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如何介入孩子的家庭作业(文/陈敏)

13年前 [12-03 11:03 周五]
父母适当介入孩子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家庭作业完成的好坏,与家长的教育、督促和帮助有重要关系。可现实生活中,家长的做法难免存在一些误区,以至于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家长该如何介入孩子的家庭作业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避开四个误区
  误区一:精心辅导,孩子易患“作业依赖症”
  李先生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李先生工作比较清闲,有大量的时间照料孩子。有一次孩子忘了写作业,时间又太晚,李先生担心儿子被老师批评,干脆“越俎代庖”,一笔一画替儿子完成了作业。几次下来,小家伙“忘”写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临时抱佛脚赶作业的情况也不断增加。弄得李先生不得不和孩子的老师及同学家长保持热线联系,以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后,李先生的工作开始繁忙起来,自然顾不上孩子了。如此下来,李先生的儿子变成了班上的作业“老大难”,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按教育专家的说法,李先生的孩子得了“作业依赖症”,病因就在李先生身上,他在介入孩子家庭作业时犯了“越俎代庖”的禁忌。
  一项调查表明,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能够进行精心辅导的学生家长绝大部分是教师、知识分子、国家干部,他们有水平、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辅导的过程。由于有问必答,且正确率高,所以这些家长虽然能够帮助小学生圆满完成作业,但也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减少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机会。
  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有些孩子尚未建立起学习责任感,对待作业常敷衍了事。对此,家长适当辅导孩子做作业是应该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但辅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忌监视,二忌指点,三忌代劳。家长应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发现错误,找出原因,及时更正。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当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示。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多称赞,多鼓励。
  误区二:额外补充,易导致孩子厌学
  王女士告诉笔者,她儿子正读初三,她每个月都要到书店一次,看到新出的教辅书她就会买给儿子。她说,她也不知道这些书对儿子能有多大帮助,但没事儿的时候让儿子看看、做做上面的题总是有好处的。
    据了解,现在一些习题型的教辅书很受家长欢迎,每个孩子手头平均最少有一套教辅。这些教辅除了部分是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很多都是习题集。孩子放学回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做完家长规定数量的习题。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莹莹告诉笔者,她妈妈给她买了3套数学辅导书,一本口算,一本综合题,还有一套试卷。妈妈规定她每天晚上都要做一页口算,一页综合,休息日再做一套试卷。每晚写完作业就快8点了,再做两页题,至少要到10点左右才能休息。莹莹委屈地说:“我不想做,可妈妈不依。我真的不想读书了!”
  家长给孩子购买教辅“开小灶”确实能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若缺乏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辅导,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小灶”就很容易变成学生的额外负担。当孩子觉得这个负担太沉重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得不偿失。
  误区三:放任自流,制造“问题孩子”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文章《爸爸妈妈关心一下我的功课吧》,文章中写道:“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妈妈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应酬。而我一直过着‘流浪’生活,不是在爷爷奶奶家,就是去姥爷姥姥家。别的小朋友做家庭作业时有爸爸或妈妈辅导,你们却一有时间就忙着‘垒长城’或赴‘酒场’,一点不管我的学习。现在,老师把我当成了‘问题学生’,你们有很大责任……”
  生活中就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也不教,有的是没能力辅导,有的是没时间管教。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就更是不闻不问了,看到孩子学习差,教训一顿了事,过后依然放任不管。
  作为父母,关注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不仅是做父母的责任,更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一种方式。此外,家庭给孩子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孩子心里培植“根”的慨念,如果“根”的概念没有形成,孩子的归属感就很淡漠,他们就很容易误认为被父母抛弃,很容易成为“问题孩子”。有位老师说得很准确: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不重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会应付作业,举一反三,时间长了,他甚至会应付生活。
  误区四:全程看、陪、包办,贻害长远
  与放任自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关注过度,全程看、陪、包办。晚上,孩子做家庭作业,一家人坐在孩子身旁盯着。孩子做完数学,爸爸去验算;写作文,要由妈妈列出提纲;抄完生字,爷爷承包改错;做完作业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对照课程表收拾书包,由奶奶代劳……这样的学习效果权且不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孩子第二天放学一回来,还可能一肚子怨气;数学出错了,怨爸爸;做文章没得高分,怪妈妈;抄写生字有错,爷爷眼神不好;学具没带齐全,责任由奶奶来负!
