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
漫画家庭教育的怪圈
幸福妈妈王瑕
家庭漫画
13年前 [01-15 22:23 周六]
漫画家庭教育的怪圈
(2011-01-15 21:00:48)
[编辑]
分类:
父母课堂
家教方法
标签:
漫画家庭教育的怪圈
按:我节选的这篇文章,原标题为《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看出了很多家庭的疾病(矛盾),我不主张所谓的心理医生又要做家庭治疗了,弄得满世界都是病,人有病,家庭也有病,那真是不让人活了。当然这篇文章还是很有些见地,特别是配的这些漫画,令人忍俊不止的时候,更有一些苦涩的感觉,我们权把它作为一家之言来读,特别是读的时候,一定出于自己的家庭实际想一想。为此,我也加了一点评注。 心泉大哥
强和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评:准确讲是0-3岁)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评:准确讲是4-6岁)和自我认同中(按:一般是指青春期)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评:父亲在教育上面的重要性要超过母亲,子不教,父之过。但我们的家庭教育专家们并没有认真提出来。)
倾斜
你们怕什么?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平衡
你总不能不顾孩子。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恋母
儿不嫌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评:家庭病了,不知哪个制药厂生产了治疗家庭的药)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评:弗洛伊德本身的恋母情结的扩大化)。
矛盾
你们刺我不着!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
分裂
孩子,还是我对你好!
如果孩儿成为三头六臂的哪咤,也许能够满足双亲多重的需要!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 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无奈
不做是你苯,做不好更是你苯。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
示弱
天啊!他的骨头到那儿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成长
咦!你怎么长不大?
孩子长不大的原因,有时可能是负荷太大! 漫画中的情景几乎可以被看作一种中国特色。心理学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非只是让一个孩子骑在6个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姥 爷姥姥)的头上,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一切付出都会需要有一种潜在的回报。在那种表面的辉煌下,孩子的心身发展被大人们过度预支,乃至负债累累。 当一个家庭的期望指向孩子的学习与才华,那么,家长们会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 有时候明知这样做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却欲罢不能。
交流
沉默是金。
大多数不爱说话的孩子并非无话可说,而是不敢说。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是单向性的,或称指导式的,孩子一般也不直接在语言上对抗父 母,这与中国文化原型中的“孝顺”有关。更多的信息流露在孩子率真的表情、情绪与行为变化中,遗憾的是,父母们常常视而不见。
禁忌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家庭禁忌像捆人的绳束,越多越不好玩!现在很多父母担心子女犯错,不惜与孩子的天性为敌,限制孩子的自由思想。正如漫画中表现的那样,一家人靠闭嘴赢得安全。一般说来,家庭禁忌越多,快乐与自由越少,家庭的内部冲突也越大。
过渡期
困难只是暂时的。
当孩子变得有些疯狂或不可理喻时,正是他成长的路变得泥泞之日。过渡期是指12岁至16岁的孩子在心理成熟的过程中,要走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历程。这个时期的孩子要经受许多心理震荡,出现许多适应性障碍,内心缠绕着羞愧、紧张、社交恐惧、伦理焦虑、负罪感,以及攻击倾向。这是个从孩子心态慢慢转变为成人心态的时段,在行为上常常同时存在两个极端:自尊与自卑、盲目崇拜与藐视权威、过分道德感与故意无视道德、强迫倾向与散漫倾向、独立上进与懒惰依赖,他们统统夹杂在一起,形似“癫狂”。 其实,对每个青少年来说,这个“极端”行为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须为今后的一生积攒足够的进取能量与情绪经验,完成人格雏形、人生目标、审美与价值系统。
过渡期延迟,大多数是由于父母过度但又无效的管理,尤其孩子“不幸”有个太严厉太能干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个太柔弱太无能的父亲,情况尤其如此。对这样的父母,我只能说:“孩子长不大,是你们并不需要他长大”。
逆反
锉掉不如套牢。
父母对孩子逆反的反感,原因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损害。聪明的父母容忍孩子对抗与依赖双重心理欲求,对孩子做事莽撞却得意忘形假装欣赏,以此来为他拓宽发展的路。愚钝的父母却会挥舞大棒,用不恰当的批评与“镇压” 来引发孩子的心理退缩。 夫妻情感分离的孩子,古怪越多,仿佛是要拼命地吸引父母的关注,为家庭创造共同的话题。孩子们热心做父母之间的调解人,在父母之间玩跷跷板,耍平衡。当“阴谋”难以得逞时,他们 变得容易激惹,愤世嫉俗,仿佛是曾经仓海难为水的样子。有的孩子会把对父母的愤怒转向自己,头疼、发烧、拉肚子,严重时逃学出走,无所不用其极。对付这些 “非法行为”的孩子,原本活得不轻松的父母犹如“屋漏偏逢连夜雨”,苦不堪言。
竞争
我发现的缺点要多一些!
