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孙云晓:以爱的旗号逼幼儿学知识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14年前 [03-27 19:27 周六]
2010年03月25日 09: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绝不是一张白纸”,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孙云晓说,很多孩子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前教育的失误。

  孙云晓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澳大利亚一名心理学专家做过的一个实验:100多名同龄(5岁以下)的中国儿童和澳大利亚儿童,每人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个多,一个少,还有一个铃铛。如果那个孩子想马上吃到巧克力,只需摇铃就可以得到少的那一盘。如果想得到多的那盘巧克力,就需要等待15分钟。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国儿童迫不及待地摇了铃,端走了少的那盘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儿童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更多的巧克力。

  “这个实验的结果让我真的感到后背发凉,这才是真的较量”,孙云晓说,这个实验考查的是孩子的耐力和自制力。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在巧克力面前克制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孩子不会等待、不会节制。”孙云晓说,家长、老师都应该反思。

  “6岁之前是一个孩子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为人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孙云晓说,因此,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品行的培养和道德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园追求的是什么?是教会孩子认多少汉字、是让孩子背会了多少首唐诗。更让人气愤的是,幼儿园在做这些事时总打着爱和科学的旗号,“穿着世界上最华丽的外衣来摧残儿童,这种行为比三聚氰胺还要‘毒’。”孙云晓说。

  同时,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欲望‘过度满足’”,孙云晓说。

  一次,一位满面愁容的妈妈来向孙云晓老师求助。这位女士的儿子已经上高一了,但是还完全不能独立,就连晚上睡觉也非要跟妈妈睡在一起。

  跟这位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之后,孙云晓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就出现在学前教育,那个时候这个妈妈总是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从不拒绝。孩子2岁~4岁的时候家长没有说“不”,造成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停地满足他的各种需求,结果这样的孩子任性、不独立、没有责任感。

  “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纠正就有些晚了”,孙云晓说,“因为,人的成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能等待的”。

  孙云晓老师现在正在参与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写,他呼吁学前教育也要承担起教育家长的责任。

  孙云晓指出,从现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来看,政府的决心还不够大,“先普及一年、再普及3年”,政府的态度似乎还有些摇摆。

  “政府要拿出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学前教育”,孙云晓说,“因为这里有一个老百姓都懂的道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fmxt/news/2010/03-25/2189210.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