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原理影响孩子发展的三个因素
为什么孩子和孩子之间有那么大的不同?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在众生万象的人海中,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区别?这就是我现在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必须承认,人是生而不同的。这个不同不仅表现在身高、肤色、力量和速度上,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不是任何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毕加索的,也不是爱因斯坦通过努力可以成为毕加索,或者毕加索通过努力就能成为爱因斯坦的。人的天分是有高低的,人的智力类型也有不同,这些不同在遗传中已经确定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避免缘木求鱼,就不会再去逼一个喜欢钢琴的孩子学绘画,不会去替孩子报一个很热门但是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影响孩子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遗传。
遗传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人发展的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即便是双胞胎姐妹,假如一个生长北京,一个生长在纽约,那么他们的行为也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体现了环境的影响力。
“环境”这个词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地理状况、物质条件、文化背景、时代潮流、历史事件、精神信仰、政治体制等都属于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和环境虽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通常来讲环境的力量要比个人的力量大得多。即便是伟人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成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是格外重要的环境因素。“名师出高徒”、“不知其人视其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俗语的出现和流传,体现了“人”作为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而父母作为家庭环境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就更加突出。这一点我们在“教育的三个通道”部分有更详细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除了遗传和环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呢?大家先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好吃懒做,嗜酒如命,又喜赌博,所以穷困潦倒,老婆孩子跟着他艰难度日。这个人有两个儿子,数年后,都长大成人,哥哥与老爸如出一辙,后来锒铛入狱;弟弟却恰恰相反,不仅没有那些不良嗜好,而且奋发图强,最后成为一名企业的总裁。
奇怪的是,当人们问起他们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他们说了同样的话:唉,摊上那样的老爸,我有什么办法?
虽然兄弟俩说的是同样一句话,显然,各自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哥哥的言下之意是,跟着那样的老爸,我能学到什么好?不就这样了嘛。而弟弟的言下之意却是,有那样的老爸,我不奋斗行吗?难道我还要跟他一样吗?
虽然遗传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人不是仅仅受两者支配的动植物。人有自我意识,人能够自我感知、自我调整和自我指导。人的理性会帮助人作出自主选择,自主选择是影响孩子发展的第三大因素。
自主选择的能力是在人的遗传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产生的,但它一旦形成,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和遗传、环境一起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自主选择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遗传是很难改变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环境的改变(尤其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主选择机制,让他在挑战面前有勇敢面对而不是退缩,让他在时光面前有所追求而不是无聊虚度,让他在挫折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再次奋起。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话人们说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是我们探讨家庭教育重要在哪里、家庭教育如何发生作用的时候了。更准确地说,现在我要与大家探讨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者应该如何发生作用?
经过观察和思考本人发现,父母作为教育者通常是从三个方面(或者说通过三个角色)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和应答者。
环境的创设者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做出了一番事业的人。具体来讲,这个出身指的是“物质出身”,指的是社会阶层、父母的职业或者收入。其实,物质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虽然关系重大,但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精神环境”。父母的思想开放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比收入和地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大。从这个角度说,英雄必定有良好的“精神出身”。那些个性要强、却因时运不济而不得志的父母,他们的后代往往不同凡响。其次,物质出身较低,也会在那些“英雄”身上打下难以抹去的烙印。我曾接触过一些白手起家的精英人物,他们经常半个月不洗澡、好几天不刷牙……幼年生活环境的烙印还远远不止于这些卫生习惯,他们的某些观念和态度也都能带出“过去”的影子。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英雄”和“出身”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渗透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人对环境的吸收和融合能力非常惊人。有一个词叫做“地域人格”,就是说上海人和北京人、湖南人和河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对人的体形、性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另一方面,人文、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时代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我们个人很难改变的。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大自由的。
具体来讲,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情感环境和精神环境。
