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为什么要强调:育人高于知识传授/顾晓鸣

12年前 [01-06 12:52 周五]

为什么要强调:育人高于知识传授
主讲:顾晓鸣(2012年1月9日晚9点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和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班开设的辅导课,地点:中华家庭教育讲堂远程视频房间)


 

互动话题:八个小问题的互动
再次分享这一话题的紧迫理由
需要达成共识的三个关键问题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正面案例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反面案例
要正视居高不下的育人错误率
我们必须强调的几个核心问题
解决和突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不会学习比不愿意学习更可怕

 

    理由:

    1、交锋节目录制感受。“狼爸”成功之道并不是“打”,“辣妈”的家法有人说是暴力特征,来自家长观众的声音——家庭教育普及紧迫性和必要性:唯有家长自己成长才是最可靠的教育,当然也是最负责任的教育。
    2、在我们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参加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班的老师中,仍然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成长的速度和我们给大家的课程不成正比。
    3、可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误导,甚至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有些老师和家长在改变自己的育人素养上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结果。
    4、在学习后转化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有些老师和家长目标和方向不明确,仍然是很随意。我们强调过作为家长、作为育人者成长的四个阶段(沈丽萍老师也曾经专题讲过辅导课程),即:“一般的家长”主要特征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优秀的家长”主要特征是能够拿出比较多的精力关注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一流的家长”主要特征是学会保护孩子的梦想;“伟大的家长”主要特征是能够早早地把孩子的成长权利还给他们,而不是代替成长。这四个成长阶段也是适合所有育人者,包括老师对待学生。
    5、一年前,我为指导师和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班的老师主讲了“育人就在我们课堂中”(25大思考:我们能否成长为育人专家——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5&b_id=174572),我从家庭教育角度上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但一年来,我感觉到仍然有些学员被应试教育捆绑(举一位参加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班老师的例子),仍然扮演着应试教育的工具,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错误率仍然很高,不仅在班级忽视甚至在放弃家庭教育指导,同样规律性的问题这样的老师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教育好。作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我们家长在教育下一代这个问题上是第一责任人,为了下一代,需要我们不只要超越职业的局限,还需要超越自我。现在大家的条件远比十年前我的条件要好的多。

 

需要达成共识的三个问题

    从观念与理念上,无论是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还是参加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班的老师,学习了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后,大家一定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基本原则:激发孩子的潜能
    教育的最高级别:要学会自我成长(今天对我们学习家庭教育的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指向,那就是我们也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只期望孩子成长,而我们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不仅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需要,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正面案例

    爱因斯坦
    爱迪生
    “中华名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里的几百个名人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刊登的大量正确教育方式方法、对与错的事例
    来自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案例——
    顾晓鸣[访问ta][删除]编辑回复回复2011-11-30 14:41:23@58.38.243.178面对几十个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能够用这样简单朴素的语言与动作赞美和欣赏学生们,这就是在践行育人高于知识传授;只面对一个孩子,作为家长父母,能够用这样简单朴素的语言与动作赞美和欣赏孩子吗?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学生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与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大问题。
    点评案例:孩子们的歌,我的泪(文/张海燕 家庭教育指导师)
    学校安排我11月3—7日,去浙江金华学习。令人兴奋的学习之余我也不时会想我那群可爱的孩子。今天我早上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一件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老师我们想你了!”“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好!”……见到我,孩子们非常兴奋,都争着跟我打招呼,我也很激动,应接不暇地回应着孩子们。五天没见到他们,感觉他们一下子长大了似的。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先唱起了歌,孩子们竟不约而同地放声唱起歌来——《只有老师理解我》。面对孩子,突然间,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幸福。
    我赶紧拿出带给孩子们的小礼物,一一送给他们。听着他们的歌声,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感动在我的心头荡漾。本想说点什么,但是却不知道我该说点什么,心头一热,眼泪就来了……
    “孩子们,谢谢你们,老师也想你们了!老师不在的这几天,你们表现好吗?老师回来了,就会跟你们在一起,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成长!说句心里话,老师太喜欢听你们读书的声音了,能让老师享受一下吗?”
    “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响亮的回答,于是开始了放声朗读。
    享受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我整理了自己的心绪。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让我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回报着我。作为老师,我的生活只有因为孩子的成长进步而更有意义,跟孩子们在一起,让我很幸福。
    感谢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早上,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歌声,给我带来了内心的震撼,让我多了许多思考。跟他们在一起,我学习着,享受着,幸福着!
    (来源: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439&b_id=195686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反面案例

