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原生态家庭与个人成长(第四讲)

14年前 [07-28 08:52 周三]

原生态家庭与个人成长(第四讲)

主讲人:沉默

    上一节讲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投射与认同 ,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其实是这个人的内心的反映,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这就是投射。如果你的内在关系模式恰好和施与投射的人相同,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接受了这种投射,这就是认同。如果你的关系模式和他的关系模式不同,就不会接受,这就是不认同。今天要讲是的心灵成长的第五个定律。
第五定律:主动伤害自己,就不怕被伤害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童年幸福,长大后就不断重复幸福,这一点容易理解。然而,为何童年痛苦,长大后就不断重复痛苦呢?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主动制造的痛苦,比突然袭击来的痛苦,疼得程度更低一些,于是更容易承受。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童年幸福,长大后就不断重复幸福,这一点容易理解。然而,为何童年痛苦,长大后就不断重复痛苦呢?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主动制造的痛苦,比突然袭击来的痛苦,疼得程度更低一些,于是更容易承受。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童年幸福,长大后就不断重复幸福,这一点容易理解。然而,为何童年痛苦,长大后就不断重复痛苦呢?  

16岁的姜,是一个漂亮的高一女生。然而,她夏天不敢穿短袖上衣。原来,她的胳膊上留下了很多伤痕,穿短袖上衣会暴露它们。这些伤痕是怎样来的呢?是她自己用铅笔刀割的。特别伤心的时候,特别麻木的时候,甚至特别开心的时候,她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忍不住想割自己的胳膊,尤其是手腕处。她并非是想自杀,她只是想把自己弄疼一些。她自己这样说:“肉体上的疼,比心理上的痛苦更容易忍受。” 所以,她会在特别伤心的时候,譬如和男友闹矛盾时,会选择割伤自己的手腕,那样一来,肉体上的疼痛就替代了心理上的痛苦,变得更容易忍受了。麻木时,她也会割伤自己,是因为肉体上的疼痛,仿佛可以刺激她,令她感觉到自己还是活着的。
这两种情形都比较容易理解。然而,为什么特别快乐的时候,她也会去割伤自己呢?譬如,最近一次割伤自己,是因为她发现,高中的班主任对她特别好,就像一个温暖的妈妈一样。这种发现,令她有点受宠若惊,然后,她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于是割伤了自己的胳膊,看到鲜血留出来,切实地感受到了伤口处的疼痛,她觉得放松了一些,也好受多了。在咨询室中,心理医生对姜做了一些放松的工作后,让姜重新细细讲述这次事情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讲述她内心的一些对话,一些体验。
她讲到,当发现班主任特别喜欢她时,她受宠若惊,一方面是不敢置信地欣喜,另一方面却是一种隐隐的惶恐。
“什么样的惶恐?”心理医生问她。
“我……我担心她一转身就对我不好,就不理我了。”姜回答说。说完这句话,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这就是她在特别快乐时,也想自伤的答案。她所说的快乐,都是被一些重要的人爱与认可所带来的快乐,譬如与男友、老师或知己。她无比渴望被人爱,但一旦真得到了爱,她立即就会担心被抛弃。并且,她知道被抛弃的感觉是多么可怕,而最可怕的就是突然袭击式的被抛弃,对方不说理由,忽然就变脸了,就远离了她。这种不可预见的被抛弃,带来的痛苦太大了。为了减少这种心理疼痛,她会先弄疼自己。这样一来,等被抛弃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她产生的难过感就相对轻了很多。
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先弄疼自己,就是告诉自己,我知道别人的爱与认可,是不可靠的,而抛弃早晚会到来。
这是经典的悲剧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姜之所以形成这么糟糕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与她的生命经历息息相关。她只有几个月大时,就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当父母想念她时,就把她接回城里住一段时间,忙了,就再把她送回到乡下。她7岁时,因为要上学,于是又回到城里和父母住在一起。有3年时间,她与父母关系都很糟糕,她渴望父母能多给她一些爱,但父母觉得,她已是大孩子了,要有大孩子的样,要懂事要听话。不过,慢慢地,她和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尤其是和父亲的关系。到了10岁时,她已开始感受到温暖的父爱,自己心里的一块坚冰正慢慢融化。但就在这一年,她的父亲遭遇车祸而意外身亡。10岁前的一系列不幸,令姜惧怕起快乐和幸福来,因为她发现,她的每一次幸福和快乐之后,就会伴随着一个不幸和痛苦。这个发现,最终在她内心深处扎根,并发展成一个非常悲观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姜就学会了先制造痛苦,以防御不期而至的被抛弃的痛苦。譬如,当知道父母将到乡下看她时,她会很渴望,然而,一旦真见到了父母,她会冷落他们,拒绝与他们亲近。尽管这种疏远,令她也感到痛苦,但毕竟自己制造的痛苦,比先与父母亲近然后再被父母“抛弃”,要好承受多了。不仅如此,姜对父母屡屡“抛弃”自己,有着强烈的愤怒。然而,她不敢表达,父母也不容许女儿表达。他们整个家族都不能接受晚辈对长辈表达不满,他们也认为,他们是处于为女儿好,才将她送到乡下去的。但是,对姜而言,她的被抛弃感是无比痛苦的,这种痛苦是切实的,她因此产生的愤怒也是真实的。被抛弃所带来的痛苦,她可以通过先制造痛苦来减轻受伤感。但愤怒,她怎么表达呢?
