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读《母亲,活着真好》有感

13年前 [04-26 13:39 周二]

作者石钟山1964年生于吉林,儿时经历了饥荒,让苦难一词影响一生,从而得到了无数的创作灵感,进而塑造出了《母亲》(以此书为剧本的电视剧)中那个朴实、辛酸、坚韧的母亲形象。

该书写了一个母亲和四个孩子在贫困中坚强生活的故事。六十年代初,中国处于饥荒时期,一个冬日夜晚,父亲给孩子打鱼时掉进了冰窟窿比鱼还要多的河里;母亲为了两个孩子活命,接受卖肉的杨师傅的接济同时也接受了这份感情。但好景不长,杨师傅被疾病夺去生命。迫于生活的不堪,母亲以拾破烂维持一家的生计。为了大林的工作,母亲委身苏厂长;大秀下乡受苦回来创业劳累,母亲为了救患肾病的大秀把自己的一个肾给了女儿;小秀物质上什么也不缺,母亲只能赔着闹离异的女儿叹气;小林学习累坏了身子,母亲卖血给儿买营养品。为了每个孩子的幸福,母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以说是牺牲了自已一切的一切。母亲的心中,从未想过自己,这是一种无私的情怀、伟大的母爱。

可是,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孩子在精神层面上似乎没有受到母亲多少积极的影响:大林犯了法离了婚,儿子改姓妈的姓;小秀爱财离异;小林婚后虽和母亲一起住,但注重饮食享受,与母亲的节俭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林蹲进监狱,母亲病倒,三个孩子商量后找来保姆。母亲不会计较儿女对她的付出,可是儿女们个人灰暗的前程与母亲的伟大付出显得格格不入。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吃饱饭解决生存问题是根本,母亲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当生存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母亲又该如何去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呢?单单靠给予可以吗?

晚清大儒曾国藩说过“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母亲在给予时不要忘了家庭教育的学问,把母亲的好传统好品质代代相传下去,生存才更有质量更有价值。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