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四川 一大学新生“孝心激励法”带着患病父亲上学

14年前 [07-03 15:27 周六]
2010年07月02日 10:15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宜宾7月1日电(陈涌 徐伟)9岁时与病重父亲相依为命,19岁带着父亲到异地上大学。面对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父亲,四川省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硕勋励志班学生李代刚用孝心和“精神激励”法鼓励老人,稳定其病情,并带着父亲从事小区卫生清洁和拾荒等工作。他的事迹感动校园,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沙鹅村,川南一个偏僻而贫困的小村庄。李代刚的家就在这里。8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合离异。此时,父亲又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老往外面跑。在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李代刚寻父的深深足迹。尽管,李代刚都靠邻里救济,但他常把一些能存放的东西留着等父亲回家吃。父亲的病时好时坏,李代刚发现,当父亲心情愉快、有亲人鼓励的时候,病情会显得很稳定。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鼓励父亲,陪父亲干农活、带父亲赶集,陪父亲聊天。

从初中开始,李代刚对磨难的含义更加深厚,意志更加坚定。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他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初中三年成绩名列前茅。

2009年,李代刚自信地走进考场,父亲目送儿子的背影远去。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飞进了小山村,李代刚眼泪夺眶而出,是放弃还是选择? 躺在父亲身旁,李代刚一夜未眠,他选择了带父求学。父亲开始坚持不同意,但李代刚坚定地表示,离开了父亲,自己读书也安不下心,经常和父亲在一起,能稳定他的病情、多些面对面的照看和情感交流。

走了很多山路、搭乘好几趟客车、带着筹集的爱心款、患病的父亲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了宜宾市。鉴于父亲的特殊病情,李代刚悄悄把父亲安排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农民出租屋里。自己每天往返学校和出租屋,脚步匆匆,这让许多同学感觉很神秘,觉得他在外忙着许多事。

业余时间,李代刚张罗着不让父亲闲着,以稳定其病情。然而,父亲在宜宾的第一份工作——为居民小区打扫卫生很快“泡汤”了。父亲反应迟钝、居民小区看不顺眼,父亲吃了好几次白眼,最终将他辞退。父亲受不了刺激,嘴唇颤抖得厉害,躺在床上哭。李代刚劝说多次也止不住父亲的悲伤眼泪。

李代刚猛地跪在床前,泪流满面。“爸,一定要想得通,我们受了那么多苦,你看看你的儿子多么地坚强。” 泣不成声,李代刚的孝心让父亲慢慢止住了悲伤。

李代刚告诉记者,老人不能悲伤,自己要不断地哄着他、鼓励他,一步一步地让他从自己的身上看到希望。

后来,李代刚又动员父亲拾荒补贴家用,一来时间比较自由,二来接触的人比较少、受到的歧视会少些。于是,在江北五粮液大道、月儿池街、酒都大道和周边居民小区,一高一矮的两个背影常常出现。李代刚带着父亲拾荒,让父亲熟悉地形。为了让拣拾垃圾能卖到更多的钱,李代刚常常背着垃圾寻找“价格”最高的回收站。

返回校园,劳累的李代刚忙着自习和查阅资料,他还参加了学生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成绩名列前茅。在周末等空闲时间,他带父亲逛江北公园、去长江边散步聊天。

“拍拍身上的灰尘、抖擞疲惫的精神……”每每遇到困难和成功的时候,李代刚总要哼唱《豪情壮志在我胸》,这首歌是他最熟悉也唱的最好的。李代刚憧憬道,希望毕业后能带着父亲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送父亲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让他安享幸福晚年。”

宜宾学院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减免学费、提供暑期勤工俭学等渠道关爱李代刚。 (完)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02/1707325_0.shtml

  肖庆兰搜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