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包括:第一阶段,给出图片以表达要求;第二阶段,获取图片以用于沟通;第三阶段,辨别不同的图片以用于不同的沟通目的;第四阶段,使用图片组成句子和使用图片回答问题;第五阶段,使用图片来描述对象或物体和第六阶段,使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根据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情况,教其掌握几个或者所有阶段的技能。为了加强视觉教法的效果,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有关沟通技能的具体训练,以及教育人员对自闭症儿童沟通努力的及时统一的反应,是两个必要的条件。以下对这些教育阶段及相应的训练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
一、交换图片以表达要求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自闭症儿童,使其能够在看到所要东西时,拿起相应的图片并交给教者,从而表达自己的要求。为 此,一个前提条件是教者必须知道孩子所要的东西,这样才能以此激发孩子学习图片沟通技能的动力。大量有关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对于社会性奖励并没有很好的 反应。所以在训练的初始阶段,实物奖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教者为了评估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可以把许多孩子可能喜欢的东西如食物玩具等等放在孩子的 面前。如果孩子始终如一地用手去抓某些东西,那么教者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相信这些是孩子喜欢的东西。教者也可以询问家长孩子喜欢什么东西,从而得到更多更准 确的信息。
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训练需要有两个教者。教者一与孩子同坐一桌并坐在孩子的正前面,而教者二则坐在孩子的背后。教者一把选出的孩子喜欢的东西如饼干放在自己的跟前使孩子看得到而够不着,而在这一实物和孩子之间放好一张代表该物的图片。
当训练开始时,孩子或许会用手去拿他所喜欢的实物如饼干。这时教者二就从背后帮助孩子用手去拿代表饼子的图片,并将图片送到教者一的手上。一旦教者一接触到了这张图片,便立即口头鼓励孩子道:“啊,你要饼干。”同时给予孩子所要的饼干作为实物鼓励。
如果孩子这时还没有放掉图片的话,教者二就帮助他把图片放到教者一的手中。如果孩子一开始没有动作,教者一也可以用些口头提示,如问“你要什 么?”或说:“我这有饼干”等等。但是这种提示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可以使用。过多的口头提示也许会产生副作用,如造成孩子对提示的依赖等等。如果孩子初步 能成功地使用图片沟通,教者应该让孩子如此反复五次左右以确信其真是掌握了这一步骤。
此后训练便进入到辅助消退阶段。教者这时可以用反链法来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反链法简单说来就是把一个技能分为几个步骤。教者先是做完前面所有步 骤而只留最后一个步骤给孩子做。在孩子能掌握最后一个步骤后,下一次教者便做完该技能的前面所有步骤而只留最后两个步骤给孩子做。以此渐进直到孩子能独立 完成该技能的所有步骤。运用这一方法去训练孩子独立地交换图片以表达要求,教者二可以先帮助孩子用手去拿代表实物的图片,并帮助孩子将图片送到教者一的手 上,但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即把图片放到教者一的手中,然后才可以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学会这一步后,教者二进而可以只帮助孩子用手去拿代 表实物的图片,而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最后两个步骤,即将图片送到教者一的手上并且放下图片,才能得到奖励。最后,要求孩子在完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用图片来表 达自己的要求。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虽然不要求以系统的评估为前提,但教者应该注意根据孩子的现有程度进行干预。例如,有的功能很低的孩子起先对图片及其功能也许 没有任何概念。他们因而也不懂使用图片来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者可以先用实物来代表实物。如把一块饼干放在一个透明的小塑料袋里,从而开始上述的训练。 当孩子学会使用塑料袋里的实物来进行交流以后,教者再渐渐地过渡到用图片来代替塑料袋里的实物,以此教孩子进行非语言的交流沟通。此外,教者在与孩子进行 图片沟通的同时,应该每次口头重复图片所代表的内容,如在给孩子饼干时大声说“饼干”。如果教者一接到孩子送上的图片时就以口头重复图片所代表的内容,这 样无疑可以起到语言示范的效果。以此帮助儿童在图片沟通的基础上有可能发展起更加高级的语言能力。现有的数据已经表明许多自闭症儿童可以由图片沟通发展到 语言交流。当然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要求教者的全面和一以贯之的努力。
