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上面我们讨论了孩子自信心的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在我们讨论孩子的自信心发展的时候,我们提到在孩子人生的最初,家庭生活起到了奠基意义的作用。父母对孩子要求的应答、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越频繁、越和谐,孩子的发展就越好。现在,让我们来详细地说明,父母如何做最能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婴儿实施个人控制时的效能经验是社会和认知能力早期发展的中心。通俗地说,就是婴儿通过用哭声呼唤妈妈、摇晃拨浪鼓、按灯的开关等这些活动,获得的是他们能够成功引来妈妈、让拨浪鼓发出声音、把灯打开或者关闭的经验,类似于这样的经验,是孩子社会性、认知能力发展的中心,也是孩子自信心的起源。
我们如何做最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呢?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1.对婴儿的交流行为做出敏感的反应;
2.为婴儿创设丰富的物理环境;
3.允许并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的探索;
4.给他们必要的指导。
先说第一个,即对婴儿的交流行为做出敏感的反应。我们要细心地观察和照料孩子,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感情需求。及时地喂食、帮助他们排泄和睡眠,保证婴儿所处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线的适宜,都是很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呼唤,经常跟孩子做目光交流,则满足了孩子的感情需求。
第二方面,为婴儿创设丰富的物理环境,给孩子尽量多的玩具,把房间布置得明快、色彩斑斓,经常带孩子到室外去,让孩子感受阳光和风,带孩子到公园去看花草和鸟虫,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感官进行刺激,丰富了孩子的感官感受,也就丰富了孩子的心灵。
第三方面,鼓励孩子进行各种探索,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过分保护,也不能因为过于爱惜物品而制止孩子,比如我们担心他把灯的开关按坏而阻止他,或者不让他碰电脑,我们只要对孩子或者事物的安全进行必要的准备就可以了。比如,让孩子碰电脑之前,我们先把文件存好等,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过分保护而束缚孩子。
第四方面,给他们必要的指导。也就是说教他们玩,给他们必要的示范,比如堆积木,比如把那些能发声音的玩具的开关介绍给他们等,通过我们的指导丰富孩子的经验,对于孩子奠定自信心的基础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掌握性活动越多,孩子的认知发展就越好,孩子获得掌握性经验越多,他们就越愿意尝试和探索,就越有利于他们高度自信心的形成。二、 寄予成长性的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同,不仅影响孩子对任务的选择,还会影响他们对挫折的反应。对孩子的期望一般分为结果性期望和成长性期望。比如如果我们强调孩子一定要进入前十名,就属于结果性期望;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具体的名次和分数,而是孩子的知识是否增多,是否更努力,是否在进步,就属于成长性期望。
我们要尽量对孩子寄予成长性期望,而避免结果性期望。因为结果有时候并不是孩子能够完全掌控的。比如名次,孩子无法控制别人的努力程度和考试的侧重点,试卷侧重的是否是孩子所擅长的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分数的高低。所以,名次的期望会让孩子遭受并不完全切合实际的挫折和荣耀。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后进生,这种期望是一种破坏性的压力,而对于那些远远超出别人的孩子来讲,这往往成为他们自满的缘由,从而妨碍了他们更多的努力和进步。
与之相对,成长性期望是孩子能够完全掌控的,孩子的知识有没有增加和巩固,技能有没有提高,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是否较原来的自己更加灵活、执著等等都是能够感到和控制的。只要孩子努力他就能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们要强化孩子在此基础上的价值感,此时孩子的成就感是建立在实际的进步的基础上的,更为可靠,也更能持续地激励孩子。
孩子选择什么类型的目标,这种心理倾向肯定是由来已久的,在他们还没有清醒的自我期望时,往往是父母的期望、要求决定了他们的追求目标。作为家长对自己的要求切不可掉以轻心,请看下面两个相反的期望实验:
其一,学习性成长性期望,其二,结果性期望。成长性期望强调孩子自身努力的程度和在原来基础上取得的进步。比如,对于速算,成长性期望就是:儿童是否全神贯注积极地运算,以及相对于自己原来的基础是否取得了进步;而结果性期望则强调的是事情最后的结果,比如同样对速算而言,强调的是儿童在单位时间内的计算量和准确度。
先来看一个例子:
一个妈妈想培养孩子的自立和动手能力,于是……
妈妈:宝宝,好孩子都是自己穿鞋,你能自己穿鞋吗?
孩子:能!
可是因为他没穿过,很难第一次就穿上,于是他哭着说:妈妈,我不能自己穿鞋,我不是好孩子,但是我能自己穿裤子,妈妈,我给你穿裤子好吗?
这就是典型的消极心态,典型的避重就轻,不愿意努力学东西,只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家长把事情的结果作为期望,就为将来孩子以成绩为目标埋下了祸根。再看另一种场景:
妈妈:宝宝,你已经会自己穿裤子了,真是个好孩子,你愿意试着自己穿鞋子吗?
孩子:愿意!
妈妈:但是,宝宝,鞋子要比裤子难穿,你做好准备了吗?
孩子:做好了!
但孩子一会儿有点不耐烦了,因为穿鞋子对于他来说太难了。
孩子:妈妈,我不想穿了,太难了。你帮我吧。
妈妈:宝宝,虽然你没穿上,但是你刚才表现得很棒。记住,努力比成功更重要,宝宝,你能说服自己再认真地试一试吗?
宝宝:好吧。
过了一会儿,满头大汗的孩子终于自己穿上了鞋子。
宝宝:妈妈,妈妈,我穿上鞋子了!我穿上鞋子了!
