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国家森 清朝大画家焦秉贞作过一幅画:一个老人含着糖逗孙儿们玩,尽享天伦,其乐融融。这使我想起一句老话:“隔代亲”。今天,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隔代亲”比起古人来,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年轻时也曾听长辈们说过这句话,颇为费解。如今自己已进花甲之年,也有了孙子,方觉其中之意。孙儿们来到世间,他们便成为我最牵挂的人。他们那虎头虎脑的样子,让你打心眼儿里喜欢。亮亮的眼睛充满童真和探究世界的好奇,咯咯的笑声荡满了稚气和欢乐,握一握胖胖的小手让你感到了力量和骨肉亲情,叫一声爷爷奶奶使你享受到天伦之乐和幸福的慰藉。出发在外,过去从不知往家打电话,现在至少要一天一次,问孙子的吃饭穿衣,听孙子叫一声爷爷;过去从不喜欢逛商店,现在常常到商店直奔卖儿童玩具、衣服的柜台,为孙子买点小礼物;孙儿笑,心里安,孙儿哭,心里乱,孙儿有点磕磕碰碰、头痛脑热,食无味,夜不寐,着急的样儿常让医生作笑谈。这种至疼至爱,大大超出了对自己儿女的关爱,这就是“隔代亲”。这种亲和爱是无私的,是人们纯真亲情的自然迸发,是血脉相传情感的真实使然,这种至疼至爱,构成了人类社会成熟与天真、厚重与稚嫩的和谐乐章,蕴含着生命活力和智慧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 亲,本人之天性;爱,更无可厚非。但亲不等于宠,爱不等于溺。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爷爷奶奶带孙子与朋友聚餐,客人还没就位,孙子已爬到餐桌上抓东西,爷爷不仅不教育,反而帮孙子挑瓜捡枣;孙子糟践饭菜,爷爷奶奶还夸奖孙子如何聪明“淘气”,在场的朋友啼笑皆非。父母教育孩子稍有过火,爷爷奶奶便心疼,形成爸爸批评儿子、爷爷训斥爸爸的情况,“孩子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比他还淘气”等等。 有一张漫画,父亲脱了鞋子追打儿子,祖父也脱下鞋子去追打父亲,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宝宝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不仅爷爷奶奶溺爱,甚至父母和外祖父母也哄着宠着,使有些孩子慢慢养成任性、蛮横、自私等不良性格,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历史上,有许多因对孩子溺爱过度而贻误孩子终生的深刻教训。春秋时期,卫庄公对儿子州吁宠爱有加,州吁不修德而沉湎于武事,卫庄公从不管束。大夫石碏多次相劝无果。后来,州吁杀死了父亲自立为国君,卫国大乱,卫庄公喝下了自己酿制的毒酒。今天,我们也时常看到少数年轻人,因从小家庭溺爱过度,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是非不辨,无所用心,受不得辛苦,吃不得委屈,花钱如流水;更有甚者,染上了恶习,不学无术、抽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甚至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为伍,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这些教训都不能不唤醒我们,理性地思考“隔代亲”,理智地表现“隔代亲”。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明天的主人,今天孩子的素质决定着明天我们民族的兴衰成败。爷爷奶奶们、爸爸妈妈们,把宝宝教育好,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若水之源,育人先育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德是基础。最大的亲和爱,就是教育孩子修身心、怡性情、育德行。宋代家颐在《教子语》中写道:“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看《康熙大帝》,我们深深感到孝庄太后为培育一代明君,是怎样“隔代亲”:生活上,康熙登基伊始,就裁撤了大批太监,使康熙从小习于俭朴。对穿衣、吃饭、站立、行走、说话这样的生活琐事,都要求康熙依照礼仪践行;在品德上,孝庄教康熙“明治国之道,修明君之德”,要“宽裕慈人、温良恭敬,敬畏谨慎,勤政爱民”。九岁康熙便懂得“惟愿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在教育上,孝庄请来魏成谟、济世等名家,教导康熙习学满汉文字,诵读儒家经典,并不忘祖宗尚武精神,勤于练武,多读兵书,以达到武能安天下,文能兴太平。正是在孝庄的悉心培养和智慧调教下,康熙才成为开创“康乾盛世”的明帝。 这些年,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德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大体应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社会道德,如心地宽厚、关爱他人、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向善包容,也就是常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这是做人的根基,也是和谐社会的原本要素;第二层面是职业道德,就是从事社会活动,担负社会职业的人都应具有的道德规范,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商店售货员的职业道德是热情诚信,会计的职业道德是不作假账等。第三层面是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品德,就是对党忠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等。这三个层面的德行,第一层面是基础,是孩子健康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的前提。当前,社会教育的一个缺陷是,注重对娃娃才能知识的培养,对基本道德的培养重视不够,这也是某些社会公德退化的重要原因。由于“隔代亲”的原因,祖辈们成为孩子道德行为早期教育的启蒙老师。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接人待物等,都对孙辈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祖辈们多数已退休在家,具有年轻父母无法拥有的时间、精力和耐心,一般来说更容易与孙辈们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祖辈们还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通过给孩子们述人生、授知识、谈感慨、叙亲情、论孝道、传礼仪等,对儿童的最初认知和对美与丑的感受、善与恶的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可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 “隔代亲”,既言传,又身教。墨子说,“人性如素丝,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小宝宝们心灵纯洁,犹如白纸,“及渐长、受熏陶”,当爷爷奶奶的要用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影响和濡染他们,教育孩子应先教他们学会做人。怎样做人,孔孟以来,历代先贤,多有遗训。孔子讲,“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的先人,把圣贤的思想、举止言行、处事待人用浅显易懂的话写成了儿童启蒙教材,教化人心。《三字经》、《弟子规》等都对社会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直到今天,都应该让孩子们好好学习。“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路遇长,忙趋揖;见人贤,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市井气,却戒之”等等,从小用这样崇高的品德塑造孩子的心灵,有了这样的品德根基,才会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与社会和谐共处。有了这样的品德根基,才会为国尽忠,为民尽力,为父尽孝,为友尽诚,才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