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

14年前 [11-18 10:23 周四]
    现在,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早期教育。那么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扎扎实实地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呢?

  习惯是指人的行为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好像已是人的一种不可分离的属性与要求。如果不这样行动,就会引起不快之感,即“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如果把一些合理的行为更多地变为自己的习惯,他的生活就会越有成效。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就是人的精神财富。”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质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伴随幼儿的一生,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良好习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养的体现。如讲究卫生、不吸吮手指、不随地吐痰、主动刷牙、洗脸、饭前便后洗手、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偏食、能独立进餐;能自己穿脱衣服、穿鞋袜、整理床铺;玩具、用品随时归位、摆放整齐;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热心集体服务和家务劳动等等。

  (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心,长大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应包括: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爱惜东西;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会分享;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善于与人交往;热心帮助别人,不无理取闹等等。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人成才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有探究精神,学习时专心认真,积极动手动脑;遇到困难能耐心思考,坚持到底;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喜欢听故事,并能讲给别人听;喜欢看动画片,但有节制;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等等。

  (四)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良好思维习惯有助于幼儿从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幼儿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得及灵活的解决问题。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从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如对新鲜事物有探究兴趣,善于观察、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在动手动脑中积累有益的经验,并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热爱科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科学就在身边,养成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

  当然,良好的习惯还有很多,抓住以上几方面,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呢?

  (一)改变“树大自然直”的理念,增强早期培养的意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必管那么多,大了自然就明白了。事实上,幼儿期正是各方面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且也是学习最愉快、最迅速的时期。抓住关键期,按规范要求幼儿,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对幼儿来说是没有痛苦的,也是很乐意去做的。错过关键期的培养,一旦形成不良习惯,纠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就是再教育的问题了。再教育就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的事情了。因此,早期习惯养成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整合家庭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因此整合家庭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坚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则,即凡是对幼儿有教育影响的成人对幼儿的教育要求应一致,才能使各种教诲和规则不断地补充和强化,使幼儿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并不断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其次是坚持教育的一贯性原则,即凡是合理的要求,应坚持始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幼儿富有爱心、同情心、学会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友善的性格;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讲卫生、做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习惯。

  (三)提高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需要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做行动上的楷模。要求孩子勤学好问,家长首先应爱学习,经常读书、看报,必要时和孩子一起阅读、探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尊敬长辈,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家长首先应尊敬老人,关心周围的亲戚朋友,支持孩子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食品,友好交往;要求孩子讲卫生、懂礼貌,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待人和气、宽容,热心助人。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有时辛辛苦苦教育几天的效果,由于家长的一个不当的行为而毁于一旦。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人格的直接影响下,才能在智力和道德上得到教育,获得发展,任何办法,任何纪律,任何规章制度和上课时间表都不可能人为地代替人格的影响。对幼儿的心灵来说,这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宜人的阳光。”所以家长、父母应该用自己美好的人格去塑造更加美好的新一代。

  (四)讲究教育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1、反复练习是养成习惯的有效方法。

  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超过抑制,自制力差,缺乏知识、经验,不能预计行为的某一结果,经常干出一些“明知故犯”的错事。所以形成良好习惯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养成习惯,应创造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持之以恒,才能巩固良好习惯。

  2、正确运用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通过表扬使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及做某件事所付出的努力和对他人的意义。表扬不单纯表扬某一现象或某件事,而主要是表扬孩子做事的动机、效果和付出的努力,才会使孩子产生愉快、满足、荣誉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利继续发扬优点和长处。

  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置玩具、图书等,不以金钱做奖励。

  批评是为使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过错,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克服缺点的决心和动力。惩罚不是打骂、不让吃饭睡觉等,而是根据幼儿好玩的特点,限制其等段时间不能玩,使其忍受影响他人活动或违规行为造成的不愉快体验,决心修正自己的行为。

  3、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去教育幼儿的一种方法。榜样来自父母、老师、同伴;书中的主人公,电视中的人物等。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常常不加选择地模仿周围的人,因此父母、老师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想到身边还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监视自己。一举一动、对工作的态度、穿衣打扮、待人接物、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在影响着孩子,家长应自觉为孩子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才能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

  4、切忌简单粗暴的教育。

  如对孩子大喊大叫、发火、泄愤、打骂、体罚,以为父母就是权威,说什么都有道理!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压服就不是心服口服,也就不能收到教育效果,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抗、破罐破摔等悲剧。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家庭下大力去培养,一旦养成良好习惯,便使幼儿终生受益。

http://child.enorth.com.cn/system/2007/05/22/002062819.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