妈妈:你真棒!你真是妈妈的好宝宝!
说着,激动得把孩子搂在怀里。
不必多说,孩子有了这次经历,下次面对困难决不会轻易罢手的。这个实例启发我们,不要直接以结果作为期望点,期望点要放在培养孩子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心态上。
在上面的事例中,孩子起初是明显的结果性期望,但是这位妈妈把孩子从结果性期望转变为学习性期望,并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十分有益的。
家长在教育中对孩子的期望目标,不仅仅影响着任务选择,而且影响着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感受、思维方式。父母对儿童寄予成长性期望,儿童就会以充分发挥自我和提升自己为目标,就会选择更有难度的任务。在面对挫折时,想到的是自己经受的锻炼和取得的进步,从而能够集中精力面对任务并发挥自我。他们的自信心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上。而背负着家长结果性期望的儿童,则会对是否能达到目标充满着担心,他们更倾向于争取别人肯定性的评价,他们往往靠已经取得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结果性期望的实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完全能够控制的。比如,期末考试要进入班级前三名,这个目标就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题型是否是孩子熟悉的,考试所涉及的内容是孩子准备比较好的还是恰好没准备的,还有就是他人的努力程度也无从得知。而成长性期望就是孩子能够掌握的,他们的努力方向并不是超越谁或者达到什么目标,而是最大程度的利用时间,采取最佳的学习策略,这个目标是具体的,是可以随时察觉和把握的。所以,学习性的期望会促使儿童勇于尝试,并在尝试中淡化压力,从而能在不断地全力以赴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高的能力形成高的自信心,高的自信心更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 帮助孩子创设成功体验心理学实验表明,孩子的应对技能和对自我调控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掌握性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亲历的成功最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取得尽可能多的成功。
许多家长可能又会抱怨自己文化水平低,其实在增强自信心方面,成功是没有“大小”的,关键在于孩子如何看待成功这件事。所以,生活中任何领域的成功都有可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且又暂时不能做好的事情,家长都可以利用来增长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学骑自行车、学习某项体育运动、学做饭等。而且,自信心是可以迁移的,当孩子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那么他在面临另一个陌生领域时,也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表现得不错。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婷婷班里要举行跳绳比赛,可是婷婷并不擅长跳绳,于是她很沮丧。这被细心的父亲看在眼里,于是告诉婷婷肯定能在跳绳比赛中获胜,婷婷不信,于是父亲开始和婷婷一起练跳绳。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婷婷居然可以连着跳一百多下,并真地在班里跳绳比赛中得了第一。我想这件事肯定极大地增强了婷婷的自信心,它肯定启示婷婷:原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就可以变为可能。当婷婷遇到自己头疼的事情时,只要想起这次跳绳比赛,她就会信心大增。这就是父亲对婷婷最好的帮助,事实上,这种帮助几乎是任何家长都能做到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极力回避的“死角”,比如有的孩子怕水,有的孩子怕数学课等。假如家长们能够帮助孩子克服这些“死角”,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将得到极大地增强。如何克服孩子的“死角”呢?这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一般先从认知上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然后再教给孩子一定的应对策略,最后循序渐进地去尝试。比如帮助孩子学习数学,可以先让孩子接触一些相对简单的数学题,或者给孩子展示一些从害怕数学到喜欢数学的人的实例,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然后再给孩子讲解学数学的几个步骤,如接受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通过练习达到熟练运用和灵活运用等。其实,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的潜能以及智力水平都是足够的。在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实质性困难几乎是不存在的,要么是孩子在接触某个学科的时候没有入门,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要么是对教学中的难点没能突破,因而一路落后;要么是学习策略有问题,效率太低、缺乏计划,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也可以考虑聘请家庭教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那些看起来十分困难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体验以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有时候我们可以亲自指导,有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找到“老师”,有时候需要我们的激励,有时候需要我们去提醒,聪明的父母会在实践中学会怎么做。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时时明确我们的目的,那就是,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相信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能干、更优秀。四、 创设“有效”的榜样在我居住的地方,连续几年都有几个小孩子淹死在无人看管的水池里。于是我决定教3岁的儿子游泳。儿子并不怕水,相反他很喜欢水,但是假如不套上救生圈,不管我怎样劝说、哄骗甚至羞他,他都不会跳进池内,在僵持了两个月后,我请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救生员,他在以前还做过游泳教练。但他也和我同样一筹莫展,甚至连劝说儿子不带救生圈划一下水都没有做到。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参加了一次日间野营。营中给成员安排了许多活动,也包括在一个大游泳池游泳。那天我提前了一点时间到营地去接儿子,眼前的一幕让我大吃一惊,。我看到儿子跑到跳板上,纵身跳进了游泳池最深的部分。我慌忙脱掉鞋子,准备跳水救儿子。可是儿子在这个时候浮出水面,从容地游到了池边。我跑过去激动地说:“儿子,你会游泳了!你会游泳了!”
