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个题目,每道题目有五个备选答案,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题目后面圈出相应的英文字母,注意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答案。A.非常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1.如果考试时能允许我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答题,我的成绩会好一些。
[ A B C D E ]
2.无论在何等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能保持镇静,不会丢三落四或紧张得什么都忘了。
[ A B C D E ]
3.如果家庭成员的朋友和同事来家玩,我总是尽量避开他们,离家外出或躲到别的房间去。
[ A B C D E ]
4.即使在非常吵闹的场合,我也能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不会太低。
[ A B C D E ]
5.在和别人争论时,我往往想不出反驳的话,事后想起时,却已经晚了。
[ A B C D E ]
6.为了能和大家和睦相处,我情愿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附和多数人。
[ A B C D E ]
7.当我离开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总要生一点小病,如感冒、发烧、拉肚子等。
[ A B C D E ]
8.我从不害怕一个人晚上赶路。
[ A B C D E ]
9.在陌生人面前,或在大庭广众之中出头露面,我感到害羞。
[ A B C D E ]
10.我期末考试的成绩,比平时阶段性考试的成绩更好些。
[ A B C D E ]
11.我在冬天比别人更冷,在夏天比别人更热。
[ A B C D E ]
12.只要需要,我可以熬一个通宵,毫无怨言地工作和学习。
[ A B C D E ]
13.即使在平时我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但一到课堂上当众背诵,我还是经常要出错。
[ A B C D E ]
14.在公众面前发言时,我总是很镇静、自然,显然胜过大多数人。
[ A B C D E ]
15.每次检查身体时,医生都说我“心动过速”,而我平时的脉搏很正常。
[ A B C D E ]
16.到别的地方旅游时,即使饮食、起居等生活环境变化很大,我也能够很快适应那里的生活。
[ A B C D E ]
17.参加体育或其他比赛时,赛场上气氛越热烈,我的表现越不好。
[ A B C D E ]
18.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都能镇定自如地把准备好的一切话说完。
[ A B C D E ]
19.我愿意独立进行学习,因为我独自学习比和大家一起学习时效率高。
[ A B C D E ]
20.我很容易与第一次见面的人攀谈起来。
[ A B C D E ]计分与评价:
题号为单数的题目评分标准为:
A. 记1分 B. 记2分 C. 记3分 D. 记4分 E. 记5分
题号为双数的题目评分标准为:
A. 记5分 B. 记4分 C. 记3分 D. 记2分 E. 记1分
20道题目总得分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对应关系如下:
把握时间,把握命运
引 言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次,撒旦召集手下的魔鬼商议如何让人类放弃努力,从而消灭人类的希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播撒疾病,那样人类就会自顾不暇,从而让人类陷入绝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告诉人类,他们的努力是无效的,他们根本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还有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投放更多的恶,如奸诈、卑鄙、嫉妒,让人类自相残杀。
……
撒旦说,你们的提议都行不通,因为人类对这些已经麻木了。其实捉弄人类也很容易,只需要告诉他们“时间有的是”。
不少时候,我禁不住想,难道人类真地中了撒旦的魔咒吗?我的确未曾见过一个毫不拖拉的人,一个对时间有明智安排的人。大家都是浪费时间的高手,各有各的绝招,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来得及,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做,没有必要现在就全力以赴。我们总是等到不得已的时候才被迫面对,可是往往这时候我们发现,好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素养如此缺乏?因为我们从未受过有效的时间教育。我们的时间素养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缺失的,而是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被破坏了。看看我们关于时间教育的记忆吧:
“时间就是生命。”
那生命是什么,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那谁不愿意卖掉一年的光阴而做世界首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什么叫“盛年”,我才10岁,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难在晨”有什么关系,明天不是还有吗?
