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科学活动家。他开创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领域,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者。在他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家庭教育对他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上海之行开启好奇之门
1903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濒临东海的憩桥镇上,祖辈靠打鱼为生,父亲是德国洋行的一位职员。小时候的他人很老实,话不多,很少走出自家的院门,直到3岁那年,他才由长辈领着到村里的祠堂看了看。在祠堂门口,他看到两个很大的石狮子,便将手伸到狮子嘴里去推里面的石球,可他力气太小,怎么也推不动,还是长辈帮他推动了石球。他当时非常好奇:为什么这球既不会被狮子咽进肚里,又不会从嘴里掉出来?虽然琢磨了半天,没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这种求索精神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他。
一次,阿爸带贝时璋母子到上海办事,一路上,贝时璋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看到的事情。他看见了拉纤人,看见了船老大把橹摇得飞快,看到了乡下从未有过的一个名叫“江天火轮”的大船。贝时璋感到很好奇:这船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怎么会动呢?船舱里有一盏灯,没有灯油,灯怎么会亮呢?对这些疑问,贝时璋是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上海,贝时璋看到了更多新奇古怪的事情:他坐的黄包车与乡下的独木车不同,黄包车是人在前面拉,独木车是人在后面推;他看到小叔给他买的狗头帽、老虎鞋上的图案也与乡下的不同;他在繁华的南京路上看到商店橱窗里有个木头做的、黄头发、自己会转动的“洋模特”,当时就呆住了,木头人怎么会自己转动呢?他还在姑妈家看到了真正的电灯,这电灯靠“扳头”控制,一上一下地扳动“扳头”,灯就会一亮一灭。他望着电灯痴痴地想,乡下要有这东西就方便多了。
短短的上海之行,让贝时璋大开眼界,他心中涌起无限遐想。可以说,上海之行开启了他心中好奇与探索的大门。
父母的远见让他走出国门
贝时璋从小好静,一个人能坐着很久不动。他的母亲除每天的家务劳动外,还要做些编织渔网之类的活,以贴补家用,他的姐姐也帮着做。每当她们将编织好的网送出去卖时,5岁的他就担当起看家的任务。他坐在门口,拿着棍子,不让狗进来,等母亲和姐姐回来。这期间,如果没有狗来,他就一动不动地坐着想自己的事情。他不喜欢跑跑跳跳,只爱玩香棒(香烧完剩下的竹棍)一类可以坐着玩的游戏。贝先生说,他好静不好动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长时间看书、写字、伏案工作,他能坐得住,并且专心致志,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久坐不动,又与人少交往,当时就有长辈批评他:“多见树木少见人,不懂世故没出息。”可贝先生的好静、好思索、专心致志,使得他日后成为一代大家,为族人增了光。
母亲很疼爱贝时璋,但从不娇惯、溺爱他。母亲识字不多,却懂得让孩子从小要勤快,经常教贝时璋抹桌子、扫地、学织渔网。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男孩子不勤快,长大没本事赚钱吃饭,何况以后还要娶妻生子成立家庭,不会劳动就不会生活。”母亲从不给贝时璋零花钱,并告诉他:“男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不好,人穷不要紧,但要学会精打细算。在世界上做男人,要扶老携幼,要有责任感。”当时家里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母亲从不因为穷而对亲戚邻居吝啬。过年时,凡是家里来客人,母亲都尽量给他们拿一些好衣服,让他们去典当换几个钱花,以解燃眉之急。母亲常对贝时璋和他的姐姐说:“亲帮亲,邻帮邻,谁家没个困难?亲戚邻居要互相帮助……”听话的贝时璋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过年时,家里才有机会买点肉、杀只鸡,改善生活。但这些鸡、肉母亲只有在来了客人时才端出来,让客人分享。母亲告诉贝时璋:“小孩子吃骨头,把肉留给客人吃!我们宁可自己吃得差一点,也要让客人吃好。只有我们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这是礼貌,小孩子必须要有礼貌!”母亲以善良、友爱之心对待街坊邻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为贝时璋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
8岁时,贝时璋在家乡的“进修学堂”上了学。母亲对贝时璋上学寄予了很大希望,为了表示郑重,特意租了一套上学礼服——红缨帽、天青缎外套和黑缎小靴,给他穿上,并一字一顿地说:“儿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没文化苦了一辈子,你一定要给阿姆争气,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