儿子看到我如此激动有点窘,他说:“嗯,我3岁了,汤米也是3岁,汤米没有救生圈能游泳,那么我也能游泳。”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博士的亲身经历,他不仅把这件事情搬到了他的心理课堂上,还把它写进了他的畅销书《影响力》中。这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榜样的作用就是如此明显。因为替代性的信息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榜样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为什么“儿子”不去效仿父亲和游泳教练呢?他们不是比3岁的汤米游得更好吗?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观察那些能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榜样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当孩子观察到与自己相似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成功,才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儿子很可能想,父亲和游泳教练都是大人,他们当然能在水里游泳了,而我是个小孩,怎么能像他们那样呢?当他看到与自己同龄的汤米也会游泳时,他才会想,汤米和我都是3岁,既然3岁的汤米会游泳,那么我也肯定能够学会游泳。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们给孩子讲伟人的故事,常常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原因。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她给自己落后的孩子讲童第周的故事希望孩子能从中受到启发,鼓起勇气。可是孩子却反问:“人家童第周是科学家,我怎么能跟科学家比呢?你能跟科学家比吗?”
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观察各不相同的榜样完成各种困难任务,比起仅仅观察到单个榜样的相同表现更能增强人的自信心。观察者可以从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得到一种合理的基准去提高他们自己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加倍努力才取得成功的观察,不但可以减少暂时的不利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可以证明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可以带来成功。这种表现有助于形成一种这样的认识,失败反应了努力不足而不是能力的缺乏,观察者会由此加大努力程度。榜样还可以教给观察者应付挑战性或威胁性情境的有效策略以及带来情境任务的特点及其代表性的困难信息。榜样所表现出来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让观察者感到达到目标更有把握。一旦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困境是由于观念、心态或者策略上的失误而不是自己的无能时,他们的自信心将得到显著增强。
正如影星被影迷关注的不仅仅是演技一样,榜样也不仅就一个方面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是他们最崇拜、最信服的榜样,榜样身上集中了孩子渴望拥有而尚未拥有的东西,他们的信仰就是孩子的信仰,他们的态度就是孩子的态度,孩子对他们往往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的处处模仿。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幼稚,他们选择的榜样未必是可取的,那些选择娱乐明星、网络黑客甚至街头霸王做榜样的孩子,必将深受其害,所以帮助孩子选择榜样是每一个父母的重要责任。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其他的原因来忽略这个责任,我们必须要把帮孩子寻找榜样当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做。古代孟母为了让孩子读书,而不是让孩子学吆喝、学出殡而三迁其居,从而为孟子成为“圣人”奠定了基础。孟母的深明大义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值得我们每个父母去学习。
或许有的父母会说,可是我们并不能代替孩子选择榜样呀?是的,我们不能为孩子选择朋友,也不能决定孩子效仿的对象,孩子榜样的选择是由孩子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但是,孩子的价值观是由他所接触的环境提供的各种信息所决定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孩子接触社会的范围,我们应该为孩子接触真正的精英而做各种尝试,在孩子的价值观还没完全成熟之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促使孩子被一些真正优秀的东西所吸引,从而避免孩子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尽量扩大孩子的视野和阅历,让孩子尽可能地多接触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当然最好是富有时代精神的,而不要过于强调类似于黄继光、董存瑞等类型的模范、英雄。假如我们没有条件与那些精英直接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电视、经典影视作品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他们,总之,只要我们真地想做,总会有办法的。
需要格外提出的是,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孩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假如父母把自己面临的困难让孩子知晓,并能亲身示范积极地应对,那么将对孩子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五、 帮助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1.剔除儿童消极的“我是”
每个人都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存在消极的自我定义,即消极的“我是”,比如“我缺乏数学细胞”,“我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我不善于随机应变”,“我缺乏幽默感”等等。固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所长和所短,但是消极的自我定义会大大降低儿童的自信心,从而使儿童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大大低于其本应有的水平。那些认为自己“缺乏数学细胞”的孩子,将因为对数学缺乏信心而几乎不去主动努力,随着时间的延续,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认为成绩糟是因为自己有障碍而不去努力,而是会说:我就是缺乏数学细胞嘛,一直都是这样。心理学上的“自证现象”就是如此地广泛。
遗憾的是,消极的“我是”有很多来自父母。“我们家孩子从小就不算机灵”,“他要考上大学,那就见了鬼了”等等的话,我们时常能从身边的家长朋友身上听到。所以,家长应该坚决避免对孩子做出明确消极的评价。即使孩子真的在某个方面迟钝一些,也要告诫儿童既不要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要轻易对自己下结论,而应该尽力地去尝试,应该树立“只要自己努力,总会使现状变得好一些的”心态。事实上,一旦孩子付出真正的努力,他们就会有明显的改观。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是,许多“不足”是因为我们首先有了消极的“我是”而人为造成的;另一方面,那些客观存在的不足,也远远不应该像我们认为的那么糟糕。2.事在人“看” 在一个演讲者开始演讲之前,他想象着演讲成功,听众接受、鼓掌和起立,还是想象着听众排斥和起哄,这对演讲者的自信心影响是大不相同的,而这也同样导致演讲者不同的表现;当这个演讲者走上讲台时,他发现自己的额头渗出了汗水,这个时候,他把出汗解释为是因为自己怯场还是房间的温度太高,对他演讲的自信心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不同的信念将导致演讲者不同的表现;假如这个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暂时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听众出现哄笑,这个时候演讲者的所思所想则更为关键,假如他认为失误在所难免,即便是对那些最优秀的演讲者也是这样,那样演讲者将很快挽回局面,假如他认为这是自己演讲失败的象征,而且认为听众已经不喜欢他,控制局面已经不可能了,那么演讲者就会表现得更加窘迫和糟糕,甚至中断演讲。
