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作协调的涵义
动作协调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极其普遍,如走路、用筷子吃饭、拿笔写字、骑自行车上街等,无一不是动作协调的表现。心理学上的动作协调是指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身体各有关部位的各个动作之间能够协调配合,顺利而连贯地进行。当完成某种活动的各个有关动作之间没有达到协调之前,则活动时常常会觉得特别费力气、紧张,动作姿势也往往不正确,注意力总是只能集中在某一个部位上,而不可能顾到其他方面,因此常常出差错。当完成某种活动的各个动作之间达到协调时,活动起来就感到不那么费力气与紧张,注意力也能分配到其他方面,各个有关动作能一个接一个地顺利连贯地进行,而且差错大为减少。如初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颤颤巍巍地一小步、一小步挪动着,不敢向两旁多看一眼,只知道往前扑过去,一不小心就摔上一跤,若是有个栏杆之类的东西可让他扶一把时,那他会表现得松一口气似地笑起来,可较快地移动双脚了。这就是一个孩子独立走路的动作没有达到协调之前的表现。又如学骑自行车,开始都感到有些紧张,双手费力地握住车把手,低着头不敢举目看前方而只盯着车子龙头,唯恐不看车子即会倒下来,双脚也常常顾不上连续均匀地踩踏脚,不时会踩空车,甚至摔下车来。这就是学骑自行车开始时动作不协调的表现。随着不断的反复练习,这些动作协调日趋牢固,那么动作的速度和正确性也大为提高。
二、动作协调的实现
动作协调是在各个动作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地学习训练、反复练习而达到的。如小孩学会走路,看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这是依赖身体许多部位的动作发展,才逐渐学会达到的。学会走路首先得依赖头部能竖直,身体能竖直,直立,并保持平衡与稳定,双目朝前看,双臂能自由摆动J双脚能分开,向前移步,当双脚移动时,腰部、腿部及整个躯体动作应相应地跟上,使身体保持挺直、平衡的姿势。这些动作都是随着婴儿出生后,在家庭的养育下,一个接一个地发展起来的。到孩子1岁左右时(假设为正常孩子),即开始学习走路,进而学会走路,达到实现这一活动的动作协调。
动作的发展,又是与人体的肌肉力量、骨胳和筋腱的发育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如当孩子的双腿肌肉、骨胳和筋腱没有充分发育成熟时,就不能教孩子学走路,因为他们在生理上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来学会走路。如果硬学硬练,反而还会造成孩子种种畸形的躯体发展,如脊椎弯曲步态不正等。在一般婴幼儿的养育中,家长应注意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走路,应先让孩子练习坐直、站立等动作,使躯体和双腿的肌肉、骨胳和筋腱有相当充分的发展,以便为学走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儿童实现某些动作的协调,依赖于身体各部位发育成熟的条件。
孩子动作发展和动作协调的实现,与感知觉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在动作过程中,身体中筋腱、肌肉会产生许多动觉,使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状态产生感知觉,如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是否平衡、稳定,双臂是否伸直,双腿是否酸胀疲劳等等,并通过这种感知觉来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动作协调的实现,也依赖于孩子其他感知觉的发展,如用眼看指导者示范动作的每一步,听指导者对动作要领的口头指导,以某些外部信号(如音乐、图示符号等)来调节自己的动作,使之协调正确。在感知觉的发展过程中,人本身也必然伴随着相应动作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儿童感知觉和动作协调的训练,必须结合起来安排,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三、动作协调的种类
有关儿童动作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动作协调有粗动作与细动作之分。所谓粗动作是指主要依赖身体大肌肉群的活动来实现的动作,如翻身、坐直、站立、爬行、行走、跑跳等等。细动作则是指主要依赖身体小肌肉群的活动来实现的动作,如用筷子夹菜吃饭、用笔写字画图、用剪刀剪纸、用手指拣药丸、剥豆荚等。
四、动作协调训练的主要内容
1.粗大动作(大肌肉群活动)的训练。(1)基本的动作。指人的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坐着时的正确姿势。(2)与整个身体有关的动作。指爬行、行走、上下楼梯、跑步、跳跃、翻滚等。(3)手臂与手的握放相配合的动作。指投掷、滚动、推拉、拍打等。(4)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指坐、卧、.伏、跪、站立、行走等基本动作的练习,还有双脚踩着直线(或脚印)交替行走,头上顶着东西前进,身体双侧或一侧活动时保持平衡,以及在平衡木上做各种简单的练习等。(5)控制动作的力量。指恰当地运用大肌肉群并控制所使用的力度,如脚步的轻重,拉、推、举、提、扛重物、攀高等所使用的力量控制。
2.精细动作(小肌肉群活动)的训练。(1)基本的动作。有捡拾、翻揭、撕扯、用手指捻压与钻、搓揉、搓卷、夹取、旋开与拧紧、摺叠、捆缚等,这些动作主要依赖手腕力与手指力的训练来实现。(2)利用指力和腕力进行工具的操作。如摺纸、手指画、用橡皮泥捏模型、用筷子、用剪刀、穿针引线等。(3)对足部的动作控制。如起步与停步的控制、转动身体时双脚动作正确配合等。
(根据北京卫人医院资料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