如果想要发现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不停的给你制造缺点。夫妻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种隐藏的竞争。夫妻是不同性别的人,对独生子女自然会有一种成长期待。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为的家庭动力。事实上,孩子跟谁亲近,长大了性格、行为习惯也会更像谁。其实,父母因教育孩子引发的冲突,是两种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较量。
对抗
我是坏孩子,你们怎么着!
如果孩子放弃并挑战父母的价值观念,父母的权威会像被抽了筋一样变软。 儿童发展心理的专家认为,孩子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这比孩子的其它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灵魂之杯, 只有它完整时才能盛满爱、智慧与良知。父母无意中挫败孩子的自尊等于是给这个杯子戳了一个洞,不管孩子今后一生中多么努力与辛苦,他的灵魂之杯仍会是空空如也。试想,一个敢对父母叫板说自己是坏孩子的孩子,他的心灵早也是百孔千疮。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长大成熟,但内心深处仍旧害怕孩子有一天会不再温顺听话,但孩子向父母对抗叫板的那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我们的文化较多关注父母为子女奉献多少,绝口不提父母从子女身上的诸多获益。首先是关系获益,不少的父母无意识的通过孩子实现权利欲、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后是心理获益,牺牲孩子以满足道德需求,从孩子身上寻求价值感,或逼迫孩子实现自己早年的未竟事业。现在的父母,如果认识不到家庭在培养孩子爱心、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同时,也会滋生孩子的罪恶感、攻击性、叛逆倾向和自私自利,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父母。
对策
兵来将挡。
喜欢和青春期孩子较劲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过麻烦的人。不现实是过渡期孩子的通病,他们特别容易把想象中的“现实”和生活中的现实混淆,搞出许多荒诞不经的笑料来。 对付这些,父母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同孩子可以拥有一些“行为紊乱”的权利。只有糊涂一时,方可聪明一世。性急的家长可以回想自己在相同年龄时的表现来自慰。 过渡期的孩子学习会受到影响,但却不要把过渡期问题看成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这样的解释极具诱惑,孩子大人都省心,后果适得其反。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父母要后退一些,留出空间来尊重孩子的隐私,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是非观来乱贴“标签”。精力旺盛的父母最好用多重性的、多元的、既这样又那样的价值系统来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开阔他们的眼界,改变孩子思维的极端性和片面性。改善父母与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顺利度过过渡期。在婚姻分裂的家庭,父母也要违心地扮演“欢喜鸳鸯”,待孩子走出过渡时期后,方才各奔前程。
孩子的深陷过渡期并不是自己成长的动力不够,而往往是盲目的父母火上浇油搞出的大麻烦。
获益
孩子,千万别哭!
