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
|
作者:关承华 家庭教育仅靠一代一代的传承是绝对不行的。家长请好好学习,学习怎么做父母,学习怎么爱孩子,学习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 由于我30多年来始终从事的是初、高中教育,接触的学生从年级来说是从初一到高三,从年龄来说是12—18岁;家长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这时的孩子们基本处于青春期前后,思维活跃,渴望独立,逆反心理极强。而家长人到中年,或事业有成,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碌碌无为,更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接踵而至:父母们绞尽脑汁,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各种自认为应该有效的方法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陪读、请家教、物质奖励、唠叨、责骂、收电脑、掐电话——等等均不奏效后则发出无奈的叹息“这会儿的孩子怎么了?”而孩子们却以不屑的口气一言以蔽之:“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表面看似两个不同生理时期的碰撞,其实包含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困惑与无奈。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就是这“非常时期”的“非常状况”。尤其在完成了《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本书后,全国各地许许多多家长,带着无尽的烦恼与困惑,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我,希望通过我帮助她们治治孩子的“病”。 但是,凡是找我来咨询、求助的家长,凡是面对自己的“问题”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只要引导他们稍作反思,就会发现许多问题的根儿,其实在他们自己身上。在不断地接待、倾听、协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仅仅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还不够,因为孩子的教育是有时效性的,时不可待,否则就有可能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于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观点作为一种逻辑关系,逐渐浮现在脑海中,因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下,家庭教育仅靠一代一代的传承是绝对不行的,今天中国“关于70后的讨论”,“80后现象”,最近又在讨论“90后的孩子怎么教”,已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的态度是:想要孩子吗?准备当父母吗?对你的孩子有期望值吗?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就请好好学习,学习怎么做父母,学习怎么爱孩子,学习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虽然中国古话说“有苗不愁长”,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歪瓜裂枣”不是? 孩子本无过,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力,至于向哪个方向推,就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了。 ■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教育的痕迹 家庭父母给予孩子的首先是影响——因此称“第一任教师” 孩子从出生到走进中学、进入青春期这漫长的大约12年的时间里,父母影响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悲的是,尽管许多人在为人父、为人母后,确实在承担抚养教育的义务:用进口奶粉喂养,选择高级幼儿园,陪着孩子学英语、学钢琴、学书法、学绘画,直至选择优质小学、高价中学……但最后孩子并未成才。用一位困惑中的母亲的话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啊,能做的我都做了,他怎么就不能给我争口气呢”?殊不知她们的失败往往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完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能做的做了,该做的却没做或者做得不好。 当您带着孩子一起闯过了红灯,可能交警没有看见,但您的孩子看见了;当您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可能没有人干涉您,但您的孩子看见了;当您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很随意地吐了口痰,您的孩子看见了;当您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之际口无遮拦“无话不谈”时,您的孩子听见了;当您很不礼貌地嚼着口香糖与人交谈时,您的孩子学会了;当您收到别人的礼品甚至是贿赂让孩子去享用时,您的孩子已经被污染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近距离、最直接的榜样就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孩子身上的优点、美德是您给的;同样,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您也难辞其咎。 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 我还是坚持:孩子本无过,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力,至于向哪个方向推,就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了。 我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孩子都是11—18岁的初高中学生,这些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或优秀,或平庸,或顽劣。对于多年来和这些孩子密切接触的我,对他们已经形成了几点认识:一、孩子自身在天资、智力方面本无很大的差异,有的只是习惯、品德、气质、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后天差异。二、孩子的后天差异源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熏陶和学校教育。我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我认为家庭影响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尽早抓出效果有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但这一阶段的教育又有很强的时效性,当十八九岁世界观逐步确立后,再进行教育可就增加了难度,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高明的家长会倾听,有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家长的幸运,因为它说明了孩子对您的信任,而让孩子信任的家长一定是高明的、合格的家长。 ■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 孩子们在大声疾呼:“老师、家长、成年人,请多给我们一些理解!” 老师们在抱怨:“老要求我们理解学生,谁理解我们呀?” 父母们在无奈地叹息:“这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们对他的一片苦心呢? 孩子们需要家长、老师的理解;家长们希望得到孩子们的理解;老师们则渴望学生和家长的理解。谁的要求也不过分,谁都没有错! 在各方面都在争取理解,又都感觉不能如愿的情况下,我逐渐意识到,单纯说理解有点儿太空泛了,什么是理解?怎么样才能理解?怎么做才是理解?理解到底包括了哪些涵义?其实各方面都不是十分明确,只不过把“理解”这种呼声当作指责,当作发泄,当作抱怨,当作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的一种借口。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理解”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深的境界,它包含了解、接纳、宽容及换位思考等等诸多内容,而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了解”,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苦衷,了解对方的要求,了解对方的……,真正了解了,理解会油然而生。 所以我建议家长们,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才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也许会收到家长舒心,孩子满意的效果。 经过多年摸索,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因为“说”是一种释放,释放出来(哪怕不是全部)就会减轻心灵上的“郁结”。我相信,没有心病的孩子绝无大错!而我们最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说心里话的机会?孩子的心里话为什么不能向他们最亲的亲人倾诉?不能倾听孩子心中的呐喊是不是我们作为家长的失职? 高明的家长会倾听,反过来说有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家长的幸运,因为它说明了孩子对您的信任,而让孩子信任的家长一定是高明的、合格的家长。 试一试,控制住您的唠叨,把说变为听:只要孩子把自己的所想、所说、所做告诉了您,无论令您多么高兴,多么骄傲,多么引以为自豪;也无论让您多么生气,多么难堪,多么觉得没面子,家长都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思而后行。