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哈佛爸爸:女儿成功缘于从小设计人生

15年前 [02-21 14:52 周六]
“我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师。”在自己的10岁生日Party上,小女孩高倩许了两个愿。7年后,她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历史;

  11年后,她自哈佛毕业,旋即进入哥伦比亚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将于2006年春季毕业。

  哈佛大学的难以申请,国人都已知道。

  律师职业的难以达成,国人也许尚无概念,在美国,律师与医生、职业经理人并称为美国三大理想职业,被称作美国“第四阶级”,很多总统、参议员均为律师出身,社会地位及收入都很高,以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法学院为例,就业率越过90%,学生一毕业即有6位数底薪,相应的,入学门槛也很高,学生至少需要拥有3年工作经验,入学平均年龄是25岁。

  一个21岁的华裔女子,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和经济支持,如何能一胜哈佛而再胜哥伦比亚?

  她的身侧,并无许愿树,她的手中,亦并无七色花和阿拉神灯。是什么让她的愿望轻松达成?是自童年就开始的人生设计。她的父亲高燕定如是总结。

  在他的新书《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中,高燕定宣称,高倩不是天才,她的成功,依靠的是父亲的人生设计和她自己在人生设计基础上的努力。

  自书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类似于传道者的激情——传道者称,听从我吧,我给你上帝;而高燕定,听从我吧,你可以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赞成者

  这种观点,赞成者有之,最热烈的拥护者莫过于新东方学校的徐小平,这位为无数位留学人员做过人生规划,写过网上广泛转贴的《图穷对话录》,人称“留学规划大师”的新东方留学咨询的领头人,曾就儿子升学问题求教于高燕定,对高燕定的观点非常认同,此后,多次邀请高燕定到新东方做讲座,阐释高氏人生规划理念。北京、上海、深圳的一些家长,因为对高燕定的理念非常认同,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在美国德州的高家,交与高燕定,任他一手包办设计。

  反对者

  反对者有之,在接受法国女性杂志《Marie Claire》采访时,记者就一直追问高燕定,“你帮女儿选择律师和哈佛,是不是剥夺了女儿的选择自由?”“把家长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公平吗?”

    不管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他们都在关心:自童年开始人生设计,能不能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

  高燕定的回答是肯定的。

  他以高倩的成长为经,以自己对教育的认识为纬,编织出了一张“人生设计”实现方式方法的蓝图,在论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顺道回应赞成者的热心和反对者的质疑——

  为什么要早立志?怎样让孩子作职业设计?为什么要让孩子超前学习?怎样安排孩子超前学习?为什么要让孩子多学几门语言?怎样让孩子学语言?为什么家长不能“教”孩子?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以超前学习为例,高燕定就记载了他鼓励女儿超前的种种案例:

  女儿5岁,他让她看《爱丽丝漫游仙境》,自学英语,培养语感;6岁,让女儿看英文版的童话,然后用中文给自己讲故事;9岁,让她与大学生一起学习大学代数;10岁,让她背SAT和GRE的单词,自学法语和西班牙语;

  11岁,鼓励她写出了长达300页(打印版)的英文日记《从西方到东方》(2年后出版);

  12岁,为女儿拉来A&M大学华人联谊会的工作,让女儿进入成人世界;

  ……

  这些案例,有不成功的,如让女儿与大学生一起学大学代数(最后让高倩因为压力过大而得了胃溃疡),大部分是成功的,高燕定都详细做了记载,如,让女儿背单词时,他怎样购书,怎样把书拆开,怎样给她定工作量,说明得非常细致,有很大的可模仿空间。

  作为一个热爱古典名著的作者,高燕定在此展现了他细腻的文字风格,在对女儿成长的描述上独具一格,很多场景跃然纸上——高倩刚到美国时见到外国人就缩回家,一边说“爸爸,爸爸,美国人”,一边想带爸爸去看稀奇的可爱神态;高倩彻夜写作业,早上独自开车出门,高燕定不放心,开车跟在后面的拳拳之心;高燕定为了“侦察”女儿独自在家学习情况,假装出门,然后折返回家,翻过阳台看女儿动静的“克格勃”镜头……

  作为一个与女儿沟通良好的父亲,高燕定自女儿的谈话、作业、文章和他对女儿校园活动的参与中,对美国中小学和大学的课内外活动有了丰富的了解,比如,夏令营的申请条件、演讲比赛的程序、诗歌比赛的趣事、中学生法庭的现场情况、高中论文作业,都有很详细的记载,对从细节上、微观上了解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帮助。

  作为一个有心人,高燕定在书中展示了女儿成长过程中,与人生设计有关的很多细节,如高倩的一周时间安排表,6年级的个人简历,从童年开始共13年的暑假安排……对一些家长和年轻朋友来说,这些,是自己进行人生设计时,可以用来参照的样本。

  人生设计能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

  自哈佛女儿越来越自信的笑容中,我们也许可以感觉到。来源:中华读书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