有句俗话叫做“事在人为”,我认为与其说事在人“为”不如说事在人“看”,孩子怎么看待、解释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外在的表现,决定了孩子如何去“为”。
我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失眠了,我忍不住去想考场、试卷乃至考试的结果,我知道自己必须睡觉,但是我总是忍不住去想这些。不知不觉已经深夜12点了,于是我又开始担心失眠对明天考试的影响,这种压力更让我无法入睡。连续三个晚上,我都是这样过来的,每天晚上都睡不了四个小时。但是让我后悔的不是这些,而是失眠对我自信心的打击,因为我认为失眠必然影响我考场上的发挥,这种忧虑给我带来的压力,分散了我在考场上的精力,并使我在面对有难度的题目时,有些慌乱。
然而事实上我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现在我考托福,经常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甚至熬个通宵,明天照样精力充沛。想想当年高考真是太不应该了。
(摘自《孟迁咨询手记》)
心理实验证明,不是唤醒本身,而是自我评价性的思考,决定了行为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分析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比如说考试前的紧张、运动中的喘息、学习中的疲劳,以及在比赛或者考试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等等,这将会大大改善孩子的行为质量。当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在克服考前紧张的时候,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或者吃点零食等,这些策略需要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如果说,对事情的解释,比事情本身更重要。那么,人们是如何来看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呢?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的呢?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都会不断遭遇大大小小的成功和失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给我们的孩子造成打击,也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喜悦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成功和失败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关键要看孩子对成败的分析和认识。
无论是面对失败还是面对成功,孩子的分析和解释不外乎四种因素:
1.自身的能力
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3.任务的难度
4.运气的好坏
我们可对这四种因素进一步划分,假如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属于内因,而任务的难度和运气的好坏则属于外因,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待成功和失败,可以增强或减弱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从稳定性的角度来划分,自身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相对稳定性的因素,而努力程度和运气的好坏则属于较不稳定的因素。
假如孩子认为成功的取得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那么他们将为自己自豪,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渴望面对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假如将成功归因于任务难度低或者过于幸运,则不能产生明显的对自我的肯定,更不能增强自信心。相反,假如孩子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那么将会产生明显的沮丧感,下次面临类似的任务,将会产生较低的成就动机和低水平的自信心;而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和任务过难,则不会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
从稳定性的角度,我们能对孩子遇到类似情况将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假如孩子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任务难度,那么,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类似的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和过于艰难的努力,对下次的成功就不会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假如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任务的难度,那么对于下次类似的任务将抱着失败的期望,而假如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运气太差和自身不够努力,那么将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所以,我们可以从任务的难度和孩子能力的角度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预测并做出选择,以避免孩子遭受无谓的失败;我们还可以从内因或外因的角度,来保护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既不会没有根据地沾沾自喜,也不会遭受不应该的沮丧和自我谴责。
三个特殊问题克服偏见———努力和能力成反比有一种偏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广为流行,那就是努力和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在面对一件比较困难的任务时,假如一个人能轻而易举地完成,那么就说明他是有能力的,假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或者还没有完成,就说明他没有能力。这种观点看起来十分合理,实际上是很荒谬的。它对孩子的发展十分有害,当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感到吃力时,这种观念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放弃努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并进而帮助孩子认识到,任何成功的取得和能力的发展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那些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健儿们,你能说他们没有能力吗?可是,哪个冠军不是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才成功的呢?尤其是那些对抗性很强的比赛,比如排球和摔跤,每一个运动员都是汗流浃背,对抗的激烈和残酷让人惊心动魄。同样,任何能力的增长都是对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的最高水平的超越,就是说你必须先达到自己已有能力的极限,才能增长自己的能力,比如引体向上,你现在能做八个,你只有使尽全身的力气多次在做完八个之后再做第九个,你才能增强自己的臂力,最终能做九个。假如你每天都轻轻松松地做五个或者六个,你怎么能够超越八个的极限呢?总之,你必须忍受自己极限的临界状态及精疲力竭的痛苦,你才能超越自己,取得进步。那么在什么时候才会轻而易举呢?只有当你遇到非常弱小的对手,或者当你完成难度很低的任务时,你才会轻而易举,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努力和能力成反比的偏见,培养孩子的打拼精神。培养对干扰因素的抵抗力材料1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绳索平衡家,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不管得失。”但走了一辈子钢索的瓦伦达最后死在钢索下,他的妻子在事后回想时说,这一次他一定会出差错,因为他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材料2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 《达生·第十九》
