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怎么对待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张功领)

14年前 [11-14 19:23 周日]

家长怎么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本文是“中华家庭教育讲堂”的讲座整理稿主讲者:张功领)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中华网的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今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孩子教育问题,感谢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积极参与今晚学习活动,感谢各位专家的现场指导。作为一名学校老师,一位孩子的父亲,今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家长怎样对待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在接待家长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这样的困惑: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最近老是不完成作业,可我看到孩子每晚要写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

      “孩子回家说,今天上课时明明不是自己说话了,可老师偏偏怀疑自己,说自己是班里的“祸害”,感到很憋屈,我该怎样对孩子说啊?”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单独留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并且说家长如再不想办法让孩子改正,就要考虑让孩子退学,这可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家长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有,请你写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作为家长,我们就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怎样做好家校结合成了摆在我们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有位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朋友有一天向我诉苦:“从小学毕业到现在二十几年了,孩子上学才感觉到,自己对现在的学校和老师还真是不了解了。该怎样和学校老师打交道呢?”

 

是啊,想想我们即使从大学毕业算起,到孩子上学也至少有十几年,如果从上小学算起,至少有二十几年了。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现在,孩子上学了,又把我们与学校、与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掌握科学合理的处理老师、孩子、家庭之间关系的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今晚想给大家交流四个问题。一,老师对孩子评价概述,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四,家长怎样处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一、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概述

1、老师对孩子评价的渠道  家长会,打电话,当面交流,写评语,通过孩子反馈;

2、老师对孩子评价的内容

从评价的性质来分:孩子表现优秀的方面,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孩子在学校的平常表现

从评价的角度来分 成绩,行为,性格,品德,

从评价的主体来分 班主任老师的评价,任课老师的评价

从评价的时间来分随机性评价,具体事件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学期总结评价;

 

老师都是经过专门系统学习的教育专业人才,又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在评价孩子方面一般是比较准确到位的,这对我们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想到,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老师也是普通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评价孩子时同样可能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时候和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进行再评价,引导孩子辩证的分析理解老师的评价,避免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要充当好孩子的“保护神”。

今天主要给大家交流一下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

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

1、          受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清楚,虽然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大多还是在扎扎实实的搞“应试教育”。“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现象还是在普遍的。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及格率、优秀率老评价老师,家长以孩子能不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来评判学校、老师的优劣。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不得不把分数、名次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家长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按名次排座位、疏远成绩不好学生时,很多老师就觉得冤屈。这种“惟分数论”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每个孩子有都有个性差异,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

2、          教师精力的限制性

     现在好多地方的学校班级人数太多,少的五六十,多的七八十,有的一个老师还要教两三个班级。这么多的学生要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是不现实的。在对孩子爱好、性格、优缺点、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学习发展不熟悉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评价,不准确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3、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的局限性

       客观的讲,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不一样。虽然现在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上岗前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但由于个人基础、勤奋程度、敬业精神、教学时间长短、教育经验等不同,老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学生状况的准确分析、对处理学生事件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有的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成绩,没办法,就强压学生时间里熬,让学生无数次重复练习,完不成就加重处罚,这种“好心办错事”不但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反感。

以前我有个同事,小伙子刚毕业,工作满腔热情,总想着把自己的班级抓好。有一天,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叫了一遍后孩子又趴在桌上了。看到这种情况,这位老师怒火冲天,对这个学生在班级上大加批评。学生当场顶撞,一时都下不了台,对学生、老师都是伤害。后来了解到,那个学生那两天家里出了事故,心情不好,无心学习。过后,这位教师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冷静处理,不会那么盲目冲动了。

4、          教育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的影响

     现在的教师队伍中,有些老师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深沉的爱,对学生认真负责。但不能否认,也有些老师只是把教学工作当做一门谋生的职业,只管上自己的课,不能对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关心爱护,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出了问题,就埋怨学生笨,不努力,或者是直接推给家长。更有些老师,职业道德不高,工作敷衍了事,孩子出了问题就一味指责抱怨孩子。这样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就不能做到客观公平了。

