人们大多选择走“捷径”,比如听从权威,比如看大多数人怎么想,比如沿袭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于是,出现了权威崇拜、从众心理和思维定势。
三、表面明显的事情、表象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注意,然而,表象和本质却经常大相径庭。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关注这些表象而不去思考表象后面的本质。当下,家长们大多关注孩子在学校里的分数和名次,因为分数和名次是最显而易见的。
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生存和立足,跟他考多少分、从什么大学毕业关系并不是很大。熟记化学分子式或者一篇生涩的古文,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大的意义呢?学非所用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人,他们所用的知识也不完全是来自于课堂所学,而需要在实践中再学习。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是否有所建树,与这个人对这个领域的敏感、执著程度密切相关,与他的方向感和灵活性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课堂上不讲、老师不要求、家长不关注的东西。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多少具体的知识意义并不大,是否能够获得科学的启蒙、能够感到科学启蒙和知识的必要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次次的考试分数也没什么价值,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以及掌握适合的学习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那无数的班级乃至学校的排名更没什么价值,孩子通过学习这件事情获得自信、自尊乃至对待压力和成败的策略,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东西。家长如果只注重分数和名次,就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家长只重视分数和名次,也不利于孩子获得良好的分数和名次。
四、干扰我本想看10分钟电视,然后继续手头的事情,可是当10分钟马上快到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明星出现了,这可是不多见的机会……结果,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再做手头的事情,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本来我晚上是准备做一个计划,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吃饭的。可是我那个朋友呀,打了三次电话,我不去真是不好意思。谁想到那个该死的饭局到晚上10点才散,还害我喝了那么多酒,回家倒头就睡了……
当我们好不容易想要做点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小事情干扰我们,我们真的不想排除那些干扰吗?NO!我们真的不能排除那些干扰吗?NO!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它们打断呢?不知道!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一念之差里,我们那点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被白白地消耗掉了。
五、想当然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不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却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休息。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原来他们惟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待人吝啬,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如此贫穷,待客热情,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迷惑、不愿意和人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许多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靠想当然做事是不可行的。用想当然判断是非,难免会是非颠倒,错怪他人;用想当然决定利害,往往因小失大,误入歧途;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有时候我们感觉那件事情好难,简直想像不出起点和终点该如何连接,可是真做起来,反而感觉不是很困难。想当然是如此地不可靠,可是追个究竟又太辛苦,于是我们还是“想当然”,仿佛我们总是输得起。
六、自制我不能再吸烟了,喉咙好痛,可是我就是忍不住……
该起床了,该起床了,还有好多事情呢!早点开始会轻松一些……可是天气好冷呀,要不再躺一会儿?
他已经一点也不在乎我了,我不该再爱了,可是我还是一次次地去找他,然后又一次次地后悔……
总是有些事情,我们明知道不该做,但是却做了;又有另外一些事情,我们知道必须要做,可是我们就是做不了。于是我们抱怨自己的自制力好差。自制力是什么呢?要再长几岁我们才能管住自己?
有人说:只要能对自己多一点点的克制,我们就会因此变得强大起来。可是,我们就是缺那一点点。那“一点点”,我们还要缺多久?
七、尝试我没有做过,半点经验也没有……
我感觉我的能力还不够……
自那一次后,我再也不敢了,一次也不敢了……
我不愿意表现自己,因为我感觉自己不值得表现。可是,没想到那些站在台上的人还不如我,而底下的观众居然也对他们称赞有加……
我总是感觉自己不行,可是我又经常发现,那些还不如我的人反而都成功了……
绝不是只有孩子才存在缺乏自信的问题,所有的人都会不时地面临自我怀疑。人类的脆弱与其说是源于能力的不足,不如说是源于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和过分担忧。由于曾经的挫折、他人的评价或者缺乏经验,对于那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人们常常不敢去进行尝试。
第16节:做好父母这件事(10)
通常,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这个“苦”包括不安、不确定、被自己和别人怀疑。人们都愿意做十拿九稳的事,习惯于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去寻找东风,而规避准备不足甚至完全不知结果如何的尝试。对于那些有明显威胁的尝试,人们更是避之惟恐不及。
但是,不去尝试,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怎么知道事情的究竟呢?如果不了解自己和实际情况,我们又怎么判断呢?如果没有成败的砺练,我们又怎么成长呢?
