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现在关注家庭教育的家长是越来越多了,按说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于大国于小家都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这个现象也暴露出了它的另一面,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家庭教育,除了部分智慧家长是真的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把培养孩子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外,绝大部分家长其实都是在发现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并且问题已经到了等不得、错不得的时候,才去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补救方法的。所以他们希望能马上得到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一下子将问题解决掉。 有一位家长在指导师的博客里留下了这样的求助:“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二,是男孩子,严重逆反,感觉他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不愿意去做,愁人呀!你讲座的内容我看了,也试过了,可是不收效。夸也没用,骂也没用,也打过,不知道怎么去引导他了。请老师帮帮我这个家长吧……” 像这个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教育出了问题之后,他们四处求教、学习,可是当他们拿着新听来、学来的东西急切切地运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发现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情况更糟糕。于是有的家长就认为是方法不好,掉头又去追逐其他方法,有的坚持了一段时间,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的孩子情况特殊,无可救药,干脆放弃了努力…… 现在致力于家教研究的专家、学者非常多,而且社会上也常常出现成功地培养了自己孩子的家长典范。在这个领域,并不缺乏好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 为什么别人成功的育儿经验和方法,我们很多家长在借鉴和实践过程中,被认为是无效的呢?为什么我用了就不灵?是这些理论、方法不正确,或者它们局限性很大,不具备普遍有效性?还是我在运用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所以说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一、怎样认识家庭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1、有效方法的背后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作支撑。 “方法”和“理念”前面是两个不同的形容词,一个是有效,一个是正确。方法是什么?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手段,它常常是具体的,因对象而异的。而理念与方法相比,它是一个更一般的、带有普遍性的概念。是对待问题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有效是它的评价标准。中国家庭教育有句古训:“棍棒底下出孝子”,主张以打骂这种严格的方式教育孩子。我们来评价它对不对。我们都知道傅雷、傅聪的故事,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几乎可以说是残酷。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可是他的儿子,不仅成为了一位著名钢琴家,在成年还一直保持着与父亲的精神交流。我们能不能学习傅雷的作法?有的家长,对孩子就是采取打骂的方式,最后不仅把孩子打出了家门,成了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有的反过来打自己的父母,甚至把亲生父母杀掉。 方法既然没有绝对的对错,对别人有效的方法,对于我也许没有用,那我们家长的学习、交流是不是没有意义呢?当然不是。因为有效方法的背后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作支撑。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照搬具体的方法,而是找到它背后的正确理念,深入学习,吃透,然后再到实践中,针对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探索有效的方法。 例如赏识教育法,不少家长都听过、尝试过,以为就是一个简单的手的动作:竖大拇指,嘴里的那句:“孩子,你真棒!”拿回去用,结果孩子不领情,不卖帐。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儿子今年已经8岁了。这个妈妈从她怀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在网上查看各种育儿知识,她儿子只要需要,她就可以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他。这么一个用心的好妈妈,她的孩子一定培养得很不错吧?但是前不久才得知,她儿子现在的情况很糟糕,自从上了小学,几乎天天老师都要请家长到学校去,不是没做作业,就是上课犯纪律,或者打了同学。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妈妈现在失败感很重,很无力,因为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她当时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孩子要像电脑该多好啊,出了问题,中了病毒,重装一下系统就行了……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感叹。