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有关主动性的思考

14年前 [12-18 21:26 周五]

       L老师是教育专业毕业的,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加之急需用人,所以在她来会馆之后不久,我对她稍加培训之后就委以重任。学生家长对L老师的专业水平颇有微词,但自己一直坚信人的品质比能力更重要,能力不足我会给她指导促进她的成长。因为她对我交给她的事情做起来会很踏实,认真,只是灵性稍显不足。四个多月过去了,她今天对简单教具的操作,以及自己给出的解释“没有人教我”着实令我大失所望。

       静下心来,结合最近对L老师家庭的了解以及她的成长背景,分析她的性格,我发现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她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对很多事情会没有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自信心。L老师曾说过,在她小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她疼爱有加,四五岁了,妈妈还要追着她喂饭吃,更别说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到大,多少事情都是父母在给她做安排。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二到四岁,是人一生中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慢慢的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他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意识,他会从原来的依从于父母发展到“我自己来”或“我不要”,也就是所谓的人生第一次反抗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学习力,他对任何事情都想要亲自尝试。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应该遵循孩子的心理特点,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大胆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我能行”的成就感,自信心也由此而产生。相反,家长在这一阶段,如果对孩子太过疼爱,而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去动手,事事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性会得到挫伤,加之每个人天生都有惰性的一面,久而久之,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引不起孩子的兴趣,他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出击去尝试。

          L老师从小生活在那样的一种家庭教养环境中,她能有现在的这种性格及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想到这些,我又一次的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了。为了孩子的明天,我呼吁所有家长,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家庭教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