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浸润人生(转)

13年前 [03-14 23:28 周一]

    作者:张美华    文章来源:荣成市世纪小学

每年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也是我最累的时候,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这群整天唧唧喳喳的孩子安静下来,怎样才能让班级的秩序井然,这些中国的“小皇帝、小公主”怎样才能成长起来呢?通过摸索我觉得阅读是最好的办法。阅读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随时迸发的激情得以宣泄,最后归于沉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 于良 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也是 小学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 小学 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中还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不想读,学生因为没有品尝到阅读的快乐,所以没有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于是,生活中没有了阅读。一种是不会读:学生无选择地读书,或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书是读了,但一无所获。作为一名语 文 老师,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强主导作用的发挥,悉心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领略到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谈谈我自己不断摸索的一点做法, 和各位 老师交流探讨。  

一、积极引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因此,我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如何让学生由“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呢,需要老师巧设“诱饵”。每接手一个新班的开学第一天,我会告诉学生我有阅读爱好,并且很明确地告诉学生我最喜欢的是爱看书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有意识地经常在课间端起课外书静静地看着。久而久之,有学生就会问我:老师,你看什么书?这时,见时机成熟,便问他们:想知道书里的内容吗?学生很好奇,于是,我就会挑出书里面最有趣味的内容娓娓道来。刚开始,我并不会拿出一些比较深奥的文章去和学生讲解,而是讲故事,比如在今年新学期开始时,我会给他们讲《爱的教育》,这部书讲述的就是一个由三年级刚刚升入 四年级 的 小学 生安利柯,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很多故事就是同学们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我借给你们。学生就会高兴地借我的书看去了。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从而实现教材和课外书籍的衔接,所以我在讲课时,每每讲到可以联系课外知识的地方,我总是不吝时间,穿插一点相关联的其他书本的知识进去,或历史、或 地理 、或自然,我想让学生知道,教材里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课外的知识才是无限的,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我觉得教师在培养的初级阶段,一定要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各种办法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需求,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要使我们的学生在文化环境里成长,读书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不教之教,如“芝兰入室,久而自芳”。在学生初步有了阅读的兴趣,我还要投入较多精力去为学生创造读书条件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1、营造读书文化  

在教室布置上,我们班的黑板报主题就是“最是书香能致远,”书写一些诸如“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名言警句,设置一个读书心得栏,张贴一些优秀的学生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用的读书方法。同时加强教育,阅读时保持教室安静,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做到“有书可读”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但还要保证“有书可读”,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倡导学生节省零花钱,自己买书读;二是倡导学生互相借书看;三是设班级 图书 角。“有书可读”除了上述途径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选择优秀书籍来读。在眼花缭乱课外书上,充斥着消遣性的卡通漫画。如果学生良莠不分,非但谈不上增长知识,甚至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侵蚀。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好书来读,我首先向学生们推荐,比如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一起读《爱的教育》,下个月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每一个月,我都会向学生推荐一部经典名著,师生共读,在阅读中,我们及时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提高孩子在阅读上的欣赏水平。  

3、保证有时间可读  

1)利用学校安排的每个周一活动课的的阅读课;阅读课上的指导性阅读;白天挤时间读书。每节课上,如果学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随时拿出书来看;每天中午保证有20分钟作为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可以个人交流,可以集体诵读;最后是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在20分钟内,让学生回家后能保证30分钟的阅读时间等等。  

2)要有一定的读书计划,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书一定要读完,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切不可过于随意、杂乱无章。  

4、家校沟通,取得支持。  

要说让孩子多读书,我觉得没有一个家长不支持,但是家长往往很头疼的是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真正读进去呢。因此,每新接一个班级,我都会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推荐和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如1、诵读法:让孩子大声的朗读一篇文章,读完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一般应用于新课文的预习;2、讲读法:等孩子读完一段故事,让孩子复述内容或和家长分角色讲述;3、讨论法:亲子共读完一本书,就有关内容进行讨论甚至争论,和家长共同交流时,提倡家长为孩子营造其乐融融的读书氛围,在茶余饭后,全家人经常能够在安静、和谐的环境里倘徉书海,让每个家长认识到这是提高孩子智力,发掘孩子潜力的最优途径。  

实践证明,做好这些工作,家长更加支持我们学校的各项活动,理 解 老师的辛苦,也更明确了家长教育的意义,教育方法。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成效  

阅读方法方主要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阅读报纸、筛选信息资料,可用浏览。简单故事一类可用略读。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经典诗词、名篇名作、美文佳作之类可用精读。精读的方法有:  

1、指导做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文采的习惯,做阅读的有心人。每天作业中专门有读书的记录,在家长写下读书内容和时间之后,学生可以任意摘抄阅读的精彩句段,可以是一句你最感动的话,可以是一段精彩的描写,最好是能背诵下来,为自己的写作打基础。其次是感悟笔记: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如写读后感、读书心得等,提高感悟及分析能力。还有想象笔记: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2、倡导学生朗读与诵读好的作品,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朗读及至诵读,是读的较高境界,因此,我鼓励学生见到美诗美文便一“读”为快,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在融情的朗读中去充分享受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得到文学的熏陶,培养人文精神。  

四、重视阅读评价,搭建交流平台  

好的习惯是在不断地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养成的,学生阅读习惯的维持,还需要不断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以不断添加他们阅读的动力。为此,我努力地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为的是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享受到阅读成果被充分展示和肯定的愉悦感。为了把读书工作落到实处,我还制作了班级读书反馈表,我对班级同学在校读书及其他情况逐一作出评价,便于沟通,周周都有读书进步榜、明星榜,以鼓励表扬为主。读书反馈由同学们自己填写,包括读书时间、内容、收获和启示、家长意见等等,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我对学生读书情况也就一目了然。除此,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写作比赛,并且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去各种杂志社及报社或者网上,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更广泛的阅读,慢慢地,形成良性循环,班级读书的氛围便会蔚然成风了。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回忆起五年的小学生活,他这样说,“也许我不会记得这个字、这篇课文是哪个老师教我的,但我的读书习惯是我 小学 老师培养的,在这五年里,我几乎读过所有的经典名著,这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有了这个习惯,我将终生受益”。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最高的评价,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为孩子一生奠基——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 

肖陆云录于

http://www.whedu21.com/jiaoyujiaoxueyanjiu/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662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