先说物质环境。家庭收入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经济层次,会影响到孩子对物质的态度,比如消费观念等;同时物质差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设计。在商品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富有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而且可以使之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而那些贫困的人,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是歧视,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建立、性格的形成乃至奋斗的方向。摆脱贫困、生活得“体面一些”,成为不少寒家子弟一生的追求。同样是热爱艺术,有些人是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谋生,有些人则并不特别在乎艺术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痴迷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这种区别与一个人幼年的家境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来说情感环境。爱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孩子在这方面不能够得到满足,就好比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长此以往就会发生畸变。那些从小遭受父母毒打、很少感到亲情温暖的孩子,大多数容易形成冷漠或者残酷的性格,少数人则会格外地宽容和善良。总之,他们跟一般的孩子会有明显的不同。
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宠爱有加,在孩子犯错误或者失败时恶语相向,这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长此以往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怨恨,极端情况下还会产生弑亲的悲剧。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他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我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母亲带着刚刚出狱的儿子在街上走,逢人就讲:这是我的儿子,他刚刚出狱,但是他永远是我的儿子,我以他为荣。我很敬佩这位母亲,为人父母就应该如此。当然,接纳孩子,并不是就不能批评,批评也可以让孩子感到爱,只不过是父母需要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而已。
另一方面,溺爱又会像缺乏必要的爱一样容易导致不幸。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仅是可怜的,甚至是可鄙的;表面上看他们是在迁就孩子,其实他们本质上是在迁就他们自己。溺爱体现了父母的奴性和自私。他们是“孩子的爱”的奴隶,他们需要孩子的爱胜过孩子需要他们的爱,孩子的痛苦和委屈在他们那里会翻倍。为了确保孩子的暂时的“爱”,这些父母们常常会“不择手段”地溺爱孩子。孩子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属于他们快乐的来源、精神的支柱,父母不惜代价让孩子开心,是因为那样做父母会更开心,这不能说不是自私;父母明知道这样不好却又忍不住总是这样去做,为了施爱而被孩子讨厌,这不能说不是奴性(那些能够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的人,绝对是个性刚强的人)。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适当的爱,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精神环境。父母的个性品质、精神追求乃至格调和品位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精神环境。个性坚强的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相应的要求,孩子必然就不会软弱;品位高雅的父母,绝对不会允许孩子身上产生低级趣味。父母的爱好会给予孩子相关的常识,父母对事物的态度也大都会被孩子沿袭。
除了家庭内部的环境外,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还影响和左右着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居住的社区环境、为孩子择校、带孩子去哪里度假等。
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这个角色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长朋友今后能够对孩子所处的各种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为被模仿者平时喂女儿吃牛奶,她总是慢吞吞的!我就会说“宝宝再不吃,妈妈要生气啦!”
昨晚抱她上床睡觉,她说“爸爸快睡觉,把电脑关掉!”她爸爸不在意地说“你先睡吧,爸爸过会儿再睡。”女儿马上说“我要生气啦!”
她爸没料到女儿会这么说,笑个不住。真就关掉电脑去睡了。哈哈!
《母亲手记》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们也是惟一的模仿对象。在见到第二个男性之前,孩子对男人的所有理解都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在接触第二个女性之前,孩子所有对女性的感触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父母和睦,孩子就会认为与人相处应该随和互爱;父亲大男人主义,孩子就会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母亲特别八卦,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听别人。
模仿是学习之母,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一切都需要模仿的时期,父母作为被模仿者,主导着孩子的生活。所以,父母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为孩子最初还不会鉴别和扬弃,所以他们的模仿并不分好坏。父母要求孩子学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担心孩子学的孩子,依旧会模仿。作为被模仿者,父母在孩子面前小心一些、检点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否以自己的父母为荣,父母身上是否有足够的精神营养供孩子汲取,都是重要问题。那些以父母为荣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较高水平的自尊,并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预期;而那些因为父母的糟糕和低水平而负累的孩子,追求自我超越则会比较困难。两种情况的孩子心中,都会反复出现这样的潜台词———“我是谁谁的儿子”或者“我妈妈就是那样的人”。显然这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很关键的。既然父母是“无可逃避的被模仿者”,那么尽量提升自己的素养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责任。
我母亲是一个善良而乐观的女人,但是她有点缺乏主见,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我从自己对外祖母的印象中很容易地找到了答案,我也从自己和哥哥的身上看到了母亲这种性格的印证。当然,我们兄弟两个在这方面都有所改善,比起母亲来好多了。但是,我们所受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而且我相信我和哥哥的孩子将来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一个人的一个弱点可以无声无息地传递好几代,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思考这一现象。
———摘自《孟迁自传》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模仿史,没有哪一个人不是从模仿之后的融合和超越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其来必有所自”。模仿对象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质量、有价值的模仿对象,对于孩子的自我建构来讲是极为珍贵的。想想看,哪一个大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几个“准大师”呢?所以,自我提升、向孩子尽可能多地展示出色榜样、创造孩子跟优秀人物接触的机会,是真正爱孩子又懂教育的父母必然作出的正确选择。
作为应答者最后,让我们看看,父母作为孩子的应答者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先来看一段母亲和孩子的对话:
童童:为什么你每个月都可以给奶奶200块钱,却不肯给我买那件我已经想了6个月的皮夹克?