  据老师反映,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全程看、陪、包办的同学,一般都自制力差,有45%的孩子不能主动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一般都需要老师或学生干部强制性看管,80%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全程看、陪、包办可能会暂时出现令人鼓舞的现象:作业全是对钩,考试成绩大幅上扬。但这仅是表象,而且这种表象也不会持久。孩子内心滋长的想法是:上课甭听,反正我爸替我做;复习甭操心,反正爷爷早就安排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方法的摸索过程也被剥夺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督机制”丧失了。父母的过分热心具有这样的暗示作用:学习是父母的事,我是替他们学习的。    这些孩子到了中学,常常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学习不主动,怕困难,缺乏自学能力,没有后劲。总之,全程看、陪、包办是一种短视行为,贻害长远。
  家长在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所出现的以上不良现象,会严重损害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会扼杀孩子们天真的个性和求知的欲望。那么家长应如何科学地介入孩子的家庭作业呢?
  
    确立四种科学方法
  方法一:端正好的作业态度,培养孩子自觉意识
  从小学低年级起,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努力消除诸如应付差事之类阻碍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低级动机,使他们认识到做好家庭作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是需要培养的。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要让孩子心里界限分明。有一位孩子放学了也不好好写作业,只想着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玩罢了才做作业。于是,有天晚上,孩子放学后她妈妈就一直坐在孩子身边陪他写作业,不做饭,也不让老公动手做。孩子问:“妈妈你们怎么不做饭啊?”妈妈说:“爸爸妈妈要等你把作业做完,作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就这样,全家一直等到8点多孩子写完作业才做饭,吃完饭已经9点多了。这件事对孩子触动很大,从此以后,孩子总是完成作业后才去做别的,养成了高度自觉的学习习惯。
  方法二:做好准备工作,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当环境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会产生满意、愉快等情绪;反之则表现出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忧虑等情绪。心情不同,学习效率自然不同,因此家庭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的好坏。若条件许可,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光线充足的房间,排除电视、音像、亲友交谈、家长娱乐等方面的干扰,使孩子安心做功课,同时要提前为孩子准备好完成作业的所需的文具等,以免孩子要用时却找不到,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方法三: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科学安排作业时间
  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作业,可要求孩子先复习一下所学知识,再动笔写作业,若抓起笔来就写,孩子会因为暂时性遗忘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从而产生烦躁感。作业最好能遵循先易后难,感兴趣为先的原则,即让孩子从较容易的、他感兴趣的作业做起,这样因为喜欢,孩子做起作业来得心应手,效率高,往往很快就能完成。在做不拿手的科目时,因孩子底气足,即使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所向披靡,起码也会好得多。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加之低年级学生还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利用时间,因此,家长就应教育、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连续做作业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高年级的学生不应超过1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下降,错误率上升。研究表明,小学生做功课中间的休息以5~10分钟最恰当。如: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安排为2小时,可分4阶段,每学习半小时便休息10分钟,这样效率最高,除了这种每天作业时间的安排,每周也应有一个“总结性”的安排。比如利用周末,与孩子坐下来共同总结一周作业的完成情况,找出优、缺点,然后根据学习规律,与孩子一起制订下周的学习计划,包括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安排、看电视和读课外书的安排等,逐步让孩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方法四:检查不包办,督促孩子主动完成家庭作业
  小学生大都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因而是家长的检查、督促就显得特别重要。家长每天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最好能花几分钟时间了解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测算一下难易程度和孩子做完这些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规定时间让孩子去做。孩子作业完成后,家长还要进行检查是否完成了,质量如何。家长在检查作业时如发现孩子作业有漏掉的,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少写了哪道题,而应让孩子自己对照检查并补上。对于出现错别字,也不要直接给孩子指出来,要让孩子自己对照教科书检查。如果孩子还是查不出来,家长可缩小范围,再让孩子去查找,从而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能力。
  若家长工作确实繁忙,至少应一周检查一次孩子的作业,重点看孩子是否按时完成了作业,书写是否工整,是否及时改正了作业中的错误,等等。对于孩子疑难和不懂的问题,可以做适当启发、提示,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孩子因贪玩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应耐心诱导,切忌采取打骂或禁止他们到户外活动的武断措施,扼杀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家长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摘自中华家庭教育学员交流群 谢谢醉梅老师分享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