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他普及乡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方面。目的是通过改造乡村师范教育,培养新型的乡村教师,实现其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理想。
这份珍贵的教育遗产,对我国现时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师范教育建设,要从中国现实生活出发,训练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有生活力的国民,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论点是: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以改造社会。他认为师范教育建设也应根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以训练有生活力的
教师,通过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有生活力的新一代,使他们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他指出:师范学校应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哪一种的中心学校,就有哪一
种的师范学校:有幼稚园为中心的学校,就可以办幼稚师范;有小学为中心的学校,就可以办初级师范大学;有各种职业机关或学校做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各种职业
师范”。并说“师范教育段只有高等师范学校和师范学校两等”,“不敷学制上各学校对于人才的需要”。又说“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
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吾国自办师范教育以来,无论高等师范、初等师范只顾到第四项,只是以造就教员为目的;对
于教育行政人员、指导员、校长和职员的训练都没有相当的注意”,以致“大家都以为这种种职务可以不学而能,人人会干,无须特别的训练更无须科学的研究”,
“中国学务不发达的原因固多,但是教育行政办学指导人员之不得相当培养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陶行知上述意见,现有师范教育应大力改革,以培养教育人才。
一、幼儿教师。随着小学教育的普及,幼儿教育之普及已提到日程,尤其是今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幼儿的优养优教不仅是家长的殷切希望,也是国家之所
关心。发展幼儿教育已迫在眉睫,现实需要大量幼儿教师。因此,除增设或扩大幼师外,所有中师均可增设幼师班以应急需。如果因经费、招生名额限制,可以采取
保送交费代培(不包分以解决农村幼儿教师之不足。
二、艺体科专业教师(美术、音乐、体育)。这是小学的重要学科,然而教师奇缺。除省
增办艺体师范外,各中师均可增办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班,或加强在校生的美术、音乐、体育学科的实习锻炼。美术、音乐可合并一起为艺术班或艺术组。如招
生名额限制,可招收在职年轻教师专门培训。省可增办艺术、体育师范学院,培养各师范学校艺体专业教师。
三、农职专业技术课教师。随着中学教育结构改革,农村职业中学将大量增加,迫切需要农职专业技术教师。除农学院毕业生可调配一部份任教外,各师范院校(包括专科)可增办农职专业技术教育系、科,专门培养农职专业技术课教师。
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如中小学校长、乡教育委员、县以上教育局长、督学等)。可分三级负责,小学校长由县进修学校设干训班培训;初中校长、乡教育委员由地市教育学院培训;高中校长、县以上教育局长、督学由省教育学院培训。
五、在职教师培训。为讯速提高在职教师素质,每个县都要努力办好教师进修学校。各级进修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在职教师,所有高等师范院校,均可增设各种教师培训班,并可开展函授、电视大学教育,使在职小学、中学教师分别达到中师、专科、高师毕业水平。
六、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各级进修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均应增设教材教法研究室,开展教研活动,编写有关资料,供教师参考。
关于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更可根据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予以改革。
小学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端赖基础教育之坚实。一个人的意志、性格之形成,智力开发的迟早,小学阶段的教育极为重要。要搞好小学的
启蒙教育,把学生引向正确发展的轨道,必须依靠经过专门训练,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道德素养的好教师。办好师范教育,是搞好小学教育的关键。一切重视人
才培养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小学教育,更十分重视师范教育,这确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大事。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的经验以及他的师范教育思想,是今天教
育行政工作者应该很好学习的教材。
二、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教育与农村实际生活需要相结合,师范学校应成为改革乡村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地
陶行知是要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改造乡村教师,从而改造中国社会。他讲道:“我以为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我们要想每个乡村
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起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不能训练学生培养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总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健
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说明陶行知办师范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只能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具有建设新中国
伟大理想,成为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人才。今天则要求具备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本领,要把现代科技知识传播到农村,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能人,适
应“三个面向”的需要,这就提高了对师范毕业生的要求。陶行知曾讲:“自然科学是唯一的桥梁”,“小学教师必须拿着科学的火把引导儿童过渡。不懂科学的人
不久便不能做教师了”。陶行知的预言今天已经到来。陶行知还说:“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农民
‘烧心香’。我们心里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
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这些语重心长的感人语言,既是一个教育家的伟大胸怀,也是今天改革师范教育的指导思想。如何使我们的师范毕业生树立扎根农村全心
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具备农村四化建设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是今天师范教育面临的光荣任务。
这样就应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来改革师范教育,使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教育内容和治学方法与农村生活密切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培养农村教育的改革者和新农村的建设者。
(一)进行农村调查。为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村生活需要以及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农村调查。农村调查,可结合参观、见习进行,不限于小学,还应访问区乡干部、学生家长、专业户等。
(二)改革教学内容。各科学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农村四化建设实际结合,适当编写一些补充教材或阅读材料,并搞好校内农业科技实习园地,使学生学到一些农村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学校的实习基地不只限于附小,应选择附近一个乡作为普及农村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基地。
(三)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的研究。以师范为基地,建立农村小学教育研究中心,辅导各中小学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辅导在职教师进修。尤其是如何在减轻
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打好文化基础,使学生在愉快并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等。陶行知讲“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
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学校也要“开放”、“搞活”。实现上述要求,单靠学校本身力量不行,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如聘请县、区农科所(站)技术员,聘请各类专业户到学校讲学,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使他们学到更广泛的知识,以启发学生科技兴趣。
三、师范院校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鉴于旧中国教育墨守陈规、仪型他国、脱离实际的端
弊,创造了符合教育规律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这套教育主张,在国民党统治区不可能全面实现,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却不谋而合地实现
了。说明他的教育主张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需要的,是科学的又是不断发展的。现在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如何适应当前形势需要,是面临
的新课题。这就需要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的研究,使教育改革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各师范院校是教育人才集中之地,应该担负起这项任务,成为教育科学
研究的中心。而师范院校本身的教育措施,也应有教育科学试验的项目。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必有所获。陶行知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中指出:“夫教育之
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此试验之精神,近世一切发明所由来也”,“全国学者,苟能尽刷其依赖天工,沿袭旧法,率任己意,仪型外
国,偶尔尝试之旧习,一致以试验为主,则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万事而万事新”。
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予盾运动中,只要深入基层,了解事
物主要予盾所在,找出解决办法,矛盾得以解决,事物必然向前发展。矛盾的不断发现与解决,事物也必然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必然是这个规律,就怕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满足现状,无所用心,哪是不可能出现新局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应结合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改革试验,不断总结经验,定可有所发展有
所发现的。师范院校应该学习陶行知一生搞科学试验的精神,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