母亲可能给出的三种回答:
1.“我给奶奶多少钱完全不关你的事。”
2.“奶奶需要这笔钱来支付医疗费,而那件皮夹克并不是你必需的。”
3.“虽然我很想既能拿钱照顾奶奶、又能为你买夹克,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来同时满足这两个心愿,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成员。”
显然,第一种回答可能让孩子更加不满并产生愤恨;第二种回答可以让孩子明白“想要”与“需要”的区别;第三种回答就可以让孩子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父母的回答不同,孩子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也不同,他们人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这组对话中的父母就是作为“应答者”在对孩子产生教育的作用。但是,“应答”并非仅仅是回答,它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对孩子行为的态度、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给孩子的解释等,父母对孩子行为做出的反应,都是“应答”。
事物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相互的,人们会通过外在环境的反应来确立或者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初期———最重要的应答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和反应等,都对孩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美国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来自监狱里的一名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我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弟弟却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赶紧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了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举行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3人一人负责修剪一块。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于是我们3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而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如果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必须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在一些细小的生活事件中父母所持的态度,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如果孩子从这些印象中提升出了一种规则或者价值取向,那么那些本来很小的事情就会长期地影响孩子的生活。这个关于苹果的故事很典型地说明了父母作为孩子行为的应答者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孩子降生后,他的生理需求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料,他发出的含有各种含义的信号是否能够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理解和回应,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影响到孩子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感的建立。信任感是人格的基石,假如信任感能够较好地建立,孩子成年后就常常能够形成乐观、积极、好交往、心胸宽广的健康品质;假如不能够成功建立,这些孩子以后往往会终生处于多疑、缺乏安全感、忧郁、冷漠的阴影之中。
进入幼年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健全,他们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这个时候他们对是非的判断绝大部分是以父母的态度为标尺的。父母的笑脸和赞扬就是孩子的动力,父母的训斥、惩诫就是孩子的禁令,父母看待问题的态度、角度就是孩子的“标准答案”。这个时期,父母基本上完全掌控着孩子的成长方向,那些以孩子说脏话或者抓妈妈头发为乐的父母,将很快处于家庭教育的窘境之中;那些用拍打地面来安慰跌倒的孩子的祖母,直接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怨天尤人的种子。
然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回应、评价和要求仍旧是极为重要的。学业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父母是否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业的责任心和必要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正因为学习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孩子会从学习中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些每天对孩子喊着“你给我好好学习”的父母,用催逼的方式破坏了孩子的责任心,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在这方面吃苦头的父母比比皆是。相反,那些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能让孩子在努力中品尝到自我价值的父母,则可说是给了孩子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孩子逐渐进入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被老师、同龄人、公众人物等取代。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依旧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梦想是否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孩子是否能在学业之外拥有自己的空间,都与父母作为应答者的表现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父母是否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将会影响到孩子能否顺利地成长。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感情和理性方面都尚未成熟,易于冲动的他们因为缺乏必要的经验而容易选择一些过激的做法。他们面临异性的诱惑、同性的竞争、自我性格的构建等主要的问题,在生活中摸索并尝试建立令他们满意的自我,就仿佛矿工在黑暗中淘金。他们的探索有可能失败,他们的冲动有可能走火,他们的伤痛需要抚慰。遗憾的是,他们的父母虽然依旧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在精神方面,父母并不在场。悲剧不时在发生,许多人一生都不能抚平少年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成长的疼痛、心路历程的落寞和挣扎,让很多懂得心理学的人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在场”的父母。(本人就是其中一例)