5、教师情绪化的影响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当遇到表现优秀的孩子时,就会“锦上添花”;当遇到缺点突出的孩子时,可能就会“雪上加霜”。还有,有的老师情绪化较强,高兴时,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秀可爱之处;心情不好,或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时,就可能看着孩子很平常的小毛病,把它无限扩大。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当的原因所在。

虽然我们每位家长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但现实却不会和我们的理想完全一样,能认识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

(互动,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

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

1、       终身性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个体,如果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是终身性的是不能认同的。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如果老师说孩子“低能”“天生笨”“白痴”“这辈子肯定没出息”甚至是“你家孩子若有了出息,我手心煎鱼”一类咒语似的评价,家长是不能认同的。同理,夸奖孩子是“天才”“聪明绝顶”“无人可比”“不学也能考名牌大学”一类评价,家长也只能一笑置之。因为给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下终身性定论绝对是不科学的。

2、       性格和品行混淆的评价

   性格和品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组成部分。如,自信,独立自主,果断,勇敢,优柔寡断,固执己见,任性,情绪化强,积极乐观,有主见,随大流等等。而品行则是有关道德品质的内容。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品德则是有明确的好坏。如果老师将性格问题混在品行问题里去评价,家长要进行再评价。

       比如一个孩子很自卑,处处退缩、顺从,一般不可能争强好斗,惹是生非,教师也就可能评价孩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这种正面的肯定评价会掩盖孩子的不良性格,是不良性格得不到纠正。又如一个孩子独立性强,支配性强,有主见,常常坚持己见与老师争辩,甚至顶撞老师,不服气,老师就可能评价孩子“不礼貌”“品质差”,这就把良好的性格特征作为非良好的品行来评价。

3、       夸大或者缩小的评价

     老师在评价孩子问题时很可能出现夸大或者缩小的情况。如有个孩子看到同桌有个新奇的玩具,就偷偷拿回家想玩一玩,第二天再还回去。老师发现后就反映孩子有偷盗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常有老师向家长反映,“你的孩子有早恋倾向”,“你的孩子早恋了”等等。其实很可能就是孩子对某个异性表示出了好感而已,这本来说就是很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

      有个家长说自己孩子原来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3名,后来经过鼓励学习努力了,在一次考试中前进了五个名次,但还是在倒数十名之内,老师就说孩子“我看你真不行,怎么学也上不来”。孩子刚刚记起来的学习热情一下子给浇灭了。对这个孩子来说,前进五个名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过于笼统的评价

   有些教师习惯于孩子笼统的评价。如“这孩子学习就是差”就比较笼统。“学习差”差在哪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努力程度不够,还是其他?同样,“学习好”也要指出哪方面表现突出,哪方面还需改进。过于笼统的评价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

5、       “贴负面标签”式的评价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现象就会直接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

6、       “揭老底”的评价

   孩子时刻都在变化着,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用发展的眼光,就事论事。当孩子犯错时,不能把孩子以前的不好的事情都翻腾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揭孩子过去的“伤心事”。有一次,有个家长对我讲,说自己孩子上高中后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改正以前上课迟到、旷课的毛病,可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又偶尔迟到了,老师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我就知道你初中时的恶习是改不掉的。”一句话,把孩子的刚刚建立起来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打击的全没有了。

四、怎么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1、           不能安全复制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好评价时,缺乏冷静、理性分析,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身上,并且不容孩子辩解,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老师反映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完全复制性的反馈给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孩子是忽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的表现,只会激化矛盾,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           不要不管不问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信息后,不放在心上,认为无所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作为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失职。无论对错,老师的任何评价都会是有原因的,都可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或者暗含着对孩子的伤害,不管不问就可能失去机会或者埋下隐患。孩子的问题出现是有潜伏期的,问题出现了,大多是长时间积累的爆发。

3、           客观分析

     得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后,要用心去观察、了解孩子,看看老师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只听孩子的,也不能只听老师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充当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作业老是完不成,想想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家里有没有发生一些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还是作业就是太多了,其他孩子也存在完不成的情况,或者孩子最近课程学的吃力,作业不会做,甚至是孩子和老师产生逆反,故意不完成等等,找到了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才能想出解决的好办法。