二、获取与传递图片
第二阶段的训练目的,是教自闭症儿 童能够从沟通图册上取下代表特定实物的图片,然后走向教者并把这一图片放到教者的手中,从而达到表达要求的目的。为此,教者应该为孩子准备一本沟通图册, 并将一张代表孩子所喜欢之实物的图片,通过可分式黏合带子而粘连在沟通图册的首页。其它的图片可以暂时夹在沟通图册的中间。
训练开始时,教者和孩子同坐一桌。教者可以先让孩子玩其所爱的玩具,或尝一点其所喜欢的食品。一般来说,在训练时每次不宜给孩子过多的食物,以 保持其学习的动力。然后教者把孩子喜欢的实物放在他看得见而够不着的地方,例如另一个桌子的面上。教者这时便示意孩子从沟通图册上取下代表该实物的图片, 然后走向自己并把这一图片放到自己手中。当然在开始时孩子也有可能做不到这一点。如是,则教者就应给予必要的手把手辅助,教孩子去拿取图片而交给教者。一 旦等到孩子完成这一动作,则教者应该马上把孩子所想要的实物去拿来给他。这样每天重复多次地训练,直到孩子慢慢懂得图片的作用为止。
此后,教者要慢慢扩大自己与孩子在形体方面的距离,以训练增加孩子的主动沟通意识。具体说来,教者先教会自闭症儿童从沟通图册上取下代表特定实 物的图片并把这一图片放到教者的手中。然后,教者用同样的方法激励孩子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但当孩子从沟通图册上取下图片后,教者有意识地稍微地后退 一定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必须走近自己并把图片放到自己手中,才能得其所要的实物。教者在刚开始进行这种训练时后退的距离一定不能过大。而在孩子适应了这种 条件并能成功地完成用图片来表达自己要求的动作后,教者再慢慢地系统地扩大自己与孩子的距离。比如教者从屋子的一角移到屋子的另一角,以让孩子在取得图片 后再走到教者的身边去,用图片来要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具有主动性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意识。
最后,教者还必须慢慢扩大孩子与图片的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主动意识。例如,原来沟通图册就放在孩子的手边。以后教者可以让孩子坐在桌子的 一端而把沟通图册放在桌子的另外一端。这样,孩子为了用图片沟通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就必须走到桌子的另外一端。如此等等,从而增加孩子的实用性沟通能 力。
为了增加孩子用图片沟通来表达自己要求的发生频率,教者往往需要准备几本相同的沟通图册,而把这些图册放在孩子常常活动的区域。例如在客厅中放 一本,在厨房里放一本,在教室中也放一本。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所有时间内使用沟通图册上面的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为了同样的目的,有时也可以把代表实物的 单张图片放在冰箱及其它家具的面上,从而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使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三、辨别不同的图片
自闭症儿童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因而在用图片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使用多种多样的图片。第三阶段的目的正是在于训练自闭症孩子在许多图片中找到恰当的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在进行这一阶段的训练时,教者首先要根据实情准备好这些图片。
在训练开始中,教者仍然应该遵循由易而难的原则。例如从先教自闭症儿童辨别使用两张不同的图片开始。教者可以在图片簿上放两张尺寸较大的图片, 一张有关孩子喜欢的实物而另一张是与此无关的。当教者把沟通图册给孩子后,孩子必须拿到正确的图片并将此放到教者的手上才能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例如,沟 通图册上一张是冰棍的图片而另一张是袜子的图片。如果孩子从沟通图册拿起一张冰棍的图片放在教者的手上,教者就会去拿一个孩子所喜欢的冰棍给他,并对他进 行口头奖励:“你要的冰棍。”而如果孩子拿起那张袜子的图片放到教者的手上,教者则对他不作任何鼓励,而只是把袜子放在孩子的手上。以此达到对孩子的错误 进行消退的效果。如果孩子还是不能辨别拿到正确的图片,则教者就应该给予第五章中所讨论过的必要的辅助,然后在孩子掌握了技能后再慢慢地撤消辅助。例如教 者在开始时可用指点正确的图片的方法提供必要的帮助。相反,如果孩子能够比较一致地从两张不同的图片中辨别使用正确的图片,则教者可以慢慢地增加图片的数 量,以便孩子能够学会使用越来越多的图片。教者在增加图片数量的同时,也要逐渐地缩小图片的尺寸。这样,一个页面上可以放较多的图片以满足孩子不同的表达 需要。
