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成为最好的母亲

13年前 [07-29 07:39 周五]

  如何成为最好的母亲 

    

    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在深圳市罗湖区女子素质学校演讲摘录

一、我们要高度认识现在进行家庭教育的难度

今天在座的许多老师可能有一个普遍的困惑: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有许多的爷爷奶奶也有这种感觉,他们经常说,我过去生你们、带你们五六个,都没有你们现在带一个那么累。做父母亲也有相同的想法。现在的孩子究竟真的难带、难教育,还是说这是一个假象呢?我的看法是现在的孩子的确难教,我有三点理由:

第一,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近百年来中国家教传统的失承,以西方教育方式来取代中国传统教育。从知识越多越反动到知识英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现在的父母很难参照自己小时候的受教育经验,每个父母都在摸索,都在创造,无从得到有效的帮助,这种无助将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教育孩子原本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只要按照我们父母教我们的方法来教我们的下一代就大致不出问题。举一个例子,五四前,胡适一岁多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他识字。胡适的母亲是文盲,他的父亲应该是一个高干。按现在来说,是台湾省的第三把手。尽管这样,他仍然在家教胡适认字,在教胡适认字的同事也教了胡适的母亲认字。胡适一岁多的时候,就从台湾经过厦门被带到老家安徽的绩溪。三岁多一点,他的母亲就把小胡适送到了皖南老徽州地区的私塾教书。农村的房子门槛很高,三岁的小胡适迈不过去,需要别人把他抱起来再抱到很高的凳子上。三岁多进私塾,当时的老师不会感到吃惊,社会也不会感到吃惊。小胡适三岁多已经认识近一千字。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能认识两千字就认为天经地义了。《三国演义》到高中才去阅读。而一百多年前,像鲁迅、胡适都是七八岁就把《三国演义》已经熟读了。四大文学名著里面,《三国演义》是最难读的,因为有古地名、古人名,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如此紧张,让高中学生看《三国演义》,哪看得进去、哪有时间看?为什么我们现在人文欠缺?我认为主要就是识字、阅读这个瓶颈。我们现在教孩子识字是用西方教拼音文字的方法来教的,像学英语一样,一个单词一个解释,然后再背这个单词,再读这个课文。汉字是象形文字,识汉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小孩子的记忆能力非常强,能很快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下来,背下来以后就认识两三千字了,就可以开始进行更深的教育了。我们常说过去的科举制度很糟糕、没有创造性、但是,“五四”那一代的文化大师,如胡适、鲁迅、茅盾、郭沫若都是从私塾出来的,这是童子功。没有童子功怎么能谈创造?可惜,我们把非常好的传统教育丢失了。

最近有一个母亲跟我说,我孩子十岁,我在教不了了。换了四个幼儿园,现在小学三年级,已经换了三所小学。哪个学校都不愿意接受他。她说才这么小,如果再大一点我干脆把他送到监狱里算了。现在又不能送监狱,我怎么办?她是中学的外语老师,她说,我曾经认为西方的教育很好,所以从小在家里按西方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说西方人对父母都直呼其名,觉得这是民主。孩子后来叫他的爷爷奶奶也直呼其名,到学校里叫老师、校长也直呼其名。再比如性教育方面,我从小和孩子一起洗澡,觉得这样可以让孩子对异性不会产生陌生感,但现在孩子变得像个流氓似的。所以,这种盲目学习西方教育而把我们好的传统教育丢失势必导致很多问题。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个时候,知识越多越反动。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知识世纪、知识英雄的世纪。大环境变了,我们没有办法去参照前人的经验了,本人是搞家庭教育的,连我也在摸索也有无助。

第二,历史上我们是多生子女,而现在面对的是独生子女。

一百多年前独生子女在西方出现时,西方的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就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我们现在没有经过相应的社会心理准备,就迅速过渡到独生子女时代。所以,我们面对的是比过去更难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我个人认为独生子女政策非常好的理由是,如果我们不施行独生子女政策,今天在座的父母亲,依旧很难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照样像过去一样只管生,不管教。

第三,由于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压力,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比独生子女教育还要难上加难的应试教育。

当今,整个中国能上大学的孩子不到10%,如此多的人要经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现在在北京,如果孩子中考差一分,有的学校要交几万块钱才能上。这是一列高速转弯的列车,肯定要甩掉一批不合格的。就像现在的国企改革一样,我们的领导人都知道国企改革里面有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无奈,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