译文:用瓦罐作赌注,人们下棋就有些迟疑和慌乱,用黄金作赌注,人们下棋的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带钩作赌注,人们就大失水准。技术本身没有变,而迟疑和慌乱是太看重外在的压力。凡是过分看重外在压力的人,他的内心智慧的发挥就被大大消减了。
材料一就是著名的瓦伦达心态,人们把那些能够排除外界干扰,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就做瓦伦达心态。材料二中,庄子生动了说明,外在干扰和内在发挥的关系,所谓“外重者内拙”。
能力是一回事,而临场发挥则是另外一回事。胜负意义巨大,成年人、多人、高水平、环境过于陌生,都会对儿童能力和心智的发挥造成显著的影响,那些不能成功地排除外界干扰而集中精力于眼前任务的儿童必将发挥失常,甚至心智陷入混乱和空白的状态。假如这方面的心理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改变,这种儿童将无法获得长足的发展。作为家长应该着重观察孩子这方面的心理特点,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家长可以告诫儿童不要总是太在乎事情的成败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要过于敏感于自己对自己的感知,而应该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所面对的任务上,并且相信只要自己尽到全力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排除那些有消极影响的压力,需要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气度,还需要一些自我控制的经验,这种气度和经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形成的。当孩子每次面临有显著压力的情境时,都是我们引导和锻炼孩子的机会,我们不要期望孩子马上就能表现得很好,这是一件需要慢慢体会、不断总结的事情。
说服教育的秘密由于孩子经验的缺乏和认知能力的不足,他们很难准确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的难易,也容易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这些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往往是他们前进的实质性障碍。所以,说服成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家长有责任在需要的时候激励孩子,当孩子被说服去尝试他们回避的事情或者持续他们准备中断的任务时,他们会吃惊地发现,自己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这是因为大多任务的成功取决于工作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先天的能力。
但是家长们的激励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孩子并不太相信父母所说的话,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父母的言语激励往往不见效果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说服教育的规则。我们先不讨论家长本身教育能力的不足,也不去分析家长在用言语激励孩子时所进入的误区,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说服教育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什么孩子能够接受说服教育,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许多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孩子对自己的天分和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知识和认识是有限的,由于经验、阅历和相关知识的缺乏,他们并不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他们愿意听取那些在他们看来有权威意义的人的意见。贝多芬在十几岁时,受到莫扎特的赞扬,从而更加自信并提高了对自己的期望,因为贝多芬虽然自视很高,但年少的他阅历有限,不能确定自己在音乐界的位置,更不敢相信自己有大师的天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像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每当我们受到权威的肯定,我们都会倍受鼓舞。
我们已经接近了问题的关键,什么时候我们最愿意听别人的评价呢?肯定是对自己自身能力和事态发展不能把握的时候,什么人的说服能让我们倍受鼓舞?权威,也只有权威的话我们才会去相信。所以,虽然孩子确实需要听别人的建议,但是因为我们的话不够权威,孩子也不见得会听从。
为什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立竿见影?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在他们的心里是绝对的权威。当我们对读高中的孩子说“你肯定能行”“你一定会成功的时候”,往往对孩子并不能产生很多的触动,因为孩子认为我们不能确切地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的难度,而且我们并不了解其他的孩子的情况,我们没有相关的经验。在孩子看来,我们的话不过是刻意的“鼓励”罢了,不过是我们的愿望罢了,我们怎么知道孩子就肯定行,我们又不是权威。所以,我们在通过言语来激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在这个方面被孩子看做权威,假如不是权威,我们就要向相关的人士咨询,比如我们要鼓励孩子的学习,我们就要先征求各科老师对孩子学习情况的看法。总之,保证我们的认识是合理的,我们才能真正地激励孩子。
当然,如果自己能示范给孩子看就更好,因为身教比言传更有力。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那天的风雪很大,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地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看着老师,在问:“为什么?”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
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水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无数把细窄的刀在割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衫,衬衫紧裹着他,更显单薄。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学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
对孩子最大的激励就是让他亲身体验到自己没有那么脆弱、没有那么糟糕。虽然我们很多时候不能从学业或者其他具体的事情上帮助孩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其他的事情,让孩子感到棘手的事情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差。
另外,还有两个方面需要家长朋友格外注意。其一,要注意激励的分寸;其二,要对事不对人,把评价的对象具体化,不要轻易催孩子做总体的评价。
我们在激励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评价和期望应该稍微高于孩子的能力,因为较好的表现是通过额外的努力获取的。但是,过犹不及,过高的评价和期望也会导致孩子失败,这不仅进一步打击了孩子的信心,并且损害我们的信誉,为我们下一次的言语激励制造了困难。
我们对孩子的言语激励要尽量与及时反馈结合起来。比如,我们鼓励孩子学习数学,当孩子出现进步时,我们要暗示孩子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是他加强了努力;而当孩子再次感到不顺利时,我们要尽量把这些归于任务难度的增度和孩子自己准备不足。心理实验证明,这样做要比没有及时反馈的激励有效得多,灌输效能性、自我信念的鼓励性反馈越多,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完成的学习任务就越多。