她说,每次孩子拿回惨不忍睹的成绩回来,她都说:“孩子,不要紧的,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好!”她说她一直就在鼓励孩子,赏识孩子。“赏识”二字让我我突然记起一个情景,好像是她儿子3岁时,有一天我回家路过他们门栋,她正抱着儿子上楼。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儿子在哇哇大哭,妈妈就抱着他,轻声说:“乐乐真棒!”从一楼到五楼,孩子的哭声始终很响亮,妈妈的声调始终很温柔,我当时很为这位妈妈的耐心感动。当时我不懂。现在系统学习了家庭教育,才明白,问题就出在这个“赏识”上。她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它。说儿子“真棒”,到底是指的哭闹得好,还是此前引起哭闹的行为?是为了安慰孩子,还是止住孩子的哭声?3岁的孩子,还不具备分析推理能力,在这个情境中他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看来我无论做什么,妈妈都爱我。妈妈把孩子的判断搞混乱了。 赏识法是不是一种好方法?是!它已经被别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那为什么家长用不好?因为我们在舍本求末,在东施效颦。那么赏识法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呢?周弘自己说,就是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心灵最深处都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行”这一个字上。就是信任孩子。赏是为了激发、强化孩子内部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当我们弄清楚了赏识背后的正确理念之后,什么时候该赏识,什么时候该批评,怎样赏识,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就比较有把握了。 所以,家长应该深入挖掘有效家庭教育方法背后那个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拿来便套用。有些家庭教育观念的提法,听起来很武断,很偏激,我们千万不可断章取义。有些书初看书名甚至就是一些对立的观点,比方说《孩子是管出来的》和《千万别管你的孩子》,你将会无所适从。你如果拿来就试,那是很危险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理解,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个合理的内核,那些看似不同的提法,它背后的理念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2、有效的方法不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 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摸索出来的方法却是各不相同的,不是唯一的。因为教育孩子,不仅是理念和方法的问题,还有:每一个家庭的家庭环境、条件、孩子自身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周弘在赏识的总思路下,还在不停地思考,他说他“吃饭在想,走路在想,连睡觉都在想,一想到好的方法就马上把它记下来。”傅雷除了严厉的管教之外,还有浓厚的艺术气氛,学术精神,深厚的学养。他对孩子的要求,与他本人严谨而又刻苦的治学态度、崇高的人生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如果你只从傅聪的成功中得出“孩子就是要打”,不打不成器,那就大错特错了,你恰恰是把傅雷家庭教育中最不可取的部分拿走了。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方法越具体,其实也越有局限性和针对性。有效性涉及到正确的时间、对象、条件。这就好比感冒吃药。我感冒了吃银翘最有效,女儿喝三九才行。感冒刚开始吃药有效,感冒严重时,吃半个月的药,都不见好。在家庭教育领域,几乎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这是家庭教育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困难之处。 周弘将天生耳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神童,卡尔·威特将被别人认为智力很有问题的儿子培养成了天才,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逻辑,我们把他们的方法拿过来,那我们的孩子还不培养到天上去了。 其实他们成功的因素有很重要的一条(抛开其它不说),他们都是从孩子最一开始就系统地、一贯地实施着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毛主席说,一张白纸最好画最美的图画。而我们孩子出现了一大堆的问题,并且又是在孩子青春期这个公认的做父母最艰难的时期,我们不能急匆匆地把别人美好的果实不加处理地嫁接在自己的树上,这里面是需要技巧和用心的。 一位父亲在听了周弘的讲座后,痛感自己的错误,他每天只逼孩子学习,从不顾及孩子的心灵需要,亲子关系非常僵。女儿这天放学回来,他满腔柔情地问:你今天心情好不好?女儿白了他一眼,你有病啊?一盆冷水从头泼到脚,一下子就将那没有根基的热情浇灭了:你才有病呢,不知好歹的东西。成天供你吃供你喝,还要看你脸色…… 周弘教育女儿的事迹中,有一个很有名故事,婷婷做应用题,十道只对了一道,周弘在那道对题旁边打了个大大的红勾……孩子小的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更多地依赖于成人,他的父母,这个时候他获得你的表扬和肯定,他很高兴,他会更努力。 可是你要是依葫芦画瓢,对着你上初二的孩子一张30分的数学考卷,(你以前一直在挫败他,老师也说他是差生)说类似的话,他会以为如何? 哪怕你鼓励得很诚恳,对大孩子,他有了一定的自我评判能力,而且他的评判更多地从成人移到了同龄人,他根本不在乎你的夸奖。他甚至会觉得你老土。他也知道,你那轻飘飘的鼓励只是为了换来他更加努力的学习。 