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习家庭教育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使命(孙晓燕)

13年前 [07-12 13:52 周二]

学习家庭教育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使命

作者:孙晓燕

我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小的将近5岁,大的10岁,去年之前我一直象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在杂志、报纸和聊天中寻找和积累着点滴的育子经验,自认为比小时生活在父母身边所受的教育要高出一筹了。随着儿女儿的出生,孩子们逐渐的长大,我面临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了,比如,当两个女儿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解决;当孩子们不是很尊重奶奶时,我应该怎么引导;当大女儿作业遇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指导;女儿应该如何教养;家庭中出现教育方法上的不统一,如何处理?等等……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我越来越疲于应对了,经常为无力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而苦恼,带着这些疑问,我经常地在中华家庭教育网上浏览,并经常在交流群中提出我的疑问。

每次老师在交流群中耐心地倾听和解决意见的娓娓道来,对于困惑的我都无疑是病中的良药,几乎每次都有效地解决了我当时面临的问题。那时是多么羡慕这些老师们,她们怎么有那么多的经验、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和那么有效的指导才能啊!我非常赞叹并自叹弗如。虽然也曾经为亲身加入这样的课程学习而所动,但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家庭教育的浅薄了解以及对自身时间不充分所带来的障碍,成了我当时深入学习家庭教育的阻力。

2011年春节从老家返乡的火车上和一位陌生的小学生母亲的彻夜长谈,让我被她为了孩子的付出所触动,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吃饭穿衣上的付出,是孩子的母亲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灵健康,付出所有的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她陪着孩子看完了所有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鼹鼠的故事》《虹猫蓝兔七侠转》以及孩子喜欢的电影如《哈利波特》等等,孩子的书籍也成为她们母女津津乐道的内容,她们不但是母女,还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路上,和这位妈妈相对比,我反省到自己对孩子心灵的爱那么少,对孩子那么不了解,对孩子的付出显得那么少的可怜。

有了对自己的深刻反省,就有了加入初级班学习的动力,大年初8吧,我就正式成为了初级指导师课程学习的一员。我认识了热情的班主任肖庆兰老师,在激动和喜悦中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

1.我的学习经验如下

1.1  学习视频是我们节省时间最重要的学习材料;

为了学习时不影响孩子睡眠,我将电脑从书房挪到了客厅,我经常要做饭和做家务,这时我就可以边听讲课边做事了,我发现这样“一心二用”好处多多,不但做家务时间时不枯燥了,而且边做事边学习,边理解,边琢磨,效果还好过专门坐在电脑前的学习。

 

1.2 学习视频一课听多次;

   我试过一课听4-5次,觉得效果非常好,每次听的时候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正体现了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1.3 学习时要多联系实际,多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样学习的效果就会成倍增长。还可以边学习边在生活中观察,从自己的家庭扩展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身边推广,活学活用。

 

1.4 多写博客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非常有助于个人成长。

出于时间上的局限,我只写了几篇,都转去QQ空间的日志中和朋友们去共享了,朋友们从中也都觉得收益颇多。

 

1.5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整个家庭的配合,尤其是爱人的支持和理解。

   我每每有些感悟都会和爱人一同分享,让他和我一起学习和进步,他还会从家庭教育的不少理念中琢磨出公司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2. 我的个人成长路程;

 

学习了家庭教育后,我不但对解决孩子们的现在和将来所要面对的教育问题充满信心,而且有信心和能力将问题解决在初始之时,为孩子营造比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         我写了八篇个人成长博客:

·         充电之旅开始启程(原创)

·         家是温暖的壳,是整个世界在下雪,走进其中却是春天的地方(原创)

·         从我做起创建和谐家庭,培育良好家风(原创)

·         身教胜过言传,我品尝到了其中的轻松和快乐(原创)

·         健康的生活方式离我们并不遥远(原创)

·         和孩子一起携手迈步(原创)

·         老师的心家长应该懂(原创)

·         正向思维、正向教育使我的孩子得到温暖(原创)

一直以来,都在寻觅既能有利于社会,又能让自己充实和快乐的事业。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两个孩子在我的改变下也看到了可喜的进步,虽然我还不能解决孩子教育上所有的问题,但当我看到周围有那么多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我从原来单纯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而学,到现在越来越觉得希望将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念的传播作为自己的事业和使命。

我们这座城市,外来务工的特别多,很多的年轻父母,都是将孩子让农村的老人带,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我问过其中一位妈妈,她有两个上小学的男孩子,说基本上会每周打一次电话,每次电话就问问有没有受欺负之类的,没有其他的话题,孩子也很少跟他们说什么,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我深深地为千万这样的务工家庭担忧。

还有些家庭虽然父母学历高,但亲子关系不良,造成很多不应该有的家庭矛盾,看着父母们发愁的目光,为孩子操心而得不到理解的困惑,自己的责任感油然而升。

我非常希望我们这些学员能够在当地有组织地得到有序的组织,并进行社会实践,去脚踏实地地走到更多的家庭中间,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