还有,对孩子的评价要尽量对事不对人。比如,我们不要轻易说,“孩子,你真棒!”“你是个好孩子!”等,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这方面表现得好一些,另一方面差一些,如果在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时候,我们说“孩子,你真棒!”那么,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再说孩子不好,那么,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会损害到孩子对父母评价的信任感。正确的做法是,孩子哪方面表现好,我们就针对这件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很努力,我们就对他说:你很努力,我很欣赏你这一点。父母如何提高教育自信心坦率地讲,我们有的时候比孩子更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究竟该说些什么,该如何做。在我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过分缺乏教育自信心的家长。我曾经想,那些家庭教育效果不好的家长即便得到了科学的指导,为什么总是治标不治本?那些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父母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我也曾想自己为什么选择了家庭教育?直到我接触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我才算找到了科学的解释。家庭教育质量的不同,以及自己对家庭教育的选择,都与我们各自的自信心有关。
各个家庭教育效果之间之所以不同,固然与父母们各自的知识、阅历、修养等综合素质以及爱心、责任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父母们的自信心。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习得的,而这些则由父母们的自信心决定,那些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好办法的父母,肯定比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的父母更富有耐心。面对僵局时,他们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更多的尝试,因而这些父母不仅积累了教育的经验,增长了教育的能力,也获得了很多的成功。
许多父母已经放弃了本来可能的希望,当他们放弃时,并不是客观上他们真的没有希望,而仅仅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无能为力了。假如父母感到自己对孩子已经无能为力,对自己的教育效果充满怀疑,那么他们还能为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呢?没有努力自然无从谈起教育能力的增长,无从谈起教育的成功。当然还有一层意义,就是,父母增强了自信心,本身也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父母们的心态往往倾向于两个极端,要么盲目自信,要么是妄自菲薄,要么是觉得孩子太小没什么可教育的,要么是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教育已经来不及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只要父母保持爱和尊重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观察、思考和尝试,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奖赏我们的努力。
父母朋友们,家庭教育是一个能动性极强的过程。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而且不断向好的或者坏的方向转化,很多时候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设想大不相同,不少时候偶然因素也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而漫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自信心是一个先决的条件。只有当我们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做出最好的表现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努力,我们才会有耐心,我们才会主动地寻求知识、经验和进行深入的思考。
家庭教育既不应该像许多家长感到的那样艰难,也不应该向商人教育家标榜的那么简单和轻松。颇费脑筋是常有的事,我们不要焦躁、不要怀疑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我们的责任不允许我们这样,而且现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家庭教育最大的障碍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的错误思想和我们对自己的怀疑。我们也需要对自己寄予成长性的期望,就是说每次棘手的问题或者局面都是增长我们能力的机会,没有人能避免做出不当的选择,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正是在这种探索、磨合、吸取教训中成长的,而我们的每次进步,都是我们做一个合格父母的最好的保障。
英雄是自己成为英雄的,懦夫也是自己成为懦夫的。父母朋友无需抱怨自己的条件,我们要建立的信念是:通过努力,那些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在客观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如何增长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呢?聪明的父母朋友可以从提高教育自信心的角度来将本章的内容重读一遍,相信您会有新的收获。结 语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充满联系的,我们不应该把自信心的培养孤立起来。除了这些直接的培养方法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软环境”的塑造,最主要的是形成一个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我们应该注意克服功利心理,对孩子表现出无条件的爱,不因为孩子的成败优劣而爱,而要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而爱。这种爱会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尤其利于孩子遭受挫折时的自信心的恢复。
自信心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它与孩子的整个性格都是相互依存的,在注重自信心培养的同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远大的抱负。胜败乃兵家常事,胜败充满着一定的偶然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目光远大、不去计较一时的顺逆起落,紧紧地把握自己,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自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得不偿失的“提供”和“代劳”其一:我在县城读高中时,我的一个奶奶经常托付我回家(农村)时告诉我的叔叔———她的儿子下雨天要关好窗户,到了晚上要反锁好大门。她不时向我抱怨,养儿养女真不易,儿子都快40岁了,还要她操心。其实我觉得,我这位叔叔更不容易,因为到了中年还不能自立,生活对他的考验将在我的奶奶过世之后变得更加严峻。
其二:我在清华读书的弟弟也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有机会听到他不会向父母表露的烦恼。他说上大学之后他发现20多年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干,不会洗衣服、做饭之类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在交际经验和社会经历方面落后同龄人好几年,增加阅历尽快成熟成了他最大的愿望。我知道这都是我叔叔和阿姨“代劳”的结果,为了节省弟弟的学习时间,他们包办了弟弟所有课外的事,同时几乎禁止了他所有兴趣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各种参与。现在,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满怀爱心地为孩子提供什么、代劳什么或者帮助什么的时候,这些是否真的对孩子有益?