八、自我完善人类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文明飞速发展,但是人类已经做的远没有他们应该做的那么好、那么多。有太多的人生被遗憾地搁浅了———那些靠出卖体力生存的最底层的劳动者,那些小富即安的人们,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低质量的层次里面,人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有什么惊人的智慧或者巨大的能量,尽管身边或者远处不断有人证明给他们看。
人生的机遇相差很大,各人的天赋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比他现在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更有尊严感。从来没有谁优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便是华盛顿、马克思、毛泽东、甘地……自我完善和提升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每一次自我超越都会带来新的人生境界,让生命的阳光更加明媚,这就是那些觉醒的人孜孜不倦完善自我的原因和价值所在。
鲍威尔的“人生信条”
一、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一觉醒来状况就会好转。
二、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突破。
三、避免自我和职位贴得太近,以防失去了职位就泯灭了自我。
四、坚信我一定能做到。
五、选择时要小心,得到的可能就是所选的。
六、 不要让相反的事实挡住好决定的道路。
七、 你代替不了别人选择,也不要让别人代替你选择。
八、 注意细节。
九、 分享信任。
十、 镇定,和善。
十一、 目光长远,要求严格。
十二、 不要向恐惧屈服,不要轻易说不。
十三、 乐观是力量的倍增器。
小心,教育也会“伤”人
一、与教学混淆了的教育在我们的观念中,所有的教师都被称为“教育者”,其实“教育”和“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通过催逼让一个孩子背熟了几首唐诗的人,以及通过机械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勾股定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教育者。只传递知识,而不能建立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态度、不能让孩子在思维和人格上受益,这样的教学并不是教育。我们身边的教学工作者众多,而教育工作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进而言之,糟糕的教学工作者不仅不是教育工作者,而且是反教育者。我曾经给一个教育同行介绍蒙台索利的书,他看完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挺受启发的,就是不太系统。我很惊讶他居然用“系统与否”来评论一本书。“就是不太系统”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十几年课堂教学灌输的观念———要完整,要有序,要纲举目张。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论语》也不够系统,可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本书能比《论语》影响更深远呢?
这位同行身后的“糟糕的教学者”已经破坏了他的思维结构,而且我相信,“形式大于实质”这样的遗毒还会被我这个同行一直传递下去。
再比如说作文教育,写作的本质是内心的表达,倾听自己的心声,唤醒自己的感受应该是最首要的,然后才是去尝试表达,并通过练习、摸索、借鉴来提高自己的技能。而现在的作文教育恰恰相反———不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不引导孩子体会各种感情,却直接把写作六要素、名言词汇等灌输给孩子。感觉是理智的先导,在孩子没有感受过文学的魅力、没有尝试过体会和表达以前,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对孩子而言只是一种负担,而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帮助和启发。所以,在高考作文中才会有四成的学生“父母发生了车祸”;所以学生才会写到妈妈就是自己生病如何被照顾,谈到老师就是“夜深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于是,“写作”这样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变成了让大多数学生都头疼的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些糟糕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没有受到过文学的启蒙,连他们自己也不会写东西。这些糟糕的“教学者”破坏或者降低了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一个人终生讨厌数学,仅仅是因为他连续遇到了几个糟糕的数学老师;一个人一辈子抵触写作文,仅仅是因为某个老师把语文变得味若嚼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来已久。所以我要说,教育已经不是教育太久了。
二、教育“洁癖症”教育和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回避了太多的东西,有几个母亲跟女儿讲过自己当年的春心萌动?有几个父亲和自己的孩子探讨过克服过度自慰的经验呢?当自己去给别人送礼或者接受别人的非礼节性礼品时,有几个家长会给孩子一个客观的说明呢?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家长仿佛有“洁癖”,习惯在学生或者子女面前“严肃、正经”,这个不能讲,太不正经了,那个不能讲,太庸俗了,仿佛不如此就不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其实这种意识是我们的一个大包袱,我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比孩子早来这个世界一段时间而已,我们和孩子都只是在这个天空下生活的人,没必要把自己抬得有多高。
我认为,只要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我们就不应该回避;生活中必然遇到又经常出现的事情,我们就更应该深入地思考它们,从而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假如我们不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去寻求答案,如果运气不够好,碰到了不良渠道,那后果就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无论是情感、性、还是自己人格上的阴暗面、自己不太光彩的经历,都可以讲给孩子听。不要担心自己在孩子心中会失去威信。袒露自己的阴暗面,袒露自己内心的隐秘,不仅不会让孩子看不起我们,相反会让孩子更加尊重我们,因为这体现了我们的勇气和真诚。即便我们有过失,孩子也会包容我们。最重要的是,孩子会从我们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由此而比同龄人面临更少的危险,付出更少的“学费”。