“时间就是生命”、“努力学习”、“知识就是力量”是我听到的引起人们最大视听疲劳的教育规劝。已经和“车辆转弯,请注意安全”一样引不起大家的半点重视了。
我们讲“时间就是生命”,不如告诉孩子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篮球,一个月后就可以比他的朋友打得好;我们讲“努力”,不如告诉孩子努力就是你本来只能做十个俯卧撑,但是你要用尽力气想做第十一个;我们讲“知识就是力量”,不如告诉孩子通过杠杆可橇起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我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时间教育,潜能由此被大大压抑了。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浪费孩子的天分了!为了探索对孩子的实践教育,我们必须自己首先懂得时间。
时间魔方时间是所有可能的前提,如果没有时间,那就什么都没有。
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会增加、不会减少。时间不会给任何人网开一面,无论他是富豪还是总统,我们只能适应时间,时间从来不会适应我们。
世间无可取代的事情是很少的,其他事情,人们总有办法可想,唯有时间无从取代,无论是金钱、珍宝还是位极人臣、能工巧匠;时间无法蓄积,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时间好像上帝给我们的一笔钱,上帝不去管我们买什么,但是却要求我们必须消费,一刻不停。谁也别想把今天省给明天。
还有一点虽然不能说是时间的特性,但是却也很有趣的现象:时间的属性在客观上是不变的,但是事件发生的作用和带给人的感受却是一个百变魔方。有时候人们抱怨时间太快,良辰苦短;有时候人们又觉得时间太漫长,仿佛是负担;有些人看起来忙得不可开交,却不知道自己忙些什么,没有什么收获;有些人看起来优哉游哉,可是事情却办得井井有条;有些人七天抵不上别人的一天,有些人一天胜过别人的七天……时间仿佛一个神奇的魔方,又像一个百变的魔女,不同的情境,人们对时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观念,时间有不同的效果,我们虽然无法改变时间的属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孩子对时间的态度和观念。
关于时间的两个常识为了提高运用时间的能力,或许我们应该先了解两个常识。其一,事情是有轻重缓急的;其二,时间是有类别的。
1.事情的性质
对于普通人来讲,人们常常同时面对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的性质是不同的,我们对他们的处理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
近日,一项对5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各项能力测试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合理管理时间,只知熬夜。专家指出,这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工作效率低下。
近日,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500多位复旦、交大、同济、上外、财大的应届毕业生。期间测试了大学生就业前的各项能力,其中时间观念是重要的一项。这道时间管理的测试题是:如果你是一个从事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早晨8:3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5:30下班,今天需要处理7件事情:第一,处理当天紧急事宜,需要1小时;第二,有谣传,公司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处理投诉需要2个小时;第三,和公司总监沟通需要4个小时;第四,和总经理一起吃工作餐需要1个小时;第五,编写下一年度的预算报告需要2—3天时间;第六,处理前一天的未处理完毕的事宜需要1个小时;第七,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需要30分钟。你是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流程?
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将一天的工作流程安排到深夜12点,尽管如此,他们还没有处理完一些重要的事情。
从事培训20多年的美国培训师Shi Bisset介绍,测试结果说明学生不会分辨事情的重要性,持续工作到深夜12点也没有处理好一些重要的事情,工作效率低下。其实这些事情是无法在24小时内完成的,因此需要根据事情重要性的大小进行取舍,对一些有关联的事情可以合并起来处理。比如说,第一、第二件事情很重要,最好尽快完成;第二和第三件事情可以合并处理,这样还可以节省1小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第五件事情需要化整为零,每天做一些就可以了,这样就不需要熬夜工作了。为此,Shi Bisset说,长期熬夜不仅不利于健康,也会导致人精神涣散,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学生们需要从现在起学会管理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每天日程,提高做事效率。
(新闻标题《上海应届毕业生测试显示: 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 2004年11月)
看完这则新闻,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在高强度竞争的社会氛围下,时间管理能力对孩子就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或许能驱动您从现在开始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我最希望的。
这则新闻很典型地说明了各类事情性质的不同。具体来说,事情可以从两个向度来对其进行划分,即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重要”就是说这件事情意义重大,“紧急”就是说事情需要马上处理。我们可以对事情作出四种分类。请参看下图。
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比如孩子考试前的复习、商人谈判前的准备等;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人际关系、素养提高;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接听电话(特殊电话除外);不紧急又不重要,多数时候属于无聊时的消遣。
我们经常听人说起每天很忙但不知道忙些什么,这种状况多半是因为在第三、四类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把时间花在第一、二类事情上,人们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人们能感到他的效果和好处。
了解事情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可以明智地去对待,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需要我们马上去做,直到做完为止。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应该有时间就去做,或者放在固定的时间去做,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第三、四类事情我们尽可能不要去做,第三类事情比较容易迷惑我们,其实它虽然紧急,但是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没有意义,也就尽量不要做了。
2.时间的类别
先来看一则故事: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他再一次说:“很好。”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
抬头看着学生,专家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时间的分类了。从时间的量上来讲,可以分为大块时间和零散时间,从时间的具体安排上来讲,可以分为固定时间和灵活时间。根据时间不同的性质,我们来安排不同性质的事情。对于固定时间我们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如我们的孩子想提高数学计算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规定每晚的8点至8点半就用来训练计算能力,没有特殊情况不做改变;对于灵活时间,我们可以随机安排。再比如,我们可以集中大块的时间来做一些不能分开来做的事情,如让孩子做模拟试卷等,大块时间就好比大石头,你要是不优先安排,你就可能无法处理了。而零散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积累的事情,比如早餐后上学前的时间,可以利用5~10分钟的时间来背英语单词,通过对零散时间的利用,可以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训练自己的能力。长时间的积累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优秀的人物往往都善于利用零散时间,所以他们不仅在某个方面成就非凡,还在很多方面多才多能,让人惊叹,其实,那些许多让人惊叹的成绩,或许只是每天茶余饭后的十分钟而已。
