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是每个父母最头疼的事情,怎么教育才可以将孩子教育好,是父母最渴望的事情。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重来的机会,正是因为此,父母才不敢尝试。 教育孩子就像给树浇水,如果只浇到树叶上,而没有浇到根部,树木就不可能吸收到水分,孩子也就不能教育好。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这样,如果只让孩子接受抽象的原理和公式,而没有让其真正理解,也无法让孩子吸收。现在很多人在做的教育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好像全家人喂养一只宠物,大家争先恐后地喂它,只要将它的嘴撑开,像填鸭一样一股脑的将知识送进它嘴里。 缺少趣味,缺少启发,只强调背书,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这就是“填鸭式”学习。“填鸭式”学习使孩子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处处像鹦鹉学舌,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结果就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成“小木偶”。 对于孩子教育父母应该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这也正如北京大学青少年行为教育研究中心这些年一直研究的体验式的“行为教育”,让孩子去体验,而不是通过父母替代),发展孩子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要让孩子跟在父母的后面,拉着他走;而要让他和父母并肩前进,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他走在父母的前面。凡是孩子想一想就能明白的问题,一定不要急着教他,要让他多想一想(不教给孩子不求甚解,一知半解的做法)。有时为了给孩子广开思路,也可以给他留下一些继续思考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歌德的故事: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是个独生子,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十分用心。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游戏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歌德的母亲为了培养歌德的想象力,就时常使用启发的方法。在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时,她不是一个劲地“满堂灌”,而采用像中国的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把剩下的部分留给歌德去想象和发挥,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局。 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等待着第二天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当歌德猜中了的时候,母亲常常会高兴地叫起来。这种活动,发展了歌德的想象力。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歌德8岁时便能精通四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许多名著,一直流传于世。 其实,父母也可以像歌德父母一样,从孩子的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孩子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同时,及时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一步步启发孩子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地方法,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学习原本是快乐的真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不是简单的说教),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启发式”教育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重要途径。 有这样一个现象,学校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聪明但学习不好的学生”、“想当出头鸟的学生”,最后都比当时“听话的好孩子”、“老师的红人”、“不惹事生非”的好孩子们在事业上有成就。 让孩子学习,父母不应满足于把给定的知识灌输给孩子,孩子也不应该仅仅学习哪些给定的知识点,而应强调只是在传递过程中内在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说白了就是习惯的养成。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按照老师或者家长的标准去学习和理解,就认为那是错误的,就要受到批评。不要给孩子定制一个条条框框,是他只能顺着走,不能越雷池半步,像人工堤坝样的教育模式怎么能给孩子充分想象和充分发挥的天地呢?父母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去闯一闯,接触一些新鲜血液,转换一下思想观念,在一种新的环境下尝试生活呢? 父母和孩子,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都是迫切的需求。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是潜移默化的,看看这位父亲怎么做的。一位家长在进修完大专学历后,又去进修本科学历,孩子就问他“爸爸,你已经是老师了,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区读书呀?”这位父亲就告诉孩子,读书不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果爸爸不去进修学习,就会落后于社会,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同样,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学习。这种“终身学习”观念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他从心理上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教育孩子不能使用“克隆术”,当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千军万马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基础教育按一个模式培养孩子,孩子最后都是以应对考试,过考试关为准。单一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个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教育把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那么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看一下现在一个奇怪的现状: 学龄前的儿童总是问“天为什么是蓝的?”、“奶奶的头发为什么是白的,而妈妈的头发是黑的?”....到了小学时,孩子们还是保持童心未眠的天真去愿意问为什么;而到了初中,当一种“灌输式”的教育以汹涌澎湃之势压倒一切时,孩子们就是有十个问题能问一个为什么就不错了;到了高中,以考试为“宝典”的高考生就更不用想去问为什么了。 家长们常常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按照成人心目中的“成才标准”,偷走了他们认为并不重要,或者他们认为是影响孩子成才的其他因素,按照他们的理想来培养,更准确的说是在克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才。茅盾曾经说过:“把儿女造成自己的影子,无异使他们在将来的社会里不适合生存,而且把几乎是障碍物一样的东西扔给将来的社会。”国内学者在对中国若干儿童所做的画花实验中发现,中国孩子画的花几乎是一个模式出来的。而美国孩子画的花确实千姿百态的,多视角的。尽管中国孩子画的很逼真,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体验,就像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一个孩子的作品,尤其是艺术作品,如果没有了自我的感觉和灵性,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有些父母也知道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心里也明白要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有意无意的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引。往往孩子说出了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答案,父母便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感慨。否则,父母会问:“是这样吗?再想一想。”久而久之孩子便总结出什么样的答案是父母喜欢的,慢慢的孩子的答案里便没有自己的想法了。 看一个例子吧:有一次,在集体绘画游戏中,一个家长当着自己的孩子的面,表扬另一个孩子的美术作品时,这个孩子悄悄擦掉了自己的作品,因为家长的表扬无形中给他树立了一个标准,在家长的标准面前,他失去了自信心,即便是他的作品是非常有个性的。有的时候,当孩子们看到一幅幅精美的模本愁眉哭脸地说:“我不会画!”因为这些模本成了他的标准。渐渐地,孩子心目中真实的东西没有了,准确地说不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得不到肯定和认可,使孩子失去了许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孩子的思维严重的受到了束缚,影响了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孩子也越来越没有“个性”了。 教育孩子无小事,孩子出问题,百分百父母的问题。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影响了孩子的一生,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也要教育好自己。 更多教子心得见和博士博客:http://blog.sina.com.cn/pkuhyf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