“假正经”对孩子的危害远远大于“不正经”,因为孩子面对“不正经”未必就会效仿,但是“假正经”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骗了,会让孩子认为世上没有“正经”可言。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伪道德”。生活从来不是完美和单纯的,粉饰过的“生活”、扮演出来的“教育者”,只能带给孩子虚假的概念而不是理性的判断和权衡后的选择,而我们要的显然不是这个。
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暴露于众、且仍能保持自尊和自信的时候,他才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否则他就是表演。
———马斯洛
三、教育“近视病”长久以来,人们争相议论的永远是哪个孩子能够背诵多少首唐诗,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喜欢唐诗,尽管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总是哪个孩子考上了什么大学,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独立、多么有勇气,尽管后者可能比前者更加重要。
教育者最应该关注孩子的什么?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人们容易被最表面和最明显的东西吸引和迷惑,这种现象也许不只出现在教育领域,但是它在教育领域却最突出。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名次、考上了哪所学校,却忽略了那些对孩子的成长真正有深远意义的东西———学习的心态、学习的策略、对自我的认识、成长的心路历程等。当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路上遇到严重的困惑和挑战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往往并不在场,从背后传来的父母的声音是那么的单调和令人生厌: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整天看你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孩子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有一个亲切成熟的声音来安慰和鼓励他们,可是到了中学后,却没有几个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因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谈话常常是刚开个头就又被扯到学习上,被扯到“大道理”上了。孩子不说自己的心事,不是他们不愿意说,而是一次次的教训让他们没办法说!
第18节:做好父母这件事(12)
教育者的关注太表面化、太片面化了。我们关注的所在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方向错了甚至是反了,我们的努力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样一来,父母只能“吃力不讨好”,难道现实不是这样的吗?
关注应该关注的东西,是父母们必须做的事。
四、教育者的错位家庭教育专家坐在高高的报告台上,家长坐在台下阴暗的灯光里;家长坐在椅子上,孩子则战战兢兢地站在旁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军官和士兵、上级和下级。更为糟糕的是,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作报告的人不吹嘘自己,很多人就会觉得他不可信。很多教育者不仅有固定的位置,而且有固定的腔调。他们在家长面前净说些空泛的大道理,看似很有学问,实际上对于家庭教育却起不到什么作用。
要正确地教育孩子,教育者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育者决不是“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灵魂;教育者充其量只是“园丁”。园丁的第一使命就是了解植物的本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不强行修剪,而是因材而育,园丁的职责不是凭空创造花草,而是让植物的天性更好地发挥和展现。所以,与其说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生长,不如说园丁遵从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
教育者不应该是导师、领袖和上级,而应该是令人尊敬和信服的朋友,能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接受必要的建议。教育者不应该站得比孩子更高,也不应该站在孩子的对面,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身旁,与孩子一路同行,只有跟孩子共同生活、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尊重和了解,我们才能发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不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可以成为的那个人。
五、关于“大道理”“别跟我讲大道理”、“净说些大道理”……得到这样的回答,就会被认为是在讲大道理,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事实上,人们并非讨厌听道理,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点醒梦中人”、“话是开心锁”等,都说明了道理对人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为什么道理会成为“大道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首先跟讲大道理的人的认识能力有关。大道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的大原则、大方向,为什么说不到点子上?是因为讲道理的人自己就不知道道理在哪儿。其次,与讲大道理的人是否信奉自己所说的有关,如果他自己都不信,那他就是用大道理来骗人。再者,与讲大道理的人是否言行一致有关,如果他说的连他自己都做不到或不愿努力去做,却还要去要求别人,那当然就只能产生“大道理”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