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基础不是在学校,不是在社会二是在家庭,所以我们中国人骂人,很少说这个人没受教育,也不会说这个人没有进学校,更不会说社会是他这样做,而是会所这个人没有家教——家庭教育不好,问什么家庭教育会变成大家指责的对象,会变成大家关注的对象,因为他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基础。
一、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1、分苹果的故事: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任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2、一项有说服力的调查:
北京一项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调查内容: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而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
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这项调查还给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把不当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增加三倍左右。
3、三问
一问:把婴儿放在狼群,8年后变成了狼孩,跟孩子有关吗?
二问: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担心什么?
三问:人天生就爱学习吗?
是谁在扼杀孩子,谁是孩子前进路上的障碍?
二、家长的行为
【互动】
你希望孩子听话吗?
你希望孩子超越父母吗?
你希望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矛盾的存在)
1.杀掉孩子自尊的三把刀:
1)抱怨:是有心理暗示的。(案例:5*5与5+5与呼县的龙龙二小的晶晶)
2)说教:唠叨,讲一大堆孩子根本无法听得懂和做得到的事,多是一些正确的废话。(案例:米泉的牛牛)
3)无原则的比较:注意力就等于事实。
(中美妈妈带孩子打球、50分与40分和60分之间的差距)
无原则的比较结果孩子会找到一种报复方式:让自己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坏。
【互动】闭眼睛(注意力就等于事实)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批评,放任自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对孩子的批评又应该慎重,家长要善于分清是非,讲究批评的艺术。
【经典故事】
故事1四块糖的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故事2:大杰克和小杰克
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家长,你将怎样处理?。相信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
中国式的处理方法: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二是责令将当天的家庭作业多写几遍,三是取消他们今后开车的资格。
美国式的处理: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晚上是吃冰激凌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了。
日本式的处理: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谎言者严厉处罚。
英国式的处理:把真相告诉家庭所有成员,请家庭每位成员都对其严加监督,进行全家讨论,引以为戒。
以色列式的处理: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1、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2、你们在哪个维修点补胎?3、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看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领悟一个道理:无论是进行哪方面的教育,光靠说教,讲那些大道理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要把惩戒融入具体的活动中,让孩子在情景和活动中体验、反思、感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剥夺孩子兴趣发展的三种行为:
而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成了一句讽刺语,这令不少华裔学生烦恼。不少妈妈对此感到委屈,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也有家长反省,认为潜意识里的溺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1)过度关心
2)过度引导
3)过度保护
结果是孩子自私、无责任感、动手动脑能力差、放纵、抗挫能力差、(香焦的案例、州二中钢琴十级的女孩陈XX)
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代替
【帮助的含义】
告诉缺水的人那里有水源
告诉寒冷的人那里有篝火
告诉生病的人那里有草药
告诉饥饿的人那里有野果
【反思】一位大学生的控诉
孙云晓:最好的教育就是少教育,孩子有自己成长的历程,不要破坏它。
三、我们的策略
1、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故事: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孩子啊,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却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点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承诺。
2、改变旧有的观念、想法、做法:(猫学狗叫、大脖子、白毛女的故事)
3、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及方法
1)顾晓鸣十大理念
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也要先改变自己。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生俱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是“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书”是一本变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才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愿天下父母不只是一个家“长”,更多的是成为孩子终身的家“师”、家“友”,才能放飞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思考题】
有几句话大家也许非常熟悉: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对代子女的态度,也决定了子女对待我们的态度,最终又影响到子女对待别人的态度。这段话表述的正是家长塑造子女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下面, 我们通过不同父母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应,来探讨父母不同的引导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这样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
问题情境是这样的:孩子背着书包从学校回来了,满脸的委屈,眼角还挂着泪痕,低着头,对着自己的父母预言又止,如果是您,您该怎么做呢? 且看不同类型父母的反应:
A 家长走过去,轻声问:“发生了什么事?能讲给我听听吗?”
B 家长不动声色,装作没有看见,继续做自己的家务,等待孩子先开口。
C 家长急忙跑过去,接过书包,把孩子搂在怀里,边替他擦眼泪边说:“摔跤了吗?疼吗?叫你小心点,你偏不听。明天让你爸爸开车去学校接你。”
D 家长急忙走过去,接过书包,盯着孩子问:“是谁欺负你了?说话呀!是老师骂你打你了?这个老师真不像话,明天我找校长去!”
E 家长急忙走过去,接过书包,气愤地说:“到底是谁胆敢欺负你?告诉你爸爸,去揍他一顿!”
F 家长轻蔑地看孩子一眼,从鼻子里哼道:“你这个窝囊废!就有本事往家跑,谁打你,你就去打谁,跑回家来哭什么?”
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
送给父母们: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
充满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经由你
来到这个世界
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
他们和你在一起
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
居住在你的屋子里
但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
他们的灵魂
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在梦中
你也无法前去那里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
但是
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因为
生命不会倒流
也不会驻足在昨日
-----纪伯伦
每每读着纪伯伦的诗,品味着他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对孩子的民主、自由的诠释我就很感动。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