上学第一天,先拜孔夫子,接着老师教“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用墨笔描红字本。当时他很高兴,日常看见的东西都可以用字写下来,这多好!两年后,他转学到另一个较大镇子的“宝善学堂”,国文课学了《古文观止》的多篇文章。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开头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觉得很有道理,使他对天地万物生出不少想象。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写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子清轻,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对贝时璋的影响也很深,他觉得非常有哲理,并由此认识到天地宇宙是自然开辟的,不是由神创造的。这是贝时璋最初对自然界生命的认识。
后来,贝时璋能更广泛地接触到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得益于父母明白事理、懂得送孩子去读书、开眼界、长学问的见识。1915年,贝时璋12岁时,父亲把他送进当时德国人在汉口办的“德华学校”读书。这个学校不讲宗教,不问政治,只向学生教授理科方面的知识。除国文、史地和一年级的德文由中国老师讲授外,其他课程都由德国老师担任,一般的学生读上一两年就能看德文书。学校还备有介绍天文、物理、化学、矿物、植物、动物以及人体等的《理科读本》,供学生借阅。这些书虽然内容很浅,但知识面广,且有系统。贝时璋在这所学校学到了不少关于天文、物理、化学、数学和动植物方面的知识。
1918年秋,15岁的贝时璋在汉口华景街旧书摊上买到一本菲舍尔写的《蛋白体》,读后很有兴趣,他初步懂得了蛋白体对生命的重要,也使他对与生命有关的科目发生了兴趣。因而,1919年春,他投考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先在德文科学习,后升入医学预科。
1921年秋,贝时璋在同济预科毕业,想出国留学。父母知道自己供不起儿子留学,但还是变卖家产,为儿子凑够了800元的费用。父母的鼎力支持,使贝时璋得以踏上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之旅。
永远感谢父母
从1921到1929年,学习6年半,工作1年半,贝时璋在德国一共待了8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掌握了学术研究方法和技术,掌握了学术思想,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作风:学习刻苦,谦虚谨慎。这是他的本色,同时也有父亲对他的巨大影响。
父亲言语不多,生活有规律,他经常告诫贝时璋,存放东西要有固定的位置,以免乱找乱翻浪费时间。贝时璋从父亲那里学到了生活有序的好习惯,并一直保持到出国,直到现在。这种良好的习惯又和德国人的传统作风不谋而合,如治学严谨,工作细心;条理清楚,秩序井然,以及多做少说,这些都对贝时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注重秩序,什么事情都细致周密,有条不紊。他不轻易发表论文,工作做完了,论文写出初稿了,他总是那么放着,不急着拿出去,总是反复推敲,或者补充实验。他的论文也总是写得尽可能的短。
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之路时,贝老言语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是把母亲勤劳节俭、宽容厚道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而把父亲意志坚定、排除一切困难的毅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004年,在贝先生家工作了几十年的保姆李妈已到古稀之年。贝先生特意请来李妈的儿子接李妈回安徽老家养老。贝先生深情地对李妈说:“你在我家几十年,我们相处得很好,就和一家人一样。你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很是感谢。你要回家了,我们应该表示一点心意,给你拿上3万元钱,作你的养老钱。再拿上2000元作为你们母子的路费。你儿子专程来接你回家养老,是他的孝心,也是你的福气,希望你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之后又嘱咐李妈的儿子:“你来接你母亲,我们也就放心了。你是一个孝顺儿子,我相信回家后,你母亲会得到你很好的照顾,我们祝她健康长寿。”这场面,让李妈母子和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在场的一位老邻居流着泪叮嘱李妈的儿子:“贝老节衣缩食拿出3万块钱,数目不小,你一定要保证让你妈妈安度晚年,钱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在浙江大学教学时,贝先生给毕业生的题词,写得最多的是“学问试看胜于我者,境遇要比不如我者”和“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他是这样期望学生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贝时璋先生今年已经104岁了,可是身体健康,每日照常工作。健康专家说,人的身体健康与他的道德情操相关。贝先生一生,心平气和,与世无争,意志坚定,不畏困难,可以说得益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也就是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父母给了他良好的影响和教育。
名人档案
贝时璋,杰出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者和名誉所长;德国土滨根大学先后4次授予他博士学位,中国国家天文台将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编辑:杨子】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