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学后,孩子到办公室找我,“我想回家。”
孩子的改变我早已意料之中。
“不在这写题了?”我故意问。
“不想写。”孩子回答。
“你真是善变呀。”我说。
“女人都是善变的,善变的女人嘛。”孩子还有点小兴奋。
孩子说话不算数是家常便饭。
2.我也想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可孩子根本不听,她不接受建议。她内心里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尝试。她认为那都是在给她加重负担。这可能是以前我错误的教育方式留给她的印象。要想改变,就需让她尝到甜头。比如:说到做到时就夸奖。效率提高时要总结原因。另外,注意不同时给孩子提出新的要求,要让孩子有享受的过程。
3.老师对待孩子什么时候都是耐心的。耐心等孩子玩。
真实说明比什么都重要;满足心意是最大爱。
外婆照例坐在旁边,不时用美食引诱他。吃吃做做、做做吃吃。挺佩服他的,一心多用,嘴巴连吃带说,手连写带比划。结果就是,回家还就着《快乐大本营》做作业。
疑惑:老师不怕孩子养成不专心的学习习惯吗?
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很怕孩子分心,而老师居然陪伴孩子一整天去买笔,买笔的目的是玩转笔。老师是怎么想的?对孩子的要求她好像样样应允。
4.看完这一篇,明白老师葫芦里的药了。
帮助孩子减压:容易得到有效的帮助:在城隍庙门口,智子看到“摔不烂”,说最近特别渴望能拥有这个东西,来帮助发泄一下自己郁闷的情绪。我知道是考试的缘故,呵呵笑着告诉他,其实这个方式并不适合于他。这个方式更适合那些经常接受肢体教育的孩子,如果是他,事后会有内心歉疚感生成的可能性。然后,告诉他,玩转笔比较适合于他减压。哈哈——很合他意。
扩大孩子的视野: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因为孩子已经爱上学习了,也知道怎样有效学习的方法了,所以,孩子课业学习就不是我主要管理的内容了。甚至因为我深喑前5危机和12名现象的奥秘,所以,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其实要比孩子本人的要求要低得多。复合型人才才是我的梦想。这次陪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活动区域的狭窄,开始有打开眼界的冲动和想法了。
容易保持好的亲情关系:有指导师体会道,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投以真正的爱与尊重。其实,只要有效付出就可以了。现在孩子大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比较好点的饭店吃饭,因为,这里对人的礼仪要求会更高些;买比较好点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品质和不贪多。事实上,这样做,可以感受到孩子更多爱的回报,从点菜、从让坐、从择物、从帮做、从孝敬和责任——更自觉的投入学习,不断争取好成绩——孩子现在只有这一主业,能回报父母爱的只剩成绩了。家长真正想要无为而为,惟有工夫在成绩外。
老师为孩子计深远,非我所能立即感悟到的。
5.喜欢事先仔细考量,然后就按照既定目标执行。所以,一直以来行事比较简单,做事情比较顺利。一般孩子具体择校,提早半年做准备比较好。我习惯定一个较高目标(自己最爱),设定一个保底计划。因此,很少喜形于色,多为平常自然。
仔细考量是老师做事的方法吗?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