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

15年前 [02-13 11:22 周五]
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才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主动与学校、教师配合的家长越来越多,这的确是个可喜的现象,反映出全民关注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究竟家长怎样与教师配合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的确需要探讨。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承担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例如关系孩子一生是否健康成长的习惯培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就应该落到家长的身上。因为习惯培养,孩子年龄越小越好培养,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一般都在父母身边;习惯培养要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习惯培养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所以说,完全寄托于学校教育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家长要深知自己教育责任的重大,自觉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家长配合学校、教师教育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一时冲动的情绪发泄式的找学校算帐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一天,我到学校去讲课,正与德育主任在办公室谈话,突然闯进一位家长,大声叫骂着,并命令主任将打他孩子的学生给他叫出来,并自言自语地说“和你们学校讲也不解决问题,那我就教训教训打我孩子的人”主任再三给他解释,他根本听不进去。无奈,主任将打他孩子的学生叫来,只见这位家长扬手就要打这个学生,被我和主任尽全力才拦住。家长不服气,嘴里不停地埋怨说,“校风不好”“学校无能”等一些与解决问题无关的话。另一次,我见到几位家长联合找校长,要求换班主任。原因是班主任对孩子的批评过于尖刻,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并扬言说,不换班主任就去教育局告状。像这样的情绪发泄式不冷静的做法,使得学校的领导、教师很无奈。这种局面,怎么能达到家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目的呢?家长应冷静想一想,这样冲动、不理智的做法,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吗?


    家长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积极支持配合,但不依赖学校教育。我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请您多费心,我们不懂教育,就全指望您了,您怎么管教我们都没意见……”这是家长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想放弃家庭教育责任的想法。也时常看到有些家长完全像老师一样教孩子学习,看着孩子写作业。这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教师化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的最佳做法。一个孩子的成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这样的完全依赖、效仿学校教育的做法,最终的结果会让家长失望。


    家长究竟怎样与学校教育配合呢?


    1. 观念正确 态度积极: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决不能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不参与学校教育。积极参与,还要有正确的观念。例如,怎样发挥家长施教的主体性?如何理解、运用尊重、鼓励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怎样看待学历与能力问题等等。如果观念不正确,态度越积极,对孩子的成长越不利。


    2. 了解教师 配合有法:

    家长通过与老师接触和与孩子的交谈,尽快了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性格、教育水平等。在配合中,要因人而异,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实施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例如,对脾气较急,喜欢采用直面批评方法的教师,就不能把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家庭中所发生的错误和盘托出。因为教师急脾气,不深入了解情况,就直面批评会不利于孩子对错误的认识,甚至会使孩子产生与施教者对抗等心理问题。


    3. 联系有度 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为了与教师配合教育,及时了解孩子,便有时间就去找老师问情况。这样不但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家长一定要清楚,找老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提前与老师约好时间,最好提前用电话做简短沟通,这样,让老师有思想准备,利于问题的解决。


    4. 因事取法 多种形式:

    在与教师的联系、沟通中,家长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情况,可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面谈等多种形式,不拘泥与去学校与教师面谈这一种形式。恰当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沟通与合作。


    5. 尊重教师 树立威信:

    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要帮教师树立威信。否则,一位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或处理问题时,难免会发生不尽如人意之处,家长要冷静对待。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就一定不要损害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例如,一位年轻教师向家长告状,说孩子现在上课经过教师、家长的反复教育,也只能听20几分钟的课,剩下的时间怎么也坐不住,要求家长好好管教,不然,就要停孩子的课。这位家长回家后,却是这样对孩子说的,“你们老师对你充满希望,说你有很大进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特别是你自己的努力,你现在能听20几分钟的讲课。如果你再努把力,克制一下自己,不但能赶上班上的同学,很有可能超过他们……”听到家长这番话后,孩子从未有过的激情显现出来了,就主动的去复习功课。家长见到此情景,就背着孩子赶快给老师打电话,希望老师在孩子有进步的情况下,给予适当鼓励。在家长巧妙与老师的配合下,孩子越发信任老师,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很快变成一个学习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的好学生。由此可见,家长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巧妙配合,对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6. 换位思考 化解矛盾:

    有时教师在孩子面前说了错话,办了错事,家长要多体谅。因为教师是平常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一些年轻教师要有个成长过程;一个教师要管理四、五十人,难免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受到老师不当批评或不公正待遇时,家长还是要牢记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个初一的男孩放学回家,很生气地对爸爸说:“我上课根本没说话,可老师非说我说话了,还当众批评我……”爸爸回应说:“是吗?可能老师看错了,我对你受到老师的误解表示同情。”孩子看到老爸同情自己,便理直气壮地说想去找老师算账。爸爸引导孩子说:“你这样做,就有点儿小家子气了。男人就应该有气度、有修养,高素质的人应具有宽容的品质。更何况,你们老师一个人要教全班那么多人。爸妈俩人教育你一个,有时还会出现错误呢,老师要事事全都做得对,那不成神仙了吗……”爸爸的一席话,使孩子的心态平静下来了。爸爸又顺势和孩子商量怎样恰当解决这个问题,并告诉孩子,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常换位思考,善于体谅他人,肯于原谅他人的错误。经父亲的恰当引导,孩子不但没有和老师产生隔阂,还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技巧。
来源:http://www.znjy.cn/Article/znjynew/5427.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