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陪读现象是现有教育方式的尴尬

15年前 [12-21 19:18 周日]
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的杭州大学城,是全国最大的高教园区之一。在这个青年人扎堆的大学城里,却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陪读父母群。他们大都年过不惑,来自偏远的内地;他们在大学城里打工,每天的生活重心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孩子;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据了解,杭州大学城及其附近,陪读的父
母多达数百人。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陪读之风既已形成,其延伸到大学阶段也就势所难免了(2005年1月3日新华网)。

  从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父母陪读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社会常态,并已经开始向大学阶段蔓延和延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把孩子送到外地一些好的学校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父母额外在家里再加压辅导。有这样一些说法,孩子在学校拼学习成绩,某种程度上是家长们在家里使暗劲拼。其次,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下来就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们担心孩子们自立性差,自制能力不强,因此,跟随陪读。再次,学生们的学习竞争十分激烈,千军万马都在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这就造成,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孩子们都在拼命往好学校里挤,为了孩子们能够升入这些好学校,逼得一些父母不得不陪读。

  笔者认为,陪读现象是现有教育方式的尴尬,是现有教育方式的失败,折射出了传统教育方式的许多弊端。陪读不仅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功能,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当他们面对一个缺少了父母的陌生环境时,顿时就感到手足无措了。使孩子们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事物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差,特别是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而目前社会已经变的越来越复杂,一个不能适应复杂社会的孩子,确实是很可怕的。近来,大学生自杀的越来越多,不能说与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失败没有关系。陪读实际上是在伤害学生,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如今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自己料理。父母的到来,不仅让子女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无法体会父母的辛劳,对父母、对生活心存感激。这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边是大学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一边是父母陪读越来越多。其实,父母陪读一些学生并不领情,据了解,很多被陪读的大学生也相当的无奈。他们表示,父母的爱太沉重,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一位老师说的好,如果说陪读让大学生们得到了暂时的安逸,那么,他们失去的要多得多,他们失去的是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对生活本身极为动人的切身感受。而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陪读父母们来说,最终收获的多数是失望。

  因此,教育好孩子们,教育好后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应该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彻底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改变千军万马都在过考试、高考这个独木桥的现状;家长们必须改变重管而不重教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们付出的心血最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父母的努力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孩子,只有独自放飞,才能学会与人相处所需的宽容和忍让,学会自律和坚强,从而发展出完善的人格。对于陪读的父母们来说,适时地选择退出,对孩子的成长可能要更好。

来源:http://www.gmw.cn/content/2005-01/10/content_160079.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