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一篇民国小学生作文为何让今人汗颜?

13年前 [04-04 17:50 周一]
 一篇民国小学生作文为何让今人汗颜?

 

   【导读】42号上午9时,《南京周末》在新浪发表的一篇关于【民国小学生作文】的微博,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14分钟后与发表的一篇当今【六年级作文】形成鲜明对比,截至目前该条微博的评论已达到700余条。 同样是两篇关于春游的记录,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在众多的博友评论中也看到了许多的关于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感叹,无不令今人汗颜。 


   一篇民国小学生作文为何让今人汗颜?

 

 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无可厚非,为何在两篇百字的春游文字中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民国这位前辈小学写的文章文字精简,却不矫揉造作,融入了诸多的细腻的情感,在如今广泛运用白话教材的小学生,却很难在一句话中读到生动,优雅,美的感动。如此强烈的对比,不知是羞辱还是需要引起某些的注意呢?

    一、

如今的小学生,不管是自愿还是被逼无奈,都加入了补习的行列,俗话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父母见到他人家的的孩子经罗密布赶往各个奥数培训班,英语培训班,钢琴培训班,绘画培训班等等,并且都是插着孩子的业余时间在抓紧增加孩子的能力,孩子的童年压力就是在这样抓狂的状态下步入了没天没地的生活。

但是这些父母遗忘了在铺设认为是孩子未来华丽丽的阳光大道时,却遗忘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完完整整的童年。加之父母现在都大多以工作忙为由,陪伴孩子的心理建设少之又少,更别提去带着这些孩子贴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与恬静。本该属于儿童绚烂多姿的童年,却因为这些副业的加累,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如同黑白构架,生活在大人铺设的“美好”构想中。

看到此种文章的心灵表述,不知父母是否会觉得惭愧,自己的孩子已经不能用美妙的词语来表达情绪时,花费那么多精力熏陶在孩子身上的到底是什么?

    二、

如今广泛运用教课的就是参考书,作文中从议论文,杂文,散文等的写法在各大考试的备考中,老师,书籍,无不在提醒我们何样的才是标准,何种的方式才能在竞争测试中勇往直前。

记得春节假期时,与家中的一位任职数年小学语文教师的长辈探讨现在的教育时,令我更震惊之处在于,就连小学生的联考都会有泄题,弄答案,夺高分,竞争绩效。学生无需深刻理解文中的答题含义,直接填入标准答案即可。他们在活生生的伤害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小就被告知,无需多学也能获得高分。

除了课本,参考书,和孩子家庭给予的副课,他们还有多少的时间自己参与阅读,进行理解文字,与老师探讨?学习是耳睹目染,这些在基础的教育中造成的偏移,谁来为孩子在未来的学业负责?这些作文范例,是否在使学生的发散性受到禁锢,从小就被冠以何种方式获得高分?那我们的习文的本身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三、

还记得以前看到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时,看第一遍觉得孩子可爱,第二遍感到痛心,第三遍,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冲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名牌名车,社交,网络,明星轶事等等的都在成人世界中一点点的表演在孩童的眼中。争名夺利,谁的父母更强大,都已经成了小学生的相互比较的资料档案。

城市中的百年古树也渐渐不复存在,游乐场所都是经典刺激的高科技欢乐,谁还会让他们去贴近大自然,感受清晰的呼吸?

四、

让人汗颜的七八十年前的小学生文章,我们更多的是觉得现今的孩子不如他们,可我们是否反思过了,这些造成因素,也许是在无形中,多方面所造成的风气。

不由的惊叹,若当所有的中小学生书写的作文都成了标准范例时,我们到哪里再去寻找范例?

我们是否应当呼吁老师,父母,多让孩童贴近大自然;让社会再留些空气,让孩童感受最天真的童年。让孩子们主动去学习,而不是强迫,感受不同的好书籍,而不是只有“参考作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6ff650100pytc.html?tj=1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