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是谁的? (原创)
孩子是谁的?这样的问题还要问吗?蓝儿是蓝家的、天女是天家的、蚊子是超妈的、小珂是我的-------谁的孩子谁抱回家,准不会抱错。 曾经和小珂讨论这个问题,她明白了她该做什么,我明白了我该做什么。 我们以为: 1、孩子是父母的。孩子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爱护延续孩子一生。18岁以前法律给了家长监护权,家长要对孩子尽义务,要为他的成长提供相应的条件;相应地,家长获得了对孩子实施管理的权利。18岁以后呢?中国的父母常常还要继续关爱孩子、继续关爱孩子的孩子。从小珂懂事起我就一直告诉她:我管你就管到18岁,18岁以后要靠你自己,18岁之前学习以后怎么靠自己。我们经常告诉小珂:现在你学会了某些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技巧,18岁以后就可以进入你能顺利控制局面的状态;经常和小珂一块讨论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和结果,在别人的案例中讨论还可以怎么改进,她随我们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生存,学习如何寻找快乐和幸福,于是,很早很早小珂就告诉我们:我不怕18岁了,我希望18岁早点到来。 2、孩子是社会的。社会的形形色色会对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有你乐意的,更有你不乐意的,对孩子也不例外。记得小珂小的时候,母亲想帮我照看小珂,我不依,我说母亲太惯着孩子了,凡事喜欢帮小珂做好,而不是教她学着做。母亲说:孩子这么小,她能懂什么?等她长大些吧。我坚持:孩子应该在学习适应中长大,决不能只是在吃吃喝喝中长大。三岁学会三岁时该有的适应、十八岁学会十八岁时该有的适应,她才能成为健全的人、快乐的人。告诉母亲:你能让小珂以后遇上的人都象你那样爱她吗?如果你能,孩子只要适应你的爱就可以了,如果你不能,孩子就必须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学会适应她遇上的一切游戏规则!韩寒作为特例,在孩子们中间引起的震动也一样影响到了小珂,她也学着说“我现在在学着以后注定要忘记的知识”,我没和孩子作任何的争辩,也没有不能改变她想法的任何说教,还是和她一块讨论各种实例,在讨论还可以如何改进中,我们用各种信息让孩子知道一点:她如果具备独立于游戏规则之外依旧能被社会认可的能力,她也可以去当比尔.盖兹、去比郑渊洁、去超韩寒;她如果不具备独立于游戏规则之外依旧能被社会认可的能力,就必须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游戏规则。小珂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必须先适应,适应之余尚有能力才谈得上创新和创造。高考之后,小珂告诉我们:高三一年,最大的收获不在于考上了什么样的学校,在于学会了怎么思考、怎么适应。曾和小珂谈到名校学生的自杀,小珂说:他们没学会适应,就算现在不跳,以后还是要跳楼的,悲剧!有同学问她“你呢”?“我?如果有人逼我跳,我要等逼我的人自己跳了10回,我还好好地活着!气死他。” 3、孩子是她自己的。孩子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她就是独立的个体,她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着,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认真思考、而选准目标、而积极行动。我们相信,每一个个体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活好了自己就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家长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建立各种良好的习惯,在于帮助孩子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孩子的优势,在于鼓励孩子勇敢地做她自己!从小学毕业选初中、初中毕业选高中、高一下选理科、高三初选目标学校、高三下选专业和就业平台、高考后选学校到大一选书目和新的目标,人生中的一步又一步,小珂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自己作出的选择,至今,她仍然感谢她自己的选择让她成就感和自信心备增,让她学会了怎么掌握信息、怎么做方案择优。 与很多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你看看人家某某某,你要是和他一样,我们就……”不同,我们也经常让小珂与她的同龄人比较,比较的重点是她的优势与社会需求的适合度,比较的结果让小珂更清楚地知道她在整个大社会中拥有和可以追求的地位,更清楚地知道她有资本做好她自己。 曾经在一中与家长讨论这个问题,孩子是谁的?刚一提出问题就让听课的大多数人哗然,我知道,我的提问挑战了他们当家长的权威。大多数人哗然不等于我错了,我会在旁观他们行动的同时,慢慢展示我的思想,争取多影响一些探索中的家长和孩子。 孩子面临高考,不同认识的家长会展示给孩子不同心态和做法: 仅仅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的家长,一方面会希望自己替孩子尽心尽力安排好一切,另一方面会希望孩子听话,按家长的设计和安排全力以赴看书、复习;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大学,能给父母争足了面子。 把孩子当成社会一员的家长会和孩子一块很好地研究并掌握高考中的规律,与孩子一道共同打好高考竞争赛,为孩子今后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允许孩子做他自己的家长会给孩子更大的空间,鼓励他们在人生转折前认真思考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设计好未来的路。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