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孩子有病给家长吃药——家庭教育八大误区及对策

13年前 [04-20 21:29 周三]

    一位父亲把5岁的儿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刚要转身回去时,儿子说:“爸爸,你早点来接我。”这位爸爸说:“好的,我一定早点来接你。”“你要不早点来是王八蛋?”“好好好,爸爸不早点来是王八蛋。”

    一位母亲省吃俭用给7岁的儿子买回最爱吃的大龙虾。当母亲把做好的大虾端到饭桌上时,儿子高兴地连吃带夸:“好吃,好吃!”眼看虾快没了,妈妈想尝尝自己做的虾的味道,就顺便用筷子夹了一只,放在嘴里。儿子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虾,给我吐出来!”

    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甚至爱得死去活来。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可是,当今一大批爱孩子的父母,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不爱父母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孩子、难以融入社会的孩子,甚至成为无情无义的孩子。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知不觉地采取了许多不当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法。

    一、 过多的溺爱 一个9岁的夏令营里的孩子在早上看着鸡蛋发呆。老师问:“你不爱吃鸡蛋吗?”孩子说:“这鸡蛋和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我们家的鸡蛋有白又软,好吃。这鸡蛋有红又硬,咬不动。”老师问:“你知道这鸡蛋是哪来的吗?”“知道,从冰箱里拿来的。” 有位母亲花了几十万元把19岁的女儿送到美国读书。 女儿到了美国语言不畅,仅学的英语不够,平时不能勇敢面对陌生环境,第一天就哭了。第二天,在学校联系的好多事情都是第一次,手足无措地继续哭。 第三天,终于受不了了,就买张机票回了家。 因为女孩的母亲非常能干,平时女儿的事情都是母亲包办,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做主。孩子很听话,亲朋好友都夸乖。但这个一直让妈妈如意的女儿和母亲开了一个国际玩笑,这个玩笑让母亲损失了十几万。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恐怕没有想到,扳倒一棵大树的不只是狂风暴雨,有时可能是一条小虫。

    二、功利的爱 2008年的四月份,一个由农村考入城市的高三学生,成绩非常优秀。老师说,凭他的学业,考个清华北大是没问题的。但一心想光宗耀祖、享受荣华富贵的父母,总是担心儿子万一考不上,整天给儿子施加压力。儿子忍无可忍,卧轨自杀。 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对他当老师的妈妈说:“妈,你是想要考上大学自杀的儿子,还是要卖水果的儿子?” 这是多么令人值得深思的话啊!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渴望自由的呼声,追求独立的呐喊!成绩不仅把孩子的思想束缚了,而且把孩子的四肢也捆绑的结结实实。使孩子没有自由生活的空间,只是服服贴贴听从家长的指挥。

    三、贪婪的爱 一个学习较差的一年级的小女孩语文考试从来没有超过80分。一次期末考试得了95分,连蹦带跳地向妈妈说:“妈妈,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了95分!”妈好毫不欣赏地说:“你屁精什么,还有96分、97、100分的。” 一个孩子考试得98分,高高兴兴地回家报喜,不料妈妈开口追问:“你班得100分的有几个?都是谁和谁?” 一个孩子说:“我从来没当过干部,好容易捞个小队长。高兴地屁颠屁颠。没想到妈说:“那是中国最小的官,有什么可高兴的。我上学时当的是大队长。”孩子说:“这还是好说歹说向老师做了保证的,还是个副的。老师说随时准备撤下去。 好多孩子自信的火焰就这样一个个被父母扑灭了;他们追求上进、努力拼搏的勇气就这样在父母的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因此,他们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懒惰,以致与变成父母所讨厌的孩子。这难道是孩子的错吗?