再权威的父母也经不住孩子没头没脑的眼泪。 面对有行为障碍或情绪异常的孩子,夫妻常常会互相推卸责任或埋怨对方。另一类“狡猾”的孩子,把他们的情绪问题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被现代医学标定为多动障碍,胃肠型癫痫,头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气官哮踹等儿童心身疾患。这些症状对家庭“硬”的关系有一种巨大的软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对缓和,孩子也可以从症状中“获益”。 其实,情绪障碍是孩子内心对家庭处在矛盾对立中的一种逃避(一种分离愿望),而躯体症状则是无数次分离受挫后情绪压力下的躯体化。为了防备孩子的躯体长久的处在情绪紧张中,接受甚至鼓励孩子情绪外泄是双亲和治疗师都要清楚意识到的事。
学习
读书是重于一切的。
学习成绩如果成了判断孩子行为的唯一指标,父母离疯狂就不远了。在一个家庭里,无论孩子有多少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麻烦,只要学习过得去,家庭一般不会带着孩子去找医生。一旦孩子的学习不好,家庭很容易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 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经济不错,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很好。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的期待也高,打小就让她学外语,画画,钢琴考级,游 泳比赛,可谓全面发展。可偏偏到了14岁(初二),女孩得了“社交恐惧症”,见人就脸红心慌,严重的时候不能坚持上课。父母虽然好强,看到如此痛苦的孩子 不得不软下心来,给孩子充分减压。孩子的上学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是班上的尖子生不久就成了学习的“困难户”,家长身处两难,内心焦虑日渐明显。
强大
还是患病能帮助我。
问题可以使不自由的孩子获得利益,让父母以他为中心,像老驴推磨般地团团转。 德国西蒙曾说过:“一个家庭里,不是系统构成了问题,而是问题构成了系统”。这里的“系统”是指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构成的家庭规则。一个患病的孩子会创造另类家庭关系和另类家庭规则,形成家庭内部新的平衡。 无数事实证明冲突白热化的家庭,可以因为某个成员的患病变得矛盾消解而团结一致。殊不知这种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瘾,孩子会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恻隐
爱叫的鸟儿吃得饱。
与动物世界不同,父母总愿意关心弱一点的孩子。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身体弱多病的孩子总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犹如爱叫的鸟儿吃得饱。有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平庸无能,在家却是一个极具权威感的人,母亲有些神经质,情绪常常或晴或雨。他们有两个男孩, 老大嘴木纳,性子还急,和父亲就成了生冤家死对头。老二嘴甜,动作伶俐,自然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慢慢的老大就成了家庭里提不起的嫩豆腐,老二发展却顺风顺水,在家是乖孩子,在外是好学生。
有一天,老大上学回家,被后面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伤了腰,撞折了右腿。躺在病床上痛苦虚弱的老大,激发了父母内心很强的恻隐之心,他们一反常态,开始对老大百般呵护,两个多月的康复中,老大在父母的笑脸中过的是一种“神仙般”的日子。他与父母关系迅速增进的同时,在家里逐渐听到老二在唉声叹气。
到后来,父母对老大的关怀成了一种担心,因为老大的伤腿功能恢复总是不理想,这让骨科医生与运动神经科医生伤透脑筋,百思不得其解。 心理医生深知老大残留的症状在某种意义上是潜意识要保留住父母对他的爱,潜意识希望用疾病来控制他所爱的人,类似一种心理补偿性神经症。心理医生要做的事正是对这样的症状释义,以增强家庭内部的交流。
依赖
离了我们你不行!
许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东西是千差万别。
米纽琴认为家庭功能失衡是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原因。如 ,家庭对外界限僵硬封闭,内部却纠缠不清,像漫画里的人物,父母子女彼此依存,离了谁都不行。我们经常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还必须对父母言听计从,孩子的问题也全部得由父母来承担。心理医生喜欢问这样两句话来观察家庭的情感纠结,如问孩子与母亲睡到几岁?问孩子心中有十句话,父母能猜到几句?。 这样的家庭缺乏家庭的权力核心,各自为阵,成员间关系僵硬分裂。由于无法自如的彼此表达爱与关心,无法预测对方的行为,也形不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家庭对外界限不清,任意让许多无关的人士卷入家庭事务,无法协调一致的来处理外部信息与压力。父亲或母亲通过对孩子的情感联结来对抗另一方,跨代联盟,爷爷奶奶通过对孙子的控制来制约儿子儿媳。父母表面看起来相敬如宾,实际存在沟通障碍,孩子会呈现问题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减轻夫妻间的压力,形成家庭内部的统一。父亲抱怨太太不关心自己,太太抱怨孩子的麻烦太多,孩子抱怨父亲不喜欢他。结果是父亲惩罚孩子,导致父子关系更差,孩子为难母亲,让母亲的教养更难,母亲迁怒父亲,使夫妻关系更加恶劣。
上述的现象对家庭系统功能都有一种破坏性力量,家庭失规则,权利被修改,交流被阻断,成员间彼此诸多适应不良。
恐惧
我想逃走!