所以我们说任何好方法都不是绝对的,方法是死的,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得综合各种因素,它才能被激活。 3、有效并非立竿见影。 一个孩子,在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耍赖、哭闹,你走过去一顿打,孩子不敢哭了,是不是很有效果?如果你只是想要孩子安静下来,不烦你,那这确实是很有效。但是你这一巴掌下去,也许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恐惧和暴力的阴影,也许埋上了仇恨的种子,等到他长大了,这些被压制下去的东西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爆发出来,造成破坏性的后果。所以说,效果有长效、短效之分,还有有形的和无形之别。我们不能为了简单、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感,而牺牲掉了孩子长远的利益。 就拿陪读来说,很多家长都明白陪读有坏处,一个要占去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个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责任感、学习能力等等。因为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之所以不敢放手,家长说,我一放手,成绩就滑滑梯一样的往下直掉,我抓一抓,成绩还看得。 我们要明白,好的成绩并非最终目的。有人曾说:育儿的成果只有到最后才能看得出来。孩子不是一天长大的,孩子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争一日之短长。我们如果足够有信心,对自己,对孩子,足够有力量,最好还是把眼光放远一点。 二、如何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回到根本理念。 很多家长听完一场讲座,看完一本家教书籍或一篇文章,或得到指导师的一番指点,最初都会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感觉。于是满腔热情地带着更新的思想、态度、心情,去面对孩子。可是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养成的,你知道自己在变,孩子的变化却需要时间,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热脸贴着了冷脸,就难以为继了。家长们就开始动作走形了,技术要领都抛到脑后了,不知不觉就回到过去的互动模式去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自己叫暂停,重新温习正确的理念。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一样,他在和对手打斗的时候,他疲惫了,他受伤了,需要一次次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重新获得他的力量。并且你这个时候回去,不是简单的回去,那些正确的理念,只要你用心在实践,你多少会对它有更深刻、更个人化的认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作者李跃儿说:我的教育就是在我的错误里面生长出来的,是我一步步反思出来的。 理念表达起来往往都是简单的,所谓“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它,去丰富它的内涵。理念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否则,它高高在上,永远也无法转化成我们手中的武器。 就拿接纳孩子、信任孩子来说,简简单单八个字,但里面隐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少教育专家告诉家长:要接纳孩子的现状。家长们也都觉得应该这样。那就承认差距、接受现实吧,接纳了心态就放平了。这只是接纳的第一步。接纳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是承担!是《士兵突击》里面的那句名言:不抛弃,不放弃。央视《中华医药》有这样一期节目:一对年轻夫妇,婚后生下了两个十分可爱的孪生男孩,可是这两兄弟两岁的时候,被确诊为孤独症儿童。了解孤独症的就知道这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整个家庭因此而彻底改变了。爸爸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科研理想,把业余时间都给了孩子,妈妈在外拼命工作,以保证他们的训练开销。这里面的艰难,常人无法感同身受。为了听儿子叫一声“爸爸”,爸爸对着儿子教了成千上万声;一个普通孩子重复几次就可以学会的简单动作,两兄弟也许要练习上百次;而要建立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毛病,得以“年”计……除了承担,他们没有别的选择。爸爸说了一句话,非常感人:“他能达到什么程度,我心里边没底,但是我能做什么,我心里面要想清楚。”我们多少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伤心欲绝,觉得自己所有该做的都做了,仁至义尽了。与这对父母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因为孤独症在目前的医学界,没有治愈一说,得终生干预。 接纳不是被动接受,如果接纳的同时没有对于改变的信心,接纳就成了自艾自怨,顾影自怜,接纳就没有积极的意义了。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促使人们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他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只是其过去的经验。”所以说,接纳里面还包涵了信心。 同样,信任孩子,里面也包含了很多东西。一个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成绩很落后,在学习上一直没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一直受挫,这个时候考试快临近了,你对他说:孩子,不要紧,我相信你这回能考好!这是信任吗?