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陪读现象之我见

15年前 [12-21 19:15 周日]

“陪读”并不是个新鲜的名词,陪读现象更不是现代才有的。古时候,那些达官显贵的公子读书时就有书童陪伴左右。所以,作为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笔者对于目前“陪读”这个热门话题,自有一番深切感想。
因为笔者的一些同事和朋友正在“陪读村”履行陪读的责任,笔者也曾多次走进过“陪读村”,与那里的家长有过多次交谈,发现诸多来这里陪读的家长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和心态:
一是单位效益不好,自己办了内退,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其在家里闲着,还不如来这里陪读,一方面可以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家庭开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虽然每月多出了100多元钱的房租费,但孩子在学校的住宿费、回家的车费,以及家里的水电开支基本上省略了,仔细算起来还比较划算。
二是孩子身体原因,家长不放心。这种情况女孩子的家长诸多。因其生理特点和性格上的内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住集体宿舍不方便,会受到压抑。笔者的好几个同事就是出于此目的来陪读的,孩子每月一次的痛经,别说生活自理,就是上课学习也不得不请假回家,家长能不担心吗?
三是与其出门打工挣钱,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类家长大多没有固定职业,或者也是在单位办理了内退手续的,孩子上高中、读大学是一道比一道高的门坎,教育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大,想上一个好点的高中和大学,考分上不了线,那就是成千上万的钱来填这个窟窿。把孩子照顾好,让他(她)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学习环境,将来考取了好学校,也同样是为家里攒了钱。
四是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这类学生是在学校住读了一段时间后又搬出来请家长来陪读的。学校是统一的进餐和熄灯时间,生活安排及课余作业需要步步为营计划好。这些孩子由于早已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往往跟不上学校的快节奏,时间上顾不过来。家长无奈,只好陪之。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陪读理由,笔者都抱以理解的态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家长,自己的孩子还没有走到这一步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孩子背负那么重的学业压力,肩负那么多的殷切期望,尤其是重点名校的学生,更是整天沉没在功课学业中,家长和老师无助的目光掠过他(她)们时,都是深深的同情和叹息。这只能说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悲哀。所以,现代社会的陪读是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我们没有必要夸大其词,放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高度上来。毕竟高中三年是孩子们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重要阶级。

 

来源:http://www.fx120.net/scribble/zw1/200512191441198368.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