总之,在很长时间里,孩子通过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通过父母的评价来自我认识,通过父母的允许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和父母互动,构建和发展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在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中,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价值观,以及爱和归属感。同时,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了对待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安慰与调节、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待欲望、物质、压力等各种事物的态度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关键的。
结 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教育者,主要就是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影响孩子的。而这三种方式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把它们分开来说,仅仅只是为了使文章的线索更清晰。总之,尽管教育子女需要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但是父母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境界永远是教育的前提。那些为了孩子的将来而奋斗的人,那些为了孩子而更严格地要求、提升自己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明智的,也是高贵的。
习惯养成的秘密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先要明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儿童某个行为习惯的产生通常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其一是孩子遗传的天性,天生外向的孩子喜欢舞刀弄枪,内向的孩子则可能喜欢拼图;其二是环境的作用,比如,不同的老师会促使孩子形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因为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
孩子的某个行为出现后,他有可能获得两种体验,一种是快乐的,一种是痛苦的。假如他获得的是快乐的体验,那么这种行为往往会被孩子坚持下来,从而形成习惯。假如他获得的是痛苦的体验,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自然解构,因为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
比如,一个小朋友偷拿了别人的一块很可爱的橡皮,结果没有被发现,他会体验到一种不劳而获的快乐;他在适当的时机会尝试第二次,如果依旧没有被发现,他就会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尝试,直到最后形成习惯。相反,假如这个小朋友在第一次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就被别人发现,并被老师惩罚、同学嘲笑,那么他就体验到了尴尬、愧疚、被惩罚和被嘲笑的痛苦,从而不会再继续这样的行为。
上面所说的,是在没有我们成年人的控制下,儿童形成习惯的情况。事实上,孩子的行为过程中,往往会有成年人的介入和影响。我们把这种介入和影响叫做“外控”。有效的“外控”会帮助儿童形成或者解构一个习惯。那么,外控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我们来举例说明。
比如:要是孩子喜欢读书,并从读书中获得了乐趣;那么,这个时候,假如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比如为孩子做书架、买书或者称赞他,孩子就将很快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的外控和孩子的兴趣是同向的,我们就能加速孩子习惯的形成。
相反,假如我们的外控与孩子的兴趣是反向的,那么我们就会阻碍和破坏孩子习惯的形成。不少孩子喜欢读一些课外书,并能从中获得快乐。但是有些父母只让孩子读与学校里的课程相关的辅导书,不让孩子读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那么长此以往,孩子读书的兴致就会逐渐丧失。父母的粗暴干涉,阻碍了阅读习惯的形成。
再比如:孩子都爱睡懒觉,常常是家长叫很多次他们都不肯起床。实际上,父母每次叫孩子起床,都是在代替孩子来为他们负责,父母的这种外控与孩子坏习惯的形成是同向的;所以,这种行为会加速孩子坏习惯的形成。
假如父母停止每天叫孩子起床的行为,并要求孩子用钟表定时提醒自己,那么,孩子刚开始时不听从,会造成迟到。迟到后受到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痛苦体验。同时他们感到父母真地说到做到了,自己必须有所改变,这一来孩子就会慢慢形成自立、准时起床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左页的表格来表示。
希望家长从此表中能把握孩子的习惯形成过程,从而纠正他们现有的坏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好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为了养成或者改变孩子的某个习惯而对其施加外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最小充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注重让外控来引发内控,而不是代替内控。比如说,孩子喜欢读书,我们只需要对之给予适当的关注和赞赏就行了,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奖励。假如我们给了孩子特别重的奖励,孩子就会为了奖励而去读书,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去读书,这样效果就适得其反了。同样,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但是不要过重,要通过充分的沟通让孩子从内心明白这种习惯的坏处。假如我们的惩罚过重,孩子就会被迫而不是自愿地纠正习惯,当惩罚不存在的时候,坏习惯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类似的行为多次出现便成为习惯。习惯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试验、检验和形成。第一次行为的出现是尝试,无论结果怎样,都不能说明问题,还需要确认;于是出现了检验和确认的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经过检验阶段,一种习惯就形成了。
比如说课后复习的习惯。一堂课刚刚结束的时候,正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时候,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牢固,哪里还有疑问,哪里还没有听懂,都一清二楚。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花两分钟时间整理一下课程知识,那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会开始尝试。但并非尝试之后就能够形成习惯,他们还需要检验和确认。假如他们坚持一段时间后,感到这个方法能给他们带来好成绩,他们就会认识到这种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他们才会进入第三阶段,即把按时复习作为一种习惯。有些学生虽然出现了偶尔的尝试,但却因为其他因素(如同学的干扰、其他原因造成成绩的下滑等)而终止了第二阶段的检验过程,因此无法过渡到第三阶段,无法形成习惯。
对于习惯的形成,多次的重复和强化是极为重要的“中坚力量”。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读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道数学题。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能解答出来。老师讲得很认真,并强调说这道题很重要,类似的题型很可能在高考中出现。讲完后,老师问大家懂了没有,大家都说懂了。
