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一个成功“奶爸”的育儿经

13年前 [11-06 19:08 周日]

一个成功“奶爸”的育儿经

 

 

科学出版社的潘老师是让我敬仰的良师诤友之一,年轻有为的他,与我同年,长我几个月,却已在出版岗位上功成名就,每次交流,都会“胜读十年书”,上个周四,又有机会过去一聊,再次收获满满。但在这里想重点记录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每次听下来,都有醍醐灌顶之感。

潘老师的儿子大约比桐桐大两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同为父母,几乎每次聊天都会自然地扯到这个话题,沟通内容的限制,潘老师谈孩子的时间不多,但能明显感觉他是个成功的超级奶爸,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孩子在他的教养下发展的十分全面,他自己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孩子诞生之初用心平衡孩子和工作的承诺。在他眼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但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他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对潘老师的育儿经感兴趣,不是因为它的系统,而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在孩子教育的很多方面,他的创见,他的大胆,他的豪放都让我深思,坦白地说,原本我是个自以为掌握了正确、科学的育儿观的人,但每次听他讲述自己的做法,都会感觉自己既有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甚至被颠覆了,整个让我修正或否定自己的过程却又是那么顺理成章,当然,也有个别地方的做法,我可能一时不会效仿,但它存在的合理性,却是我不能否认的,因为,他儿子的发展事实告诉我:所谓科学的教育观,也是多元的,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互动方式,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成功的。

选择几个印象较深的要点记录如下,希望能就此警醒自己,育儿学习无止境,交流不可少。

 

一、儿子也要“富养”:培养孩子对外界诱惑的免疫力

太多时候,听惯了“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虽然我个人认为不必这么绝对,也曾受一个杂志邀请就这个话题发表评论时做了辩证的分析,老实说,乍一听潘老师这个主张,还是觉得有点突然,穷养还是富养的说法听的多去了,如此鲜明地主张富养儿子的做法,还真是第一次。

潘老师却对自己的做法底气十足,用他的话说,现在的男孩子,面对的诱惑其实并不比女孩子少,从小注意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有助于培养他们不为外在物质所动的意志,更容易让他们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他举了儿子玩玩具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潘老师说,他的儿子会玩玩具以来,他给孩子买玩具的钱可以说至少得花了几万元,每三天就会给儿子买一种新玩具,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玩具就买了好几套甚至上十套,直到孩子再也不稀罕新玩具为止。所以,他的儿子几乎可以说喜欢的玩具都玩过。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当别的小朋友拿着各种新奇的玩具在他儿子面前晃来晃去的时候,他儿子已经可以做到无动于衷了,不会因为眼馋就去追着人家要,照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这种状态,潘老师说他很欣慰,“想想看,哪天孩子看着别人拿着自己没有的玩具就眼巴巴地在那里观望,当父母的心里是什么滋味,真是比让自己损失几万元还难受!”

很惭愧我自己虽然生的是女儿,却没有秉持传统的“富养”原则,一来经济条件有限,二来我觉得“穷养”也挺好的,不曾给她在玩具方面进行过这么大手笔的投资,可能以后也不会,但我依然很欣赏潘老师的做法,谁说儿子不能富养呢?更何况用这种方式增强孩子对外界诱惑的免疫力,的确有其道理!

 

二、每天至少一小时:努力承担父亲角色

潘老师的工作非常忙,还经常出差,但用他的话说,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可以趁孩子睡着之后再做,孩子清醒的时间,爸爸的陪伴则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于一个男孩子的成长而言。所以,只要不是在外地,潘老师就会坚持每天至少陪孩子一小时,在一小时里,既有父子一起做广播操这样充满男性气息的活动,也有父子之间娓娓道来的亲密交流,用潘老师的话说,经常是孩子洗脚的时候,他就坐在孩子身边,跟他聊聊一天的感受,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困惑,就细心地给孩子讲相关的故事,让孩子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如何做的答案……

事实上,潘老师陪孩子时间,远远超过他给自己规定的至少一小时的要求,由于爱人身为医生的工作性质原因,孩子的教养工作,很多都是他来完成的,以开家长会为例吧,孩子长这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一次家长会没有亲自参加,还是因为正好有事;孩子洗澡,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潘老师觉得,想办法多参与孩子的教养,其实是他分内的责任,因为他养的是儿子,而不是女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还承担者角色示范的作用。

好一个超级奶爸啊,听的我有点感叹,也激发了我关于养育儿子的更多思考,我自己养的是女儿,对养儿子没有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但跟一些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以及当前社会对“伪娘现象”的感慨中,我有个明显的直觉,那就是男孩子成长过程中,男性角色缺位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说,孩子入园、入学后以女老师为主的环境是难以选择的,那么,在家庭中,当父亲的,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对于孩子成长的价值应该的确是不可取代的了。

 