4、           冷静处理

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有时家长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么解决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什么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成长改变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耐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冷静观察中寻找契机。如有的家长一听到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立马就来火了,回家后当着孩子的面说了一大通老师的不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位家长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经商。在一次我们带他到文具市场去批发水笔后,他发现价格与学校附近的商店相差较多,便利用周末自己去市场批发来以稍便宜的价格卖给同学,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除了笔又做起了书的生意,为了培养一下儿子的经济头脑,我们也没有横加干涉。只是关注着事情动态的发展,但我们要求儿子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正当生意蒸蒸日上时,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把他叫去狠狠的训一顿,并问我们叫到学校,问是否知道儿子在学校做生意的事。孩子回家后,很沮丧,也很委曲,还非常害怕我们也把他批一顿,因为他看到老师跟我们在交谈。晚上我抱着儿子,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看着孩子无精打彩的样子,我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今天受委曲了,老师的话也并不是都对的,你要自己学会分辨,但是不能怪老师,她是从这个班集体来考虑的,所以你要理解并尊重老师。而且从你个人来说,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在学校里交易,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别人。儿子见我非但不像老师那样骂他,反而安慰他,非常的感激我们,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感觉这位家长的做法是智慧的。
         5
、安慰鼓励孩子。

如果真是老师错怪了孩子,还要想办法给孩子解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父母的鼓励安慰能给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有位家长说“既然我不能阻止别人不对我做任何不公平的批评,我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决定是否要让我自己受到那不公平批评的干扰。”我感觉是很道理的。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受了委屈可以在这里得到抚慰。

 

6、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亲其师,信其道。”无论孩子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这不仅仅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有利,更是培养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老师不是圣人,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的完美无缺,让每个同学和家长都感到满意。如果孩子因老师对自己评价不当,而产生敌对心理,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当然,理解、尊重不是完全接纳,不是屈从,而是换角度思考而取得自己心理的平衡,使自己不受伤害。

有个学生成绩不好,老是感觉老师和自己过不去,犯错的事往自己头上安,很是苦恼。家长就打印了一张纸条,贴在孩子的房间里。纸条的内容是这样的:不喜欢老师,最愚蠢的办法是不学习,让自己破罐破摔,而聪明人的做法,就是更好的学习,用实力证明自己。你没资格不喜欢老师,老师甚至也不在乎你是否喜欢他,只有成绩上去了,成了班级的顶梁柱,老师就会努力与你改善关系。结果还真管用,很短的时间,孩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7、       保护孩子的个性差异

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按照一般的标准,大多数的标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行为特点都有个性差异。如果把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做“另类”,就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消磨掉孩子独特的地方。

日本前两年做了一个发明或者是创新,就是西瓜。因为它是圆的,占空间,运输也是比较不方便的,他们就把小西瓜在不大的时候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面,这个西瓜很快把这个塑料盒子长满了,然后把这个盒子打开,这个西瓜就是正方形了。我们现在有些教育就是做的这样的工作,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最后把孩子弄成一个方的了。孩子一旦到了社会,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我们已经把他完全规矩化了,孩子已经习惯于被指责,然后再去埋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呢,你说我们的孩子怨不怨啊!

最好的教育结果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因为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才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主阵地。

 

8、       主动与老师沟通

    当老师对孩子有了不当的评价后,家长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的沟通要注意三点。

一是尊重理解老师。有些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当评价,就气愤难平,带着满腔的怨气非要去找老师讲理,这样只会把事情搞的更麻烦。所以一定要等自己情绪稳定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去和老师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真诚相待。人都是有情绪的,你把怨气发泄完了,也就等于把沟通的路子给堵死了。

二是说清真相。无论是老师错了,还是孩子错了,都要把事实真相、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拍老师以后报复孩子,不敢说老师的不是,只是说孩子的错,这样老师就不能认识到自己错怪的地方,不利于孩子的转变。

三是学会“两头瞒”。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就像夹在婆媳之间的男人,善意的说些违心的话,效果也很好。聪明的家长应该善于化解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家长处理老师对孩子评价的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保护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出发,做好中间调解人。

  

   再次感谢大家的分享,谢谢大家!

                                       2010-10-31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454&b_id=171722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