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选择(周玉萍)

14年前 [01-10 13:55 周日]

选      择

    人从出生以后,就面临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选择,例如学业、学校、朋友、工作、婚姻,乃至是是非非、不痛不痒的选择,可以说,选择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每一个人也终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承担着后果。

    学习是终生的一件事情,而我们的孩子,还有很多为人父母都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只是为了择业,只是为了出人头地。父母的期望和心愿都加在了孩子一人身上,成天为孩子灌输“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口号,弄得孩子一看到作业、一想到学习就很厌烦,搞不清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是为了谁学?

    一个初二的男孩对我说:“我以后的目标是做一名理发师。”我说:“很好!只要我们有目标,我们向着目标努力,我们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但,也不是说,我的目标是理发师,我们就有理由不去学习;讨厌外语,就放弃外语。我们的学习应是一生去做的事情,它是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世界,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的一个工具。我们面对困难是躲避、放弃还是把它当成挑战、去尝试一把?……”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是”、“是”、“是”。我不知道它是否真的懂了。

    我学生时代的理想是教师,而我考取的专业却是财务管理,为了更好地从事此工作,我报考了会计师,一共四科,我第一年就是因为不喜欢经济法,不喜欢背,最终只因一分之差没有成功。第二年我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如果不攻破它,我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第二年我就考下来了。

    我做了十多年的财务工作,本来我可以安稳地做下去,直至退休,而我再一次做了选择——放弃。虽然我一再地进行着选择,但是我始终坚持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习。学习本应该是为我们一生服务的,而不是我们只为了学习而学习。

    我们除了学习、工作可以选择之外,婚姻,我们也可以自己选择。天促地设的婚姻也好,阴差阳错的婚姻也好,对于我们的选择或许终生无悔,与子携手到老,或许刚踏入婚姻的殿堂,就已经悔青肚肠,打算各分东西了。有很多人,甚至相当一部分人有勇气迈进婚姻,却没有勇气迈出来了。记得前不久看过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年轻女性因不堪丈夫的冷漠绝情、精神极度悲观,最后竟将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扔向窗外。这样极端的恶性事件虽是个别现象,但我想说的是,婚姻的鞋合不合脚,也只在一念之间,只在选择。

    人生太多的事是在选择,而我不得不提一种另类而有智慧的选择。

    听说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非常好听。嗓音特别、乐质空旷、声入魂魄、音达心灵。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找来此歌听。也许第一首歌没有听出味道,不过,我还是坚持听下去,看下去。最后的一段人物专访吸引住我:朱哲琴在赢得了无数国际赞誉的时候,她竟选择了离开舞台的中心,离开众人瞩目的辉煌,之后近十年间,始终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她说:“我觉得我们需要这种自由——自身的自由,就是你不要背负这种声名,你也不要背负这种成功,你也不要背负那么多人的愿望……”

    这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有的选择?成功、成名难道不是每一个艺术家或是追求成功、成名、成星的人士所要得到的吗?看惯了一些人在成功成名之后就频频在众人间亮相,成为新闻的焦点,成为众星中追捧的明月。而总有一颗星不同于众多星——能上能下、回旋有致,并始终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为人追捧却韵味无穷。

    这就是人生中形形色色之选择。无论我们的选择是对是错、是幸是祸,我们总是离不开它,我们选择着,再次选择着,甚至多次选择着。我们也是在选择中成长着。但是,您是否想过有两个人却是人一生中无法选择的?

    那就是父母和孩子。

    一位以挑担经营为生的父亲突然接到孩子老师的电话,这位父亲以为女儿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就忙不迭地赶到学校,站在学校楼下就大喊女儿的名字。女儿班里的所有同学都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看她的父亲,再转过头看看她,她的脸刷的一下通红,跑出去拉走父亲。之后几天都不理父亲,她感到既自卑又羞愤。她的父亲伤心极了,却又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嫌弃自己父母卑微的孩子,暂且原谅她吧,因为她只不过是个孩子。可是我想对我们每一个人说一句:“我们每一个人的父母都无法选择,我们生在怎样的家庭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哪怕所有人都在唾弃你的父母,而我们却不能,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既然父母无法选择,那我们怎么办?去接受他们、去爱他们、去学着感恩他们,就像他们无条件地接受我们一样。

    我也想对为人父母说一句:“孩子无法选择,是男是女,都是一种恩赐;是好是坏,都得接受。”我们不能像更换物品一样更换孩子,更不能去选择优异、听话的孩子来做我们的孩子。但,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教养。决定权在于我们,责任也在于我们。

    一位父亲对孩子非打即骂,反过来,孩子受不了父亲的打骂,终在忍无可忍之下采用和他父亲一样的极端手段“回敬”过去。榜样影响的最终结果就是自作自受。你以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孩子都会效仿、习得。

    既然孩子无法选择,那我们怎么办?去接受他们、去爱他们、去学习。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认字、不识字,也不想去学习。”不想学习却想教育孩子的,那是非常危险的。教,是不教?自己去选择。最怕的是孩子的问题是自己教出来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