做到既不喜形于色,又不暴跳如雷,冷静地倾听,平等充分地讨论,细致地分析原因、结果、利与害,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办法和制定新的行为目标,让孩子与家长在平等、冷静地对话中体会亲情,感受关爱,自我反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下定纠正错误、痛改前非的决心,因为内疚感是修正自己的最好动力。 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人才”二字人在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而不要急于求“才” 看看下面这些格言或者名言,它们道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勤能补拙 敢拼才能赢 信念能开拓胜利之路 大胜靠德,小胜靠智 态度决定一切 这其中的“虚心与骄傲”、“勤”、“拼”、“信念”、“德”、“态度”都是非智力因素所含有的成分。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广泛传播的、国外教育专家的说法或者说结论。是的,习惯的不断强化逐渐演变为性格,性格对事业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起求得一纸文凭,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更有难度,也更为重要。下面所举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有才无德。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对同宿舍同学痛下毒手,连害四命。 首都经贸大学学生付强,为报复宿舍管理员放火烧宿舍。他的律师指出: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付强缺乏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洛阳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金继新,就为一门数理统计需要重修,迁怒于自己的恩师,用水果刀把夏蓓蕾老师扎伤。据说“他具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属偏执型人格障碍”。 江西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手持水果刀在南昌市中心,1小时内连刺7人,造成2死5伤的惨剧。 这种案例时常见诸报端,都属于比较极端的个案。还有大学生跳楼等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女大学生当三陪小姐等等。 多年来我向学生及家长们力推我的教育理念:“人才”二字人在先,要成才先做人。做人看起来是个大题目,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从培养孩子的每一个良好习惯入手,或者从纠正孩子每一个不良习惯做起。 家长到底该给孩子什么?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大城市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内功”就在于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而不要急于求“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不用家长逼,孩子自己会向成才方面努力。 当然,家校合作是教育成才的重要环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话题,尤其在今天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要不要合作?如何合作?什么样的合作才能被孩子们所接受?诸多疑问与困惑需要我们去一一破解。我只想强调一点:对于未成年人,或者说对青少年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块,虽然说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明确的分工,但这三部分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我还是以震惊全国的海淀区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为例,纵火者均是未成年人,作为直接的犯罪者,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而反思的应该是:首先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黑网吧的存在就为火灾留下了隐患,这是社会乃至政府监管部门推卸不掉的责任;其次,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再加上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疏于管教,显然“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培育了一颗危险的“火种”;而正值学龄的孩子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游荡,在网吧里度过本该在课堂学习的大好时光,无形中把一颗危险“火种”送到了留有隐患的起火点,学校也难辞管理不严之责。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24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表面看起来是三名未成年人酿成的残剧,但他们何以小小年纪就如此“无法无天”?追根溯源的话家庭、学校、社会都脱不了干系。 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如果走进了老师拿家长出气——家长跟孩子生气——孩子跟老师赌气的怪圈,只能是恶性循环,谁的气也顺不了 青春期的孩子易叛逆,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要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作为生理现象,青春期与更年期是没有国界,没有国籍区别的,可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双期碰撞似乎异常激烈,甚至在家庭、在社会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成为一个非谈不可的话题,非治不愈的顽疾。我认为社会变迁、价值观改变和传媒刺激具有普遍性,世界其他国家也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发生,而独生子女现象与家长期望值过高再加上教育思想滞后,才形成了青春期与更年期之间水火不相容的中国特色。今天中国孩子的青春期反应与独生子女不无关系——此为“双期碰撞”的中国特色之一。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当孩子的意愿与家长的要求不协调、不一致时,分歧与矛盾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都企图说服对方,都不愿意改变自己。刚刚产生自主意识的孩子们只能用叛逆来应对家长的专制,所以才形成了青春期与“更年期”的较量——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双期碰撞”的特色之二。 我的建议: 第一,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孩子发现您尊重他时,他也是会讲理的(这原话是孩子说的)。 第二、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长辈们能够向他们虚心求教,他们在荣幸之余会增加自信;大人们肯向他们道歉认错,他们在谅解之余会增加自省。一个充满自信,善于自省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让家长省心的孩子。 第三、进行朋友式的交流。青春期阶段孩子对异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社会环境影响,多重信息刺激和生理迅猛发育的必然结果。虽然表现强度因人而异,但心中的涟漪每一个孩子或迟或早都会产生,与孩子的品质、学习无关。所以作为青春期时段的孩子家长,一要认真关注、细心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二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自己吓唬自己;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和高压强制。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迅猛发育期,心理断乳期的统称,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非常时期。而由孩子们口中说出的“更年期”,只不过是一种解嘲的说法,表达了对家长的不满与无奈。 作为家长,一要会做表率,就是以身作则,这是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必要条件。 二要学会爱,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爱的方式一旦错了,就变成了害。 三要学会把握,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事无巨细唠唠叨叨,引起孩子的逆反。 四要学会沟通,既不居高临下,也不委曲求全,朋友式的交流孩子最能够接受。 五要学会引导,孩子没有不犯错的,正视不忽视,宽容不纵容,做孩子的导师。 而我所归纳的这“五要”又必须以“一要”作前提,那就是“要学习”,因为会做父母未必会做家长,家长是“职称”——称职父母才有资格称家长;家长是责任——不仅对孩子、对家庭,还对社会;家长是技师——教育孩子是一门高超的技术;家长是艺术家——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总之,家长好好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孩子才可能在您的影响和教导下,天天向上。《北京青年报》 转自: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