  割伤自己,就是她的表达方式。
我们前面讲到,我们常说的自爱,其实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那么,所谓的自虐,其实常是“内在的小孩”攻击“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惩罚“内在的小孩”。
那么,当被抛弃时,姜割伤自己的手腕,就是“内在的小孩”在攻击“内在的父母”。她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大人表达愤怒,于是只能通过扭曲的自虐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她不能对现实的父母表达不满,只好对“内在的父母”表达不满。
姜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暴自弃式的预言。当最快乐的时候,她的自暴自弃的预言,会使她做一些自伤或伤人的努力,将事情向坏的方向推动。毕竟,自己制造的痛苦,比被别人抛弃的痛苦,感觉上要好承受多了。
还有未被实现的愿望所造就的预言,这也是极其普遍的预言。我们过去——尤其是童年——产生过许多重大的愿望,但因为我们人小力微,这些愿望常常无法实现。于是,它们深埋心底,成了我们的一种夙愿。并且,与自暴自弃式的预言不同,未被实现的愿望所造就的预言,常看上去非常美好,实质上同样危险。譬如,法国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她的自传体《情人》中就不经意地描绘出了这种预言。
《情人》,顾名思义,颇像一部爱情小说,但实质上,这部小说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描绘了杜拉斯的家庭悲剧:她的爸爸自杀,她的妈妈艰难度日,她的大哥哥孔武有力、性格霸道且受尽妈妈宠爱,于是一直肆意凌辱她的小哥哥,她想拯救小哥哥,她常想杀死大哥哥,有时也仇恨妈妈……但是,和无数家庭一样,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能发挥的影响很小,她救不了她的小哥哥。由此,她的这个重大的愿望就被压抑下去了,并最终在她的中国情人身上得以体现。尽管与中国情人相爱时,她还是未成年人,但在这个关系中,她好像是妈妈一样,而中国情人却像是一个柔弱的男孩。
  在小说中,她细致入微地描绘说,她多么爱中国情人的柔弱。杜拉斯的小哥哥27岁时死掉了,当时,她感到切肤之痛,这种痛苦,和她刚分娩后的孩子死去带给她的痛苦一样。痛苦的另一面,是她对小哥哥的无比的爱,而这种爱,读上去和她对柔弱的中国情人的爱,非常相像。在家中,玛格丽特?杜拉斯和柔弱的小哥哥站在一起,爱他,用强硬的姿态与暴虐的大哥哥和偏心的妈妈抗争。她试图拯救小哥哥,但她失败了。这种失败,这种未被实现的愿望最终纠缠了杜拉斯一生。她先是在未成年时爱上和小哥哥一样柔弱的中国情人,后来又在她60岁时的时候,与一个同样柔弱的20多岁的男人相爱。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引出这样一个名词,就是拖累症。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地帮助对方。
   看上去,拖累症属于美好的范畴,其实远不是那么简单。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势必会从受挫中成长,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个人能力就会得以发展。由此,假若我们替这个人背负他的痛苦,帮他化解一切难题,那么,这个人就无法得以成长。
所以孩子的痛苦由孩子自己承受,他才会成长。但是不抛弃孩子,爱孩子,给他力量。
患有拖累症的人,看到别人的苦难,就仿佛那是自己的苦难一样,于是先会抛出一大堆建议,如果对方不主动改变,那么他会扑上去,用尽力量帮对方解决他的问题。然而,这样一来,他就剥夺了对方“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假若对方是意志比较强大的人,那么就会讨厌拖累症患者,于是敬而远之。假若对方是有依赖习惯的人,那么就会和拖累症患者粘到一起。由此,他们逐渐沉溺到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你忘我地帮助一个人,而那个人会严重依赖你。
并且,依赖你的同时,这个依赖者常常会不感恩。譬如,一个女子找了个酒鬼丈夫,她养他,他依赖她,同时还常常揍她。更重要的是,当这个酒鬼男人找了心理医生,酒瘾越来越小时,这个好妻子却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原来,这个妻子看似是原来关系模式的受害者,但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受益者,那个酒鬼丈夫几乎一无是处,于是她在这个关系中就有了这样的心理意义上的好处——“我永远是正确的,一切问题都是他造成的”。现在,酒鬼丈夫要变好了,她原来的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她就必须承担这个关系中的一些属于自己的责任了。于是,她开始焦虑,因为她一直在用这个逻辑逃避自己的问题,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