三、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允许孩子在小缺憾中成长

有一次潘老师刚从国外出访回来,就发现儿子被老师“留校”了,跟老师电话询问原因,才知道是因为孩子的功课做的不够好。这个理由让潘老师有点心里不舒服,因为在他看来,一件事,孩子做不做是一回事,做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态度问题,不容姑息,惩罚也应该,后者则是能力问题,应该得到是帮助,而不是惩罚。想到这里,潘主任就跟老师直接进行了沟通,帮孩子开脱,说孩子晚上有事,孩子功课做的不如老师要求的好,他回去会帮孩子提高,不希望孩子这样被关在学校,老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也很为潘老师敢于在老师面前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捏把汗,我想如果是我,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去跟老师叫板,但我由衷地佩服潘老师的勇气,遇到事情,他更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明白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什么,善于抓大放小,不苛求孩子,但不放弃在孩子提高方面的责任,能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帮孩子扬长补短,让我想起了心理咨询案例中常见的因为父母过于严格要求孩子而埋下神经症隐患的案例,真的很欣赏这种允许孩子在小缺憾中成长的勇气,这对望子成龙的我们来说,何尝不值得深思呢?

 

四、做好“小老大”:开发孩子的领导潜能

就像潘老师对领导力开发研究领域的关注一样,在教养孩子方面,他也十分关注孩子与人相处时沟通与领导技能,但他深知,虽然他的儿子从小就在跟小伙伴的相处时表现出了一定的领导天赋,经常成为小伙伴中的“孩子王”,值得鼓励和强化,但跟这么小的孩子谈论领导力,只会让孩子听的云里雾里,甚至会吓着孩子,所以,他会把这个期待转换成一种非常通俗的要求,传达给孩子,比如,鼓励他做好小伙伴中的“小老大”,甚至,在孩子上了一年级,开始接触竞选班干部的做法之后,他还主动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让孩子乐于承担班干部的角色、敢于参与竞选。

我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领导力开发,但很惭愧的是,我个人是个极其没有领导欲望的人,因为我秉持的是一种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从不期待自己对别人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学了博士期间的领导学课程,虽然渐渐明白一个好的领导者并不是我“官本位”偏见中的以左右他人行动为乐的人,更多的是服务、带动其他人把事情做得更好,但个人能力局限,我还是不曾对自己有过这方面的要求,教养桐桐的过程中,也是不曾刻意打造过桐桐这方面的素质,但潘老师的做法对我的触动很大,潘老师是我认识的家长中,第一个明确宣称重视孩子领导力素质开发的人,在我们传统上喜欢标榜低调的文化氛围中,我佩服这种敢作敢为的勇气,更欣赏他鼓励孩子承担责任的做法,因为,领导首先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五、不要给我发短信:尊重而非恣意评判孩子

孩子班里的老师,喜欢每天给家长群发短信,告知家长今天哪几名小朋友表现较好,自然,那些发现孩子不在榜的家长心里就容易怀疑自己孩子有什么问题了。但潘老师不吃这一套,在他看来,孩子的发展是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任意评判的,考虑到爱人是妇产科医生,收到这种短信容易影响情绪,怕出手术事故,潘老师是就主动跟老师联系,请老师把短信发给他而不是爱人,因为他收到了这种短信就直接删除,而不会去关心里面有没有孩子的名字。

又是一种鲜有耳闻的做法,看惯了周围极其在乎老师评价、甚至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一道对付孩子的家长,潘老师的淡定和特立独行让我禁不住想翘大拇指,直接删除一条小小的短信,看似动动手指那么简单的做法,这背后对孩子发展的信任和尊重,有几个能学得来呢?但我想以后如果我遇到学校的这种情况,也许会参考潘主任的做法,不过分看重老师的评价,毕竟,老师的评价常常只能从孩子发展的某个片面出发,不能反映孩子的全部。

 

六、做个“不说谎”的家长:诚信需要示范

潘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并认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家长以身作则,孩子想养成爱说谎的习惯都难,只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不知不觉在孩子面前讲述这样那样的谎言,比如,起床晚了上班迟到,说路上堵车了,不愿意去参加什么活动,说自己有安排之类的,听起来稀松平常,习惯了这种做法的家长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甚至称之为“善意的谎言”,但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不知不觉地效仿。

说到这点,潘主任很骄傲地说,他十分欣慰,自从孩子出生以来,他自己基本做到了不说谎话、空话,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想办法做到,以最近一次去欧洲出差为例,因为行前孩子希望得到一块手表,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欧洲,他就想办法如何帮孩子买手表,后来几乎在走街串巷才给孩子买到,但他觉得,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对孩子的承诺,不能“下不为例”。

很赞赏潘老师的这个观点,虽然我在陪桐桐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但跟潘老师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诚信修养,还需要不断的自我督促!

转自http://blog.ci123.com/mylittleangel/entry/1213889(育儿网桐桐妈的博客,谢谢桐妈的分享!)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