在自闭症儿童学会了从两三张不同的图片中辨别出恰当的图片以后,教者还应该采用一些有关的办法来印证孩子的技能。例如,教者可以给孩子一本有两 张图片的沟通图册,同时又准备一个放有两个相应实物的盘子。根据要求,孩子必须先从沟通图册拿一张图片放在教者的手上。此后,教者再让孩子从盘子上拿取一 件实物。如果孩子拿取的实物符合他先前交给教者的图片,教者即给予实物和口头奖励。反之,如果孩子选择了与先前交给教者的图片完全不同的实物,那就说明孩 子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辨别使用不同的图片。教者必须对其进行再训练。例如教者这时可以指着孩子所不喜欢的东西说,“你刚才要的是那个东西啊”。教者然后可以 再指着孩子所真正喜欢的东西说:“如果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得告诉我。”(这时教者可以再用手指着代表孩子喜欢东西的图片以对其提供辅助。)通过这样反复的 训练,使得孩子慢慢地理解辨别不同图片的实际意义,从而能在不同的图片中辨别使用恰当的图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四、使用图片组成句子来表达要求和回答问题
第四阶段的训练主要在于帮助孩子使用图片来组成短句,从而达到更加确切地用图片来沟通和为将来使用句子进行语言交流作准备的双重目的。为此目 的,在训练开始之前,教者应该先准备好一些有关材料,如一本带有可分式黏合带子的沟通图册,一个十二厘米长五厘米宽左右的句带,和十五到二十张代表孩子喜 欢实物或活动的图片,其中包括一张写有“我要——”的图片,而这张图片同时也包括一幅表示“我要”姿势的人物画像。
教者在训练的时候可以使用反链的方法,即把整个技能分为几个步骤而由教者先做完前面所有步骤只留最后一个步骤给孩子做。具体到训练孩子使用图片 组成句子,教者先将长方形的句带粘在沟通图册首页的下方,而将表示“我要”的图片放在长方形句带的左边。然后,当孩子要某一实物例如饼干时,教者帮助孩子 把代表他所要之物的图片放在句带的右边,从而组成一个“我要饼干”的短句。教者同时也帮助孩子把这一句带送到自己的手上。其后教者可指着句带上的两张图片 带有鼓励性地说道:“你说了‘我要饼干。’我现在就给你饼干。”孩子马上就得到饼干,从而可以尝到使用图片组成句子进行沟通的甜头。
接下来,教者将“我要”的图片移出长方形的句带,而放到沟通图册的左上方。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实物或做什么喜欢的游戏,教者要求孩子完成整个 使用图片组成句子进行沟通的动作:即把表示“我要”的图片从沟通图册上取下,而放在长方形句带的左边;再把代表他所要之物的图片放在句带的右边,从而组成 一个“我要X X”的短句;最后再把这一句带送到教者的手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能完成要求动作即得其所欲。如孩子不能完成这些动作,则教者在 必要的环节上提供帮助,然后在孩子能独立完成动作后再慢慢地消退帮助。
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者也可以把不同的图片标上一定的颜色 (如代表食物的图片都以黄色为基调而代表玩具的图片则都以蓝色为基调),以帮助孩子比较容易地找到想要的图片。在每一沟通过程结束之后,教者还要负责把句 带和图片放回到沟通图册上,以供下次孩子要沟通时再用。
在孩子学会了使用图片来组成短句后,教者还可以进一步教其使用图片短句来回答诸如“你要什么”之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闭症孩 子也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而无从对应。这一缺陷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教者在训练时要准备好如上所描述的材料。为了提供必要的辅助,教者在训练开始时可以在 问孩子“你要什么”的同时用手指着写有“我要”的图片,以此来提醒孩子把这“我要”的图片放到长方形的句带上,并把代表所要之物的图片放在“我要”图片的 右边,最后把这完成了的句带递给教者来回答教者的问题。以后,教者还可以用延迟辅助的方法,在再问孩子“你要什么”问题的时候先不忙指着“我要”的图片, 等一会在孩子没有反应时再提供必要的辅助。通过慢慢增加延迟辅助的时间的方法,最后实现只提问题而不给辅助孩子也能用图片短句来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不断 训练,使得孩子不仅能够主动的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能够用图片来回答一些来自他人的简单问题。
五、使用图片来描述对象或物体
为了提高自闭症孩 子的学习动力,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始于训练孩子用图片来提出要求。这样,当他们完成所要求的沟通动作后,能够立即得到自己所要求的实物。随着孩子的沟通技能 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沟通功能的范围也应该有所扩大。自闭症孩子不仅要学会用图片来要求什么东西,而且还可以学会用图片来描述对象或评论物体。而这也正是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第五阶段的训练目标。
这一训练所需的有关材料包括,一本带有可分式黏合带子的沟通图册,一个十二厘米长五厘米宽左右的句带,一张写有“我要——”和包括“我要”画像 的图片,一张写有“我看到——”和包括“我看到”画像的图片,以及一张写有“我有——”和包括“我有”画像的图片。另外,教者还要准备好十五到二十张左右 代表不同实物的图片以及一些相应的实物。
