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爱的建议——和家长谈家庭教育(转四)

13年前 [05-01 08:10 周日]
 

爱的建议——和家长谈家庭教育(系列连载之四)

 (2010-09-18 11:57)

4、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子女

 

建议理由:我们总是责怪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家长需要改变。

 

我搜集了父母批评子女的话,其中使用概率最高的一句是屡教不改,尤其是孩子在犯重复的老毛病时,爸爸妈妈这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一溜就出来了。甚至还有些家长这样说:牛教三次晓得打做,你简直比牛脑壳还蠢!

谁也不愿意自己蠢得像牛一样,这样刺激的话,把孩子同牛相提并论,伤害的只有是孩子的自尊心。有一个孩子跟我说,每次爸爸妈妈这样骂他的时候,他就感到头特别大,脑海里嗡嗡地响,思维也不知道转了。这时候别说孩子改,就是连父母讲些什么话,他们都听不进去。

孩子生出来不是用来挨骂的,而是用来爱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抱着他乐呵呵地笑,哪怕他们把屎尿拉在了我们身上,我们也笑呵呵的。我们能够容忍他们撒尿在身上,为什么孩子长大了,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我们竟然连一些小缺点都不能够容忍他们了呢?我看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不爱他们,而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我们太过于虚荣,以至于连孩子们的一点小小的欠缺都不能够容忍。

我有一个同学是单亲妈妈。离婚后的生活压得她疲惫不堪,婚姻上的挫折使她灰心丧气。她常常自怨自艾认为是自己做不够好,丈夫才离开她的,现在孩子是她唯一的慰藉。她只想把儿子带好,好让丈夫后悔。

儿子一天天地长大,但她却越来越不快乐,相反还显得很压抑。儿子入了学,可是成绩并不理想,她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该买的辅导书也买了,该请的家教也请了,儿子就是没有别的孩子出息。她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但是儿子从不多说,也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讲话。同居一个屋檐下,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却很少交流、沟通。

有一天,老师送来了儿子的一篇作文。在作文里,儿子描述了一个自卑的男孩内心的苦闷,他没有爸爸,也不招人喜爱,头脑也不聪明,因此活得很不幸福。他也很痛苦,他知道妈妈爱他,可是他无论怎样做,也不能够让他妈妈满意。有时候,他真想一死了之……老师希望她能够和孩子好好地谈一谈。

看过那篇文章之后,她深深地被文章内容震动了!文章里那个自怨自艾的男孩,几乎就是她自己的翻版!原来,自己的消极和消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她意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儿子。

于是,她开始积极寻找可以激励自己的方法她参加了继续教育,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她对儿子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并请孩子监督。每天晚上,她都写下一件明天要实现的具体事情,比如说做一次健美形体训练,比如说和同事一起共进午餐,增进了解,比如说要参加县里职业道德演讲比赛,并以此逐渐摆脱自己孤僻、哀怨的形象等等。她把计划写在纸条上,早晨起来后由儿子读给她听,作为提醒。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一起检查执行情况。

开始,儿子以为妈妈有点毛病,但是看到妈妈坚持不懈地这么做,而且前所未有的认真,孩子又很感动。于是儿子开始给妈妈提出建议。不久,母子俩开始互相监督、提高,妈妈的纸条边又增加了儿子的纸条,儿子也有一个改变自己的计划了!她很高兴,也积极开朗地鼓励儿子。

去年12岁,当最后一次自学考试报考时,她获得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文凭。这在她那所初级中学,她是第一个通过自学获得本科文凭的教师。今年秋季开始学,鉴于她在学校里的活跃程度,学校一致研究要她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而在此以前,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她只能够做科任教师。

现在,她的儿子也变得开朗活泼,母子俩整天精神焕发,好象重新获得了新生。儿子在日记中写道:尽管我的爸爸没有和妈妈住在一块,但是,我发现他们都很爱我……孩子的心态如此阳光,她觉得很高兴。前不久我们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她深有感慨地说:优秀的母亲应该在不断探索和自我校正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她们应该懂得,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要不怕改变,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做得不好就要改变,死要面子只能够活受罪。世界著名钢琴家傅聪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的时候,也叙述了父亲改变教育方法,促使自己成材的故事。他说父亲傅雷原来脾气并不好,“小时候,父亲打我们,而且父亲有这样的特点,你越哭,他越打,我当时真的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打骂并没有使孩子们长进,傅聪在自述里说:“我在13岁到17岁之间,有3年多的浪子生涯,一个人呆在昆明”,“没有读什么书,整天搞什么学生运动啊,打桥牌啊,谈恋爱啊……”

后来傅雷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给孩子的信中他坦诚的告白,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傅雷不断改进他的教育方法,他说在们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在《傅雷家书》中他坦言: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尤其是近3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就这样,在孩子成长的20多年里,他不停地反思着自己教育得失,并不断改变自己最后,他由一个粗暴的父亲,变成了一位温厚的长者。傅聪也由一个浪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驰骋于世界乐坛半个多世纪。傅聪的妹妹——全国英语特级教师傅敏在评价父亲对哥哥的这一段教育时说:如果仅仅是棍棒下的练习,父亲培养的只能是一般的钢琴匠,而不可能是对艺术、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建议4、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从你的思想观念,你的教育方法,你的为人处世上去改变自己。

 

 

——更多资料敬请关注同名书籍《爱的建议——写给年轻的父母》(郑学志著 湖南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