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浪费时间是人类普遍的特长,一个利用时间的高手并不比一个天才容易找到。人类浪费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时间资源的流失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其他资源。但是,最臭名昭著的时间杀手只有三个:盲目、拖延和压力。如果能够“降伏”这三个杀手,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克服盲目 制定计划我读高中的时候寄宿,每个月休息两天,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大多都要带些书回家。许多同学每次回家都带一大摞书,我一般只带一本。因为我知道,回家后事情多我又有惰性,肯定看不了太多,书带多了,拿起这一本,又想看那一本,反反复复什么也看不成。相反,带一本书,不仅不用选择,没有压力,而且一本书也够读。
从时间概念上可以判断学生的成绩,那些说高考还有15天的学生,绝不会是出类拔萃的学生,顶多是个中上游,因为这个概念太模糊了,根本无法把握。算时间,至少要算到小时,还有15天,每天能利用6个小时,那离高考还有90个小时,这样,才能计算出自己能够做多少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让宝贵的时间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最大的杀手,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南辕北辙或者原地不动比延迟对人们更为不利。人们所以不做计划,原因不一。有的人是因为做过计划,但是大多都失败了,所以认为做计划对他没有用处甚至会使他再次蒙羞;有的人习惯于不做计划,而且生活或者工作进行得也不错,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做计划。对于前者,是因为他不会做计划,对于后者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特别复杂而具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制定计划绝对是一个必备的能力和策略。我们的孩子人生刚刚开始,就更需要学会制定计划,将来的生活将有无数次的机会对他们的计划能力进行考验。
如何制定计划呢?我建议大家可参考如下的步骤:第一步 整理事情
1.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两个有关时间的常识,先要列出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和重要但不太紧急的事情。
2.衡量同等级事情的难易程度。分析并排列事情难易,对于同样紧急或者同样紧要的事情,选择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这样最有效果。
3.剔除不重要的事情。回顾自己计划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找出经常占去自己时间的、紧急但不重要和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想出今后避免类似事情发生的计划。第二步 整理时间
1.计算有多少时间
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其他节假日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必须除去生活中必须用掉的时间,比如吃饭、睡眠、交通、必要的应酬等,我们计算的是我们有多少“净时间”,可以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
2.对时间进行分类
在整理出我们有多少净时间之后,对时间进行分类,哪些时间是一个小时以上的大块时间,哪些是零散的时间,每天哪些时间最稳定,适宜作为固定时间,对于那些灵活机动的时间,我们如何利用,需要准备些什么。第三步 制定计划
1.参照自己可利用的时间和事情的优先次序,制定相应的计划。需要格外注意的三点是:其一,要确定每件事情的最后时限;其二,要把娱乐放松的时间列入计划,适当地缓冲和调整会提高效率;其三,最好能做一个简单的图表,比如先行图,让自己随时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度,随时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2.写清每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以增加自己的动力。
3.控制计划的难度,每个人执行计划的能力各不相同,执行能力越高,计划的难度可以越大。假如,一个人第一次制定计划,或者以前的计划都失败了,那么我的建议是,你的计划难度系数应该在60%以下,当目标有把握达到时,人们最愿意付出努力,即使偶尔不能按计划进行,人们也有弥补的信心。许多人好高骛远,结果反而徒增挫败感,于是对计划丧失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制定计划的上限不应该超过95%,因为即便你的执行能力很强,也要留出处理意外事件的余地。
4.制定计划最好以周为母单位,以天为子单位。太长或者太短都不便于控制。第四 根据反馈调整计划
很少有一步到位的计划,计划制定以后出现出入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为此懊悔不已,索性放弃计划,真是可惜。其实我们应该一方面从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执行计划的能力,一方面根据自己完成计划的能力,调整计划的难度,使计划更切实可实。反馈时间一般在一个周期之后,如果不行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修改计划,但是不要太频繁,否则意味对自己失信,计划将失去对自己的约束。克服拖延明明已经决定要做什么了,可是迟迟不开始;都已经订好了计划,可是就是不实行,直到很久之后才想起原来自己还定过这么详细的计划。这种人是最没出息的了。他可能很聪明,他可能很有能力,但是他永远一事无成,因为他的智慧只停留在幻想上,而成败是靠事实说话的。为什么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中要加上一句少说空话呢?我到去年才体会到其中的意味,说的空话越少,实干就越多,少说空话的确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
我的两个教训:
故事一 三年之前,我想深入了解一下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需要参考一些资料,但是当时我没有图书馆的借书证,于是我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个证。很顺利地找到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回家之后兴致勃勃地读了一气,我已经打算好了,先粗读一遍,再精读,然后把笔记输入电脑存档。可是,谁知道,从那天之后我就不知不觉把这本书放下了,因为反正有二十天的时间可以读呢,而且还能续借,于是这一放,竟放了半个月。直到突然有一天,那个朋友打电话说他要考试急需借书,希望我先把书还了。当时,我想还了也没关系,反正我记得书的编号和在图书馆里的位置,再去借好了。后来我的朋友考完了试,我又用他的图书证去借,可谁知图书馆有了新规定,图书证只能供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办了一个,可是等我再去馆里面找那本书,找了好几遍,怎么也找不到,到数据库里一查,显示这本书遗失。
我当时懊悔不已,因为里面有好多观点对我是很有启发的。后来我每次去书店或者图书馆,都找这本书,可是至今没有找到。说来好像有一点奇怪,生命中很多东西都是只出现一次,明明有迹可循,可就是再也找不到了。
故事二 2004年春天我去金华参加中国家庭教育论坛丰会,明明打算提前一天到,约好了许多师长和朋友会前聚一聚。