    我在2012年1月5日给中华家庭教育讲师群里的一段留言是这样提示给大家——家庭教育指导同样不能忽视和放弃那些学业成绩突出的孩子和学生们,要关注他们背后可能仍然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问题——
    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收藏的事例——去年(2011)10月23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心理系三年级华裔女生在宿舍里上吊自杀了。据学校表示这女生非常优秀,除了功课棒,写作、音乐、艺术才华都高。不止哥大,有人统计另一所长春藤学院康乃尔大学,12年间有21名学生自杀,其中亚裔占13人,远高于14%的亚裔比例。更惊人的是2009年,加州理工大学在三个月当中竟然有三名接近满分的华裔学生自杀死亡。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10295&b_id=198237
(优等生为什么自杀)。
    有人对2011年1—5月份大学生自杀事件做了登记,共登记在册的有40多起这类的恶性事件。(来源——见地址:http://bbs.kaoyan.com/t3804477p1

    2005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这项调查是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全国18个省区市参加,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初中、高中、大学10—24岁的学生。因为规模比较大,所以数据上来的时间不统一,现在北京、上海、广东、青海、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四川、江西、海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部分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13个省的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了141580人,其中男生69091人,女生72489人,平均年龄16.3岁。在过去12个月内,有20.4%的学生,男生为17.0%、女生为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5.7%、女生7.4%为自杀做过计划。上述两种行为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2.9%的学生(男2.9%、女2.9%)曾采取措施自杀,男女生差别无显著性。
    中学生,特别是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男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男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维持在3%左右,但大学三四年级男生自杀未遂报告率有一个小高峰。初二、初三和高一女生自杀未遂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
    在不良情绪方面,过去12个月感到孤独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50.1%、56.9%,女生略高于男生。
    过去12个月内,分别有64.6%和72.6%的男生和女生经常或是因学习压力或是因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女生学习压力的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远高于大学和初中。
    (来源:http://news.163.com/05/0804/17/1QB12B460001124T.html

    经典实例之一——女儿留学荷兰自杀 老师现身说法 劝善待生命 (最后一堂生命课)(地址——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260&b_id=195491)。
    歌唱家的故事
    上海的“汪九刀”
    中华家庭教育资讯第一中心、第二中心里刊登的许多警世案例
    小一点的事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聚焦:输在了人格健全的培养上,而不是输在了孩子的智力水平上,不是输在了孩子学业成绩上……

 

要正视居高不下的育人错误率

    互动:先解释什么是育人错误率?自我评价——已经认识到自己在育人过程中错误率在50%左右的11、30%的22、10左右的33、育人没有错误的打44
    我的初步判断:一般的父母是在50—80%,一般的老师是在50—90%。
    我受理的家庭教育个案,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率都是相当之高,一般都是在80%以上,应该说都是问题家庭、问题父母。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必须强调的几个问题:
 
    一是育人的核心位置在哪里:育人核心位置不在学校这个位置上,不在老师这个位置上,不是孩子这个位置上,而是在家庭这个位置上,是在家长这个位置上。
    二是合格育人者的基本标准:作为具有现代育人素养的老师,只有真正意义上学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有可能教育好学生。
    三是家庭教育就是做人教育:事例,一个人都不象的家长和老师怎么会教育出学会做人的孩子来?一个学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我们都不能主动学好,可想我们的教育怎能不出问题?从这个角度上出问题根本不能怪罪教育体制、教育制度不好,是不是?!
    四是作为现代学校基本特征: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需要做到的不仅要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孩子,还在输送合格的家长;不仅要学会关怀学生的生命质量,还要学会关怀家长的生命质量、关注家庭和谐幸福的指数。

 

解决和突破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最大瓶颈:

    说明:“底线”和“高位”问题。我现在这样强调提升家长和老师的家庭教育素养,这样致力于推动具有现代意义的大面积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就是在我无力也是天下任何一位普通家长和老师无力解决诸如教育不良结构、滞后的教育制度与体制、教育评价机制等问题的条件与背景下,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学生,我们是等不起的。为了孩子,我自己不仅重新进行家庭教育专业素养的补课,重新打造自身的育人素养与育人知识结构;而且当我的自身问题较好的解决后,还从公务员下来去帮助天下更多的家长和老师(也是家长)……作为个体,我是现代家庭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更为经典之处当你拥有一流的家庭教育后,你的孩子就是遇到不良的学校教育,也不会被毁掉。在学习家庭教育这条路上,我们还有什么纠正呢?在与工资、职称、待遇、地位等等面前,为了孩子还有什么纠正不可放弃的呢?!而恰恰忘记或丢失了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其实,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不但没有放弃,而且等待的更高的境地,更高尚的人生之路。
    因为,作为老师,我们带给孩子的远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唤醒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而是培养他们在集体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欣赏与关爱,而是在我们学会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同样的方式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这才是我们教育首先要培养的人,而不是分数的高低。
    同样,作为父母(家长),我们不能纠结在分数的高低上,不能被不良的社会环境所诱导和误导,而是首先要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要义,这才是教育的高位。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因为低位的教育很是好抓,因为靠简单重复的训练,把孩子搞成学习的机器,成绩很容易提升。但作为父母,特别是作为我们真正学过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的专门人才,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亲子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紧张
    ——家校冲突不断
    ——恶性事件升级
    我们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质、治学态度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等都对孩子和学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是因为我早早就看到这些问题,同时又努力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从宏观上,在现有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做成效是更好的,最可行易行的?怎样操作品质才能达到更好?如何从微观上,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特别是那些最普普通通、有的甚至生活在最低层的家长们?这就是我强调和倡导的在公益为先理念指引下,区域开展落地式的家庭教育普及与指导——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项目的推动与落地。推动的目的就是在宏观上守住一个“底线”——确保教育不死人,在微观上攀登“高位”——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梦想与价值,帮助孩子是按照他的成长规律与特点去快乐健康成长。

