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化解孩子过度恋母情结,消除孩子的仇父心理障碍?

15年前 [10-27 16:38 周二]

如何化解孩子过度恋母情结,消除孩子的仇父心理障碍?

 

一位35岁左右的女士急切地向我求助,让我帮她分析一下他的儿子的情况,解决她的困惑。我感觉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能力有限,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科学,我的建议能否真正帮助这位女士化解孩子过度恋母情结,消除孩子的仇父心理障碍,解决她的困惑。

 

【咨询】

8年前,因工作需要,儿子刚出生不久,丈夫就被派到外省去工作了,最短一个多月,有时三四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自己带着孩子过。在儿子印象里,就好像只有母亲没有父亲一样。直到现在,儿子都8岁(上小学三年级)了还跟我睡在一张床上,我从没让他自己一屋单独睡过,可以说儿子从没离开过我,对我十分依恋。

每当丈夫从外地回来,儿子根本不让丈夫跟我同住,即便我们一家三口睡在一张床上,儿子也必须睡在中间,决不让我跟丈夫靠在一起,想让儿子到另一房间里去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要见丈夫睡在我的床上,儿子便大哭大闹。没办法,丈夫从外地回来,夜里只好睡另一间屋,或者睡在沙发上。

有时候,如果儿子见我跟他爸爸挨着坐在沙发上,儿子必定冲过来坐在中间,决不让我跟丈夫坐在一起。吃苹果的时候,我吃可以,但儿子就是不让爸爸吃,如果我先削一个苹果递给了丈夫,儿子一定不愿意,气得不行。儿子曾经对丈夫说:“你走吧,别在我们家里。”甚至有一回,儿子竟对他爸爸说:“你死去吧!”丈夫伤心之下,照着孩子的屁股猛打,扫帚把都打坏了。

在儿子眼里,爸爸就是外人,这个家里只有我们母子两人,他爸爸是个多余的人,是很不受儿子欢迎的。还有一次,儿子觉得我对他爸爸好而对他不好,就坐在那里“啪啪”地打自己,还说,我要再对爸爸好,他就跳楼。现在,丈夫回来的时候,我对他说,你带儿子去玩玩,但我丈夫玩电脑上网的时候多,陪儿子玩的时候少,甚至很不耐烦领儿子玩,爷俩玩不到一块儿去,丈夫还数落我说,都是我把儿子惯坏了。我也很委屈啊,于是我们夫妻俩就吵架。这个时候,儿子就对他爸爸说:“快死去吧,你!”我觉得孩子有很严重的“恋母情结”。我该怎么办?

【我的分析】:这是很典型的恋母情结案例,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心理变态。孩子之所以会发展到这种程度,父母都有责任,主要责任还应当在母亲身上。

第一,这位母亲与儿子形影不离,没有及时跟孩子分床睡觉,造成了孩子对母亲的极度依赖心理。没有一个孩子不依恋母亲的,母亲的怀抱无疑是最有安全感的,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母亲的怀抱依赖感越强,做为母亲,不可能永远怀抱着儿子生活,孩子也决不可能永远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这位母亲的错误在于没有适时地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没有给孩子创造离开母亲独立活动的机会(包括没有及时跟孩子分床以及分房间睡觉)。作为母亲,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该考虑跟孩子分床睡觉,因为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独立能力,决不能再让孩子跟父母睡在一间房里,更不能睡在一张床上。孩子独睡一床,甚至独睡一屋,这是让孩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必须,在父母的“羽翼”下的孩子永远长不大。这位母亲多年不与儿子分床睡觉是造成儿子极度恋母的重要原因。