当时手头压着一篇已经约好的稿子,说好我去金华之前给人家发过去。可是那篇稿子的话题自己很不感兴趣,不太愿意写,于是左拖右拖,后来居然给忘了。直到临行的那天早上,才想起来,于是赶快给编辑打电话,问可不可以换一篇别人的或者能否推迟到下一期,编辑说那怎么行,说我的稿子是这期主题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都排好版了,领导都签字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写,到中午11点终于写完了,连饭也来不及吃,因为要收拾东西,还要去拿带给朋友的东西。中午两点钟的火车,到一点半,一切就绪,只要打车去火车站就行了。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因为平时打车只需15分钟就能到的。可是谁知道,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在路边居然站了5分钟,才叫到一辆车。一上车就催人家司机师傅快些快些,可是路上偏偏又一路红灯,等到了火车站还有两分钟就开车了,下车后狂奔。进到候车大厅,才发现自己原来还不知道在几号候车厅。等我赶到检票口,一个人也没有了,但检票员还在。我当时还抱有幻想,可是人家告诉我车刚开走不到一分钟。等我到了金华,大家都埋怨我,问我什么事让我临时变卦,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现在,当我再讲这段经历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羞愧的,但是“知耻近乎勇”,希望大家能把我作为前车之鉴。
好了,现在深受“拖延”之害的我,跟大家来详细讨论一下拖延的问题。
“拖延”,一言以蔽之就是“等等再做”。等等再做,那么现在做什么呢?重要的事情不做,那只能做无所谓的事情,当我们这样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快乐或者轻松呢?往往不会,因为虽然我们没有做,但是那件事情却会一直在我们心里压着。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呢?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们的时间是否真的“有的是”呢?“等等再做”往往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我们不得不做的时候,会变得十分被动,一个是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做。无论是哪种结果,肯定不都是我们所希望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是那么喜欢拖延呢?
人们拖延往往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源自人们的惰性,好逸恶劳,能不做就不做,能明天做就不今天做,总要拖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去做;第二种源自人们趋乐避苦的本性,事情很棘手,或者头绪很多做起来比较麻烦,这些都让人们觉得痛苦,所以人们无意识中逃避这些痛苦;第三种源自人们的自信,觉得事情很容易,时间还来得及,没有必要马上做,拖一拖也没关系。
关于如何克服拖延,我为大家介绍如下几个经验:第一 马上开始
不管事情难易,不管时间是否富余,都要马上开始,因为既然必须做,早晚都要做,那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做。假如事情确实比较难,那么拖延将会让我们很被动,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干扰甚至打断我们。有时候面对比较麻烦和困难的事情,让人感到很痛苦,这个时候要明白,如果现在躲避痛苦,只能让痛苦变得更加痛苦。面对比较有难度的事情或者比较麻烦的事情,先简单分析和整理一下要做的事情,是比较可取的。
如果时间很富余,而且也真地没有被打扰和中断,那么,做完眼前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放心去做其它的事情。即便是娱乐和消遣,我们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进行。
每次有事要做的时候,最好在心里先把这些道理给自己讲一遍,当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马上做的好处时,我们就比较容易立即开始,及早进入状态。假如没有马上开始的习惯,那么就更要果断,直到自己形成习惯。第二 防止节外生枝
无论是在刚开始,还是在事情进行了一个阶段之后,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等一下吧,干点别的吧,要么看会儿电视,要么上网看看新闻,这其实都是潜在的“陷阱”,看电视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往往是非看完不可;看新闻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各种各样的链接,常常没完没了,等电视或者新闻看完了,时间也常常所剩无几。要是有哪个糊涂虫,居然想要先玩一会儿游戏,那情况就更糟,说不定耽误了时间,还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有时候“节外生枝”来自别人,比如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要自己帮个小忙,这时候最好先把事情记下来,等忙完手头的事情再去处理。因为一旦开始做别的事情,就很难说要过多久才能继续工作。当然,如果事情很紧急,则另说。第三 中断后要及时地归位
在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断也是经常的事情,关键是要能及时地归位,许多人抱怨把要做的事情忘记了,其实真正忘记的时候是很少见的,往往是意识一次一次地闪过,又一次一次地拖延,到最后索性放弃。比如晚上和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聊天,肯定会注意到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或者该休息了,但是聊性正浓,要不再聊一会儿吧,聊完这个话题吧。可是聊完这个话题,很快又进入了另一个话题,直到最后累得实在聊不动了才罢。真正能想到停止就能马上停止,或者直到筋疲力尽才停止的情况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两者之间,但是现在我们要训练自己即知即行,即行即止。消除压力 轻装上阵轻而易举是偶尔才会出现的,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计划,棘手事件不仅是成功者日后桂冠的点缀,也是他们当时真实的痛苦。压力当然可以产生动力,但是也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让人们踟蹰不前。斯多克斯先生说:80%的困难和压力有关,解除那些压力,你就能解决那些困难。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消除和化解那些给我们消极影响的压力。
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当我们为压力痛苦不已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可是如果再不开始就来不及了,好烦呐……
今天又荒废了,已经好几天了,这样下去不就完了吗?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或许是时间久了,太疲了,一见那些事情就烦……
太痛苦了,我快受不了了,我必须停下来放松一下了。可是,虽然我能停下来,心里却一刻也放不下,我还在为那些事情发愁,得不到片刻欢愉……
上面这几种感觉您有过吗?即使您回答您都有过而且经常遇到,也不用太在意,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当事情的意义比较重大的时候,即使我们是总统也难免产生类似烦恼,问题是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您提供以下几个建议,供您参考。第一 勇敢而积极的心态无论是谁,困难都是难免的,每个人的困难各不相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筹莫展。
1.这个时候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意义,暂时把问题抛开,大声的在心里告诉自己决不服输!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无论你昨天做得多糟,无论你刚才曾经多么怯懦,都不要去回顾,把昨天和刚才视作无关,集中精力从今天从现在开始。
3.回忆自己过去取得的成功(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有它重要的价值),想想自己曾经克服的困难,充分唤醒自己的积极体验。人的心理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就是相似吸引。一个人回忆积极的经历,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否则则相反。
4.搜索头脑中勇敢和坚韧的榜样,无论它是现实中的,还是艺术作品中的,或者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只要有这样的形象,就把他在自己的头脑中强化。假如没有现成的,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去寻找,像《勇敢的心》、《甘地传》、《巴顿将军》、《肖申克的救赎》、《耶稣受难记》等都是不错的材料。
