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母陪读是爱是害?

15年前 [02-23 20:03 周一]

 

9月初,中小学、大专院校相继开学,在戴着红领巾、拿着通知书报到的学生身后,又会出现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能够安心学习,可以闲置上百平方米的新宅,而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越、便利的生活条件,父母一方可以舍弃待遇不错的工作,专心围着孩子转……人们将这一现象统统归纳为———陪读。

  陪读,这个词语多少让人怀想着这样一幅情景:长衫飘飘,背着书箱,带着陪读的书童游读四方,这是古代曾经盛行的风气。如今,陪读之风又流行起来,陪读的人由书童变成了父母,有从农村到城市的,有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还有在一个城市中奔波的……父母们陪着小学生、中学生,也有陪着大学生读书的。陪读是一个过程,其结果会是什么样?对于因为陪读所产生的悲剧,许多媒体都有报道:

  一个已经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学生,因为特殊原因,妈妈不能再陪他到北京读书,他只好独自前往。在学习中,他是一个强者,但是,在生活中,他陷入了混乱。冬天里他不知道该添衣服,甚至穿着拖鞋去天安门。最终,这个可以攻克学业难题的优秀学生,因为理不顺自己的生活,逃回了家……人们探寻原因时发现,他从上学起,一直由妈妈陪读,妈妈帮他打理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因为他喜欢看书,有时为了不影响其读书,妈妈会一口一口喂他吃饭。

  还有一个孩子,因为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学校开家长会时要求他的家人陪读。于是,他父母对此十分重视,开学后母亲就一直陪读。这给他精神上带来了巨大压力,他多次向父母提出中止。当他母亲总算同意停止陪读时,学校又通知其父母去陪读,得到通知后,他一直闷闷不乐。最后,这个上初中的孩子服毒身亡。

  也许,这些都属于特例,那么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陪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视点调查 家长陪读忙

  父母要陪读的理由无外乎三种:

  一种是认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果不陪着,可能会导致他们生活的混乱。这种类型以大学陪读为主。上大学之前,除了学习之外,小王的所有生活起居都由妈妈责任,但在离家两百多公里的太原上大学,还要独自面对诸如洗衣服、买生活用品等事,妈妈怎么都不放心。9月份开学前,小王的妈妈在单位办理了内退手续,陪着小王来到了太原,准备在学校的附近租套房子,为小王打理日常生活,好让他安心学习。“或者等他对一切都熟悉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我就走”,采访中,王妈妈这样说。

  二是认为孩子的自制能力差,如果不陪,可能会导致孩子行为失去规范。8月底的时候,我曾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她请我帮忙在太原五中附近租一套房子,她姐姐的孩子今年中考时考上了五中。原因是这孩子在上初二时有过“前科”———孩子在初一时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五名的位置。到了初二,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一落千丈,经过调查,家长发现孩子下学后,以上晚自习的名义在网吧打游戏……经过努力,孩子总算考上了太原五中,但为了防止孩子再出问题,家长辞了职,准备租套房子,给孩子当陪读。

  三是为孩子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升学竞争非常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自己替孩子打理一切,孩子在上学的同时,还要腾出时间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的学习,哪怕是上学路上的时间都要尽可能节省。去年考上高中的小林家在山西大学附近住,到校需40分钟,为了把上下学时间节省出来,今年开学,家长在学校附近租了套房子,陪着小林。

  孩子不领情

  按理说,家长陪读当然乐了孩子,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能腾出更多时间专心学习。但实际情况是,对家长含辛茹苦的陪读,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不少被“陪”着的学生承认自己实际是处于一种无可奈何,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太原理工大学,许多同学表示不愿接受这种行为,他们说大学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团队精神,要不然大学为什么安排同学们集体住宿。

  小王说,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管教下生活,任何事情都不能有自己的主意。好不容易来太原上大学了,本想着可以过自立的生活,能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没想到妈妈非要陪读。他都不敢跟同学们说,怕大家嘲笑。