一周后,我们月考,数学试卷上的最后一道题就是我们老师讲过的那道,结果我们班上会解的人只增加了3个。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再次强调说,这次大家一定要认真听,不懂就问,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很快就要高考了,学校举行模拟考试,试卷上又出现了这道题。结果,班上能做出这道题的也只增加了7个人。这次老师发火了,用了整整一堂课来讲这道题。
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巧,那年高考就真的考了这道题。猜猜我们班有多少人做出了这道题呢?只有31个人,约占我们全班人数的57%。 《孟迁自传》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值得庆幸的是那年我在那57%之列。这件事情很小,但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三次着重强调、两次教训,为什么才换来57%的成功率呢?为此我想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能不能完全听懂是一个层次,听懂了会不会用、能不能牢固掌握又是一个层次。高考是限定时间的,每个考生都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能熟练运用解题方法的人才能成功。这就是一道题老师讲了三次,最终还是只能有57%的人得分的根本原因。
同样,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或者纠正一个习惯,也必须有一个强化和递进的过程。许多家长朋友抱怨“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听”、“犯过多少次错,他就是改不了”,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帮助孩子强化习惯的程度还不够,量变没有形成质变。
关于习惯养成和纠正的强化,教育界有两个有价值的经验:第一个经验叫做“循序渐进”,第二个经验是关于习惯形成周期的,叫“重在前三天,成功一个月”。
循序渐进就是把目标分为几个阶段,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进行阶段性推进。比如,北京有一个读五年级的孩子,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写作业拖拖拉拉,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短,没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离开座位五六次。孩子的母亲来向我咨询,我跟她讲,孩子已经形成这种行为习惯了,要求他立即改掉是不现实的,要有循序渐进的准备。然后,我和她一起制定了一个阶段式推进的方案。即:
第一阶段:如果孩子写作业时,每小时的离座次数能减到三次之内,就允许他看电视,周末还带他去玩,否则就禁止他看6点钟的动画片(6点钟看动画片是孩子每天的“必修项目”)。结果,孩子在第一个星期有三天达到了要求,三星期之后就可以完全做到。
第二阶段:在上面的基础上,再把标准提高到每小时离座不超过两次、一次。三个月后,孩子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顽习。
经过多次的教育实践,教育界发现,要养成一个习惯,前三天是人们和旧习惯作斗争的过程,属于“扭转期”或者说“发动期”。在这个阶段人们要格外努力,前三天打好基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接下来是习惯养成的“保持期”,因为前三天是人们下定决心改正后最热情的阶段,在过后的这个阶段就容易出现反复或中断,所以我们绝不能放松。经过这两个阶段,人们就能养成或者纠正一个习惯。
懂得了习惯养成的规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章可循。然而,真正要让孩子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还需要有足够的意志和恒心,许多家长半途而废,实在令人惋惜。
后果教育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会通过行为的后果来确认和修改自己的行为。在儿童的习惯培养上,后果教育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俗话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后果心有余悸的时候,就会自动改正自己的行为。
我曾经是一个粗心的人,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个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回家开完门之后,就随手把钥匙放在电脑桌上。
有一次,我写作的时候发现香烟没有了,就下楼去买烟。等到买烟回来,我才突然想起来钥匙还在电脑桌上。怎么办?这个“必然的意外”,让我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后来,我只好拨打110开锁热线求助。接通后,工作人员告诉我,夜间上门开锁收费100元。因为路途远,大约要60分钟后到。我一听心里好沮丧,那个时候我的收入还不高,100元白白浪费在这样一件事情上,我好不心疼。更尴尬的是,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这段时间怎么熬?而且最要命的是我正在赶一篇稿子,跟人家编辑说好了明天交稿的。在寒冷、尴尬、沮丧的包围中,我度过了毕生难忘的60分钟。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因为那次经历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孟迁自传》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家庭教育中,有时候,让事实给孩子一个教训,会立竿见影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说她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有赖床的坏习惯。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好难,叫好几遍都不起,孩子还不耐烦地说她讨厌。她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告诉她,给孩子买一个闹钟,以后再也不去叫孩子起床,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位家长回去就按我的话做了。第一天孩子根本没当回事,因为他已经习惯妈妈叫他起床了。可是没想到妈妈真的没叫他,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8点了,妈妈早就上班走了,他慌慌张张赶到学校,因为迟到而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孩子下午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埋怨妈妈不叫他。妈妈却告诉他,以后再也不会叫他起床了。孩子一看不能指望妈妈了,于是只能自己用闹钟定时。结果,第二天他还是迟到了,因为他被闹醒之后又睡着了。当天孩子又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而这个孩子又很好面子,所以受到老师批评后心里很难受。第三天早上,闹钟一响,他“噌”的一下就坐起来了,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很多小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问题,对于父母或者老师的要求敷衍了事、言行不一。有一个家长要求孩子每天做完作业之后检查一遍,孩子每次都说“检查过了,没有错误”,可是事实上作业却总是错误百出。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就说这次是不小心,下次注意。这位家长抱怨说,自己批评过孩子多少次了,就是没效果。我建议他也采用后果教育法来试一试。
这位家长回家后,就开始设计教育计划。第二天晚上,孩子草草地做完数学作业后,就兴致勃勃地跑到客厅看电视。父亲问他作业检查了没有,孩子说:检查完了,就在书桌上,不信你去看。父亲找来孩子的作业一看,发现和以往一样,错误都不止一处。可是这次父亲没说话。孩子很纳闷,平时爸爸每次都要批评他的,为什么这次却没发作呢?