这不是,你是在假借信任的双手把孩子悬挂在半空中,是对他身心的折磨。我们不应该仅仅把信任当作风来使,一个劲儿地向孩子吹鼓,只为强迫他不停下来。信任应该还包含,哪怕他在读书求学阶段真的不行,落后了,失败了,也能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仍有许多机会去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做父母的仍有能力给予他某种帮助。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所有的孩子最终都是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成熟的。 有一个孩子,从小被溺爱。高中没考上大学,在家待业,吸烟、喝酒,赌博,输了一万多块钱。妈妈花钱托人弄到部队,后来上了士官学校,又进过新闻培训班的,在部队搞宣传工作,写报道,得到解放军报认可,渐渐走上这条路。现在在湖北省军区宣传部工作,正在职读研。 2、等待时机,抓住时机。 我们倾向于认为,孩子成长的轨迹就像一个缓缓的斜坡,一天一天,我们不断地教他这,教他那,他一天天学习、吸收,持续地进步、成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生活、做人方面,它的变化轨迹更像是一个个不规则的台阶状的。有时候那个平台特别长,长到我们觉得这孩子怎么油盐不进,都有些灰心了。看到孩子停步不前,我们会着急,忍不住反复地啰嗦,引起孩子的反感。他们会说,哎呀,我知道了!耳朵都出茧子了! 孩子真的知道了吗?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准则,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父母平时重复得太多,他能不知道吗?但他为什么做不到呢?当然个中原因很多,很不同,有一种就是,孩子没有从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地体验到。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强行要从外部教给他的。(自己孩子手机被偷的例子,见上篇博文)她躺在床上,眼睛无辜,很受伤的样子,我真不忍心再刺激她。但我感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育的时机。因为平时给她这方面的建议,她不是不耐烦,就是不以为意,她很固执,常让我感到束手无策。当时她听得出奇地温顺,我感到并不是因为丢了手机怕责罚,而是她虚心地打开了自己,愿意接纳经过验证之后正确的东西,她在真诚地向生活中的道理靠拢。我发现事实的教育力量如此之大,而教育时机的选择似乎比教育内容更重要。逮到一个好时机,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 对于孩子老说不改的毛病,我们一定得管住自己的嘴巴,要心里存得住事,沉得住气,等待教育的机会。当你觉得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那你只有等待。我们无法代替孩子成长。要相信,实在不行,还有生活。生活会将它的教训和答案交给孩子,在一定的时候。 3、辩证施治,学学中医之道 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常常不是孤立的,有些问题只是表象,它有深层的根源。所以家长如果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 创建了双赢网站的 4、身教胜于言教,细节处见精神。 身教为什么胜于言教?人最初是通过什么学习的?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人最初接触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慢慢地才形成概念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身教符合人学习的内在规律。另外,与言教相比,身教并不直指被教育的对象。我们总提倡与孩子平等,但是一旦把孩子放在一个被教育的位置上,显然就有了一个主、客体的区别。尤其是12岁以后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他是很反感大人说教的。 我们常常更多的是从细节去了解一个人,而不是从非常规的举动。因为非常规的举动,带有一种偶然性,比方说我突然冲动了,去献了血;或者可控性和刻意性,比方说家长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给汶川地震捐款。而细节呢,生活处处有细节,日常的生活就是由细节组成了,它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习惯的驱使,人对于生活的基本看法使然。 总之,身教与注重细节,就是要将教育的痕迹淡化。你不是把教育的内容直接给孩子,而是把它们放在自己身上,你要相信,孩子的观察和学习力是很强的,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向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当然,身教与注重细节,这给家长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修炼和完善自身。 这篇“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的讲稿,其实也并未给出什么特别好的操作方法,而是更侧重于对“有效性”的态度。其实这一点更重要,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有效性”,端正态度,家长们就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方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爱孩子,爱是具有创造性的。 但我们需要学习:怎样去爱。梅·萨藤说:把一个人看成他本身,而不是凭你对他的感情,这需要智慧。说得有多好!我们都说我们是爱孩子的,爱有许多种形式,每一种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让我们一起,学着去爱我们的孩子,只为了我们的孩子明天会更好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