第二,这位母亲的第二个错误,也应该说是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丈夫从外省回来之后,可能本不该让孩子看见的仅仅属于小两口隐私的情景结果让儿子看见了,这主要是指夜间夫妻俩的性生活场景。夫妻分居两地,相聚后肯定难免温存一番,彼此诉说相思之苦,分享团聚的喜悦。然而,三口人同睡在一张床上,夫妻俩的举动难免会被儿子看见或听见,“假如他偶然看见父母的性交行为,他会以为这是男人制服女人的企图,或者甚至是一种争吵打架,他总是以虐待来诠释性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语)。在孩子眼里,母亲遭到了侵犯,父亲就是侵犯者,母亲是受害者,对于一个本来就对父亲感觉陌生,甚至认为父亲是外人的孩子而言,必然对父亲产生敌意进而上升为仇恨。一旦这个侵犯者在生活中出现,孩子的敌视心理、仇恨心理便会立即爆发出来,在孩子眼里,父亲已不是父亲,而成为了他心目中的敌人。正是这个“敌人”打乱了母子二人的正常生活,父亲是一个夺爱者,是他在瓜分来自一个女人——孩子的母亲的爱。从动物学角度来讲,当面对同一个异性动物的时候,两个雄性动物绝对视对方为死敌,必定争个你死我活,这是动物的本性使然。虽然孩子在生理上尚未成熟,但潜意识里同性相互排斥的心理因素必然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理论,人从幼儿时期就已经有了性意识和性活动,只是与成人有着极大的区别而已,因此也常常被会人们所忽视。从伦理学上讲,母亲是孩子的生母,但从生理学、心理学上讲,在潜意识里,孩子的母亲,其实是孩子的异性伙伴,除了伦理学上的对母亲的依恋之外,孩子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儿子性意识中的对象,越是在孩子幼儿时期,这种潜在的性需求越是强烈和明显,但也会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作为和父亲一样,同属雄性的儿子来说,当他发觉另一个男性侵犯了与之朝夕相处不可分离的雌性动物——他的母亲时,必然会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排他心理,这就是儿子及不欢迎父亲的心理根源。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心理在孩子小的时候一旦形成,不及时疏导,必然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发展,使孩子成年后产生人格分裂,甚至还会导致犯罪,罹患精神分裂症,那是很可怕的。

第三,距离能使亲情更浓,但距离也必然会淡化亲情。一对长期不能在一起生活的父子,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过大,彼此也必然也会产生隔阂,缺少心理上、感情上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即便是亲父子,也往往会在感情上、心理上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鸿沟里,缺少父爱的填补,儿子没有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本应该源源不断地传输给他的那份浓浓的父爱,儿子不接受父亲,父子间的感情鸿沟越拉越大,越拉越深。这应该是儿子不欢迎父亲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的建议】:第一,做为母亲,必须尽快考虑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孩子心理上“断奶”,适时地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给孩子创造离开母亲独立活动的机会,包括跟孩子分床以及分房间睡觉。就这个已经8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有些为时过晚,但为了孩子的今后,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奶”,比如,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母亲不能再总认为孩子长不大而包办代替。

第二,作为母亲,应当多做儿子和父亲感情传递的桥梁和纽带,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父亲。比如,母子俩常谈论一些育父亲有关的话题,谈谈父亲一人在外地工作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讲讲父亲在外地对他们母子的思念等等,借以不断增进孩子对父亲的好感。

第三,作为父亲,一是经常往家打个电话,尤其是多给儿子打个电话,相互交流一下感情,问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有什么爱好和兴趣,经常让儿子听的到父亲的声音,给儿子寄些小礼物或给妻儿写封信等等,都是加深父子感情的好方法。

第四,尽量创造机会跟孩子在一起,比如,尽量有可能地常回家看看,带儿子到处走走,玩玩,做些亲子游戏活动。一句话,父子相聚,作为父亲,应当学会设法让儿子开心快乐,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甚至成为儿子崇拜的偶像。

第五,夫妻间的言行,“儿童不宜”的,应当绝对避免让孩子看到或听到,避免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丑恶”的阴影。

第六,创造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一家三口,共享天伦之乐,让孩子有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享受到伟大的父爱,伟大的母爱,健康成长。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