总之,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清醒,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的成败对自己的意义,然后我们要从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寻求积极的影响,来建立唤起自己内心的勇气、决心和力量。第二 鲸吞不成蚕食之
仅仅有决心和勇气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究策略。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难,其实没有那么难,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麻烦,其实没有那么麻烦;当然,另一种情况就是相反。前者往往把我们吓怕,后者其实更为可怕。想当然的判断常常束缚了我们,而不期望马上成功,往往会更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看起来真地无从下手,想想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是如何做应用题的吧。许多思考题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先确定我们具备哪些条件,然后我们也能大体确定如果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条件。虽然这样我们还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烦,一点也不愿意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单化,先做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状态不好,我们就许诺自己只需做10分钟。当我们做了10分钟之后,再做5分钟后又有什么难的呢?既然已经作了15分钟,那么坚持到20分钟也就不成什么问题,很可能就这样不知不觉进入了状态,自己都不愿停下来呢!即便自己真地再也做不下去,也没关系,因为少做远胜过不做,人的状态总是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状态不好时少做一点,状态好的时候多做一点也就赶出来了。
世界上一步到位、得心应手的状况绝不是普遍的,鲸吞不成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蚕食”,“蚕食”的积累往往胜过一时的“鲸吞”。
第三 假如真的需要放松
即便是有积极的心态,即便是懂得鲸吞、蚕食,人的精力和忍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放松和调节很多时候也是必要的(我是指计划之外的消遣)。
谈到消遣,也需要说明一下。当一个人为了逃避压力而消遣的时候,他很难得到真正的消遣,因为压力无时无处不随左右,他还会饱尝不敢面对自己的怯懦感和自我控制失效的沮丧。所以很多时候,逃避只能把自己变得更糟糕。对于痛苦和压力,越不愿意忍受就越难以忍受,对于困难,越不愿意面对,就越难面对。所以,经验告诉我们不要随便为了逃避而去消遣,只有遇到重大挫折,连续自我调节失利的时候,才去考虑停下来放松一下。
当真的需要选择放松的时候,要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事情差别比较大的消遣形式。假如你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你最好选择体育运动,最好还要有趣些或者有一定的刺激。不要仅仅是跑步、散步等,打球、骑马、跳伞等都可以,如果洗浴,最好能蒸蒸桑拿,不要单纯地冲个凉。最佳效果是通过消遣你能暂时忘掉你所面临的事情,能够消除那些消极的情绪,比较平静地面对那些让你为难的事情。假如你从事的是体育训练的项目,则最好选择精神方面的消遣,比如看看电影,读读小说等。如果你从事的事情技巧性比较高,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些低技巧的事情,比如一个人踢踢足球之类。
当然,给亲友打个电话,或者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商场或者餐厅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消遣也要有个限度。有个粗略的计算,最好不要采用那些有可能让你陷入其中大量吞噬时间的事情,比如网上冲浪、聊天、网上游戏或者做客等,因为消遣是暂时的手段,我们不仅要达到调节的效果而且要尽快回来。给家长朋友的两个嘱托
其一,在讲时间教育的过程中我没有刻意针对孩子,很多时候是针对我们。这是为了强调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用好时间,那么就没有任何办法教孩子学会利用时间。如果要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我们必须自己先成为一个高手;
其二,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习惯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切忌贪心、苛责。假如孩子效率很高地完成了一件任务,一定要给孩子在娱乐或者自由方面的奖励,决不能看孩子提前完成了马上又布置一件新任务,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反正事情永远做不完,索性拖延、放松,就会形成凡事不尽全力、拖延等等恶习。
结语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智者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至理名言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能使他得意的时候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失意的时候能够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
但是,醒来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句至理名言。于是,所罗门王找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讲了那个梦,要求他们把那句至理名言想出来,并拿出一枚大钻戒,说:“如果想出来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我要把这枚戒指天天戴在手指上。”
一个星期过后,几位老臣兴奋地前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勉励人胜不骄、败不馁的至理名言:
“这也会过去!”让孩子和“网瘾”说再见
您的孩子有网瘾症吗?当今,网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民数量亦是不断暴涨。据调查,我国网民数量在2004年已达9000万以上,其中主力军是青少年学生,大约占到网民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网络有利有弊,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沉迷其中,堕落沉沦。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您的孩子有网络成瘾症吗?我们不妨来测试一下:
(1) 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
(2) 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 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4) 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明显地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也是关于因特网;
(5) 一上网就能消散各种不愉快,网络成为逃避现实和宣泄情绪最有效的方式;
(6) 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
(7) 为上网宁愿顶撞父母、伤害父母的感情,宁愿闲置学业以及重要的人际交往;
(8) 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 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10) 当企图减少上网时间的时候,沮丧、易怒、无精打采。
假如您的孩子身上存在上述情况的三种以上,那么您的孩子就已经患了一定程度的网络成瘾症。沉迷网络往往导致学业荒废、意志消沉、社会化进程延迟等,您的孩子患有“网络成瘾症”吗?您想预防孩子网络成瘾吗?