在训练自闭症孩子回答“你看到什么”的问题时,教者先在桌子上放好附有句带的沟通图册,一张“我看到”的图片,一件孩子熟悉但不一定喜欢的实物 (如袜子),和代表这一实物(袜子)的图片。教者然后举起袜子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同时用手指着“我看到”的图片以提供视觉辅助。如果孩子不能把“我看 到”的图片和代表袜子的图片放到沟通图册的句带上,教者可以扶着孩子的手一一地完成这些动作。等到孩子在帮助之下把这两张图片放到沟通图册的句带上后,教 者立即鼓励性地说:“对啊,你看到一只袜子。”同时给孩子以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当然这时的奖励物是与图片所代表实物不同的其它物品。其后,教者用延迟辅助 等方法,慢慢地消退辅助,使孩子能够独立地使用图片来描述对象和物体。
在孩子能够使用图片来回答“你看到什么”的问题之后,教者还应该提出“你要什么”和“你有什么”之类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你看到什么”的问 题随机地组合起来。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帮助孩子区别不同问题的不同性质。如果孩子能够使用图片区别回答,则教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即用与图片相同的实物来奖励 孩子对“你要什么”问题的回答,和以与图片不同的物品或代币来奖励孩子对“你看到什么”问题的回答。相反,如果孩子不能够使用图片区别回答不同性质的问 题,则教者应用各种辅助来提供帮助,然后在孩子取得进步后再逐渐地消退这些辅助。最后,训练的任务还应该由固定的教者慢慢地扩大到由其它大人来执行和完 成,从而使孩子最终能够比较自然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沟通技能。
六、使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时地用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用微笑来表达高兴的情感。自闭症孩 子在对他人用以表达情感的面部表情的认读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一般也不理解人们常常用以描述感情的词汇如“高兴”、“伤心”和“生气”等等。与此相 应.他们往往很难用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就是要增加自闭症孩子对他人面部表情认读的能力,提高对“高兴”、“伤心”和 “生气”等等感情词汇的理解能力,并最终能够用代表这些感情的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教者在开始训练之前要准备好代表“高兴”、“伤心”和“生气”等感情的图片。这些图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征可以有意地加以夸张,以引起孩子的注意。 例如,代表“高兴”的面孔上嘴角可以往上高高地翘起,而代表“伤心”的面孔上嘴角可以低低地挂下,如此等等。图片上面同时还可以写上相应的文字如“高 兴”、“伤心”和“生气”等等。
在训练时,教者先把一张图片如“高兴”放在桌子上。教者然后(1)用手指着代表高兴的图片同时口头描述图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如说“这孩子很高 兴”;(2)解释可能导致高兴的原因,比如说“因为妈妈给了他一个冰棍”;(3)要求孩子指出情感特征,如对着孩子说“指指他高兴的嘴巴”。如果孩子能够 完成动作,则予以表扬和奖励。否则,教者应用各种辅助来提供帮助。一种辅助的方法可以是教者自己做一个非常夸张的笑脸。然后指着自己上翘的嘴角对孩子说 “看,我很高兴”。另外一种方法,是由教者制作几本感情图册,如关于高兴的感情图册,关于伤心的感情图册和关于生气的感情图册等等。其中列举各种可能导致 这一感情的有关例子,并用图片表达出来。例如在关于高兴的感情图册中,可以是孩子有了新的玩具了,所以他高兴了;或妈妈亲了孩子,所以他笑了,如此等 等。
在孩子学会了用代表“高兴”的图片以后,教者再引入代表其它感情的图片如代表“伤心”的图片和代表“生气”的图片等等,并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训 练孩子使用这些图片。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感情的表达,要注意在自然的场合中经常地重复练习。例如,教者每次给孩子一个玩具时都可以说,“你有玩具了,你高 兴了”。然后教者要求孩子去指指代表“高兴”的图片。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地会在要表达高兴的时候自己去使用代表“高兴”的图片来向大人沟通。对其它喜 怒哀乐的感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转自:http://www.cautism.com/2010/11-15/101115153830704.html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