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的依恋敏感期:0—2岁。这种早期对大人依恋行为的发展对儿童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上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儿童心灵情感上及早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性行为。
(2)语言敏感期:0—6岁。3岁前是潜意识语言学习期,学习的方式多以听、看为主;4-6岁除了听、看语言信息的积累外,学习的方式主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肢体动作表现为辅。因此,在家庭微环境条件下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促进儿童对来自生活、自然等各种信息的感知与吸收,丰富语言系统,增强语意的表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秩序敏感期:0—4岁。儿童在适应生活过程中,情绪上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下,利于儿童对环境中事物的感知和积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对培养宝宝良好的秩序感和做事的条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4)感官敏感期:0—6岁。儿童的身心发育在早期阶段,因其生理、心理发育发展变化速度飞快,主体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细微差别观察敏感性较强,因此,教育者应抓住这一特点为宝宝提供多维度信息刺激,通过对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反复刺激,扩大诸感官组织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机会,促进感官吸收机制灵敏性,增强经验积累。
(5)兴趣敏感期: 1.5—4岁。在这个年龄段时期儿童喜欢对事物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兴趣,对环境事物中的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哪怕出现一个细小、细节上的变化如形状、色彩、图案、大小、气味、位置、高矮、轻重、冷热、远近等,都会立刻引起儿童的兴趣感产生,因此,家长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兴趣问题和游戏活动。
(6)动作敏感期:0—6岁。0-1岁半前是四肢活动及视觉的敏感期,1岁半是精细动作的敏感期,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3-6岁是大肌肉运动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加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锻炼,一方面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动作是大脑命令的执行者,动作的敏捷性直接反映了来自大脑的思维状况,所以,通过对动作的训练能极大促进智力发展。
(7)规范敏感期:2.5—6岁。行为规范主要指社会交往行为和生活行为规范。“十年成树,百年育人”,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和生活习惯,如生活有规律、交往礼仪、言谈举止、公共道德规范、待人处世良好行为以及尊老爱幼助人精神等,使之日后成为社会德才兼备的人才。
(8)数的敏感期: 1—6岁。儿童在这个时期对生活周围和自然环境中事物所表现的数字概念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如大与小、多与少、个体与群体、数字符号等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家长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与数量有关的活动素材和认知方法,积极引导和培养儿童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儿童对数概念的认知能力和运用技巧。
(9)阅读与书写的敏感期: 3.5—5.5岁。儿童早期的阅读与书写能力较弱,因此,一方面在感官上要对大量信息感知的重复性积累;另一方面在肢体动作上要不断学习,使大肌肉、小肌肉得到充分锻炼,通过手眼协调运动与熟练操作灵敏性的学习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和发展,从而加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书写能力。
蒙台梭利指出了多种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并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