所有恐惧情绪与逃避行为都是慢慢地通过主动学习和被动强化形成的。 社交焦虑使孩子可以不遵守社会规则,随心所欲的活着还能不被父母责难,这是问题给孩子带来获益。这样的获益虽然不是孩子预知的,但逃避压力后的心身松懈,会使孩子的病慢性化。反过来,我们接受社交焦虑是一个最普通的情绪现象,把关注放在孩子表现正常的生活情景里,给她一个她自己还满不错的暗示,孩子对焦虑的关注也会减轻。装着欣赏她,说她很特别,有特别的办法来应对别人应付不了的事情。 要孩子学习与焦虑做朋友,把焦虑看成是人生的一种发展动力。
盲人瞎马
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许多走出过渡期的孩子,回头看到父母还在泥泞中跋涉呢! 走出过渡期的孩子的标志: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知冷知热,知寒知暖,也可以温和地对父母说“不”。放学回家父母的“精金火眼”不再能读懂他们的脸,也听不见他们抱怨老师和同学不“哥们”。他们突然对神、鬼、怪不再那么有兴趣,捆扎的十字架已解开。尽管他们可能还残留了一些“行为问题”,但已有平常心,乐于将此看作个性与习惯。他们已能分清什么是父母的问题什么是自己的问题,不再忙中添乱,他们自信无论沧海桑田,自己仍是父母最爱的人。 需要担心的是:本身还未走出过渡期的父母又要面对已经走过过渡期的孩子,真犹 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自己还陷在泥潭里愤愤不满,仿佛自己尊严扫地,受了很大的伤害。其实,走出过渡期的孩子,对家庭情感有一种回归,他们真正知道心疼鬓发染霜的父母。最糟糕的父母由于害怕失去孩子而死命拽着孩子,对孩子的问题和过错纠缠不清,形成一种家庭矛盾纠结。
逃学
天塌下来了!
任何事都可以强迫,只有学习是父母需要哀求着孩子去做的!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障碍,都隐含着一种关系补偿,补偿幼时被父母欠缺的东西。父母不能从一个轴向来看待孩子, 而是在一个横断面对孩子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这样……?”我们也看到这样的家庭情景,父母总是通过一些否定性语言来评价孩子,当这样的信息达到一定的量,孩子会不加识别的把它内化在自己的意识里,慢慢的真的发展出那些糟糕的个性。 经常埋怨孩子不好好读书的父母,是怕孩子不肯用功学习,这样的叮咛嘱咐会让孩子慢慢琢磨出,他要击败、控制、惩罚父母,最好办法就是拒绝上学。 一个平时学习满不错的十五岁孩子,突然向父母宣布从今以后不再上学,这无疑是家庭里的十级地震。这个家庭里原本强悍的父母变得十分可怜,放下架子小心的央求孩子去学习,孩子却坚持治好了病才能上学。父母转为关心孩子的身体,改善了亲子距离。看起来是双方获益的事,却隐含着一种成长的损失。
中立
不怕你们添乱!
过于热心的家庭治疗师总是好心办坏事! 因为任何家庭都存在很个别的东西,理论需要受实际的修改。
一位临床心理医生说她有个失败的案例:“在一个家庭里,男孩已经十五岁,还在与母亲同睡,还让母亲替他洗澡换衣,母亲也常常毫无顾忌的在孩子面前赤身裸体。这个家庭里,母子情感纠结,父亲愤怒但无能为力。孩子慢慢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学习与社交都困难,并诊断有强迫性神经症。医生着手想把孩子从母亲的床上赶开,并试图增强父亲在家庭权利中的位置时,这个心理医生成为母子联盟的“敌人”,治疗难以进行。这位心理医生可能替代“可怜”的父亲去责难那个“可怜”的母亲,位置变得不中立的。她看到母子情感纠结,希望重建关系,却未曾了解家庭“症状”是如何延续下来?孩子的问题又有何种的家庭功能?不知家庭的水有多深,治疗师切不可盲动。 我们不说:“孩子你不能继续与母亲睡。”而说:“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想与母亲睡,家庭里谁会在意,谁不在意?”我们再用同样的问题问父亲与母亲,把三个人的意愿呈现出来。家庭治疗师像是在弹钢琴,让家庭自主地发出和谐之音。
http://qqchenyifei.blog.163.com/blog/static/275721292010712253666/
<上一篇
作者博客列表
下一篇>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
我有账号 登录系统
我没有账号 用QQ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