1987年“夏斐事件”:一个母亲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把自己的孩子打死了,当时引起整个社会很大的震动。夏斐的母亲应该说是很优秀的母亲,夏斐没有读小学一年级,是她在家里教他,然后直接跳到二年级。1987年她每月只有170多块钱的收入,为了让孩子收到更好的教育,她从乡下的矿里搬到镇里来。

2000年“徐力事件”:高二的学生徐力把自己的母亲给杀死了,在社会上引起更强烈的反响,过去也有孩子把父母亲打死的,但是极为个别,现在已经不再是个别了。这是矛盾的两面,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亲不注意教育方法,常常打孩子。当孩子长大后,他就可能打你,这是亲子关系不良的结果。如今,我们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出现,再过二三十年后,将真正检验当前我们家庭教育的质量,那个时候我们将有一大批父母会被孩子遗弃。因为,如果我们把孩子教育得不好,连他自己都保护不了,无法立足社会,怎么去养父母?只要看看现在的儿童,就可以向想象将来老人的境况。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人是越清醒,我们付出的代价就越小,如果我们今天再抱有糊涂的认识,将来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河南有一个农民企业家对我说:“把孩子一定要教育好!我媳妇家有四个女儿,可我丈母娘就瞅着我这个女婿顺眼,因为其他几个女婿过春节给老丈母娘送两斤肉还是赊的,我送一头猪没什么问题。”他说把孩子培养得好、将来有出息了,他就是手指缝里漏一点就够老两口用了。如果把孩子教育好就是一个银行,你可以有取之不尽的利息,如果教育不好,就是一个讨债鬼!教育不像人口问题,不像环保问题,只要我们的专家、我们的政府去解决即可。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求每一个父母去解决,每一个人面对的都是“世界”这个难题。我们既然生了孩子就要教孩子、管孩子,如果生了孩子不教他、不管他,你的事业再成功,都是不务正业,都是玩忽职守,都要追究责任。由于孩子将生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每一个家庭到整个社会都要意识到未成年人教育这份责任,高度认识和重视母亲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家庭教育和母亲教育

前年我在山东济南参加“十大杰出女性评比”活动。当时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十位女性中有七位说:“我在单位不仅是一个好职工、好领导,我在家里也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男性领导人在述职的时候也会这么说:“我不仅在单位领导有方,我的职工拥戴我,更重要的是我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和妻子相处得很好,我的家庭很好。”未成年人教育问题要深入到每一个父母的脊髓中、每一个家庭的命运中,才有希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其实,教育的主战场不在学校,而在家庭。家庭是造人的地方,是培养孩子品德、教授孩子如何做人的地方。学校只是职业训练所,如果家庭没有打好基础,再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基础细胞,没有家庭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我们对人才的雪球将要求家庭成为最好的教育单位,女性的母亲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好孩子将成为每一个家庭的重要职责。

我们过去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女性解放就是和男性同工同酬,就是和男性一起到社会上去打拼。应该说,女性解放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容抹灭,不容倒退,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失误,就是我们片面地重视了女性自身的价值,忽视了女性对孩子的培养。为了我们的GDP增长,我们是以牺牲一代又一代孩子来达到的,而这样的做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女性最大的价值是培养人。我有一句话,讲得可能有些绝对,“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越,而是因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这个实验品以后,才去造女人。”女性更多的价值体现在人口的再生产,但是现在很多女性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下一代的责任。传统观念中要求女性“三从四德”,我认为“三从”是要批判的,“四德”应该要保留——妇德、妇容、妇言、妇功,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要求和期盼!孩子要求母亲温柔、要求母亲言语亲切、要求母亲动作利索。

再比如说像“贞洁”这个问题,大家一听到“贞洁”这两个字可能觉得太封建了,其实贞洁不是为男人准备的,而是为孩子准备的。母亲的身体只应该为孩子才动用。母亲的身体是国有资产,随意的流产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流失比水土流失还要可怕!为什么?女性流产以后子宫就会出现很多疤痕。尽管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营养水平上去了,仍有一些孩子出现很严重的残疾,其很大原因就是随意流产子宫受损造成的。所以我常跟年轻的女孩子说:“你们不要流产,你们要做好避孕。”很多时候我们强调男人和女人的权利,有谁强调孩子的权益呢?每一个孩子不是自己申请要求到这个社会上来的,是我们的父母亲带他来的。你带一个生命来,就要对他负责。

