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陪读现象已然成风
专家认为现有教育方式失败
大学生多数已进入成年人行列,正是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学习独自生活的大好时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父母们放心不下,千里迢迢来陪子女读书呢?
现象:
大学城里出现陪读父母群体
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的杭州大学城,是全国最大的高教园区之一。在这个青年人扎堆的大学城里,却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陪读父母群。
他们大都年过不惑,来自偏远的内地;他们在大学城里打工,每天的生活重心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孩子;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据了解,杭州大学城及其附近,陪读的父母多达数百人。在大学城附近的高沙村、元成村居住不少陪读家庭,但他们一般分散而居,彼此也很少交往。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在为子女操劳着。
分析:
他们为何去陪读
大学生多数已进入成年人行列,正是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学习独自生活的大好时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父母们放心不下,千里迢迢来陪子女读书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陪读父母也各有自己难念的经书。
一些父母陪读是因为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还有一群用心良苦的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学校谈恋爱、打游戏耽误学业,也在学校附近过起了陪读生活。在为数众多的陪读父母中,也有一些家长陪读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
记者在走访并与一些陪读家庭深入交谈之后,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陪读父母那份沉重的爱。对于陪读父母来说,陪读成本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一个月600至800元左右的收入,扣掉300元的房租、100元的水电费,加上400元左右的伙食,陪读家庭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为了孩子,陪读父母不仅背井离乡,也要经受很多生活的艰难。
陪读现象折射出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面对大学校园里存在的父母陪读现象,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父母陪读是现有教育方式的失败。
大学生父母陪读,折射出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教育方式的诸多弊端。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边,陪读现象已然成风。从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父母陪读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社会常态。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陪读之风既已形成,其延伸到大学阶段也就势所难免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既代表所有陪读父母的心声,也培育了陪读这种特殊的教育形态。一些父母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竞争激烈,没有学历和专业技能,在社会上很难谋生,这使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集中在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上。陪读是他们觉得唯一可行的方式。与此同时,对子女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之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考上了大学,甚至名校,然而,当他们面对一个缺少了父母的陌生环境时,顿时就感到手足无措了。于是,父母不得不继续陪下去,大学生父母陪读群体也就油然而生。
观点:
孩子的路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
面对越来越多的陪读现象出现在大学校园,人们不禁提出疑问,家长陪读真的有必要吗?
家长陪读,不外乎孩子自立性差,自制能力不强等理由。然而,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父母陪读都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中国计量学院辅导员黄彩霞说,如今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自己料理。父母的到来,不仅让子女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无法体会父母的辛劳,对父母、对生活心存感激。
实际上,父母陪读已经弱化了许多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陪读使他们在精神上长久地依赖父母,变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近年来,一些人才招聘会上,父母伴着子女前来的情况越来越多,不能不说是陪读父母的尴尬。而对依赖成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又能期望父母陪到什么时候呢?
来源: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5/01/cddaily120105.html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