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
○1、你看到3岁的儿子老缠着你,觉得不够独立,男孩子怎么可以这样?想一想,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2、你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他一有点放松,你就比孩子还急。想一想,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3、 你就是要让孩子上写字兴趣班,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想一想,为什么你这么坚持?
○4、你不断给孩子买故事书,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的,想一想,你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5,孩子做的不对,你也你不敢批评,不敢多说,怕孩子和你不亲了。想一想,你这又是什么心理?
以上是醉梅老师的作业。
有位朋友说:一个家庭整体的氛围才是根本,即便你的这些建议,在我这里这种技巧就能发挥作用,在很多家长那里根本没有用,因为家长本身有无法控制的心魔。
我感觉第一条中这样的家长就有一种“心魔”,在这位母亲心目中,是有这样的固有标准的:“男孩子就应该独立,而老缠着妈妈那是软弱的表现,是不符合男子汉的标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在标准,才有了这样的想法:男孩子怎么可以这样?
可以说:在事情发生的一瞬间,家长的第一反应与技巧无关,与家长在乎什么东西有关。你在乎的不是孩子当时的感受,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你心中的“标准”,这种按照标准塑造孩子的做法,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
2、3两条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家长的内心,有片面的人才观作怪,也可能是因为竞争压力,危机感等等,还有可能是家长迫切渴望孩子成才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种补偿。
如果第4条中的母亲是我,那绝对属于一种补偿了,我年幼时家境贫寒,可是酷爱读书,总是借书来读,现在有了条件,可不得可着劲的买么,恐怕还有怨气:你看你现在条件多好,怎么你就不好好看呢?
第5条中的错误我没有犯过, 我觉得这是溺爱中的一种姑息迁就,而“怕”孩子和自己不亲了则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依赖心。这样的父母必然是非常看重亲子关系的,可是他们的处理方法实在不敢恭维,因为这种惧怕其实体现了父母的一种无力感,必将造成孩子的自私、任性。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