所有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家庭教育、母亲教育。比如说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韩国,非常重视母亲教育。它的足球、围棋、文化等都不可小视。曾任韩国总统的金泳三写过这样一段话:“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孟母三迁’,相比‘孟母三迁’,我们韩国的母亲没有几个不是孟母!因为韩国的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不惜把自己的家从农村搬到城市,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然后又搬到韩国教学水平最高的汉城第九学区。”韩国的崛起,母亲的功劳功不可没。

大家会认为犹太民族是世界第一民族。而到现在为止,犹太民族的女性就业率在世界上算是最低的,通常女性安心在家教育孩子,男性出外工作。犹太民族的宗教感非常强,家庭非常稳定,没有几个犹太男人是花花公子。犹太人中除了很多大慈善家,像洛克菲勒。还有,在中国老上海滩有个叫哈同的犹太人,他没有孩子,但他和他妻子相亲相爱,收养了很多孤儿。犹太人中也除了不少天才,几乎都是从神童开始的,这让人非常吃惊。我认为其原因就是犹太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比如说像“**之父”泰勒,他跟爱因斯坦相似,到三四岁了还不会说话。他的外公外婆都担心这个孩子可能脑子有问题,但他的父母没有放弃对他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据他的保姆后来回忆说:“我早上给六七岁的小泰勒在床上穿衣服、系裤带的时候,小泰勒的嘴巴已经在不断地算算术了。”犹太人中出的很多大事,小时候都没进过学校,直接请水平较高的老师到家里来教育。我们现在很多人花大把钱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而现在的寄宿学校更多是企业家在办学,不是教育家在办学,更多的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不是教育规律在起作用,其教育成果可想而知。

五年前我到湖南长沙参观了周南女学,这是一位叫朱剑凡的教育家用他父亲分给他的家产捐资创办的。就是这个小小的周南女学在近代史上除了不少风云人物:革命烈士杨开慧、向警予,著名妇女运动领导人蔡畅、劳军展,著名作家丁玲等。1900年前后,东渡日本的那批留学生回国后首先就是办女学。我想之所以广东、江苏、浙江、湖南近代人才辈出和这些地方女学办得多是分不开的。孩子是一个民族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把孩子教育不好的话,那这个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我们现在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但是娃娃靠谁抓?要靠我们的母亲抓!

有圣母才有圣人,有贤母才有贤才,有圣贤才能齐家治国。有怎样的女人,就有怎样的家风。有怎样的母亲,就有怎样的子女。而这些都必须从姑娘做起。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其流自清。三、对于更多的父母来说,要善于学习,要学习家教方法

在座的父母可能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其实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我们父母自己。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超常儿童是超常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都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教育父母。

现在很多父母们不是没有教育意识,而是缺乏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常常出现很多常识性的错误问题。例如,我们可能有50%~60%的父母亲为孩子的吃饭问题所头疼困扰。其实吃饭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第一,按时吃饭,第二,家里不要有零食,不要理会孩子的哭闹。我相信不用几天这个毛病就能改,“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何况是孩子?再比如像孩子的任性问题,要告诉孩子原则,如果孩子还在地上胡闹打滚,大人就干脆离开。还有像孩子马虎问题,比如经常丢东西、做功课也常犯同样的错误,盖起来就难一些。因为这需要母亲改,这样的孩子其父母大多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大人不该,孩子就无法改。这不是生理遗传,而是社会遗传。

  新世纪的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职业都要求培训、考核。但是好像只有做父母、生孩子不需要培训。自动上岗而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接触了很多杰出父母,尽管他们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非常善于学习,学习如何做父母及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名叫钱丽芳的老师。她是上海人,刚读初一就派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支边青年,十年后回到上海。由于分娩医疗事故,她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脑瘫,等待孩子命运的就是弱智和一辈子躺在床上。在我同钱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有三点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第一,孩子的重度残疾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孩子十个手指头只有一个指头的神经是好的,连我们毫不费力地握笔在他看来都是极其艰难的。他儿子说,笔就像泥鳅一样从他的手上滑走。为了让孩子握笔,她整整手把手地教了孩子三年!直到现在,睡在床上一定要人扶,连洗澡都要母亲帮助。

第二,她的处境之艰难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她同公公、婆婆、小叔子们住在一起,房子小,家庭矛盾不断,她只好白天把孩子到公园里。到小叔子们结婚时,被赶了出来街道居委会在看不过去,就给了一间十平方米的小房子,这就是一家人的栖身之所。每天早上她推着孩子上学,中午就赶回来做饭送饭,晚饭也是如此,他们可能是中国极少数连食堂也吃不起的人。她只有600块钱的退休金,家庭经济状况几乎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第三,孩子取得的好成绩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孩子现在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小书画家,获得国内外几十项绘画大奖,品学兼优2003年当选为上海市共青团团代表。

像这样的母亲,她有一百个理由不要这个孩子,有一百个理由可以强调自己的价值,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女人的名字叫弱者,但母亲是坚强的!”

