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交往适应】青春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不良心理

15年前 [02-27 21:45 周五]

青春期都希望有一个丰富的人际交往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享受帮助与被帮助,理解与被理解,关爱与被关爱带来的快乐,希望拥有令人感到友善和温暖的人际环境,享受父母的支持、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友情。但不少的学生虽人际交往的欲望很强烈,确常常感到缺乏朋友,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人际沟通障碍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中也是比较多的,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同学之间闹矛盾,影响情绪,影响睡眠,影响学习。

1、人际交往的功能与特点:人际交往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获得信息。通过人际交往获得知识,从内容、渠道、速度上来看,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更广、更快,更多。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来认识更多的人,听到更多的事,交换更多的思想,获得更多的信息(2)知己知彼,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才能,,使他人了解、赏识和接纳自己的性格、学识和品质。在与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3)人际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通过人际交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懂得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明确自己在团体中的角色地位,最大限度的开发自我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目标。(4)身心调节,通过相互交往,诉说个人的喜怒哀乐。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及时的宣泄和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那些孤僻、不合群、自卑、猜疑、嫉妒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忧愁难以排遣,会渐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中不良心理的表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与同伴合作,与老师家长沟通;能关心他人的需要,体谅老师和父母;能宽以待人,诚心的赞美他人,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在增进人际关系的同时,保持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对照一下你有健康的交往心理吗?

通过这两年的咨询,我们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健康的心理大约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自私心理,有部分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注重自己的情感,高兴时高谈阔论,委屈时诉说烦恼,不注意他人的感受,也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极易形成同学不愿与其交往的尴尬局面。

2)嫉妒心理,有些同学往往表现为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和成功,害怕别人强于自己,但自己又不愿作艰苦的努力。常常讽刺挖苦、诽谤攻击他人,以求通过别人的失误甚至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中是非常有害的腐蚀剂,是损己害人的心理。

3)猜疑心理:部分学生过分敏感,在与人交往中过分留意别人的脸色和言行。猜疑成癖,捕风捉影,往往节外生枝,自寻烦恼,制造隔阂。

4)自卑心理,部分学生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过低的评价自己,常有“我不行”“我不如他们”等消极暗示。对自己信心不足,盲目的依赖别人、取悦别人,在交往中总是表现为羞怯、忧伤、退缩。

5)自满心理,部分学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喜欢对他人吹毛求疵,品头论足。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告,表现为抱残守缺,不愿延伸自己认识的触角,拓展思维领域。自满心理促使部分学生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逞能。

6)冷漠心理:有些同学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同学缺乏热情、关心和帮助,言辞尖刻、态度孤傲、表情冷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与人的交往中,总是给人以拒绝和不可接近的态度。

7)胆怯心理:一部分同学因为缺乏社交能力而苦恼,总感觉别人在注视自己,时常过度紧张。见到陌生人脸红、心慌、紧张、不愿说话,不敢说话,眼睛不敢看人。与其交谈时常出现面红心悸,手抖出汗、言语支吾、手脚拘束,与人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退缩等消极行为。胆怯心理容易形成自我孤立、自我封闭的状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