    四、强加的爱 一个二年级学生的书包里,仅语文数学练习册就有7套(14本)。孩子说:“除学校发的一套外,其余都是妈妈买的。我连老师留的作业都做不完,那顾得上做这些。” 还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多项补习班、特长班。使孩子的星期天比上学时间还要忙。一个幼儿园的小男孩问奶奶:“奶奶,我什么时候退休啊?’ 透过这小小的童心,我们看到了孩子成人般艰辛路程!看到了孩子要摆脱约束的那张祈求的脸。我们付出那么多的经济代价,给孩子那么多的爱,孩子感到幸福吗?快乐吗? 人生最无忧无虑、最快乐、最幸福的要数童年了,而这些孩子的童年恰恰是不幸的。

    五、干预的爱 一个被母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女孩说:“我的爱是软禁的。” 从小父母疼爱,一直到中学还是父母给他端水喝。想出去玩,外边危险;想和小朋友玩,他们不是好孩子。 到初三,独立愿望越来越强。想凭自己的实力报考高中。母亲硬要她上当地的重点高中,她觉得自己的成绩差一些,但还是依了母亲。同学们很羡慕她,但她一点都不快乐。 高三时,她暗自下决心,一定凭自己的实力考到外省大学,彻底脱离母亲的约束。报志愿时,妈一直在强行她按妈的意愿报。她第一次向妈撒了谎——先用铅笔,怕万一填错。到校后再用钢笔。这样,到校后,她能按自己的意愿填志愿。 等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妈很奇怪。但她暗自高兴。没想到让她难过的是,虽然在外省,妈还是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找到了学校的领导、系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安排了她的一切。 她靠自己的实力努力实现理想的愿望彻底破灭了。她觉得同学们都用瞧不起的眼光看着她。 我们总是把孩子当成小鸟,让孩子躲在自己的大伞之下;总是把孩子看作小草,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高山之下。那么,孩子就永远不会成为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更不会成为一座顶天立地的高山。

    六、无原则的爱 一位母亲带孩子上公交车,本来孩子的身高符合买票条件,但这位母亲把孩子的头向下一按,一张车票就这样省下了。 难怪有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甚至连父母都不孝敬。隐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第一次都会留下判断的印象,孩子的是非观、人生观、做人的准则,就是在这屡屡的第一次中建立起来的。 刘庸为什么那么恨秦始皇?刘庸小时候问母亲:“男人为什么站着撒尿?女人问么蹲着撒尿?”母亲说:“因为男人有小鸡鸡,女人没有啊。”刘庸还是问:“为什么女人没有呢?”母亲说:“女人原来也有,后来让秦始皇给割掉了。”从此,刘庸特别恨秦始皇,而且,这种恨已根深蒂固。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他们是孩子,他们不懂事。他们比我们的记性要好得多,他们是根据我们的言行来判断是非的。

    七、过多的唠叨指责 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一个富裕的城市—金华,发生的“徐立杀母事件”。就是因为母亲反复唠叨:“一定考前10名。考不到前10名。就打断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也无妨。”徐立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母亲不休的责骂,便是自己“世界的末日”。感到绝望的徐立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 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到监狱去看望徐立。徐力第一句话就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自己的秘密,我很压抑。”徐立还说:“我很爱打球,可母亲不让我打球。读高中后,每天都有晚自修。晚自修前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外面打打篮球。这时母亲经常到学校来,监视我是在学习还是在玩。我有时多玩了一会,晚了10分钟回家,妈妈也要骂我、打我。” 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数”了。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更不是随意摆放的物品。他需要人格的尊严,他有独立的个性,他渴望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包括父母在内。

    八、随意比较 如果一个丈夫跟妻子说:看人家的妻子多好,多善良,多勤快,多会体贴人。妻子马上会急:她好你去跟她过! 好多父母对孩子说:看谁谁家的孩子经常考100分,你怎么就老是90多分。看谁谁家的孩子能歌善舞,你怎么只会学习。对着活泼的孩子说:看人家多安详,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让父母多省心;对着内向的孩子说:看人家整天活蹦乱跳的多喜人,你怎么总是呆呆的。 我们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总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教育自己家的孩子。难怪一个13岁的女孩在给妈妈的信中这样写到:“因为我是菊花,就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就别指望在我身上摘下松子。”

 

http://youlaishy.blog.163.com/blog/static/101863662009113195644731/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