我问她为什么能把孩子教得这么好,钱老师说我哪有什么本事,如果有的话也是喜欢学习吧。她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求让我感受非常深,有几点在这里跟大家交流——

第一,读书是最快乐的事。我对她说孩子读书真是太苦了。她说:“王老师,你怎么也说读书苦啊?读书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我们过去想读书都没有机会,在农场读书抓到了还要挨批评。现在多好,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读书。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厌学,就是家长说读书苦,孩子自然要跟着你说读书苦,其实,读书是最快乐的事。”

第二,趁着年轻多读书。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上海浦东发展突飞猛进,很多人建议让她孩子去搞装修设计。她对孩子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读好书,你把本科读完了,再读硕士,再有可能的话读博士,读完后你30岁,我60岁,我推不动你了,你再为社会做贡献吧。”就是凭着这位母亲这样坚强的信念,一个脑瘫的孩子现在马上要读硕士了。

第三,买书是最便宜的事。尽管生活非常艰苦,钱老师一年还是要订1000元的报纸杂志。她对我说:“王老师,现在的书报费虽然贵,但是一本书可能是一个学者、作家花了一辈子的心血的结晶。我只用了十几、二十块钱就把它能拿过来用,这是多便宜啊。”如何炒股票的书都很贵,但现在买的人不少。股民们说:“只要有一条有用,书钱就回来了。”同样,家教书籍只要有一条有用,书价就回来了。

我想以上几点是钱老师能让她脑瘫的孩子取得今天如此好的成绩的重要因素吧。我也由衷希望在座的父母把教育孩子能像对待你们的工作和事业一样,认真钻研、互相交流、善于学些,碰到问题多向老师、专家、优秀母亲请教。优秀的父母、杰出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的结果,每一个父母都有成为优秀父母的本能和潜能,只要我们肯学习,我们就一定会进步。

四、父母要重视孩子早期教育

优秀的父母亲都善于从孩子小时候起进行点点滴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沈阳有一位优秀母亲,她和丈夫都在银行工作。从孩子一出生她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培养和教育孩子,牺牲了许多进修和晋级的机会。和她一起的姐妹们都认为她这样不太值得。但是她说:“我在八小时之内是男人,在八小时之外是女人,是母亲。”结果她把孩子培养得非常出色,出小到大都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她说我用了十八年终于证明我对孩子的付出是对的。她的姐妹们常为自己孩子问题求助于她,但是当她对这些孩子讲道理时,发现这些孩子完全听不进去!所以她说,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它打下了一个人的基础,否则长大了再去纠正就非常困难了。

早期教育为什么强调母亲的重要性呢?因为孩子越小,对母亲的依赖性就越强,母亲的作用就越大。孩子越大,父亲的作用逐渐增强,所以说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基础。 五、父母要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往往太多指责应试教育,指责学校、老师,这是错误的。在中国先今条件下,只能去适应,适应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能力。

我们研究所出版过司有和教授的一本书:《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司有和教授在同中国科大少年班孩子的交流中发现,这些孩子有40%~60%并不是特别聪明,但是他们的学习方法非常好,书中就写了这样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好,甚至让我看到了自己考大学时的学习方法很多都是错的。这些孩子都是提前预习功课,有的甚至是本学期把下学期的功课都预习完了,等到再挺老师上课时便非常清楚难点、重点、善于提问了。很多是家长提前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然后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所以,当家长担负起应试教育的责任时,孩子通常会更容易出色。