了解网络要想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父母应该先了解网络,了解网络都能干什么,了解网络吸引孩子的是什么。父母不懂网络,很难有效地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相比,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的欲望和心理。对于猎奇心、玩乐性很强而责任感和自制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讲,网络的诱惑就更加难以抵挡。具体来说,网络的“诱惑”主要表现如下:
1.大千世界好精彩
网络的异彩纷呈、日新月异充分地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精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不断升级的游戏、花样百出的论坛和聊天室、无穷无尽的信息、各种立场的观点等等难以详述。人们的生活节奏有多快、人们奇怪的想法有多少、大千世界有多丰富,网络世界就有多少变化和体现。
2.我的世界我做主
网络可以给人一种现实世界无法企及的控制权限。你可以发表任何极端的观点,你可以有自己的主页,你可以选择你接触的人,你甚至可以尝试用各种武器去攻击别人(在游戏里),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帮派等。总之,在网上,你可以成为你自己真正的主人,你可以无所顾忌地选择你的活动、展现你的个性。
3.隔壁阿妹她是谁
网上交流和交际有着突出的优势。这里没有势利的不平等,村姑和公主可以平等;这里没有道德的谴责,你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放肆;这里没有习惯和背景的约束,你可以轻易地重塑自己的人格;这里没有你害怕承担的责任,你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网上交流的平等和自由是现实生活不能比拟的。
网上交友的选择范围之广、自由度之高更是现实生活望尘莫及的。许多人的朋友甚至是妻子都是从网上认识的,网上交际已经成为弥补当代人生活节奏快、人际交往范围窄的一种重要方式。
4、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网络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你可以任意选择你的立场、年龄和性别;你可以最痛快地表达你的内心欲望和情绪,不用担心社会的规范和个人内心的准则;你可以扮演与现实生活迥异甚至相反的角色;你可以倾诉你内心最难以启齿的隐秘,可以展现你个性中最压抑的一面。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你不需要在乎任何人的看法。
每个人都对现实中的自己有所不满,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别人。新的身份和形象,可以让人暂时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和烦恼,在虚拟世界中以新的身份来享受新的生活,正是这种感觉让很多人乐此不疲。
总之,人的需求有很多种,有高级的精神需求和低级的生物需求。然而许多需求在现实中并不能轻易得到满足。就高级需求而言,人们通过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需要很长的周期和层层的审核,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随时轻易地实现。低级需要也是如此,比如“性”在现实中是人们的禁忌,但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登陆成人网站轻易地获得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视频,并且可以进行相关的色情交易。
网络就是如此神奇,它能满足人们的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多。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王珂,17岁,南京的一名高一学生,自幼对电脑兴趣异常浓厚,为了成为游戏高手而学习BASIC语言和程序编辑。先是自编游戏《街头霸王》,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不久开始自己设计软件,先后获得江苏省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主办的“明日小小科学家”大赛一等奖。1998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微软认证专家。江苏省副省长王珉同志闻知王珂事迹后批示南京大学特招王珂,但王珂随后被美国加州大学以双倍奖学金录取。同时,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决定以王珂名义开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聘请王珂担任副总裁和技术总监,并给王珂提供12万美元奖学金供其深造。
摘自《生活早报》
当您知道了网络的功能和特性之后,您如何看待网络呢?许多家长把网络看做造成孩子学业荒废、沉迷堕落的罪魁祸首,您认同他们的观点吗?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假如网络是罪魁祸首的话,那么为什么在网络普及之前,玩物丧志的孩子也屡屡出现呢?游戏机、电视、录像厅、书籍(如武侠小说、淫秽小说等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的书籍)、体育运动等都曾经是许多家长叫苦不迭的对象。自古以来,玩物丧志的青少年并不缺乏凭借对象。
英雄是自己成为英雄的,懦夫也是自己成为懦夫的。人是在自主选择中塑造自己的。网络是一个中性的事物,无论是人们用它来发展自己,还是满足自己的玩乐性的生物欲望,它都可以帮助人们很便捷地实现。但是网络带给人什么,取决于人们想从网络中得到什么,网络充其量是一种途径和工具,起决定意义的是人们的选择。
网络带给教育的困难和帮助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我们不能无视网络的诱惑和陷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孩子的吸引以及对孩子某方面的误导及恶劣影响的确远远超出其他形式。然而网络素养是时代对孩子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正如我们不应该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孩子也泼出去,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定网络。
孩子从对网络的好奇到成熟地对待网络,从通过网络娱乐到通过网络学习,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印证。网络素养已经和外语一样成为时代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1、网络获益能力成为现代人竞争力之一
