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你家有“天使时间”吗?

13年前 [11-16 16:15 周三]

你家有“天使时间”吗?

第一次听到“天使时间”好像是在桐妈家,又好像是另一个宝妈提出来的。今天借用一下,在此感谢提出这个说法的宝妈。“天使时间”,意在倡导家长每天赋予孩子专属于孩子自己的自由时间,哪怕是十分钟,这十分钟完全属于孩子,由孩子决定做什么,玩什么,大人只需要无条件地支持与配合就行。

孩子是我们心目中的天使,给“天使”十分钟,或不给,到底会有多大的变化呢?没有理论依据,我也解释不清。先来听听以下两则事例吧,或许从事例中可以证明这个“十分钟”对“天使”有多么的重要。

 

【反面事例】“我再也不要妈妈了!”

晚上九点多了,我下班到家,果还没睡觉。奶奶说中午睡午觉了,难怪呢。该睡觉了,我提醒果,是不是该刷牙了。果说还没看巧虎,喝奶呢。哦,平时的习惯不能打破,妈妈绝对服从。

果看完巧虎,喝完奶,我再次提醒要刷牙了。可果满床奔跑,跟没听见似的。于是我拿出前几天常做的刷牙游戏吸引果,“果果,快来呀!小桶说,‘果果怎么还不来下雨呢,我好想看到他下大雨呀。’”果真的跑过来了,而后却又飞速跑开,躲到床最里面,挑衅地看着我,“你来哎,你来抓我啊。”“果果,你快来刷牙哦,不然我就强行了,我强行的话,牙齿会很痛的哦。”我拿出最“厉害”的武器,要挟他。许是奶奶在旁边,小人根本没把我的话当回事,看来真的要“上刑”了。

我伸长了胳膊,抓住小人的双腿往身边拖。果以为我在逗他玩呢,居然咯咯疯笑起来。我左手掐着果的嘴角,牙刷伸进他的嘴里,咯吱咯吱地刷起来。

以前也我强行过,果随后选择依从,可这次,果竟大哭起来。奶奶知趣地离开了。果边哭边刷牙,刷完牙后说了一句至今让我震惊的话,也是第一次听到从他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我再也不要妈妈了。”而且连续重复了三遍,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没听错,果叫着要找奶奶,要跟奶奶玩,我意识到自己这么做伤害了孩子,我必须选择冷静,选择暂时的消失,否则孩子也不会冷静下来。于是,我背着小人楼下楼上找到了奶奶,放在奶奶床上,但还是狠狠地说了句,“你就跟奶奶睡吧,不要来找妈妈了。”要知道,果从小到大都是跟我睡觉的,有时我下班晚,他困了嘴里还念叨着等妈妈。今天,这是怎么了?

 

【事后发展】

我该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我躺在床上,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我错在哪里,又该如何是好,可内心怎么也不能平静下来,许是被孩子的这句话重重地伤到了心。我翻身起床,做其它的事情,情绪这才慢慢缓和下来。

孩子这句话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气话,他再也不要妈妈了,那一刻他真的这么想这么说了,他觉得自己深爱着的妈妈伤害了自己,他不能接受。然而,这又是一句气话,孩子有怎样的心情就会表达怎样的话语,或许转个弯,打个岔,又是另一番矫情的面孔。首先,我该承认今天对刷牙的处理实在欠考虑;其次,我要正视孩子的这句话,理解孩子的心情,而不是重重沉沉地放在心上。但我仍然有那么个疑问:我该如何纠正这个错误,或者换句话说如何避免下次刷牙重演同样尴尬,我到底该怎么做?

我不是要指责孩子,更不是想让彼此难过,但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告诉孩子我内心的感受。次日晚上,我找准时机,对孩子说,“果果,我想和你谈一件事。”果乖巧地站在我身边,重新提起昨天的事,我的内心并不好受。“昨天晚上,妈妈听到你说了一句很伤心的话,你说再也不要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妈妈也很伤心,但妈妈知道那时候你的心里很难过,因为妈妈不理解你,你还想再玩一会儿,对吗?”果点点头,小嘴巴撇着。我继续说:“妈妈还想告诉你,妈妈有时候也很难过伤心,但绝不会对你说,我再也不要你了。因为妈妈爱你,妈妈不会不要你的,所以请你以后也不要对妈妈说这句话了,不然妈妈会伤心的,好吗?”这是我发自内心说的话,我相信果理解我的心情,他重重地点点头。我相信也希望,孩子不会再这么说了,而我也正在努力让孩子没有机会说这样的话。

 

【正面事例】“闻闻我的嘴巴香不香呀?”