答案十分肯定,类似于上面的做法有害无益,得不偿失。道理十分简单,因为我们无法一辈子叫孩子起床或者提醒他关窗户,那么我们就应该教会他们自己做这些。因为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开创生活,我们就不能禁止现在孩子参与和尝试各种生活。同样,我们无法永远帮助孩子,那么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帮助。自立是孩子的需要2001年的冬天,《燕赵晚报》以通版的形式报道了一个悲剧故事。题目叫做《王威,你可听到你的妈妈在哭泣》。大体内容如下:王威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两代人的完全呵护。家人不允许孩子随便下楼,到后来王威习惯于不下楼。所有的事情都在家人的安排下进行,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再到恋爱。家人无比溺爱着王威,王威也理解并感激家人的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威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好像一个爱的玩偶。这种痛在他的内心深处暗暗滋生、生长,最后到了王威不能承受的程度。心理上长期的压抑和痛苦,最后演化为王威的神经系统异常。家人带着王威奔走于全国各大医院,均没有改变。后来,家人带着王威走进心理门诊。心理医生建议让他的父母给王威创造一些自主、自立的条件。王威的父母遵从医生的建议,王威的情况也有所好转。可是,毕竟积习难改,不久王威又旧疾复发。几经反复,经过痛苦的抉择,王威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决定离家出走。于是,在王威与家人含着眼泪吃完最后一次晚饭后,王威拎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
从王威出走到这篇报道的发布,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家人没有收到王威的一丝音信。王威毫无社会经验、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他那内心巨大的痛苦,王威的下落不能不让人揪心。报社为此组织了一次家庭教育的研讨会,我应邀参加,在会上我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我们可以根据王威的经历推断,王威的内心肯定存在极度的压抑。我们想,一个从小没出过远门,一个连大院门都不愿出的人(不愿而不是不敢,不愿证明他已经习惯于不出大门),从来不会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的人,他被社会接纳的程度有多高呢?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不被社会接纳,如何被自己接纳呢,无所适从的王威又如何确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而且我们知道,王威18岁就参加了工作,介入了社会,那么这种不被社会接纳的困境和矛盾很早就出现了。据说王威是敏感、有悟性而略显软弱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人肯定对自己的处境以及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而且惯于自省,我们从报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威的自责和负罪感。同时,我们又知道王威是缺乏独立能力和软弱的人,而且他的失控证明了他自制力的低下。习惯性的依赖心理、意志的薄弱、必要能力的缺乏与强烈的自立需要和愿望形成了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对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异常强烈,这个时候王威的自省习惯和超人的悟性反而让王威精神上的挣扎更加痛苦。至于王威的“无病之病”,倒没什么奇怪的,因为长期的心理压抑和不适,造成生理上的异常这是很常见的事。只不过这成为王威心理问题恶性循环的一个环节。
王威的痛苦是一个清醒的人的痛苦。王威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准确的表达以及他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证明了王威身上诸如天赋、理性、向上等优良的素质。然而是什么使本该优秀的王威走上了离家出走的不归路呢?当我们想到王威母亲的痛苦,我们真地不愿再说什么。王威的家庭的溺爱不是一般的溺爱,不仅有求必应而且一切包办,否则他不会习惯于连大院门都不愿出。这种“爱”不仅仅剥夺了王威的独立,还剥夺了王威的坚强、王威探索的天性、王威的成熟、王威的优秀。我们知道一个孩子无法拒绝成人对他的态度,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发现自己还像一个孩子一样依赖家庭,他已经很难改变。至此,我真想大喊一声这样的爱,是一个幼小的、正在发育和成长的生命所不能承受的。这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爱!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王威这样的悲剧属于个例,但是像王威这样受着父母过度呵护的孩子却不在少数。自立是一个人的精神需要,破坏孩子自立的条件,就破坏了孩子尊重自己、拥有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幼儿园的院子里,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有个水盆,里面漂浮着一些玩具。学校里有一个刚刚两岁半的小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的孩子,想挤进去,但是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开始想办法,他的目光向周围移动。在他那张小脸上流露出的表情是很有意思的,突然他的目光落到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去。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无疑这个小孩看见了漂浮着的玩具,但它却没有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征服障碍物所获得的快乐。看到玩具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只有通过自己对智慧的运用发展其内在的力量才是最有意义的。当小家伙在感到自己快要成为胜利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被一双铁钳一样的手举了起来。原来她脸上那种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的表情。
自立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在自立中增长自己的力量并由此获得自尊和价值感。但是这种需要被长期压抑就会萎缩。或许,有的父母会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喜欢自立,事事都依赖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相反渴望独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是父母们不恰当的帮助和给予促成了孩子依赖的习惯。
当一位母亲在帮助她的孩子穿衣服时,孩子说:“我自己能穿衣服。”但是母亲说:“我帮你穿吧,我没有时间等你。”或者“你太小了。”这样,孩子渴望自立的愿望就会被父母的命令所抑制。如果孩子不依赖父母,父母就不赞许孩子,当父母不赞许孩子时,孩子必定也不会赞许他们自己,因为人幼年的价值观是依赖于父母的态度的。这样孩子就接受了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依赖心理,但是父母却认为“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依赖别人”。
明智的父母都把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我的一个朋友范钧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的好。在很多人眼里,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离过两次婚,现在跟她一起生活的女儿有一条腿是假肢。但是,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在于面对什么样的生活,而在于她如何面对她的生活,实际上,每个接触过她的人,都会对她爽朗的笑声和对待生活的热情留下深刻印象。她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女儿在英国读高中。
她已经很富有,而且她比别人更有理由呵护自己残疾的女儿,但是她却要求孩子打工谋取生活费。女儿很长时间都在麦当劳打工,有一次,她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的假肢这几天好疼。(读者朋友,假如你是这位母亲你会怎么回答呢?)
范钧说: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因为你的脂肪太多了,锻炼锻炼就好了。
人很多时候是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中学会看待和安慰自己的。假如我的这位朋友大惊小怪并告诉孩子赶快辞工,那么当孩子再次面临难题的时候,她会怎样呢?她的女儿听妈妈这么说,就半信半疑地说:是吗?那我试试!一星期之后,女儿打电话告诉妈妈,说她好多了,她感到自己更强壮了。
我经常想,我的朋友真是一个聪明的母亲,她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女儿。的确,对于一个残疾的女孩,还有什么比坚强更重要的吗?