杭州市有一位优秀父亲顾今昔老师,脑垂体发育不良、身患残疾,身高只有一米三,当时连上山下乡的资格都没有,到了三十五岁才娶到身高只有一米四、一只眼睛有残疾的妻子。他们生了个女儿叫顾盼。顾盼小时候非常调皮,身体差、纪律差、学习差。但是顾老师没有放松对顾盼的严格培养。就这样一个先天、后天极平常的孩子,由于家教的发,到了初中后进步迅猛,最后在应试考试竞争非常激烈的杭州市得了中考状元,当时轰动了杭州市。随后她又被保送到了新加坡去读书。在新加坡表现得非常优秀,成为新闻人物。一般来说,父母亲有这样的残疾,孩子往往都有自卑感。但顾盼不仅学习好,心理也很健康。她现在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获得美国总统奖学金和李光耀儿子李显龙颁发的金融局奖学金。我问顾盼的父亲:“你孩子的优秀为什么到出众才表现出来?”他说:“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惯和方法养好了,她一旦想好好读书,成绩就自然上来了。”

而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太重视去帮助他们解决应试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日积月累等到问题暴露时,已经积重难返 

六、父母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在座如果是初中生、高中生的父母,可能普遍都有这种困惑:和孩子难以沟通。

河北有一个杰出父亲叫王福志。前年,他的孩子就能进科大少年班,但孩子的志愿是清华就放弃了科大。去年,被清华核物理系录取,但不满意这个专业也放弃了。今年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被清华生物工程系录取。

我问他是如何知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了又是如何解决的。

她说:“我跟孩子的沟通方式经常是孩子主动让我看他的日记,我给孩子写纸条。学习中遇到问题了我常给他买例题比较多的那种辅导教材来看。”

可以看出这个父亲的成功之一就是和他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他告诉我一件事例可能让在座的父母有所启发:春节回家时孩子对他说要找女朋友。孩子的理由是清华的女生很少,新生一来,大家一拥而上,如果不早点找,好的就被别人找走了。才大一就谈恋爱分心这几乎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接受的。但他没有表现得如临大敌,也没有掉以轻心,只是开玩笑地对孩子说:“即使你找女朋友也是姐弟恋,哪有女孩能真正看上你这个小弟弟?你就不要在清华找了,到旁边的文科院校去找,哪里的女孩子又漂亮又年纪小,更适合你。”

他说清华的课程比高中还紧张,孩子哪有时间去校外找对象?

所以说这位父亲就非常善于和孩子沟通。首先是倾听,接着是理解,最后是建议。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关键是那些优秀和杰出的家长们能静下心来找出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希望在座的父母们不要气馁。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的责任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积极用心去发现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并让它有效地发挥出来。

七、父母要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教育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比智力还要重要的一个人的意志,比意志还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比品德还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志向和气概。真正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的,不是智力,而是气概!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多读名著、伟人的传记。当孩子和这些伟人对话时,孩子会用负责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会有责任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你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胸襟时,你自然不用操心他不会努力学习了,强烈的自我责任感能让一个人成就伟业。很多伟人从小气概不凡,像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十七岁的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说:“要选择对人类最有价值的工作,这样,我们的后人将含着热泪看着我们的骨灰。”十七岁就有了这样的胸襟,就对世界有了这份责任,他自然竭力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很欠缺。

八、家庭教育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博士、教授、作家、将军。我们的家庭教育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什么是幸福的人?那就是当我们的孩子老了的时候,当他们临终时,他们会感谢我们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会感谢这个世界给了他这么多的生命体验、这么多的美好回忆,他周围的人也说“这真是一个好人”,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就是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同时被被人接纳。

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好人、培养君子的教育。成才仅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一种刻意追求的目的。我们要对孩子有一份平常心。

九、家庭教育的根本之道就是教育自己,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有多高,孩子就有多高,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你要想让孩子成功,你自己要先成功;你要想让孩子心理健康,自己先要心理健康。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多高都认为理所当然,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多低都认为情有可原。其实,父母往往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也是孩子改正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培养有成就的孩子不是说说就能让孩子做到的,而是要通过我们父母的“做”才能达到。父母的为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孩子给了我们父母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前不久,当我看到优秀父母推荐信中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信时非常感动,这位父亲对孩子说:“爸爸环顾四周,周围的同事们都在为孩子的中考、高考、上大学操心,为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结婚操心。而你十四岁就由国家供养、为爸爸节约了多少时间啊!如果爸爸再做不出成绩来,怎么对得住你?”

这些优秀的父母通常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互相比赛、互相学习,他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是一致的,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九点家教心得,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地方无法展开探讨。最后,衷心祝福在座的母亲、父亲们家教成功!

http://bbs.mqjy.com.cn/viewthread.php?tid=22547&extra=page%3D54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