    次日晚上,我们早早地上了床。果要看《不一样的卡梅拉》

,按照孩子的意思,我一口气读了三本,喉咙口都快冒烟了。看到孩子如此沉醉于快乐的故事情节之中,深知付出是值得的。

之后,果还要看巧虎,喝奶。是不是该刷牙了呢?我心里寻思,但没有说出口,我不知道该怎样巧妙地转入刷牙环节。

“妈妈,我们来打架吧?”果的一句话成了我的铺脚石。

“好呀!”他抱了一大枕头,给了我一小枕头,一看我就处于弱势,唉,只有挨打的份了。

  果然不出所料,因“抵挡”不住果的“强攻”,我的脸被他的“武器”打中了。我下意识地摸摸脸,他看到后也放下“武器”,轻轻地抚摸我的脸,“我帮你摸摸,这样不疼了吧?”“嗯,不疼了。”

  第二回合开始,果再次将我“打翻”在床,我不干了,非要赢一次不可。果决定“让”我一次,第三回合我终于扬眉吐气地赢了。我高兴地蹬起脚,欢快地庆祝胜利。

果冲我的脚挥挥手,温柔地说:“你好,小脚!”这般矫情的声音真让我始料未及。之后,我们相互对着小头、耳朵、衣服等打招呼。打完招呼,是不是又要打架了呢?

“果果,我有个提议,咱们再打一次,打完之后先刷牙,刷完牙,我们继续打架,好吗?”

“好呀!”果爽快地答应了。之后的刷牙相当顺利,果先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这是闪电,然后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这是打雷,最后喝了一大口水,“噗噗——”“好大的雨呀!”我在旁边“扇风”。果心满意足地笑了,张大嘴巴,对我说:“闻闻我的嘴巴香不香呀?”

“好香呀,是甜甜的草莓味,对吗?”我问。

“对了,是草莓香味的!”果笑着说,“好了,我们继续打架吧!”

“好呀!继续打架!”我信守承诺,继续“打架”。快到第三回合时,我又一次提醒果,“再打一回合,我们就要关灯睡觉了哦!”“嗯。”果答应。

……

  关灯睡觉,我摸黑爬上床,“果果,你在哪边啊?”

  “我在这边。”果说。

  “哦,那我的枕头在哪边呀?”我问。

  “你的枕头在那边。”果回答。

  爬过他的身边,到了“那边”,“那我睡这边啰!”可能语气里夹杂着些许可怜,果听到后,连忙爬过来,“你好可怜,我来保护你!”听到果要保护我好感动,暖暖地说声:“谢谢你。”

 

 

  从“再也不要妈妈了”到“闻闻我的嘴巴香不香”,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可这都是我的孩子呀,我家真实的果果。不同的是我,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状态,自然造就了不同表现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天使时间”。第二天,当孩子提出玩打架游戏时,我不是附和,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孩子。孩子心情大好,事事依从,之后的刷牙自然顺顺当当地完成了。孙瑞雪老师《爱与自由》里有这么一句话:因爱而顺从。因为我赋予了孩子内心真实的爱,孩子感受到来自母亲真实的爱,于是在爱的光环下,孩子自愿顺从于大人。

    “天使时间”不是简单地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与空间,还体现了大人对孩子的倾听与理解。倾听孩子想要干什么,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天使时间”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在“天使时间”里,如果孩子需要大人的配合,那么定会增强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指数。如果不需要大人的参与,大人也不要勉强,让孩子在自由空间里独立做喜爱的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更能感受到来自大人的理解与关爱。

如果你家有“天使时间”,相信你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愉悦心情与我分享,如果你家还没有“天使时间”,那就从现在开始吧,相信定会给孩子带来大大的惊喜!我也在努力中。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