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越
案例: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他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些方法上的问题,多次受到领导的批评,我很明显能感受到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有时候,他也想振作,就努力表现好一点,在工作上钻研一下,也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被表扬的他显得格外的振奋,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能够抓住机会不停的鼓励他,我想他会实现成长的。可是没多久,又因为什么问题,又受到了领导的批评,顿时面子全无,整个人萎靡不振,最后在岗位上“当一天和尚撞墙一天钟”,最终离职。
分析:
这是一个在学习中曾经复体验成功却在工作中反复体验失败的例子。
在这中间,说明两个问题:
这个同事,其实在努力的过程中,有可以扳回给领导造成的坏印象的机会的,但是他的心理素质欠缺,不能自动调整好自已的情绪,领导一批评乱就方寸大乱,而应及时总结教育,及时调整好自已的心态;这说明他只具备一定的学习成长能力,但是不具备成功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哪种角色,学生也好,就业也罢,如果想实现成长,取得成就,都需要创造条件(主观上的调整)一点一点实现反复体验成功的良性循环。
以我们家长最关心的成绩为例。
考试名次经常在最前面的学生,应该就是从学习的方方面面获得了成就感。比如听课认真,那么就对老师讲的内容理解的透彻,那么习题就自然做起来很轻松,这种轻松,就会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课后作业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结果是成绩优异。这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结果。
相反,学生成绩落后,正是反复体验了失败的结果。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不得要领,屡屡受挫,成绩落后还遭来周围的白眼,自信心大受大打击,在心里抬不起头来了。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调节情绪的能力,就会被这种情绪左右,然后一次次带着这样的情绪去上课,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如果以前的课有可能还不太懂,那么这堂课也听不太懂,进一步影响注意力和情绪,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干脆破罐破摔,成为大家眼里的差生。
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这就给孩子带来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挑战。我们要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并设法提供机会,指导孩子,让孩子把这种需要逐渐升华为兴趣。成功的体验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它是孩子建立自信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得到成功,父母应该由衷地赞赏孩子,让孩子充分地体验成功,而且只需要这一份体验就够了。这种体验是孩子的需要,它包含了一种自信,证明“我能行”。
办法:
我们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机会,让孩子来反复体验这种需要呢?
第一,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目标要合适,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
无论我们的孩子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名次,没有比我们家长更了解孩子的人了,所以孩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家长要从现实出发,比如,这次考了30名。那么,我们就帮助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目标”—2前进一名或是前进两名。孩子只要肯“跳”,那么完成这个目标肯定不是问题了。但是这中间,我们逐渐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这样“一跳一跳”的迈向最好成绩。王金战老师的,把“目标和实际中间切成几段阶梯”也说的是这个道理。人的能力,都是反复体验成功中获得成长的,人的自信也是建立在这种成长的基础上的。
第二,冷静理智的看到学习问题。孩子学习要好,始终是三个问题: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问题出现在哪个层面,之后再解决。
第三,从长远看,我们鼓励孩子,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孩子敢于面对困难,享受战胜困难以后的成就感。这是一种心理素质的锻炼。以后,走上何种岗位,都会勇往直前。
成功的人,是这样看到每次失败的:失败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把失败视为一种收获。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教会孩子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一种成长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里,应该让孩子反复体验成功,享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的每个过程,形成自信,并养成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