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向孩子学习。
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人的力量、知识、生活常识、阅历、经验都是远比孩子强的,我们会认为与孩子的关系是大圆包小圆的形态。即使偶尔有孩子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孩子能做到我们却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不以为意,觉得不入正道。所以说“向孩子学习”不仅需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谦虚,它还有另外两个要求:跳出成人的思维框架;出让主导者的位置。要做到这两点,对家长来说很不容易。心理学上认为,由于我们对熟悉的感觉太过偏爱,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言行常常会依靠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形成一种由过往经历和经验主宰的所谓“自动驾驶”状态。所以我们才说,要学着去向孩子学习,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去达成、不断克服自我的过程。
我们需要首先意识到,孩子和成人是非常不同的。成人的很多思想都是极其功利、极社会化的,而孩子从自然状态走来,他的社会化程度才刚刚起步。女儿入队的例子。成人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往往会把它放在一个由各种联系编织在一起的网络中进行,而孩子的快乐却是单纯的,当下的,不会在各种比较中坏了自己的兴致。
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们已经丢失、放弃、改变了的东西,我们已不再那样看世界,不再那样想问题。当一个孩子回家哭诉她最好的朋友突然不理她时,我们通常会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的生命中经历了太多不顺心的事,有失望、失败、争斗、背叛,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已变得麻木不仁,遇事少动感情,往好里说,我们学会了自我调整,我们甚至美其名曰“宠辱不惊”。所以我们常说:“没关系,她不和你玩,妈妈和你玩。”或者,“这算得了什么呢,至于你那么伤心。”可孩子不是这样的,他珍惜一切,对朋友的投入毫无保留;他喜形于色,绝不会去掩饰自己的感情,想到为自己留下退路。我们如果能抛开成人的思维去欣赏这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就不会去抹杀她的感受,我们会重视她的痛苦,陪伴她渡过,我们还能在这样的感动中让自己那颗已经形成坚硬外壳的心变得柔软。说实话,孩子的到来是让我们重新体验纯真的一个契机。
几个孩子一起玩丢塑料圈的游戏,要套住几米之外的玩具狗。妈妈们在一旁边说笑边看着。其中一个男孩,丢了好多次都没一次套中目标,但他毫不气馁,每次都重新排队,兴冲冲的样子。这个时候妈妈沉着脸走过来,一把拽住孩子就往一旁拖,边气汹汹地说:“你还好意思玩?一次也丢不中。你怎么这么笨哪?”她觉得她挺没面子的。男孩哇哇大哭起来……孩子从来都不太重视他是否一次成功,他非常喜欢重复,他会专注地反复进行。而总把“享受过程”挂在嘴边的我们,其实是做不到的,我们太功利,我们要结果。其实孩子是真正在享受过程,如果我们能真心欣赏并学习,而不仅仅是把“享受过程”作为失败之后的一种安慰,我们会真的得到更多快乐,并且不让我们的功利态度使孩子蒙受不必要的心理挫败。
学会向孩子学习,还需要我们适时出让主导位置。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学会示弱是一项很有用的技术。长期以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保护人,为他提供各种所需,他还是一个是非判断者、真理代言人、行为校正员、道德专家的形象,总之他是主导者,时时不忘教育的重任。当孩子还是一棵幼芽时,这种庇护和主宰应该说是必需的,但是它也会使孩子发展出童年时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到底会给孩子的心理以及以后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多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方面的研究。孩子在强大的成人面前可能做出的选择包括抵制这些强有力的威胁或是顺从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的弱小,顺从的行为会更多一些,我们家长也会希望孩子听话、乖、好带。但是一味的顺从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讨好、懦弱的性格,心理上的依赖,不愿承担责任,难以形成独立人格等等。所以孩子正常发展过程中,一定应该有抵制成人权威的部分,尤其是当他逐渐长成青少年,开始真正发展他自己的时候,家长仍然采取主导的姿态,就会导致对孩子的压制。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言,大树底下长不出任何高大的植物。我们要让渡出一些权利,优越感,这其实是为他的生命成长让出更大的隐形空间。很多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做决定;家庭日常事务,鼓励他参与进来,留出一些事情让孩子决策,欣赏他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多听孩子谈谈时尚、流行、网络,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总是那么快,没有成见;当孩子感到自己有用、有强项,被认可、被需要、被指望,内心会激发出自豪、责任感、英雄主义、力量感、自我认同,而这些都会成为成长的动力。
☆ 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理念。不过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有些家长,把平等理解成了迁就,甚至是反过来看孩子的脸色,讨好孩子;另一些家长,则是摆出要与孩子平等沟通的样子,可是当他预期的效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就立马改变态度了。 “不能对他客气,都要爬到头上来了”,“给你脸你不要脸”……他觉得平等是一种姿态、一种手段,是对孩子的恩赐。
为什么平等这么不好把握?因为在现实中,成人与孩子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不平等的、也无法平等的。父母有职业、收入,能够做到经济独立,孩子则需要被供养;父母从总体上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孩子需要保护、指导和培养;父母可以人为安排和选择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孩子并不能主宰父母的生活。这样的格局平等从何而来?我们说,每一个人在精神和人格的意义上都是平等的,但这样的提倡又显得有点抽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把握平等的态度,做到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呢?
那么我们怎么去把握这种平等的态度?可以用一句既形象又通俗的话,那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和老鹰相比,它虽然小,但它也是一条命;孩子和成人比,他虽然年纪小,没成人懂得多、有经验,但他也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心理需求、好恶,成人如果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否定、取笑甚至试图去扼杀这些,势必造成不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面对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要单独解决属于自己的人生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他的烦恼不值一提,他的情感可以忽略,那就是我们对生命缺乏足够的敬意。孩子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在努力完成每一个阶段属于他的大大的成长任务。
一个女孩的例子。这里面就涉及到平等的问题,平等就是当你给予自己的情感、感受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的同时,你要想到孩子也具有这种权利,你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强加给他,也不能轻易去否定他的价值。
平等交流难以做到,还因为家长总是念念不忘教育的重责,不忘指导者的身份。教育当然很重要,然而教育的效果更应被重视。
这才是平等交流。不是去评判孩子的言行,告诉他应该怎样,正确的做法是如何,而是要设身处地地成为他,去体验他的感受,一起探寻更好的可能。一个孩子,明明知道学习要付出努力,也表示要刻苦学习,但实际行动跟不上,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呀,就是缺乏毅力,”或者“一个伟大的人是有着坚强意志力的,是说话算数的。”他会怎么想呢?他也许会想,“我不是个伟大的人,我很平常。”“伟人我不当也罢”,或者,“你说得好听,我觉得你也经常说话不算数,也很懒散。”如果用平等的意识,我们就会肯定孩子的向好意愿,但同时也能理解,行为受到惰性的束缚,是很正常的,我们成人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甚至连孩子都不如,我看到身边多少成人,上班得过且过,回家看电视打麻将,别说意志力,就连一个像样的人生目标也不敢有了。可却要用一个高标准让孩子羞愧。如果我们能接受人性中的不完美,看到这个小生命的努力和挣扎,就像我们和自己身上的弱点做斗争一样,我们如何不会感动呢?如果我们将这份感动传达给孩子,并告诉孩子想与他为盟,相互欣赏鼓舞,共同克服弱点和不足,我们和孩子就会共同成长。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