极端情况下,拖累症还隐含着这样一种逻辑:人们注定是忘恩负义的,而我是永远的圣人。
托马斯?摩尔还有一句话,可作为拖累症者的座右铭——真爱非常可贵,必须只给值得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也常见到类似的情形。一个女子,她非常优秀,但最优秀的男人对她没有吸引力,她喜欢的都是同一类男子——他们外在条件优秀但自我评价却极低。她说,她一定能改变他们,让他们相信,他们有多优秀。这是她的一个重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她也努力地试图拯救过两名类似的男子,但她一次都未获得成功。
拖累症患者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有时想拯救朋友,有时想拯救爱人,有时想拯救孩子,有时则想拯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是,假若能深入地去了解自己,他们童年时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但是,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只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自我实现的预言=内在关系的对话
并且“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词不能细致地描绘出它的本来含义。这个词很容易令人以为,能否有一个好的内在的预言,是一个人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自我预言”,常是一个人内在关系的对话。这个内在关系的核心,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
其实,每一个重要的亲人,都会内化到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童年时与每一个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们目前的现实关系中得以体现。由此,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
假若一个人屡屡遭受重要亲人的抛弃,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弃的预言。相反,假若一个人得到了大多数重要亲人的爱与认可,他就可能形成阳光灿烂的预言,等长大后,会坚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可。譬如,我一个朋友说,她心理一直有一个信念:大家都会喜欢她。因为这样的一个信念,她会很自如地和每一个人交往,不仅在普通场合,她靠这个信念交往了许多朋友。在商务场合,她一样能和每一个人平等相处,不会因为对方地位很高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会因为对方地位低而自己趾高气扬。于是,她在相当程度上跨越了商务场合的送礼、请客等烦人的潜规则的障碍,用一颗最简单的心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这样的一个积极自信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她从小就获得了几乎所有家人和重要亲人的爱。
被爱,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有价值才有自信, 才对自己有积极的预言, 好的预言. 不是像姜一样,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过敏、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消极的预言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上都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抵触和自卑。
告诉孩子做好自己, 你就够好了,不需要变成谁谁, 做好自己,你是好的,可爱的, 很值的我爱的好孩子, 你就够好了, 会越来越好.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着,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给强加的。
总结一下今天讲课的内容:
第五定律:主动伤害自己,就不怕被伤害了,这个可怕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来自于内在关系的对话。内在关系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认识到这种关系的模式,对我们自己要通过学习来成长,对下一代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伤害。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