到了周末,孩子拉着父亲去动物园。父亲问:谁说要去动物园了?孩子提醒他是上个星期天他说的。父亲却说:说过的就算数吗?孩子回答:当然,说话怎么能不算数呢?父亲说:那你为什么说好检查作业,却不去做呢?孩子愣在那里,没话说了。父亲说了一句:你对自己的话都不负责任,我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任?说完就走了。这以后,孩子做作业敷衍了事、言行不一的现象就少多了。
后果教育法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也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问题,因为有些后果的代价是我们承受不起的。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它。除了后果教育法之外,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消除坏习惯的教育方法还有很多。家长朋友应该在理解习惯养成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加以灵活地运用。
千年之错———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可是,兴趣真的是培养出来的吗?我的观点是,兴趣是人本身固有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让我们来看几个关于兴趣的现象:
语文老师真棒!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文。
语文老师的确很棒,可是我还是不喜欢语文。
语文老师真糟,我一下子就讨厌语文了。
语文老师确实很糟,但我还是喜欢语文。
假如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语文呢?为什么一个让人厌恶的老师不能破坏所有学生的兴趣呢?很明显,老师的魅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们本性的不同。那些本来就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遇到一个好老师,兴趣就会倍增;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本身对语文就没有兴趣,那么,一个好老师就只能让他感到语文好学一点,而不会让他迷上语文。许多足球迷都喜欢看世界杯,但并不是所有看过世界杯的人都会成为球迷。
让我们再来看两种现象:
我开始并不喜欢足球,可是现在我爱死足球了。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足球,但是现在没什么兴趣了。
其实,所谓的“兴趣转移”并不存在,真正的兴趣不会发生转移。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对某种事物开始不感兴趣,通过外界刺激(他人介绍、亲身体验等)开始感兴趣了。而事情的真相是:那些外界刺激并非让我们产生了兴趣,而是激发了我们潜在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固有的倾向性和敏感性。更喜欢什么、对什么更敏感,这是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就像海绵能吸水、火柴能点燃一样。认为兴趣是培养出来的,等于是忽略了人的这种属性,而把外界的条件和刺激看成了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论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然而,他的这番豪言壮语很快成了心理学上的笑谈。心理学界很快发现,人并非只受环境的左右,不同“属性”的人对同样的环境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人的兴趣是固有的,但是环境对兴趣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果贝多芬生在贫困山区,一生都接触不到音乐,他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即便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很大的天赋,但是如果没有接触和启蒙,这种天赋就会像海底的宝藏一样永远不被人知晓,并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消亡。好的教育和启蒙能够加速孩子在他所擅长的方面的发展,而糟糕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破坏甚至毁灭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总之,不同的外部条件和刺激,诱发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过度的鼓励也会破坏孩子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和动力,这一点也要请家长朋友们注意。
那么,说明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当人们认为“兴趣来自培养”的时候,就会忽视个体自身的兴趣属性,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本身去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是把兴趣强加给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们是在“扬短避长”,而不是因材施教。要知道,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增加孩子的阅历,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便早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尽量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条件和所需的帮助。比如,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为他创造相应的机会,以及给他介绍好的老师等。在我们身边,压制孩子本性的事是很普遍的,对孩子不感兴趣的领域过多过强地进行要求和培养,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明明是培养的方向错了,父母却还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继续加大“培养力度”,这就只会使现实更加糟糕,甚至激化矛盾、酿成悲剧。
或许有的家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难道就要让他放弃数学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我们强调家长要发现、发展孩子的兴趣,是为了“扬长”,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孩子放弃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如果那些事情是必须做的,我们当然就还要做。孩子在数学方面没有天赋,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一定学不好数学。他可能成不了数学家,但要提高数学成绩还是可能的。因为,对于获得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来说,人的适应性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