网络素养指一个人真正从计算机及网络获益的能力。它与科技熟练程度有关,科技熟练程度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勇于尝试他不会的东西。电脑素养决非仅仅是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等计算机专业的人的必备素质,它也是传媒网络时代,每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因为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精度和速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成败与否。
2、网络增强了青少年开放和自治的观念
据调查,由于网络给孩子们提供了足够供他们探索、尝试、学习和交流的空间,经常上网的孩子比不常上网或者不上网的孩子更善于尝试、创新和自我表达。同时,上网的孩子在独立性和自治程度上也高于不上网的孩子。再者,由于孩子在网上极大扩展了自己的视野,有机会和众多自己喜爱的各种名流对话,使他们的民主和平等观念也明显超出不上网的孩子。
3、网络改变了孩子的学习
因特网对青少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因特网的操作技能使青少年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且自己可以控制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它改变了在学校里形成的被动学习活动:
A.改变了学习的含义
许多人在无形中把学习误解为学习学校里的知识。但实际上,任何建立解决问题策略的行为都是学习。网络极为有力地体现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听讲,更为关键的是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进行有效学习。
B.改变了学习的内容
首先,网络上的信息是无穷的、不断更新的,为了迅速地获取足够的信息,我们必须善于从无限的信息中找到并挑选出我们最需要的信息。所以学习的内容不再只是对信息地吸收,而是批判、选择和处理。
其次,学习如何有效地交流。“访问”和“表达”是交流的两个方面。在网上交流的青少年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积极寻找问题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创造性、平等意识、参与和探索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阅读是一种独享、电视是一种被动观看、网上交流中的参与、交流、探索是两者无法具备的,正是这种自由的交流,使青少年更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文化环境对于自己生活的意义。
C.打破权威批判地看待一切
由于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的拓宽,以及所获得的知识量大幅度增加,老师等传统权威性的知识来源者地位被严重削弱,而教育的中心,也从教师传授答案转为学生寻求答案。同时,由于年轻人在信息时代具有接受能力快、思想观念新等优势,以及网络信息给予他们足够的借鉴资源,在打破权威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批判精神,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
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网瘾一旦形成,除了学业的荒废、身体健康的破坏之外,还有更多的不利。没有一个患有网瘾症的孩子不想戒掉网瘾。但是屡战屡败、欲罢不能的反复,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失控的沮丧,而学业的落后、家人的失望会让孩子陷于巨大的精神压抑和自我失望之中。假如这种状态长时间得不到改变,孩子的一生都将受到转折性的消极影响。
克服网瘾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循序渐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许多父母为此心急如焚、寝食不安,我希望通过本书和各种途径建立他们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信心,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
在讨论戒网的步骤之前,我们先要搞清两个相关的问题。
其一 如果欲戒网,功夫在网外
如前所述,虽然网络的内容多种多样,诱惑多多,但是网络带给孩子什么,取决于孩子想从网络中得到什么。一个不能健康地使用网络的孩子,他的网外生活也是不健康的。孩子对网络的需求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兴趣,而孩子兴趣的形成则由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决定。
孩子网外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孩子是否能从学业或者其他领域中获得价值感,是否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自我发展的责任感,是否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对孩子是否沉迷网络都有直接的先决作用。
所以,无论是我们预防孩子患网瘾还是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我们都应该注意孩子网外生活的引导,包括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接受新鲜的事物和领域,比如培养自己的某项才艺、比如参加体育运动,或者旅游、摄影等。这让孩子感到网络虽然有它的诱惑,但是生活中有更多的精彩。
其二 新水不来,旧水不去
阎帅刚来的时候,痴迷于CS游戏。我知道他曾经为此和家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为了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我决定采取一点策略。
有一天,我对阎帅说,看你玩得这么高兴,我也想试试,能否教教我。没想到,听到这句话孩子马上停下来说,好呀!然后他兴致勃勃地教我各种规则和技巧。
当我学会后,我们开始对杀,结果我惨败。我装作不服气,再来,当然是又输了。这样几天之后,我对阎帅说:我打CS打不过你,但是,如果玩别的你一定不如我。阎帅不服气地说:你这么肯定?说吧,什么。我说:围棋。
于是,我开始教他下围棋,我尽量把围棋讲得简单些,而且经常卖些破绽给他,结果他每次跟我玩棋都很兴奋,而且进步异常地快。慢慢地,他的围棋水平已经和我越来越接近(我的水平很臭,呵呵,不好意思),我们每天都要对杀一局。两个月下来,不仅大大降低了阎帅对CS的兴趣,而且还一定程度上改掉了他做数学题粗心的毛病。
(孟迁托教手记)
摆脱旧习惯的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新的习惯。新水不来,旧水不去,最好的更新是引进新的内容。大禹治水,疏而不堵,阻止孩子上网,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孩子的兴趣和精力引向其他的地方,假如孩子有了丰富的兴趣和价值追求,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于网络。怕的就是,孩子不上网就无事可做,空虚、无趣,孩子就只能再回到网上去寻求麻醉和刺激。