父母妨碍孩子自立的五种心理在生活中,家长做孩子的提供者和代劳者,往往是出于以下几种心理:
A.想让孩子幸福,所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B.为了给孩子争取时间学习,而代劳许多事;
C.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从而代劳;
D.嫌孩子不会做,还不如自己做省事;
E.怕孩子有风险,禁止或者自己代劳。
现在家长一般出生在六七十年代,他们的童年大多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对于物质的匮乏有着切肤之痛的家长们,在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难免要有一种补偿心理:自己受的苦再不能让孩子受了,自己童年梦寐以求的享受一定要让孩子得到。值得一提的是,并非只有富裕家庭存在这个问题,许多经济一般的家庭甚至收入很低的家庭,也存在这种现象,家长们宁肯为孩子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而一个月省吃俭用。
当孩子表现出可人的撒娇,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会不会给父母带来一种幸福感?是的,在孩子得到满足的同时,父母也感到很舒畅,他们怜爱孩子的天性得到了满足,他们感到自己很重要,并且为自己能使孩子快乐而高兴。然而,父母作为施爱者和抚养者所感到的幸福是虚假的,因为任何一次不必要的给予、帮助和代劳,都是对孩子自立心理和自立能力的妨碍。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父母们为了“享受”自己做父母的“幸福”而剥夺了孩子自立的机会。
另一方面,家长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帮孩子做这做那,甚至帮助孩子做作业。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幸福,然而令父母们困惑和烦恼的是孩子的感觉恰恰相反。我曾经亲耳听到过一个在海南旅游的孩子打电话向他妈妈抱怨:“真是烦死了,海鲜吃够了,宾馆住够了,汽车坐够了……”应有尽有,有求必应,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相反会令孩子厌烦。这种看起来十分矛盾的事情在古今中外无休无止地重演,我国清代的八旗子弟和俄罗斯贵族寄生阶层都是明例。人们的幸福只有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时才能产生,而不是产生在一味地接受别人的给予之中。
自立是自尊的基础,孩子不能够自立,就无以确立自尊并赢得自豪感。父母们一味地提供和代劳,既不能让孩子产生幸福感,也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劳动观,更严重的是溺爱妨碍了孩子经过锻炼和努力而提高自己的机会,实质上也剥夺了孩子成长和自豪的机会。因为孩子不仅从做事和努力中得到锻炼并增长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会由此获得自尊和自信。孩子独立完成某个任务并且能对别人说:“瞧,这全是我自己做的!”此时,孩子们会因为能够独立做事而大大增强自己的自尊心;相反,我们可以想像一个经济上依然依赖家庭的成年人,他的自尊心承受着多么大的压抑。
有时候,父母们觉得孩子不会做或者做得不好,与其教孩子做还不如自己亲自做更省事,于是干脆自己做。教授别人做一件事要花费很多时间,帮助一个人找到他或她做某件事的最好的方法要花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于孩子来讲这是必需的,这是学习过程的固有特点。所以,我们寻求所谓的“捷径”,实际上是以牺牲孩子学会某种技能的机会为代价的。我们为了躲避麻烦而去妨碍孩子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私,而且这种自私对孩子是十分有害的。
也许E类情况更为常见。那些天生爱冒险的孩子们,经常让父母们提心吊胆。要知道让孩子避开任何有风险的事有时候会让孩子面临更大的风险。我认识一个14岁的叫小鹏的小男孩,他十分喜欢足球,但他的身体有点瘦弱。他的爱好遭到了他母亲的坚决禁止,这位母亲担心自己的儿子在运动中受伤或者遭受失败。她后来发现,自己对儿子缺乏信息造成的伤害远比在球场上可能发生的任何伤害都大。
一位16岁的男孩子想要参加摩托车比赛,他的妈妈十分担心并为此专门咨询我的意见。我告诉她,允许孩子参加自己向往的活动很重要,尽管有一定的危险性,但通常会受到教练和其他成年负责人的严格监控,其中的风险性会降低到很小。作为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恐惧转化为限制孩子发展的障碍,受伤和生病是生活中难免的事,生活中的危险无处不在,只不过有个几率大小问题。如果为了保护孩子而不让他们参加任何活动,那他们怎么才能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或者危险呢?每个孩子都有增长自己勇气和把握自己能力的需要,我们应该对此正确引导而不是否定,我们要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以理性、明智而安全的方式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听完我的话她半信半疑,但最终她还是支持了孩子的选择。虽然那是在她的儿子向她证明了自己在安全准备方面十分充分之后。孩子的父亲与孩子一同检查了摩托车所有的配件,确保它们不会出现故障。难得的是,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他们那个年龄中特有的粗心和草率,并在比赛中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勇气。后来这位母亲告诉我,她的儿子在参加了摩托车比赛之后,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增强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而且还学会了如何确定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对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值,也是对孩子自立精神的一种鼓励。比如说我们要孩子承担我们家庭中适当的责任,或者说在孩子从事的“工作”中我们表达出我们适当的期望,尤其是面临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我们对他们切合实际的希望和信任,就会增加他们的信心。相反,我们应该避免在孩子遭遇挑战的时候,给孩子敲退堂鼓。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果孩子每次面临新的挑战时都会想起你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心,那他们自己也就很容易自暴自弃。
总之,当我们在一种特有的爱心的冲动下为孩子提供什么或者代劳些什么时,也许我们正在为孩子将来的生活设置障碍。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是为孩子提供或者代劳,我们最大的责任是教会他们学会自立和自助。
显而易见,帮助孩子自立要比单纯做一个提供者和代劳者麻烦,它既需要耐心还需要韧性。然而,作为提供者,你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这样的约束,提供你认为他需要的一切或者你想要他拥有的一切能够在短时间内令双方都得到满足,作为提供者,你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控制力。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你不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你根本不需要改变自己,你能为你的孩子做他需要做的事,能为他买所需要的东西,你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孩子的幸福。但我要告诉你,为孩子提供一切的目标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孩子由于过于依赖而没有机会锻炼自己获取的能力,这无疑将成为孩子一生难以弥补的后患。如果父母把自己最重要的角色当帮一个提供者,这就是等于给他们的孩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遮蔽了他们自立的思想,使他们感到奋斗没有必要。
我们必须清楚,给孩子提供幸福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父母,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你也不能给孩子提供所有的幸福,每个人的幸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一个人如果得到别人给予的东西太多,就会对自己获得生活所需的能力丧失信心。
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最好的帮助就是帮助孩子自立,自立使他们自己可以追求到幸福。我们这样做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我们作为孩子所需要的一切的提供者的角色随时都可能改变。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