  “我觉得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很希望自己能回归到同学当中去。甚至羡慕可以在放学时和同学一块骑车回家这样的小事,路上可以和同学们聊一些不能对父母说的事,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多好,可我不敢跟父母说。再说,一个月600多元的租金,压在我心里,总让我觉得要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他们的辛苦,我一点也不快乐!”在送我下楼的时候,一位被父母陪读的中学生抓住机会向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视点分析 背负不起的爱

  陪读,是爱还是害?太原市心身疾病门诊部主任、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卫亚莉老师分析到:家长的初衷是爱孩子,但陪读会让孩子的能力弱化,是一种隐性伤害。

  首先,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而言,陪读只会让他们的能力变得更差,因为陪读剥夺了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是一种不良亲子关系。人类几乎所有的社会能力都是在后天学习、培养的,如果在后天教育中,剥夺了这种学习的机会,只会使他的生活能力日益弱化,进而有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卫老师在工作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因为原来的家离学校较远,父母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上学放学还要接送,因为怕车撞着,怕被人拐走,孩子下楼和院里的伙伴玩,父母必定有一个要跟着。慢慢的,孩子和同龄人之间产生了隔阂,最终造成心理强迫障碍。

  其次,对于上大学的孩子来说,父母陪读的更大伤害在于其行为自制能力。人的成长中有几个阶段,其中十八九岁是一个关键期,因为正常的人格开始在这个阶段中健全起来,心理会在这个阶段趋于成熟,对社会的基本观点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父母陪读会干扰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判断能力得不到发展,一旦进入社会,将陷入自己事事无力做主的痛苦中。

  第三,陪读,也反映出家长的心理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焦虑。究其根源,家长陪读正是对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的体现。

  在一些家长的理解中,学习就是单纯的课本学习,就是分数,没有顾及到孩子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掌握,当孩子因为上大学等原因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时,家长才猛然发现孩子并不能独立生活,不得不接着到大学去陪读。那么孩子到了工作单位以后呢?成家以后呢?建议家长们有空带着孩子去人才市场的高招现场感受一下,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强调能力和素质。所以,不要过分看重眼前,应着眼于长远。

  人质

  星期天,喜欢泡图书馆。但总有事半功倍之嫌,一天下来,理性的、感性的、激情的、平叙的文章都在脑海中幻化成一片模糊的影子,只有一句:“我把一个人质交给了社会”像一把刀,很犀利地在我心口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这是一位父亲面对教育中的不合理现象发出的一声呐喊。发扬了拿来主义的精神,我用人质来比喻被父母陪读着的孩子!陪读,本是正当的命题,只不过父母用它掩盖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与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交给了学校,更多时间他跟老师在一起,知识是由老师传授的,道理是由老师讲解的,孩子相信老师而不是父母。慢慢地,晚饭时的餐桌上孩子不再同父母交谈,开始把自己的日记本锁进抽屉,开始反对上下学时父母的接送……孩子的独立、自主甚至叛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掘开一条深沟。于是,父母希望掌握孩子的语言,父母希望控制孩子的行动,希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陪读,给了父母们这样一个机会。陪读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采访中,有些孩子敢怒不敢言,有些孩子在反抗,有些孩子将陪读这件事藏着掖着———怕同学知道。其目的就一个,想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一个自由成长的机会。千百年来,做父母一直是靠本能,靠直觉,做好做坏无人能评判,其职权无人能罢免。社会在进步,父母的义务不仅仅是给了孩子生命,满足孩子的温饱,而是只有将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帮助孩子在智力、情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才是合格的父母。如果非要给陪读找一个科学的理由,那就是分数。当分数成为对知识惟一评价时,这样的体系没有顾及孩子的健康。同时,这一标准也约束着大众行为,成为很多父母的目标。正因为千千万万的父母有这样的目标,才使得他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督促子女接受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哪个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人质,做一个没有思想的木头人。要想孩子改变,父母必先变,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

  胡周(来源: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吕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