戒除网瘾的步骤注重孩子精神生活的丰富,价值观、责任感的确立等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网络;对于已经有一定网瘾的孩子,开辟网络之外的兴趣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是,对于那些重度网瘾患者来说这些还是不够的,解除这些孩子的网瘾还需要更为严格的计划。在长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我感到以下几个步骤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过程。第一步 统一认识不要认为那些患有网瘾症的孩子特别喜欢上网,很多时候,他们是依赖网络而不是喜欢网络,他们是拿自己没办法。他们一般都有过戒除网瘾的愿望,而且往往不止一次,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无法自我摆脱的、麻木的、惯性的和无奈的状态之中。他们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网瘾的奴隶。所以我们在“怒其不争”的同时,也应该有“哀其不幸”的感情。因为,我们的“敌人”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瘾”,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付孩子身上的“瘾”,里应外合、逐步攻克。
很多父母对患有网瘾的孩子采用粗暴的制止和严厉的斥责,这往往不能奏效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孩子本来也有厌恶网络的心理,但是过度的外界干涉和惩罚会模糊这种意识,而使他认为他讨厌网络是外界强加给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本来的厌恶。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对孩子上网的干涉,找一个孩子比较平静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一下。先不要谈家人对他的期望和他自己学业的荒废,因为这些压力过大,会让孩子因为逃避而更加沉迷网络。我们应该积极地唤醒孩子对他目前状态的认识。下面的提问方式和切入角度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你快乐吗?
当你在网上游戏或者冲浪的时候,你是否有一刻想到下网后会面对什么,是否因此而感到玩得不太踏实?
你喜欢你目前的生活状态吗?
现在的生活是你真地想要的吗?
你是否想到过有一天你不再整天上网,而过着让你自豪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也许戒除网瘾并非想像的那么难,只不过自己的方法不对?
我们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不让孩子感到惭愧和压力的时候,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现在的状态,同时倾听自己内心积极的声音,并且初步建立孩子的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戒网动机。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感到我们是禁止孩子上网的法官,而应该是帮助他们从自己的无奈状态中走出来开创新生活的朋友。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讨厌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已经形成的对网络依赖的惯性,我们应该与孩子统一战线,共同消灭孩子身上的这个“惯性”。一旦我们能够在这方面和孩子达成认识上的统一,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当我们成功地让孩子认识到戒网的必要性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孩子积极的想法强化,比如让孩子写下来贴在墙上或者带在身上,比如每天早上让孩子大声朗读等。第二步 制定计划统一认识后,我们稍微隔一两天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的内容随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原则是循序渐进。
首先是分阶段地缩短孩子上网的时间。可以以五天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缩短时间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十以下,比如孩子原来每天上网五个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每天减少20分钟的上网时间。
所以把目标制定得低,是为了建立孩子的信心,找回孩子自控的感觉,而不是欲罢不能的无奈。
第二阶段要增加难度,减少时间的比例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五。以此类推,以至于孩子将每天上网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其次,我们应该创建孩子其他的生活内容,比如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一样新东西,或者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比如打篮球、学围棋等。这样做是秉承我们上面讲的“新水不来,旧水不去”的原则。
第三步 严格执行制定的目标可以很低,但是执行却必须严格,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坚定地介入,一方面唤起孩子当初制定计划时的想法,一方面坚定地执行。
孩子很想戒掉网瘾,但是因为“瘾”的作用,他可以做出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不管孩子如何反对、怎样乞求,都要“顶住”。当我们帮助孩子控制了他自己,他当时可能很气愤,但是在内心他们会感激我们。万事开头难,在计划刚刚执行的时候,我们尤其要坚定地确立我们的原则,打破孩子通融的幻想。
近年来,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患网瘾症的孩子,实践经验告诉我,戒除网瘾并没有许多父母想像的那么难。他们所以失败和感到困难是因为策略上的失误和恒心的不足。许多父母软硬兼施,硬的时候造成了对抗,软的时候变成了乞求,二者都不能奏效,问题的根本在于孩子也拿自己没办法。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因为不了解戒网的周期和过程,一看到孩子网瘾复发,就气急败环,就丧失信心,结果半途而废。只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习惯戒除的周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