 

    大面积终止长期以来单一学校教育的不良局面
    大面积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关于“六个常态化”解读)
    确立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基础之基础先导战略
   
不会学习比不愿意学习更可怕


参考连接——

    中国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育人做人为辅
    有了网络平台,知识不在那么神秘,搜索也简单的很多,中国教育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

 

育人与传授知识的关系
来源:网络

    育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高中教育的第一位的工作,知识的传授等其他技能的培养应该是为育人而服务的。
    但是,这个问题在目前,单靠高中教育界是不可能解决的,我国现阶段的人才观是严重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蓝领,因为在法制不健全的社会,加之几千年官本位的传统使得人们切身感受到“富”不如“贵”。社会地位将决定你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受尊重的程度。因此,社会衡量一所高中的优劣只会关心它的大学升学率。
    遗憾的是,当今教育的决策者们不知道是没能认识到上述的事实,还是在有意回避之。他们只是把制裁的板子首先打在各位辛辛苦苦的校长和老师们身上。比如说,周六不许补课规定的实施,结果只是养肥了在外面办辅导班的一些学科的老师,成几十倍地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有人统计过:星期六,学生如果在学校补课,不要说因为是自己的老师授课,加之学校照常统一管理,学习效果远远优于各色的辅导班。而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所交的补课费用只是在辅导班一科补课费用的二十分之一!因此,一些真正的教育家们曾经说过:学校组织的补课,其实是那些勇敢的教育家们,在教育的评估机制被一部分沽名钓誉的教育理论家们弄得乱七八糟的情况下,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采取的一种舍生取义式的无可奈何的教育方式;也是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慈善之举。
    通过补课的例子,我们不仅仅要理解在今天的绝大多数高中,育人工作被忽视,甚至是严重忽视的社会根源;更重要的是只有结合实际想办法,不受理论家们空谈的干扰,才能真正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实处。或者说不少学校当前没有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的主要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偏失和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评价失当造成的。因此,改变“轻育人、重知识传授”的现状的突破口应该是教育评估体制的改革。
    必须在制度上保证将育人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上。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育评估机制的完善问题,如何能够突出学校育人成果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不能等于唱歌跳舞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目前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更不要说有可供学校具体操作的可行性方案了。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界的常识,因此,现在的有些教师低劣的素质与粗俗的举止往往成了学生们行为的蓝本。必须要进行教育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废除教师终身制,实行合理的人才流动。在改革中应该对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有预警机制和相关对策。
    再次,要在教育检查上加大力度,尤其应该将育人工作的检查经常化、制度化,细致深入地开展下去。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往往就存在于解决它的过程当中。当前一些学校正在试行的让学生家长或是其他的社会相关部门部分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
作者:唐旭宏(时间: 2011-11-4 17:04:55)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还是传授知识
来源:网络

    素质教育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早在孔子时期就有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样的思想,可是后人做的确并不是很好,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部也多次发表文件强调素质教育,但通过分数来考核学生与教师的方法一直都未停止过,学生和老师都深深陷入这种考核制度之中,往往忽略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育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也深受其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品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那这样出来的人即使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呢。
    或许很多教师都想做好这两方面,但这个平衡该怎样把握,或许只有一点点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达到育人与知识传授的良好结合呢? 
作者:康泽花

    1.知识是载体,育人是根本。在教育史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指出“教学具有教育性”,他从理论上阐述了教书与育人在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联系。首先,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教师必然带着一定的阶级观点对学生施加影响。例如:“申奥”成功的喜悦和激动,必然引发对祖国历经磨难、奋发图强、走向繁荣的无限感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所学的各种知识、各科教材本身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再者,教师是一个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言谈举止无一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在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当前广泛推行的“赏识——成功”教育,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必然帮助学生树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形成活泼、开朗、自信、争先、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2.课程是桥梁,感情是纽带。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是人师,而不是教书匠,真正的知识传递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传递。”俗话说“爱屋及乌”,那些不但能胜任教学工作,而且与学生关系特别好的教师,学生会特别喜欢他,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这位教师所教课程,甚至非常认真地学习他以前不感兴趣或者感觉困难的学科。这样的教学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了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师生情感交融,相互感染,彼此都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而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正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积极诱导下带着丰富的情感进入教育情境,就会自觉地把教育情境中的一切要求转化为自觉的需要,这便取得了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内化的最佳效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健康情感、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过程。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来源:网络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总之,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让我们对学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含有亲情又高于亲情,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师生情,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改正错误的毅力。让每一个学和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